APP下载

丽水市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8-12张晓瑞张苗苗

关键词:松阳县丽水市空间布局

夏 敏, 张晓瑞,b, 张苗苗

(合肥工业大学 a.建筑与艺术学院;b.数字人居环境研究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结合乡村振兴发展的政策导向,学者们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内容呈现多样化趋势,主要包括传统村落保护[1]、村落形象感知[2]、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村落旅游开发[4]及古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5]等方面。而学者们对于保护传统村落所进行的相关研究,主要还是基于对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现阶段,在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研究中,宏观方面有刘大均等人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了全国传统村落的重要表现形式有地域特色、文化风情,且受自然环境和文化经济因素影响大[6];李严等人通过ArcGIS分析了2012-2019年住建部公布的五批国内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结构为分区集聚型,农业需求及城镇化发展影响其分布[7];高楠等人也利用ArcGIS发现全国传统村落是“以核到边”的空间分布形态,认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村落空间分布最强的社会因素[8];张辉琴则是以最邻近指数探究2012年住建部公布的华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形态,提出缓和华东地区传统村落“空心化”现象的相关措施[9];李江苏等人通过核密度构建格网分析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结构,认为人口越密集的区域传统村落分布越集中[10];徐金铭等人则以空间分析理论探究出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布局形态为聚集型,发现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区传统村落分布较为密集[11]。中观方面则以省域为研究范围,主要有侯灿等人通过ArcGIS 10.5与Envi 5.3软件探究湖北省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结构,发现村落在空间上呈现凝聚型分布,而水系河流与地形是影响村落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村落选址偏向于海拔较高、交通不便且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12];李伯华等人则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情况,研究表明村落在市州层面上空间分布较为集中,而相对封闭的环境、险峻的地势以及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等自然与社会因素为传统村落的留存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条件[13];杨燕等人运用网格维分析、空间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贵州省传统村落进行相关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村落空间分布上呈集聚特征,村落集中分布在海拔500-1 000m、地形起伏度30-70m、坡度5°-15°,清水江与都柳江以及交通闭塞等地带,其自然地理环境对苗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起着基础性作用,苗族文化和苗族人口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闭塞的交通条件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14];陈青松等人通过统计学方法与GIS技术研究四川省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形态,认为不同坡度、不同海拔高度及与河流的不同距离条件下,四川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因素成为影响四川传统村落分布的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15];冯亚芬等人以计量地理方法和GIS为研究手段,发现从地理区域尺度来看,传统村落在广东省四大地理区域不均衡,呈集中分布的趋势,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为传统村落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亦成为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至关重要的因素[16]。除此之外还有代亚强、郭亚玮、卢松等人分别对河南省、福建省及安徽省皖南地区的国家级或省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形态以及形成原因进行探究[17-19]。

综上所述,对于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研究成果较多,但所取对象大部分是省域、沿河流域等大范围的传统村落,而以市级或县级为研究单位的微观视角却很少,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本文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以此增加市县级微观视角的研究内容,并期待能因此促进丽水市美丽城市的打造以及传统村落保护措施的落实。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区域概况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属该省管辖范围内陆地面积最大的市县级地区。整个丽水市地势以低山地貌为主,境内设1个市辖区、7县以及1个县级市。2014年,中国首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称号被授予丽水市松江县。丽水市以其“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江南水乡独特自然景观格局为传统村落的形成、保护以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地理条件,同时也孕育了当地以吴越文化为主导的“丽水文化”,包括饮食文化、青瓷非遗文化、方言文化等。丽水市拥有数量绝对、较高完整度以及多样性的传统村落,截至2019年,由中国传统村落网公布的国家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单来看,丽水市的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位于整个浙江省的第一位,可见丽水市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20]。

2.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通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获取丽水市行政边界;第二,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爬取DEM 30m精度数据,将其导入ArcGIS 10.2中进行投影栅格和掩膜提取高程信息,再进行相关地形数据的分析;第三,丽水市国家级传统村落样本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公布的共5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统计得到丽水市共257个国家传统村落点,再利用百度地图API接口爬取这257个丽水市传统村落POI数据点,将其导入ArcGIS 10.2中转换成点要素,继而得到丽水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形态;第四,根据丽水市统计局官网上公布的2020年《丽水市统计年鉴》,调取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将上述的所有数据在ArcGIS 10.2中建立浙江省丽水市传统村落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

3.研究方法

(1)核密度分析法 核密度分析法是反映各个要素在空间中出现在不同地点的几率,既可对点要素进行概率计算,也可以对线要素进行概率计算。假设地理空间内事物可发生在任意一个位置点,则可以说事件发生在点要素所有聚集区域的概率比较高,而发生在点要素稀疏的区域,则概率较低。表达式为:

(1)

其中:h为搜索半径,且h>0;n为点要素数量,即传统村落的数量;(x-xi)为样本源中各个单位要素到中心要素之间的距离。要素越密集则说明空间的聚合性越强,反之越弱。

(2)不平衡指数法 不平衡指数法用于反映研究对象在不同范围内的空间其布局均衡与否的程度,即用于权衡传统村落在不同行政区划或地理空间内的空间布局情况,其表达为:

(2)

其中:S代表不平衡指数,n为丽水市县级区划的个数,Yi表示将各个县级区划内传统村落的数量占全市内的传统村落比重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后,第i个县级区划传统村落的累积百分比总和。S值在0到1之间,若S=0时,表示研究对象在不同区域中呈现平均分布的态势;当S=1时,表示研究对象在某一区域内呈现集中分布的态势[21]。

(3)空间句法模型 空间句法最初由Hillier等人在20世纪末研究人类生存空间的形态结构时提出,这是一种崭新的、通过相关数据量化研究城市和乡村建筑空间结构的方法[22]。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空间句法模型在城市和乡村空间形态研究的领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以凸空间分析法来对丽水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通过以下空间句法参数作为研究基准:一为控制值。控制值表示研究空间对系统内其余空间之间的干扰程度,或研究空间受到剩余其他空间的干扰程度,且控制值是连接值的倒数,所以当研究空间与其余相连的空间的控制值越大时,连接值将会减小。二为连接值。连接值表示目标空间与其距离关系紧密的空间的数量,代表了该空间自身的穿透性强弱,而当该空间的连接值越大,则其穿透性越好。在村落空间的研究里,村落空间的连接值与整合度存在基本重合的变化程度,彼此呈现正相关的变化态势。三为全局集成度。集成度表示某一空间与其他所有空间之间的聚集以及分散程度,代表了空间的集散特征,而在整体系统中所有空间距离越短,空间与空间相互之间的阻碍就越少,说明该系统空间布局就越集中。当集成度大于1时,空间格局分布越密集,而值域在0.4-0.6之间时空间构成形态就会越松散。四为总深度值。深度值表示某个空间与其相邻一个空间的转换次数,代表了空间的便捷程度,总深度值则代表了该空间在拓扑距离上的位置深浅,空间的总深度值越大,交通复杂程度越强,越不容易到达目的地。

三、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1.核密度分析

将获取的丽水市共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数据导入ArcGIS 10.2中,通过核密度分析工具对浙江省丽水市共257个传统村落POI进行相应量化处理,得到第一至第五批以及总体的丽水市传统村落核密度分布图,再根据丽水市国家级传统村落分布的特征将其分为4个核密度区间等级。

图1 丽水市传统村落核密度分布图

根据所绘的核密度分布图可知,丽水市第一批到第五批的传统村落空间布局都有与之相对应的高密度集中区。由图1a可知,丽水市第一批传统村落高聚区主要分布在龙泉市中部、北部和南部,其次分布在遂昌县南部、庆元县中部、缙云县西部以及景宁畲族自治县北部;由图1b可知,丽水市第二批传统村落高聚区主要分布在松阳县北部、南部及东部,其次分布在龙泉市东北部和青田县南部;由图1c可知,丽水市第三批传统村落高聚区主要分布在整个松阳县,其次分布在莲都区与松阳县交界处、龙泉市东南部、云和县西南部和东北部、景宁畲族自治县中部、莲都区北部、缙云县东北部;由图1d可知,丽水市第四批传统村落高聚区主要分布在松阳县中部和龙泉市南部,其次分布在遂昌县北部和中西部、庆元县东北部和中部、景宁畲族自治县中东部和西南部以及与庆元县交界处,云和县东北部与松阳县交界处,莲都区中部、北部和南部,青田县东部、南部与西部,缙云县东部与西部。

图2 丽水市传统村落核密度分布图

由图2a可知,丽水市第五批传统村落高聚区主要分布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中西部、遂昌县中部和西北部;其次分布在龙泉市中部、南部和北部,松阳县东南部、东北部和南部,莲都区北部、南部和与青田县交界处,缙云县东北部和中南部,庆元县南部、东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青田县与莲都区交界处。由图2b可知,从丽水市前五批传统村落的整体村落核密度分布上来看,传统村落整体高聚区分布在丽水市北部和南部,主要是松阳县、景宁畲族自治县以及龙泉市一带,在这三个县域形成的包围圈内构成一个较大的村落密集区域,从第一批到第五批丽水市传统村落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分布的态势,再由东南向四周延伸扩散,最后分布重心又回到北部的变化趋势。

综上,根据丽水市共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点可知,其传统村落的布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空间上,呈现自西北向东南的方向不断往外扩张;时间上,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的趋势。

2.不平衡指数分析

表1 丽水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信息统计

不平衡指数可以反映研究目标在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平衡与否程度,而在上述核密度分析法中,已经发现丽水市传统村落主要聚集在松阳县、景宁畲族自治县以及龙泉市,在这三个县域形成的包围圈内构成一个较大的村落聚集区域,从第一批到第五批丽水市传统村落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分布,再由东南向四周延伸扩散,最后分布重心又回到北部的变化趋势。而此处则利用不平衡指数来进一步计算丽水市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均衡与否。

经过Excel计算得出浙江省丽水市共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不平衡指数S=0.49,而不平衡指数越趋近于1,则表明研究目标在此区域空间内形态分布越不均衡,所以可知丽水市传统村落在各个县区内分布情况仍是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根据表1可知,全市约80%的传统村落聚集在松阳县(29.18%)、景宁畲族自治县(21.40%)、龙泉市(19.07%)、遂昌县(9.33%)以及庆元县(5.84%)这5个县区内。为进一步直观地展示不平衡指数所反映出的丽水市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平衡程度,通过绘制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来进行分析,若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均匀分布线相距的距离越近,则说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分布情况越均衡。

图3 丽水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洛伦兹曲线

由图3可知,依据表1绘制的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均匀分布线之间的距离较大、较远且弯曲程度也较明显,由此不难看出松阳县、景宁畲族自治县以及龙泉市的传统村落所占比例最大。

综上所述,根据丽水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不平衡指数的测算以及丽水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洛伦兹曲线,可知丽水市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布局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传统村落的分布情况多聚集松阳县、景宁畲族自治县、龙泉市以及遂昌县,对于这些地区的村落要加强保护;而对于其他村落分布较少的地区,则要注意对古村落的开发和文化传承。

3.空间句法分析

通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获取的丽水市道路网,将其导入AutoCAD中进行轴线模型的建立,利用Axwoman在ArcGIS 10.2里进行线性运算,并对丽水市道路空间句法不同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以丽水市城市道路控制值、连接值、总深度值以及全局集成度作为分析参数,比较参数之间的关系,以确定丽水市道路交通的便捷程度以及可达性与否。

经数据统计核算可得,丽水市道路控制值的平均值为1,最小值为0.17,最大值为3.58,且控制值越高的道路对周边道路的连接能力越强,越能形成较为系统的交通道路网。对应百度地图上的交通路网显示可知,控制值较高的道路主要有长深高速、绿谷大道、南环路、紫金路、温寿线、桃碧公路、龙丽线、上松线、溧宁高速、复兴街、中山西路等,这些道路对丽水市传统村落的分布有着一定的影响,而道路连接程度对构建道路网格体系有着不言而喻的影响。

丽水市道路连接值的平均值为2.48,最大值为12,最小值为1,且连接值越大的道路说明该条道路具有较强的交通连通性,该条道路能够最大程度解决人们外出或者物流的交通配送问题。对应百度地图上的交通路网显示可知,选择度较高的道路有绕城公路、人民街、紫金路、东港路、北环路、长深高速、复兴街、235国道、城南西路、解放大街、剑池西路、322国道等,选择度较低的道路有云寿线、丽蒲线、710县道、大马公路、万通大道等,大体上丽水市传统村落分布在交通选择度不太强的周边。

丽水市道路的全局集成度分析中,其平均值为0.14,最大值为0.21,最小值为0.07,且全局集成度越高的道路其交通的便达性程度越高。对应百度地图上的交通路网显示可知,长深高速、绿谷大道、南环路、紫金路、温寿线、桃碧公路、紫金路、东港路、北环路等全局集成度较高。

丽水市道路总深度值分为9个等级区间,其平均值为287 187.35,最大值为536 193,最小值为178 486。对应百度地图中显示,总深度值较高的道路主要有台金高速、330国道、219省道、温寿线、528国道、龙浦高速等,总深度值较低的道路有长深高速、溧宁高速、222省道、桃碧公路、328省道、绿谷大道等。深度值越高的道路,其交通复杂程度越高,交通越不通达,深度值越低的道路,其交通穿越能力越强,越容易快速到达目的地。整体上,丽水市传统村落分布在深度值较低的道路周围,便于村落的保护以及后期发展。

综上可以得出,丽水市传统村落分布特征与道路的可达性的关系密不可分。连接值越高的道路其交通荷载力较强;控制值越高的道路其道路系统的把控力越强;总深度值越高的道路,其交通通达性越低,越不易快速到达目的地;全局集成度越高的道路 ,其道路通达性程度越高,道路的便利性越好。

四、村落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

(1) 高程与水文 丽水市主要有山地、丘陵及平原三大地貌类型。南部和北部地区多高山,而高山的阻隔作用,使得传统村落占有先天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其所处环境四周皆是山峦,比较闭塞,且村落分布密集[24]。作为江南水乡的丽水市,尽管夏季多雨易发生洪涝灾害[25],但分布在高海拔的传统村落却不易受到水涝的影响,因此传统村落空间布局最密集的区域往往都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一带。丽水市东北部地区以平原和小山丘的地势为主,而传统村落分布的情况则较为松散。

除此之外,水系分布对丽水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成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通过对丽水市传统村落与周边自然河流水系之间的距离关系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76.26%的传统村落(196个)坐落于距河流水系9 000m的范围内,49.42%的传统村落(127个)基址位于距河流水系6 000m的范围内,而仅有21.79%的传统村落(56个)基址则是坐落于距河流水系3 000m范围内。由此可知,丽水市传统村落分布于距河流水系较远的区域,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可能会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而考虑村落安全性,村落基址基本分布在远离水系的区域。

(2)坡度与坡向 通过将丽水市传统村落分布情况与当地地理坡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经数据统计可得:丽水市共有25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其中有196个传统村落所处的坡度小于15°,244个传统村落所处的坡度小于25°,而地理位置的坡度小于35°的传统村落的个数则为255个,即丽水市传统村落所处位置的坡度基本低于40°。由于丽水市境内山地和丘陵较多,且坡度也相应差异较大,传统村落绝大部分位于海拔较高的地方且地形坡度小于15°的地带,因此整体上可以说明丽水市传统村落所处地带的坡度都相对较小,整体而言丽水市的传统村落布局在坡度稍低的地带,坡度这一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形态的形成。

山地对于传统村落处于日照和背阴的时间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且丽水市传统村落在不同坡向的分布情况也各不相同。通过将丽水市传统村落分布情况与当地地理坡向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数据可得,丽水市处于少阳区域(0°-90°、270°-360°)与多阳区域(90°-270°)的传统村落数量分别为114个和143个,因此村落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向阳性。

2.社会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程度 通过对人口、GDP等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统计对比,发现丽水市传统村落的布局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关系。以丽水市松阳县(75个传统村落)与青田县(4个传统村落)的各项社会经济指标作为对比研究,可较为明显地发现不同区域经济发达情况与传统村落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影响关系。以2019年丽水市政府官网公布的数据作为对比依据,青田县生产总值(GDP)为松阳县的2.1倍,人口数量为松阳县的2.4倍,第二产业总值为松阳县的2.2倍,第三产业总值为松阳县的2.3倍,工业总产值为松阳县的2.3倍,但在传统村落占比上,青田县占比只有松阳县的1/20左右。综上所述,丽水市社会经济越发达的县区,其传统村落的分布数量就越低,二者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同时,经济发展较快且产值较高的地区,其“新四化”水平都表现出较高的发展态势,传统村落在这些地区不易长存;另外,因为受人工化因素的干扰,自然化风土人情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不利于长久地保存当地的传统村落。

(2)城镇化水平程度 根据2020年《丽水市统计年鉴》的数据统计可知,丽水市莲都区、云和县、龙泉市、青田县、缙云县、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遂昌县以及松阳县的城镇化率分别是77.21%、71.32%、64.02%、60.41%、58.83%、56.81%、55.62%、53.80%以及52.40%;传统村落数量分别是13个、9个、49个、4个、13个、15个、55个、24个以及75个。其中城镇化水平较高的莲都区(77.21%)和云和县(71.32%),其所在的传统村落数量分别为13个和9个,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县区有松阳县(52.40%)、景宁畲族自治县(55.62%)以及遂昌县(53.80%),其所在的传统村落数量分别为75个、55个和24个。虽然龙泉市传统村落数量为49个,且龙泉市的城镇化率为64.02%,属于村落数量和城镇化率都较高的县区,但龙泉市境内有浙江省第一高峰凤阳山黄茅尖,其海拔1 929m。通过将龙泉市传统村落与高程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龙泉市内传统村落基本分布在海拔高程较高的地区,而龙泉市中心城区与绝大部分传统村落相距较远,村落受中心城市的城镇化影响辐射较小。因此从整体上看,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与传统村落的分布还是具有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越松散,数量也越少的地区,往往是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3)交通先进程度 丽水市南部和西部地形主要为丘陵和低山地,海拔较高,地形较为复杂,周边环境也相对封闭,其道路分布较少,且蜿蜒崎岖,交通较为不便,但传统村落的分布却呈现出集聚的现象,这与交通的便捷程度以及发展程度密不可分。中心城区所在的区域的道路形态呈现网络化格局,交通较为便捷,可达性较好,但靠近中心城区的传统村落数量较稀少,以莲都区中心城区、青田县中心城区以及云和县中心城区为代表的区域,其传统村落分布远离中心城区,而中心城区对传统村落的辐射影响较低,主要是因为道路交通敷设的范围不够,传统村落所在的区域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联系变得薄弱,阻止了传统村落所在的地区向着城镇化方向的加速进程,从而使得传统村落受到外界干扰的概率降低。

3.历史文化因素

松阳县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是浙江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原生态风景与独特的人文气息相辅相成,素有“最后的江南秘境”之称。而古村落是松江县历史文化的精髓所在,松江县同样也是华东地区传统村落最多的县之一。松江县现存的中国传统村落各具特色,其建筑营构、风貌布局、宗族习俗、风土民情等通过古民居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保持着相对完备的“山水-田园-村落”的格局。松江传统村落在建筑形式上可分为五大类,村落形态与周边自然环境十分契合,能够突出原始的野性之美,具有十分鲜明的古村落文化特色。2014年12月,松阳县荣获住建部颁布的“中国传统保护发展示范县”称号,松阳县也是全国拥有该称号的两个县之一;2015年9月,松阳县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唯一且首个“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2016年1月,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丽水市松阳县再次被提名,成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选定的“幸运儿”。而丽水市其他的市县,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上则没有这么多的先天优势条件。综上所述,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方面,松江县独特的古村落文化、风土环境以及具有优势数量的传统村落,使得松江县脱颖而出,成为丽水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先行市县代表。

五、结 论

本文将浙江省丽水市共25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POI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核密度分析、不平衡指数分析以及空间句法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其空间布局形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研究,其结果显示:

第一,根据不平衡指数S=0.49可知,丽水市传统村落空间布局较不平衡,村落主要集中在松阳县和龙泉市,分布状态呈现凝聚型空间布局;根据核密度分布图可知,丽水市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存在较大差异,呈现由南部向北部发展的态势,由此形成“南北龙阳,双核发展”的集聚型空间布局。

第二,根据空间句法模型可知,丽水市传统村落的布局与道路交通的可达性密不可分,在路网发达,交通便捷的中心城区,其传统村落的分布很少;而往往交通不便,通达性较差的区域,其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呈现集中分布的现象。

第三,高程水文、坡度坡向等自然条件,对丽水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整体上,绝大部分的丽水市传统村落,其分布更偏向于海拔较高、远离水系,较低坡度且向阳的地区,主要跟防洪减灾的安全要求相关。

第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及交通发达水平都与丽水市传统村落的分布休戚相关,成为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其布局形态。根据统计的数据反映来看,丽水市传统村落的分布更倾向于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和交通不发达的区域,主要是外界的城市建设被阻隔在村落聚集地之外,从而较好地保存了村落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以及建筑特征。

第五,除此之外,松江县现存的中国传统村落其建筑营构、风貌布局、宗族习俗、风土民情等通过古民居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并遵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原则处理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发展三者关系,实现传统村落景观风貌、历史民居、文化基因、经济活力“复活”。一条既能被复制,又能被推发试行的中国传统村落活化保护道路已初步成型。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给予呼吁,省、市以及县级有关部门也都应采取相关措施给予传统村落一个较好、较稳定的生存环境。整体而言,目前丽水市松阳县在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合理开发之间关系的处理上,有相当的可借鉴之处。

猜你喜欢

松阳县丽水市空间布局
妈妈的“双减”
捉蟋蟀
浅谈通信基础设施(传输部分)空间布局规划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室内环境空间布局优化系统设计
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松阳:民生实事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爸爸的爱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自然与建筑
松阳县关工委走访慰问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