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双元创新研究热点、趋势与理论框架分析

2022-08-12蔡雪玲

关键词:学者文献资源

杨 瑚, 蔡雪玲

(兰州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自March[1]将“利用”和“探索”定义为不同的组织学习范式,并提出二者会相互竞争企业内部的稀缺资源后,学术界开始涌现出一系列不同的理解。大部分学者认为:“利用”是对已有知识或能力的再次开发,具有低风险性、低成本和渐进性的特点,将“利用式创新”表述为“渐进性创新”;“探索”则是搜寻新知识或开发新产品,往往表现出高风险性、高成本和颠覆性的特点,将“探索式创新”也可表述为“突破性创新”,然而,二者在概念界定和运用中仍存在诸多交叉和混淆。即便学者He和Wong[2]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进行了显著区分,认为利用式创新指事前战略目标,探索式创新指事后结果,但学术界对两种创新关系的争论仍持续不断。因此,部分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双元创新的协同性[3],并指出过度搜索或过度利用均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强调双元创新的协同性对企业的影响。随即,孙慧和郭秋秋[4]、朱清香和高阳[5]基于创新平衡性与互补性两个维度进一步拓展了双元创新的研究,双元创新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2011-2021年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发表的双元创新文献进行总体趋势分析,明确双元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梳理双元创新理论框架,以期能直观了解国内外双元创新的研究动态。

因此,本文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2011-2021年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发表的核心及CSSCI双元创新文献进行总体趋势分析,明确双元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梳理双元创新理论框架,以期能更直观了解国内外双元创新的研究动态。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数据来源

根据本文研究目的,数据来源为:一是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检索条件为TS=(“dual innovation*”)OR TI=(“dual innovation*”),得到1 541篇文献。由于研究针对的是双元创新在管理学领域方面的热点及演进过程,因此按照“Management or Business or Operations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 or Economics”进一步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并对其进行手工剔除,最终得到有效文献523篇。二是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双元创新”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期刊来源为北大核心期刊以及CSSCI期刊,手动剔除会议类和综述类等无关文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222篇。由于我国首次出现双元创新研究的时间为2011年,因此检索时间跨度为2011-2021年。

2.分析方法

本文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并结合文献回顾对双元创新进行梳理。CiteSpace是基于JAVA程序,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的一款软件,可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分析和科学计量等方法将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绘制为清晰的图谱,对挖掘目标领域的前沿热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该软件不能同时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因此,下文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双元创新文献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加以整合。

二、双元创新文献总体趋势分析

2011-2021年国内外有关双元创新的各年份发文量的统计数据如图1所示。国外关于双元创新的研究热度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各年发文量均在20篇以上。2011-2014年期间,我国双元创新各年发文量均处于个位数,而国外发文量均在24-39篇;2015-2019年,国外发文量呈快速上升趋势,2020年发文量有所减少,为34篇;2021年恢复至高发文量水平。国内双元创新研究文献发表周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2011-2014年,双元创新研究的萌芽期,发文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各年发文量较少,直至2014年达到8篇,迎来第一次拐点;其次,2015-2017年,双元创新研究的发展期,发文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相比此前年份的发文量具有较高增长;最后,2018-2021年,双元创新的探索期,虽然2018-2020年间文献数均维持在31篇左右,波动较小,但到2021年,发文量已达到47篇,该阶段属于双元创新文献繁荣期。

图1 2011-2021年国内外双元创新发文数量分布

创新作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我国学者对创新研究要晚于国外学者,双元创新研究更是在近几年才得以发展。现实中,企业创新最初被认为是单一的创新投入,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处于复杂竞争环境中的企业已然不能依靠简单的创新投入在行业中保持自身竞争力与地位,有着不同性质的双元创新行为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企业需要在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中进行决策。为此,国内外学者结合各国发展背景与企业创新情况展开了双元创新研究,包括内涵界定[6]、影响因素[7]、作用机制[4-5]等方面,但学术界对两种创新行为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争议,因此,部分学者从两种创新行为的内部维度出发,拓展了双元创新协同性的内涵与外延,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供有效建议。

三、双元创新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1.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的共现图谱代表了双元创新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图2a反映了国外双元创新的研究热点,innovation、performance、knowledge等关键词节点较大,而图2b中双元创新、企业绩效、冗余资源等关键词节点清晰可见。对比而言,国外研究范围较广,从多种角度探讨双元创新对组织、社会、模式、战略的影响;国内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双元创新、企业绩效以及冗余资源等方面,而对于战略柔性、制度环境相关的探讨于近几年才逐步展开。

基于双元创新的关键词共现图谱,整理得到国内外双元创新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见表1所列)。目前学术界关于双元创新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双元创新的属性、影响因素和作用后果三方面。首先,自双元创新成为企业创新管理的研究热点以来,学者们对双元创新的本质特征提出了较为一致的看法,但对两种创新行为的度量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仍存在较大分歧。March认为两类创新互不兼容[1];而Tushman和Reilly[8]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二者不仅能够并存,而且可以实现互补。为此,我国学者奚雷等[3]进一步提出了双元创新的协同性,即双元创新的平衡性与互补性。其次,随着时代发展与环境变化,吸收能力、制度环境以及知识(knowledge)等前因变量如何影响双元创新成为学者热议的话题。最后,双元创新作为现代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双元创新的实施对企业绩效、竞争优势和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受到学者关注。此外,不同类型的企业也受到学者关注,跨国公司(MNC)和家族企业也成为学者探讨双元创新的相关因素之一。可见,学术界关于双元创新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双元创新的属性,双元创新的前因变量与影响后果,以及双元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三方面。

图2 国内外双元创新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1 高频关键词及分类

2.知识基础分析

图3为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图3a记录了国外双元创新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聚类模块值Q为0.738,大于0.3,聚类结构显著,聚类平均轮廓值S为 0.986,大于0.5,聚类结果可靠。可以发现国外双元创新文献共被引分析聚类成七类,但结合相关文献对聚类#2恢复力(resilience)和聚类#5灵活性(ambidexterity)做进一步解读时,其所包含的关键词难以反映双元创新研究内容,因此保留核心聚类#0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1商业模式创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3新兴经济(emerging economies)、#4渠道竞争(channel competition)和#6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五类。图3b表示国内双元创新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聚类模块值Q和聚类平均轮廓值S分别为0.682和0.878,聚类结果可靠,国内文献进一步聚类为#0企业绩效、#1元分析、#2新兴技术、#3战略柔性、#4竞争优势、#5制度环境和#6冗余资源七类,主要关键词有协同性、利用式创新、市场竞争、客户导向等。

图3 双元创新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3.双元创新研究的演化趋势

基于前文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分析,进一步利用CiteSpace的共现结果分析功能得到关键词时间线图,便于了解国内外双元创新研究进程以及研究热点的演进规律(1)由于篇幅所限,双元创新关键词时间线图未展示,有兴趣可以向作者索取。。国外双元创新研究的演进趋势图呈现出多角度多范围的研究趋势,以innovation(创新)、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组织绩效)为主,逐步拓展至knowledge(知识)与hybrid organization(复杂型组织)等动态性因素;而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由探讨双元创新的本质逐渐转移至情景因素对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具体而言,国内外双元创新关键词时间线图呈现出如下特点:其一,双元创新、企业绩效、management(管理)、competitive advantage(竞争优势)等关键词节点较清晰,意味着目前学术界关于双元创新的研究离不开对企业绩效、管理与竞争优势的探讨;其二,双元战略、互动机制和互补资产成为当下双元创新的研究热点,学术界主要集中于探讨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二者的互动机制,并检验企业的互补性资产对双元创新的重要作用。

与国外双元创新研究成果相比,国内双元创新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尚未形成体系。首先,研究步伐缓慢。国外自2011-2013年便开始出现大量双元创新与管理、合作网络、知识等动态性因素的研究,而国内学者在2011年开始对双元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2016-2019年才将知识转移、吸收能力、网络嵌入等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其次,研究视角单一。国内已有文献多集中于企业层面,鲜有学者基于双元组织视角考虑双元创新行为,而国外已将混合型组织(hybrid organization)作为双元创新的研究前沿,国内尚处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之间的协同与互动方面。此外,国外在2011-2021年间关于双元创新始终保持一定的热度,且目前处于双元创新的运行机制与应用阶段,而国内研究脉络大致形成了内涵界定、外延拓展与机理研究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双元创新的机理研究阶段。

四、双元创新研究的理论框架

为进一步深入掌握双元创新研究领域的前沿议题与理论框架,本文进一步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围绕双元创新的内涵界定、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影响后果及应用四方面提炼出双元创新的理论框架,如图4所示。

图4 双元创新理论框架

1.双元创新的内涵界定

从已有文献来看,关于双元创新的内涵界定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具体体现为概念界定模糊且伴有混淆、度量方式不统一等问题。

(1)概念界定 学术界对双元创新的定义具有不同看法,且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存在边界不清晰、概念交叉的问题。起初,March将组织学习范式区分为“探索”和“利用”,随即诸多学者提出了对二者的不同理解,概念上存在交叉,形成了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主流观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是一组相对概念,且因企业特征和所采取的创新技术不同,二者在风险、成本、作用效果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即前者承担的风险更大,投资周期更长,成本更高,对外部依赖性较强,旨在提升未来长期收益;后者则面临的风险更小,成本具有可预测性,多依赖于企业内部能力,有利于增加企业当下收入和短期效益。

基于学术界对两种创新行为的不同理解,二者的关系也存在诸多分歧。部分学者认为二者是互斥的[1],该观点出于资源需求角度的考虑,认为两种创新行为会相互竞争企业有限资源。部分学者认为二者既可以是互斥也可以是互补的[8],该种关系需要视企业资源总量而定,如果企业资源较少,且多为稀缺资源时,二者互相竞争有限资源,形成互斥关系;当企业资源较丰富时,二者相互补充与促进,形成互补关系。近年来,部分学者对二者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提出双元创新平衡性和互补性[9],学者Ahuja和Lampert[10]也指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之间的平衡和互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度量方式 已有研究关于双元创新的度量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量表法。该度量方法最初由国外学者Atuahene-Gima[11]开发,国内外学者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正。通常而言,“探索式创新”往往包含“我们经常尝试有一定风险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等3至4个题项,“利用式创新”则包含“我们经常对已有知识或技能进行改良”等3至4个题项,采用该种度量方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指标测量的稳健性。二是客观数据度量。部分学者借助企业研发活动的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或者用其与企业资产总额的比值分别衡量“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7],但该部分数据缺失较严重,数据可获得性具有较大局限。三是以企业创新专利衡量。将发明专利授权量作为探索式创新,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之和作为开发式创新[12-13],采用该种度量方式的学者认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本质特征更符合双元创新,但由于核心专利技术涉及企业机密信息,不太可能对外公布,专利数据的准确性值得商榷。可见,双元创新的衡量方式各异,未来仍需进一步优化双元创新的度量方式,讨论能否选择客观指标替代双元创新的测量。

2.双元创新的影响因素

梳理已有研究文献,国内外有关双元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以实证研究为主,案例分析极少。整体来看,主要从组织和个体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1)组织因素 一是企业战略导向。战略导向作为组织因素中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企业的导向性原则,引导或影响企业活动的战略方向,包括创业导向、市场导向、客户导向等。已有研究中学者最为关注创业导向和客户导向对技术创新的影响[14-15]。创业导向是指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所必需的重要能力,一方面有助于推动企业挖掘新市场、开发新产品,进行探索式创新;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创新所需的稀缺资源和知识,开展利用式创新,具有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性三个特征。客户导向的核心是通过精准分析客户需求,基于数据分析制定企业产品战略,可有效促进企业对已有技术和产品的改进或新产品与新服务的开发,但企业创新需要与客户的潜在需求相匹配。因此,分析客户的现有需求对现有产品、服务或技术改良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即与探索式创新相比,客户导向更有利于企业开展利用式创新[16]。

二是企业异质性。企业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并非所有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原因在于企业异质性影响。已有文献研究了家族企业[17]、天生国际化企业[18]、新创企业[19]以及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20]开展双元创新的差异。家族企业指由家族控制企业资本或持有股份,且由家族成员担任主要管理职位的一类企业。由于企业中存在家族涉入和亲缘关系,其治理方式与其他上市公司存在显著差异,且股权涉入和管理层涉入对两种创新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天生国际化企业指在初创期便承担着国际业务的一类企业,其主要特征为规模较小、人数少、制度不完善等,但在运用创新资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创业者通过实施探索式创新有助于天生国际化企业获取前瞻性知识促进企业研发,或通过利用式创新对已有知识进行整合提升现有技术和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绩效。此外,新创企业的创新问题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新创企业具有新且小的特征,资源相对匮乏,但新创企业通过实施双元创新战略能够显著促进成长性,并有利于提升绩效。实证研究证明了不同类型的企业实施双元创新产生不同的效果,未来有必要针对具有明显特征的某一类企业进行具体研究。

(2)个体因素 一是个体行为。创新的本质是将企业的已有资源或潜在资源在经营活动中进行配置,而个体行为则是对资源分配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基于领导行为理论的CEO领导行为成为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之一。目前,学术界主要针对变革型领导和谦卑型领导与双元创新的关系进行研究,Su等[21]认为变革型领导对双元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且明确了团队效能和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张高旗等[22]指出谦卑型领导行为的核心在于领导者以谦逊和蔼的态度领导员工,不仅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性和动力,而且能够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及时调整资源配置与投入。可见,个体行为既能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保证运行效率,又能探索潜在的创新机会,进而实现高水平的组织双元性。然而,学术界仍缺乏对双元领导与创新过程的匹配机制研究。

二是个体特征。CEO或高层管理者具有的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足够的权力配置对企业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具有学术经历的CEO相比其他管理人员拥有广泛的学术资源网络,为企业开展双元创新活动提供重要资源基础[13];另一方面,CEO的权力配置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平衡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23]。此外,高管团队特征也成为学者的研究焦点,包含高管性别、经历、学历等多项特征,具有不同特征的高管对企业开展双元创新活动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可见,未来研究中,个体因素将不再局限于战略层面或业务层面,将更多地应用于组织层面。

3.双元创新的作用机制

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学者主要从环境、网络、知识、资源和技术等角度探讨了双元创新对组织层面的影响机制。具体可分为四个方面:

(1)环境因素 随着时代变迁与技术进步,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变化,环境因素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作用尤显突出。环境变化对组织的资源产生影响,同时可能改变企业创新模式,为此,诸多学者将环境动态性、动荡性以及环境竞争性视为双元创新的调节变量,但已有研究关于环境动态性对双元创新的调节效应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环境动态性可以负向调节探索式创新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4],持相反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正是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使企业不得不更新技术,确保产品或服务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必须将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结合使用,才能在高度竞争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2)网络因素 在网络经济时代,位于创新网络以外的企业难以在日益复杂的创新环境中分得一杯羹,必须积极嵌入到某个网络节点[24]。网络能力是指企业通过调整、构建与管理外部网络关系并最终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主体达成联盟协议,加以内部消化,形成最大化自身效益的网络关系,更快捷地获取创新所需资源,有助于企业实施双元创新。因此,网络嵌入成为中小企业打破资源困难的新兴途径[25],企业的网络能力嵌入程度越高,企业整合网络资源的能力也就越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更容易实现[26]。

(3)知识与技术 知识历来被学术界和实务界视为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其本身作为一种不同主体所拥有的多种知识并存以及持续交互的动态过程,可通过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更加顺利地实施双元创新,继而提升企业绩效。随着日益复杂的环境变化,利用多元化的技术知识库来实现双元创新能力之间的平衡极为重要[27]。尽管实证研究表明知识管理能力的三个维度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双元创新协同性和互补性[28],知识转移能力也可作为中介变量对双元创新产生影响[29],但外部知识获取与内部知识分享对双元创新具有不同的要求和影响[30]。知识只有通过组织系统进入创新系统,才能转化为新的现实生产力,最终形成“知识-技术-组织”三维融合的双元创新运行机制[31],但技术同样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企业应结合技术不确定性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并据此选择相应的知识转移活动。

(4)资源配置 基于资源支持角度,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资源基础有所差异。探索式创新对外部获取的新资源要求更高,而利用式创新则主张以企业现有资源为主,但企业如果要同时进行两种创新行为,如何在有限资源内分配两种创新所需的资源极为重要,即: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包括资源拼凑、资源组拼和资源整合等一系列资源管理活动,强调了企业遵循的成本最低化原则。首先搜索和拼凑现有资源,而后考虑获取外部资源,以此来支撑企业的创新需求。当企业实施探索式创新时,由于获取外部新资源的成本要远高于搜索内部资源的成本,因此,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内部资源的拼凑创造新的资源。当企业实施利用式创新时,资源拼凑使其聚焦现有资源,挖掘现有资源尚未开发的潜力,将已有资源的效益发挥到极致,通过资源拼凑这一活动可以帮助企业尽可能降低创新成本,获取更大的创新绩效[32]。

4.双元创新的影响后果及应用

国内外关于双元创新的研究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对于双元创新的影响后果主要集中于企业绩效、创新绩效和竞争优势三方面,双元创新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创新、工业等多领域。学术界对双元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二者是显著影响关系[32],还是并非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通过战略柔性[33]等内部因素,关系学习[34]、机器学习[35]等外部因素间接影响,抑或分别存在不同的影响效果[36]。部分研究指出两种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产生一致的影响效果,也有学者提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分别对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产生促进作用;又或者是信息透明度[37]、动态能力[38]等相关因素通过双元创新这一中介变量进而影响企业绩效。但对创新绩效和竞争优势而言,学术界具有统一观点,均认为企业通过实施双元创新,能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使企业已有知识网络更加完善,改善现有技术、产品以及服务的缺陷,另一方面可先于竞争对手挖掘新的市场和产品,开发新技术,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具有关键作用。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2011-2021年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的523篇文献和CNKI数据库检索的222篇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与定性文献回顾的方法进行系统性回顾,解析国内外双元创新研究动态,总结理论框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2011-2021年,国外双元创新研究热度处于持续上升状态,各年发文量均在20篇以上,国内双元创新发文量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繁荣期三个阶段。

第二,国内外双元创新研究各有侧重点。国外注重双元创新运行过程及应用,国内侧重双元创新理论脉络梳理与二者的协同,以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面。其中,国外双元创新的研究主题包括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商业模式创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新兴经济(emerging economies)、渠道竞争(channel competition)和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五大内容;国内双元创新研究形成了七大聚类,分别为企业绩效、元分析、新兴技术、战略柔性、竞争优势、制度环境和冗余资源七大内容。

第三,根据知识共现图谱结果,国内外双元创新研究主要围绕自身属性、影响因素、运行机制、影响后果及应用四个热点方向展开并形成涵盖此四个维度的理论框架。

2.研究建议

通过梳理双元创新领域研究热点以及演化规律,在国外深入研究双元创新的影响下,国内学者也高度重视双元创新理论的研究,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双元创新的内涵界定尚未统一,双元创新理论体系也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具体为研究主题缺乏多元化,创新性研究匮乏;研究方法单一,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为此,对未来我国双元创新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丰富研究内容。我国关于双元创新与动态关系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应侧重动态模型的建立,即考虑动态因素在双元创新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加强双元创新运行过程研究。其次,应充分关注双元型组织的概念。我国学者虽已认识到在复杂的环境下构建双元型组织成为诸多组织提升竞争力所实施的战略途径,但已有研究仍是将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分开讨论,对构建双元型组织的认识与延伸尚待提高,未来可进一步探究双元型组织的不同类型、实现途径、双元型组织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等。最后,加强双元创新的应用研究,对比国外双元创新研究成果,我国双元创新应用研究成果匮乏,未来可考虑开展企业实施双元创新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

第二,创新研究方法。目前我国双元创新研究方法多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较少学者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某一具体企业实施双元创新的运行机制,大样本数据检验难以深入剖析不同条件下各个企业实施双元创新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对存在特殊性质的企业缺乏精准分析。未来我国学者应尝试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双元创新相关问题进行检验,如:考虑将大样本实证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质性研究法有利于将我国企业实施双元创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弥补大样本实证研究仅限于变量关系得出结论的缺陷,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一致性。

猜你喜欢

学者文献资源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我给资源分分类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