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合

2022-08-12张燕艳臧书霞

科教导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乌龟例题思政

张 锦,施 韵,张燕艳,臧书霞

(南通理工学院基础教学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教育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不断思考怎样将思想政治工作悄无声息地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多角度、全方位育人。高等数学课程是各高校理工类和经管类的基础课程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性、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如何解决好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融合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挥高等数学课程的教育功能,使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就成了当前热门的话题之一。怎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好数学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不少专家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及建议,如伍醒等人阐明了课程思政理念的由来和发展,同时还指出了课程思政的制度诉求和行动路向;聂迎娉等人认为在课程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是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新视角和新方向;何源等人针对如何在专业课中渗入思政教育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些看法:高明给出了自己对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一些探索;冯卫兵给出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是促进学校课程改革、教学发展和打造“金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数学教师,如何在高等数学课堂中有效地渗透思政教育,更好地实现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和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1 数学文化修养的增强是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前提

有这样一个例题:利用定义计算定积分 。虽然例题计算过于烦琐,但是例题从设置到讲解的过程中却蕴含着许多育人要点。第一,例题是对所学新知识的巩固。教师通过例题的讲解,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定积分概念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利用定积分概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分割,求和,取极限”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微积分学当中,是微积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通过例题的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思想的理解和认识。第三,例题的设置符合数学史的发展历程。微积分学的真正创立是在17 世纪,而“分割、求和、取极限”的微积分思想早在中国和西方古代就有了萌芽。第四,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科学,数学的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会做题、会计算,而是要学会理性的思维能力、科学的探究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求知,是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而不是事物发展的结果。高等数学的教学更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发现数学中所蕴含的美,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综上分析,一方面,学生要想真正学好高等数学,就必须要深入钻研高等数学中各个知识点的内涵,去领会每个知识点的实质,同时还要增强知识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即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更多关注“为什么”,要做到不仅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想上好高等数学课,就必须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去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发展形成过程,去了解数学发展史,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看清知识点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同时,教师数学文化修养的增强也是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前提,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文化修养,丰富自身的数学文化内涵,才能充分发掘高等数学课堂中的德育元素,才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无声地渗透思政教育。

2 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是数学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保障

作为一门基础科学,高等数学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课程内容使得在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中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以及渗入思政教育尤为困难。如何从数学知识中挖掘出思政教育元素,从而保证数学课堂思政教育的实施是当下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数学具备自身的一套语言和符号系统,同时也是一门渐近性的科学。人们只有熟练地掌握数学、应用数学,才能促使人类文化的传播,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理解和运用其他复杂和高深的理论。因此,我们可以从数学学科的特有性质、数学发展史、数学的实际应用等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育人元素,尤其是思政教育元素。

例1:从夹逼准则谈班风学风的养成。

例2:从悖论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一个人想要追上乌龟,从理论上说,他首先需要到达乌龟的出发点,但是当他到达乌龟的出发点时,乌龟又向前爬行了一段距离,此时乌龟仍在他的前面,他还得去追。他每追一段,乌龟就向前爬一段,乌龟永远在他的前面,也就是说这个人永远追不上乌龟。

人能否追上乌龟,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上述悖论的推理逻辑并没有错误,那错误出现在哪里呢?在当时那个对于连续与离散、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还很模糊的年代,这个问题是十分困难的。在希腊,当时大多数数学家选择回避这个问题,但是回避的结果就是明知道上述悖论是不符合常理的,却又没有办法反驳。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去寻找新的理论依据来作为支撑。经过了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7 世纪晚期,人类对无穷小量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促成了微积分这门学科的诞生。

科学的本质就是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在探究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应该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回避,也不能局限在自己目前的认知范畴。面对新的问题,我们要敢于思考、敢于挑战、敢于创新。

3 课堂教学是数学课程思政落实的关键路径

教学的发生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尤其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意向。教学活动不应当是逼迫学生参与,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去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率等。二是学习内容应当是通过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既可以是明示,又可以为暗示。

想要在高等数学课堂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当前,大一学生普遍为“00 后”,若是延续旧习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很难被他们接受,这会使学生失去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无法较好地提升数学能力及数学素养。因此,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等数学教学课堂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来满足学生不断更新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当今社会大力倡导教学改革的原因之一。

其次,要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条件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中心不断输出讲解,而学生围绕其“旋转教学”的模式已逐渐被摒弃。在新环境和新形势下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的课堂地位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退居其后,仅仅起到一个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不够到位,其认知也存在稍许的偏差,导致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比较难以完美地实施,尤其是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中,若是完全依靠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学习进度将变得非常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在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依旧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说明、演示、解释和描述等手段向学生明确解释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比如一些数学概念、数学定理、解题思路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思考课堂中隐含的一些思想政治元素,通过对这些思想政治元素的认识与反思,提升学生自身的思想认知高度。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当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教师应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较好地将教学内容与课堂思政内容结合起来并传递给学生。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应当基于学生的现有认知基础,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及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通过合适的方式将合理的内容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4 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如何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高校普遍进行了深入研究。因此,在高等数学课程中有效地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探讨与分析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想政治元素的有机结合,这对于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率、达成思政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乌龟例题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乌龟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和乌龟赛跑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