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域下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2022-10-22

科教导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育人思政

杨 华

(浙江音乐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4)

数据时代到来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校大学生不可能置身事外。近年来,网络攻击、诈骗时有发生,网络暴力、谣言、侵权呈多发态势,网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从移动互联网到“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对微信、抖音、短视频等新技术平台接受度颇高,但网络安全意识淡薄,这是新时代赋予网络安全教育的新要求。大数据时代造就数据环境,必然带来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深刻变化,也给“网生代”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赋予了新内涵,网络安全教育成为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1 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意义

大数据是基于算法分析、大量生产数据基础上挖掘推演形成,海量数据积累及数据挖掘为精准分析与决策带来巨大社会利益和实用价值,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发展的规律,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丰富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健全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有助于大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塑造健康网络人格。高校教育应该转变传统安全教育理念,以大数据技术视角来看待安全教育,探寻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新途径。

1.1 网络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事关学校安全和国家安全。2017 年6 月1 日,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为网络安全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2021 年9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的实施与2021 年11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标志着《个人信息保护法》与《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共同构筑起了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和网络安全教育“生态保护系统”。

网络安全涉及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等,在国家安全中的角色越发凸显。我国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国家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如此越要有紧迫感与危机感。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挑战日益突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持续推进安全和发展得到国际社会一致赞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在国内外多个场合作了网络安全方面的重要论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切实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是迫切之举,亦是网络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

1.2 网络安全教育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积极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健康向上的特征。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原住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频繁地使用网络。网络“双刃剑”效应给大学生价值观演变提供了发展机遇,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科学上网、绿色上网,成为值得深入思考的议题。开展网络安全价值观教育,指导大学生发展健康网络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学习生活是题中应有之意。

1.3 网络安全教育是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还是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安全教育要让大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在教育教学方法和目标上,网络安全教育能够伴随形势变化适时做出动态调整。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育人功能,提升课程育人实效,着力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体现时代要求、彰显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将网络安全素养提升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1.4 网络安全教育是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任务

网络安全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模式创新发展丰富了教育载体、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教师在使用新技术教育学生时,要把网络安全教育知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数据应用普及更迭给学校安全教育带来挑战,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建设难以跟上大数据爆炸速度,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但网络安全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一直不被重视,艺术院校课程建设更是如此。高校要实现校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将网络安全教育放在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突出位置。

2 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艺术类高校的大学生在思想理念、社会理解、既有认知等方面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有着共同的特征,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艺术类高校学生的学习更重视专业技能的提升与实践,而轻视文化课、课堂教学学习,自身网络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欠缺。大数据时代,数据爆炸充斥着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生活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教学实践活动更是离不开互联网加持,网络已成为艺术院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1 大数据视域下艺术类大学教学方式的变化

艺术院校的授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不管是音乐专业课小组形式还是公共基础课集中学习,以往都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而网络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网络改变了传统教与学时空界限,在线课堂教学、远程钢琴教学、智慧琴房教学已经到来;网络媒介拓宽了师生、同学、朋友之间交流的渠道,提升了艺术学生的自我输出能力。互联网作为重要学习途径和对外交流的工具,艺术院校的学生还可以利用抖音、自媒体等平台第一时间更新发布演出盛况、创演作品等。

2.2 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一是学生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大学生普遍缺乏网络安全素养,大数据共享时代网络普及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安全问题:黑客攻击、勒索病毒、网络诈骗等,这些不仅给大学生带来财产损失,还极易造成人生价值观的扭曲。二是网络安全教育机制有待健全。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并没有深入分析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行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分类教育。高校尚未建立适合大数据时代要求的安全教育机制。三是网络安全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形成。高校缺乏对网络安全教育理论的研究,网络安全教育仅停留在表面。四是网络安全教育平台亟须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离不开网络教学平台的强有力支撑。

3 大数据视域下艺术类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新路径

3.1 以“课程思政”为着力点,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建设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应以“课程思政”为着力点,有针对性地丰富课程内容,力求解决专业实践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脱离的问题,与课程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充实专业实践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高校应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育人,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优势,拓展育人平台,加强艺术实践育人,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新途径,形成网络安全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构建网络安全课程与思政课程“双轮驱动”的育人格局。

3.2 强化第二课堂时效,发挥艺术实践安全育人功能

艺术类院校应充分挖掘艺术实践育人资源,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合力育人模式。例如,浙江音乐学院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借助“易班”平台、艺术实践、科研创表实践平台,打造了“尽善奖”“周末大舞台”“尽善讲堂”等系列主题鲜明的第二课堂品牌,深入开展以“全民国家教育安全日”“网络安全宣传周”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挖掘安全育人内涵,以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目标,统筹梳理艺术实践课程;建立健全各系部艺术实践育人新模式,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增长网络安全知识;通过艺术实践类课程与展演,提升学生艺术专业水平。

3.3 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考核,探索网络安全教育积分制管理

网络安全教育考核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浙江音乐学院通过始业教育、教学、艺术实践、就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防诈骗等方面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防范能力与安全素质。

一是精准定位网络安全教育功能。实施网络安全教育考核是促进大学生安全知识提升、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高校应提升大学生参与安全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网络安全教育积分认定要严格按照“学习审核、积分认定、公示”流程开展,通过安全教育管理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和考核,以赋分加审核管理方式予以认定;针对线下安全教育活动认定的积分上传相关学习证明。

二是分层分类落实安全教育积分制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需在人才规定修业年限内,分别获得5 个模块规定分数的满分(含)以上;本科、研究生学生需在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分别获得“教学科研”“艺术创表”“其他专项”3 个模块规定分数的50%(含)以上和“始业教育”“就业教育”2 个模块规定分数的满分(含)以上;交换生(交流生)等特殊群体制订在外求学期间网络安全教育积分换算办法。

3.4 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将网络安全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

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共同构成网络安全教育主体,四者协同合作才能达到预期教育成效。一是就高校而言,教职员工都应该立足于育人主体责任,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工作全过程考虑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将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和安全意识融入教学、管理、服务中。二是学校应加强与政府合作,可邀请公安网安、大数据局等来校实地与大学生开展网络安全知识交流与实践活动,开展案例分析讲座,当事人现身说法的警戒教育是书本中安全防范知识的有力升华。三是建立家庭与高校有效沟通的桥梁。大学生学习实践主要在学校,而身心健康良性发展离不开家庭环境影响,网络安全教育不可忽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长要与学校保持良性的互动,建立长期沟通合作机制。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