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探讨

2022-10-22段瑞波

科教导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教师应基础思政

段瑞波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云南 昆明 651700)

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忽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高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学的根本目标不相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可将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教学全过程中,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基础上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1 课程思政的主要特征

1.1 关键在教师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主导者,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教师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最终效果。课程思政要求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并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成长为具有宽广视野、扎实知识素养、坚定政治立场、深厚道德情怀、创新思维的合格教师,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与党执政的拥护者。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角度实施课程思政,切实担负起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责任。

1.2 重点在课堂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主渠道,课程思政应将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资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相融合,在传授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无形之中熏染学生思想。此外,教师应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思政内容思想性、亲和力与感染力,推动学生在学习、思考、观察、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价值体系,推动学生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日常行为规范。

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2.1 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主导作用,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需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与能力。其一,高校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要求教师落实课程思政,提高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意识。其二,高校应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型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主题的培训活动,构建多渠道、立体化的课程思政素养能力提升体系。高校应定期邀请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教师、知名专家学者与全国模范教师代表人员到校开展专题讲座、组织集体学习等,带领教师学习课程思政基本理论,并依托优秀教师榜样示范作用强化教师思想道德修养。高校还应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搭建与思政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帮助其直观、深入了解思政教育,掌握思政教育基本规律与特点,为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课程思政实施计划夯实基础,强化课程思政实施特色,深化计算机基础课程内涵。其三,高校定期组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化教师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认知,为将思政理论知识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夯实基础。高校应引导教师主动了解最新形势与政策,推动教师主动强化自身思政素养。

2.2 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资源

高校应引导教师结合课程特色与优势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计算机基础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在思政资源挖掘中,高校可开展集体研讨会,由思政教师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共同挖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资源,打造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课程思政内容。在思政资源挖掘中,教师应注重遵循知识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其一,知识逻辑。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知识逻辑,教师在思政资源挖掘中应遵循其知识逻辑,立足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场景、前沿研究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其二,历史逻辑。计算机基础课程发展经历了漫长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涌出的学科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需求挖掘学科发展、相关科学家、代表人物、核心技术攻关等蕴含的思政资源。其三,实践逻辑。课程思政的实施需从现实问题思考的角度出发,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发展。教师应遵循实践逻辑,挖掘国家发展中各方面的成就,以此推动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在现实问题分析中强化学生立志成长为时代新人的信念。除此之外,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与计算机有关的社会热点事件、计算机行业发展动态、社会进步等,以此为基础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打造思政资源动态挖掘机制,在不断丰富思政资源的基础上确保思政资源的先进性。

2.3 完善教材与教学计划

2.3.1 重构计算机基础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主要为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实施课程思政需结合思政教育目标与内容打造全新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将思政教育全方位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思政素养。

2.3.2 创新教材与教学资源

教材是教师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但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主要内容为相关理论知识与操作步骤,无法满足课程思政实施要求,所以,高校应积极组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思政教师与专家携手开发校本教材,根据课程思政实施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整理知识点内容,以此为基础编写校本教材大纲目录,根据大纲目录分解校本教材开发任务,逐步完善校本教材内容,打造蕴含思政资源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为实施课程思政夯实基础。除此之外,高校应引导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拓宽教学资源获取渠道,依托网络信息技术获取优质慕课、微课,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思政资源生动呈现给学生,更好地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充分发挥课程思政隐性育人价值。

2.4 改革教学方法

高校应引导教师积极采用讨论式教学,充分彰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计算机有关的讨论问题,并进一步将讨论问题升华至思政层面,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问题开展讨论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启发学生思考在深化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理解认知的基础上熏染学生思想。在讨论式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协调工作,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讨论主题,确保各小组能够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层面与思政教育层面理解讨论主题。教师应引导各小组组长做好任务分工工作,确保讨论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价值。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创新思维与团队合作能力。如教师可开展思政主题网页大赛,对网页内容深度、布局、结构等进行评分,对学生计算机技能与思政素养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为基础调整课程思政实施计划。在竞赛式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在作品评分与教师评价等环节做好引导工作。在作品评分环节,教师应采用学生评分与教师评分的方式,立足多维度评价学生设计的作品,确保评分结果全面客观。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评分结果,避免学生受分数影响。在评分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将其与自己的作品进行客观比较,在不同作品对比中明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立足客观角度进一步优化网页内容或网页结构。在教师评价中,教师不仅应对学生的网页作品质量进行评分,还应通过网页内容深度与广度评价学生的思政素养,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作品评分结束后,教师应督促学生优化自己的作品,并对学生在作品修改中的态度与修改质量进行评价,将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客观的学习态度。

2.5 优化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评价主要内容为学生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掌握情况,忽视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需优化学生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在考核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考查学生的价值观念,并合理调整两者在总分中的占比,在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计算机基础课程最终考核结果由平时成绩、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两部分构成。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与思政教育有关的话题,如在向学生讲授计算机组成原理时,教师可通过计算机组件协同工作引导学生思考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在学生探讨中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并将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调查各岗位对计算机基础技能的要求,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基本情况,拓宽学生视野。教师应要求学生以报告的形式呈现调查结果,并对报告进行评分,将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在制订计算机基础课程期末考试内容时,教师应将思政教育内容与计算机理论知识相结合,考查学生在依托计算机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时是否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否以高尚的道德品质选择了符合全局利益的道德行为。除此之外,高校应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等方式开展学生评价工作,立足不同角度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明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实际实施效果,为教师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供重要参考。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丰富学生的评价方法,通过不同评价方法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有利于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3 结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校重要公共基础课,应在推动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成长为术德兼修优秀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可将思政教育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隐性思政育人功能,将其发展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力量。高校应积极从提升教师思政育人功能、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完善教材与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评价体系等路径,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在彰显计算机基础课程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将思政教育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相衔接,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基础上筑牢学生信仰之基,为学生发展积蓄力量。

猜你喜欢

教师应基础思政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