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究
2022-10-22龙安保
龙安保
(贵州商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14)
随着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也带动了英语的全球化。纵观我国英语教育史,全民学英语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特色。大学英语教育虽然成果显著,但在针对全民的有效性上又暴露出明显的不足。英语学习投入大产出低,学生抱怨单词难记,词汇量不够,英语口语不能满足日常交流的需要,哑巴英语现象十分明显。为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词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1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启示
1983 年,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其著作《智能的结构》(1983)中提出“多元智能”这个全新的概念,他认为人类普遍具有八种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节奏—音乐只能、交流—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智能。他认为,智能就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潜能,是人类用来解决问题或实践创新的能力,任何人都应该至少具有七种不同类型的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不同并存在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形成理想的智能配置,实现差异互补,为英语学习赋能。有研究者认为,智能并非人们传统理解中的主要以语言表达和数学逻辑能力整合在一起的一种智力,而是相互独立、多元存在的一组智力。智能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创造特定的价值或生产某种有效产品所需要的智慧与潜能。该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四个:即关注整体性,重视差异性,强调实践性和突出开发性。英语教师对学生多元智能的激发,有助于充分调动他们潜在的智能优势,改进他们的词汇记忆策略,全面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2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我们建构了语言智能视域下的英语词汇教学、英语智能词视域下的词汇教学、逻辑—数学智能视域下的词汇教学等七种策略,以充分利用不同学生的多元智能优势,形成有效习得英语词汇的路径,创立新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观,竭力打造一流英语“金课”,将低效的词汇背诵变为高效的词汇生成,形成新的词汇习得策略。
2.1 语言智能视域下的词汇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语言智能方面的优势。有研究者认为,语言智能型的学生,其学习风格主要为通过听、说、读、写方式的学习,喜欢听故事、讲故事、阅读、听英语歌曲、看图用所给词汇写作。语言智能有优势的学生可以采用这一策略来开展词汇学习。
第一,开展词汇风暴。要求学生在课前以小组活动形式,按照分类记忆法识记所有生词,在课堂上开展词汇记忆接龙竞赛,接龙效果记入平时成绩,通过词汇风暴激发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强化记忆。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即时记忆训练,让学生在理解中记忆词汇,在语境中讲授词汇,让学生全身动起来,利用音乐环境增加词汇量,促使学生掌握记忆规律,充分调动他们的多元智能。例如,在给文化与传媒学院学生讲授《E英语教程4》(智慧版)Unit1 Passage A Youth Basketball:Ten Life Lessons to Teach Your Team 一文时,首先明确识词任务,让学生在2 分钟之内熟悉词汇表里的17 个新单词和7 个短语,给学生以瞬间记忆的锻炼。其次,提出识记要求,要求学生在5 分钟内识记所学的新单词和短语,完成对短时记忆的强化;最后,通过角色互换,采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巩固记忆效果。
第二,重点突破语境词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即上下文(context)内容来猜测特定词汇的意义:①关注同义词或反义词,使用不同的词来表达相同的概念或意思,用英语注释生词。②充分利用解释或定义,给该词下定义,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或采用信号词表示。③通过例词例句猜词意,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背单词,读懂文章,理解与词汇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
2.2 音乐智能视域下的词汇教学
加德纳指出,音乐是声音智能的具体化形式,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都有潜在的音乐智能,只要有恰当的环境影响和后天正确的教育引导,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在作曲和演唱上表现出来的音乐智能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且音乐智能的培养对语言智能与逻辑—数理智能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程开甲等,他们都有极高的音乐智能,喜欢听音乐,能演奏不同的乐器。他们认为,音乐不仅能带来快乐,陶冶情操,而且还能激活思维,激发灵感。
2.3 逻辑—数学智能视域下的词汇教学
将逻辑—数学智能运用于词汇教学中,首先要对所教的英语单词进行归类或分类,以更有助于识记。“归类与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并形成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逻辑方法。”分类是指将单词按词性或类别进行分类,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单词的直观印象。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埃利斯(Ellis,R.)指出,除了通过与第二语言话语者直接接触而习得语言之外,还可以通过使用学习技巧(如制作词汇表)来习得。尽管英语不是我们的第二语言,但是采用这种策略来学习外语也是值得借鉴的。我们可以根据所教单词的类型,说出更多的单词,如同音异义词和同形异义词等,以此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严谨性。其次是寻找异同点,比较一组同义词的异同点,锻炼学生的洞察力和辨别能力。
2.4 空间智能视域下的词汇教学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具有空间智能潜力的学生会通过想象、概念图、绘画、图片和彩色图案来开展学习。用图片呈现词汇,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结合文章Unit1 Passage A Youth Basketball 的运动主题,首先教师以多媒体方式呈现一组关于体育方面概念抽象的词汇,如Winter Olympic Games(冬奥会)、Paralympic Games(残奥会)、Grand Slam Table-Tennis(乒乓球大满贯)、The pentathlon champion(五项全能冠军)等,生动、直观,易于记忆;其次,通过吉祥物熊猫“冰墩墩”(Bing Dwen Dwen)引导学生拓展记忆有关冰雪运动的体育词汇。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恰当穿插一些类似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单词,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智能和空间智能,强化记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拓展了教学。
2.5 身体—动觉智能视域下的词汇教学
通过触觉、身体运动等方式来开展学习是具有该智能特点的主要特征,如非言语交流和情景剧角色扮演等。词汇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例如,通过非语言行为猜词。让一个学生以动作表演的形式或卡片法呈现单词,另一个学生来猜出这个单词。又如,通过情景剧表演强化所学词汇。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用学过的生词短语围绕单元主题做英语展示,在运用中加深对所学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实现温故而知新。
2.6 认知智能视域下的词汇教学
认知智能是个体认识自然与社会,从而获得新知识和实现科技创新的前提,但是人的认知智能水平又是有差异的,认知智能发展的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各有差异。“学会认知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它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认知智能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学习和识记生词的特点与方法,并据此采取行动掌握所学词汇的一种能力。空间智能感强的学生,善于运用图片或实物做参照来识记单词;而逻辑—数学智能感强的学生,习惯于借助构词法,如通过词根的拓展、加词缀或篇章的上下文(context)联系来回忆和识记词汇。
2.7 人际交往智能视域下的词汇教学
人际交往智能就是指个体善于与他人打交道,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和处理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能力,包括与他人有效合作,体验他们的感受、情绪和意图,并能够正确地做出回应。学会与他人一起学习和生活是学会生存的基础,“首先是逐步去发现他人,然后是在一生当中从事一些共同的计划。”大学英语有效学习特别需要与他人合作,每个人“将从更高的合作水平、跨学科程度更高的研究和更多方法的研究中获益。”合作学习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智能的比较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要突出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识记方法,交流识词经验,分享习得成果,要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中培养“共情力”,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实现共同成长。
3 结论
在词汇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多元智能,善于欣赏不同个体的智能优势,尊重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坚持“以生为本”“三全育人”、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不断创新教学策略。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在期末统考中,多元智能理论实验班学生在词汇与短语测试题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的得分,同时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显著高于对照班的学生。由此可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实验是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