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在自尊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间的中介效应
2022-08-10李娇娇袁海龙吴连宁
李娇娇,袁海龙,吴连宁
(广州华商学院,广州 511300)
一、引言
职业发展理论表示,职业选择在个体一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载着自我价值的关键实现方式。大学阶段是个体价值观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期,积极探索适合自己能力的职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顺利就业,对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虽然拓展了就业渠道,但线上线下繁杂的职业信息,给个体带来了许多职业决策问题,因此,帮助青少年克服职业决策困难,稳定就业,对于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价值。[1]职业决策困难是指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个体面临的各种难题,[2]以致于其无法做出合理的职业抉择。研究发现,很多青少年存在职业决策困难现象,[3]而职业决策困难的青少年,会伴随一系列情绪和适应发展问题,对其职业生涯规划和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4]因此,探讨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机制,对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中,自尊是一个重要的前因变量。自尊作为个体重要的人格变量,表现为对自身价值感的认同,受到职业心理学方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5][6]国内外实证研究发现,自尊水平越低,个体职业决策困难越严重;[7]个体自尊水平越高,出现职业决策困难机率越低。[6]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研究提出假设1:自尊与职业决策困难显著正相关。
虽然以往研究证实自尊与职业决策困难关系密切,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探究。自尊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过程,可能受到其他变量的中介作用影响,综合以往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可能是一个中介变量。心理弹性,也称为心理韧性,是个体较稳定的应对能力,可以使其从消极经验恢复到正常状态。[8]Connell等人提出,自尊在个体心理弹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9]另外,Masten 团队指出,自信、高自尊等特质对心理弹性的发展起正向预测作用。[10]低自尊个体意味着对自我能力缺乏信心,不能采取积极的策略,进而很难促进心理弹性的发展。因此,研究提出假设2:自尊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弹性。
另外,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可以负向预测个体职业决策困难,[11][12]而心理弹性作为心理资本的重要内容,可能对职业决策困难产生影响。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与个体职业决策困难关系密切,具有高水平心理弹性的个体,更加自律,遇到决策情境时,倾向于采用新的策略来有效应对职业决策中出现的困难。[13]具体来说,个体在青春期后期才会面对职业决策问题,心理弹性水平高的青少年更容易掌握应对技能来解决困难或问题,从而较少出现职业决策困难现象。鉴于此,研究提出假设3:心理弹性在自尊与职业决策困难间发挥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构建一个模型,探讨自尊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并探究心理弹性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丰富自尊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机制,为职业决策困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实证支持。(见图1)
图1 研究假设模型
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分层抽样原理,选取广东省和湖北省2所高校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问卷529 份,问卷设置测谎题,最后剔除无效问卷31份,剩余有效问卷498 份,有效回收率为93.95%。其中男生103 人(占20.7%),女生395 人(占79.3%);独生子女124 人(占24.9%),非独生374 人(占75.1%);年龄16-23 岁,平均年龄18.67岁,标准差0.92。
(二)研究工具
1.自尊量表(SES)
该量表由罗森伯格(Rosenberg)于1965 年编制,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总分范围是10~40分,分数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测量青少年自尊的工具之一,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
2.心理弹性量表
采用Connor-Davidson 的心理弹性量表简版[14](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量表共有10个条目,采用5点记分,总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水平越高。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
3.职业决策困难量表
采用杜睿等人编制的职业决策困难量表,[15]共16 道题,采用5 点计分法,从非常不符合(1 分)到非常符合(5 分),得分越高表示职业决策困难越少,得分越低表示职业决策困难越严重。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
(三)数据分析与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相关分析与处理,主要对人口学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三个变量信效度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三个变量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中介作用。
三、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研究数据均由问卷所得,所以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因此采用Harman 单因子检验法,未旋转的因子分析结果发现,共有5个特征值大于1,且第一个因子的变异量31.15%,低于临界值40%,表示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效应。
(二)控制变量差异性分析
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考察性别、是否有农村留守经历、独生状况三个人口学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三个变量在自尊上均没有差异(P>0.05);性别(P<0.01)和是否有农村留守经历(P<0.05)在心理弹性上有差异,其中,男生>女生,没有农村留守经历>有农村留守经历,独生状况在心理弹性上没有差异(P>0.05);独生状况在职业决策困难上有差异(P<0.05),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心理弹性上没有差异(P>0.05)。
(三)各变量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通过对自尊、心理弹性、职业决策困难三个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见表1),结果表示,自尊、心理弹性、职业决策困难两两显著正相关(P<0.01)。
表1 各变量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四)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检验
为探讨心理弹性在自尊和职业困难间的中介作用,使用Hayes编制的Process v4.0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重复取样5000 次,计算偏差校正的Bootstrap95%的置信区间(见表2、图2)。自尊对职业决策困难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β=0.29 , p<0.001),放入中介变量心理弹性后,直接作用仍然显著(β=0.17 , p<0.05),自尊显著预测心理弹性(β=0.29,p<0.01),心理弹性对职业决策困难的预测作用显著(β=0.40,p<0.01)。心理弹性在自尊与职业决策困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1,占总效应的39.71%。
图2 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图
表2 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检验
四、讨论
(一)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在心理弹性上有显著差异,其中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16]这可能是因为男生承载着较多的社会期待,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压力水平,为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去,与女生相比,男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在生活中需磨练出坚强的人格品质。同时,心理弹性在是否有农村留守经历上具有显著差异,没有农村留守经历显著高于有农村留守经历,与杨晓静等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17]这可能是因为童年留守生活在个体心理弹性的发展中具有负面的冲击,留守经历导致个体缺乏父母的关怀,容易变得心理脆弱,在学习和生活逆境中缺乏面对问题的应对能力,心理弹性水平较低。
职业决策困难在独生状况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即独生子女存在较多的职业决策困难,与前人研究一致,[18]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中享受的资源比较充足,生活一直比较顺利,在生活中的挫折经历较非独生子女要少,容易形成自负心理,对自身要求过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容易受到挫折,产生失望、沮丧的情绪,行为上知难而退,不能积极地选择合适的工作,出现职业决策困难。提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做出职业生涯规划,减少职业决策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具体可以加强独生子女的挫折教育,同时要引导学生合理认识自身的特点,在职业决策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设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提高职业决策能力,增强职业决策效能感。
(二)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自尊、心理弹性和职业决策困难两两显著正相关。首先,自尊与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即自尊水平越高,越容易发展高水平心理弹性,这与国内外研究是一致的。[19][20]另外,心理弹性与职业决策困难显著正相关,即拥有较低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在职业决策中应对能力较差,诱发较多的职业决策困难现象,这与前人研究结论是一致的。[4][21]最后,自尊与职业决策困难显著正相关,假设1得到验证,与国内外研究结论是一致的,[22][23]即个体自尊水平越高,则会积极应对决策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会发展出较强的职业决策能力,较少出现职业决策困难现象。
(三)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示,心理弹性在自尊与职业决策困难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即自尊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职业决策困难,还能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职业决策困难,即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是显著的,验证了假设3,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即自尊是个体职业决策困难的重要预测因子。[22][23]具体来说,一方面,高自尊水平个体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明确自身的职业兴趣,在选择职业时有明确的方向,也能积极探索职业信息,并能结合自身能力、兴趣等信息,为职业决策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低自尊个体本身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在面临困难时,更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表现出较高的职业决策困难水平。另一方面,自尊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职业决策困难,进一步证实了心理弹性也是职业决策困难的重要预测因子。高自尊水平个体,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较少体验负性情绪,发展了较高的心理弹性水平;[24]而低自尊水平个体,对自身缺乏正确认识,常以消极态度看待挫折,并以回避等消极态度来面对困难,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25]心理弹性水平低。与此同时,心理弹性较强的个体,对生活充满积极的态度,使得个体能保持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6]是个体职业决策困难的保护因素,在面对职业决策过程中的逆境时,能积极调动各方面资源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生活情境,努力克服困难,因此较少出现职业决策困难现象。
五、意义
研究探讨了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理论上为职业决策困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思路:一是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自我,开设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增强自尊水平;二是可以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增强其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的信心和应对技巧;三是作为学生主体,更应积极参与活动,通过活动锤炼自身的心理素质,积极掌握社会信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职业,减少职业决策困难现象,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顺利就业。
六、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属于横断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可以利用实验研究方法和纵向追踪方法,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
研究展望:研究发现,自尊和心理弹性是职业决策困难的保护因素,今后可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应付困难的能力,进而降低其职业决策困难水平,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七、结论
自尊、心理弹性与职业决策困难显著正相关;自尊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也可以通过心理弹性的部分中介效应来间接影响职业决策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