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学视阈下青年励志综艺节目女性媒介形象的重塑
——以《青春有你2》为例

2022-08-10杨青欣

声屏世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女选手综艺符号

□ 杨青欣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进入深度媒介化社会。媒介信息深入生活的每个角落,潜移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媒介形象是媒介根据所处文化环境及自身经营管理需要,在社会和市场中特意树立的、以影响大众和表现自我的精神与物质的姿态和形象。大众媒介在性别话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介呈现的女性媒介形象影响着公众对女性形象的构建与认知以及女性在社会中的权益和地位。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性别话题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讨论,许多关注女性生存状态和综合需求,讨论女性文化教育和事业发展,展现女性多彩形象的女性题材作品接连问世。其中,越来越多以女性视角为出发点的综艺节目也应运而生。

过去大部分综艺节目往往选择性地呈现,针对性地刻画出符合社会期待的女性媒介形象,抹杀了真实、多元的女性形象在媒介中自我表达的机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女性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青年励志综艺节目《青春有你2》(下文简称《青2》)的播出引发热议。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选秀综艺,《青2》以“不定义女生”为核心价值理念,撕掉以往女性媒介形象的符号标签,呼应现代女性的价值认同,重塑女性媒介形象。但是,在消费主义和文娱产业盛行的时代,该节目也难免存在一些局限。

本研究从符号学视角出发,分析传统综艺选秀节目构建的女性媒介形象及其形成原因;探究和总结《青2》对女性媒介形象的重塑路径,探讨其背后蕴含的性别话语问题;针对《青2》中对女性媒介形象构建的不足提供一定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大众媒介对女性媒介形象的构建提供一些参考。

传统综艺选秀节目构建的女性媒介形象

传统综艺选秀节目对组合选手的选拔有统一的标准,颜值高、身材好是基础条件,选手们不仅要有出色的唱跳实力,还要有可爱讨喜、温顺柔弱的性格和单纯的背景,以获得较好的观众缘。在国内《加油!美少女》《蜜蜂少女队》《天生是优我》《创造101》《创造营2020》等节目中,女选手选手无不具有肤白貌美、身材高挑、性感或甜美的特点。《创造101》中的杨超越以“傻白甜”的软妹形象成为卖萌担当,SNH48组合依靠宅文化兴起,目标受众以年轻宅男为主,选手鞠婧祎更是以“中国四千年第一美女”爆红。公主裙、蝴蝶结、齐刘海、JK制服是许多组合选手的标志性符号,她们是长相甜美的年轻女孩,这些符号塑造了低龄、清纯、柔弱的女性媒介形象,迎合了男性凝视的期待。

传统综艺选秀节目构建的女性媒介形象的形成原因

刻板印象的形成与放大。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亚洲地区,长期以来传统男权制度根深蒂固。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父系社会中,女性总处于社会权力较为边缘的位置和依附于男性的状态。历史上,我国传统社会的许多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都在无形中规训着女性,女性符号被定义为温婉贤淑、柔软顺从、秀丽端庄。美国著名女性主义理论电影家劳伦·穆尔维提出的“凝视理论”认为,男性是媒介文本的观者,而女性是被观看的客体,“看”与“被看”是话语权力实施的第一步。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女性仍未完全摆脱男权社会“被观看”的欲望客体角色。“看”与“被看”蕴含着复杂的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在此关系下建构的女性形象也往往符合男性的审美。男性对女性形象喜爱标准的表象,实则是男性将女性形象符号化,利用可控程度的符号来划分女性群体,压制其社会地位。这种符号定义提升了男性群体自尊,维护了他们的社会话语权,以此不断加固对男性更有利的女性群体刻板印象。如今的传统综艺选秀节目,选拔出来的组合选手同样属于父系社会“男本位”审美标准下的“优质女性”,加上大众媒体的进步与发展,女性媒介形象的刻板印象不断被扩大传播。

消费社会的符号商品化。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提到:消费由物质消费变成了精神消费,变成了对符号化的物品和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消费。消费者购买商品不是看重其“摸得着”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其携带的“感觉”与“意义”。过去大多数的综艺节目通过突出女性白瘦美、性感、甜美的形象来吸引大众眼球,这些符号逐渐变成被男性消费的携带着“感觉”和“意义”的商品,男性消费的对象已经不单单是综艺节目本身而是女选手本身,这是大众媒体迎合男性需求的体现。大众媒体追逐商业利益,在树立符号化形象后并将其加以强化,使之成为大众无节制追捧的价值,组合选手形象成为节目收视率的“商品”,女性群体的形象也逐渐被消费社会视作符号化“商品”。这可以让许多女性通过包装自己以获得所谓的“满足与自信”,但实际上却让女性在不知不觉中去不断迎合大众男性话语权下的主流审美标准。

拟态环境的自我涵化。“拟态环境”即信息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会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是现代人构建主观真实的主要途径。“涵化理论”认为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它们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它于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涵化的过程。即便当今新时代的女性思想变得更加自由和开放,在话语表达上也更加主动和积极,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潜在的、深刻的父权意识。性别差异作为父系社会的产物,在绝大多数女性的童年时代就已埋下种子。在男性主体的长期“凝视”之下,女性作为“被凝视”的客体感受到凝视者目光带来的权力压迫,她们将男性的审美价值自我涵化,无意识地迎合男性标准进行角色扮演,成为社会现实环境建构的主体女性符号。

选秀综艺中的选手大多都经历过3-10年的封闭式生活,进行高强度的舞蹈、音乐等训练,还会以极端方式控制身材和容貌,以符合社会期待的女性形象标准。大部分观众认为如此严格的自我管理是理所当然的,这不仅让女选手也让女性观众倍感压力和焦虑,被局限的女性标准所规训。由此,女性形象变得越发固化和单一,其开放且多元的发展可能被抹灭。

《青2》中女性媒介形象的重塑路径

罗兰·巴尔特认为符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明示意,指符号外在的明显的意义;二是隐含意,指符号所承载着的情绪、意识形态方面的引申意义。不同于传统选秀综艺如流水线般“批量制造”的组合,《青2》打破传统、固化的准则,重新定义女性组合的标准。节目赋予女选手不同于以往的符号明示意,而是传播其中的隐含意,重塑女性媒介形象,传递女性主义价值观,这有助于促进传统审美意识的进步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此同时,《青2》的节目理念、舞台呈现、选拔机制也为其他选秀综艺提供了一定参考。

本研究将《青2》的女性媒介形象重塑路径分为“对传统女性刻板印象的解构”和“对女性媒介新形象的建构”两大环节,认为其分别作用于节目理念、外在形象、内在性格、生活背景、舞台表现、选拔机制六个方面。其中,外形、性格、背景的重塑让女性媒介形象从“被差异化对待”转向“相对平等”,进而得以寻求“个性化”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相对和谐的两性关系,又推动了女性媒介形象在未来的进一步构建。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分析《青2》女性媒介形象的重塑路径。

图1:《青2》的女性媒介形象重塑路径

节目理念:从定型到未知。长期以来,女性活在男性的凝视下,文化产业的规训让女性逐渐无意识地自我涵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缺失的主体意识在逐渐觉醒。《青2》用多元、包容、自爱、独立的价值观关照女性媒介形象,节目提出“X”的概念,寓意“无限想象”,用“不定义女生”的口号鼓励女生做自己,展现独特的个性,释放不一样的能量。节目在首播时提问:你喜欢自己吗?喜欢自己,就是很好的开始。节目制作人表示“爱自己”是节目的核心价值导向,找准现代女性的共情点并将其符号化,让女性自我价值的投射在无形中影响着性别意识。

外在形象:从二元到多元。在《青2》节目中,许多女选手的外型挑战了传统的女性标准形象:剃寸头并化着暗黑妆容的上官喜爱,走酷炫中性风的陆柯燃和刘雨昕,不爱笑的“中国女孩”陈珏,留爆炸头的张钰,没有大眼睛双眼皮的王清等。她们与大众期待的甜美清纯的讨好型外表相距甚远,但面对质疑和不满的声音,她们没有对自我产生怀疑,而是凭借实力和个性获得了导师的肯定和超高的网络人气。

上官喜爱凭借单人歌舞以话题“上官喜爱实力”登上微博热搜榜,抵抗标准化审美。刘雨昕用裤装替换掉短裙,更凸显了她与传统女性媒介形象的差异,用自己的观点为女性形象发声:“不要通过头发长短和穿着来定义一个人,每个人的灵魂都应该是自由的。”发型、服装、五官、妆容、身材作为非语言符号,在塑造女性媒介形象的同时也传达了多元的女性审美观念。《青2》中的女性形象从“非美即丑”的二元转向“包容开放”的多元,迎合了不同受众对女性的审美期待,让女性媒介形象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长期以来父权社会男性对于女性的单一审美标准,展现出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内在性格:由扁平到立体。传统选秀综艺节目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往往仅通过正式表演进行,在他者的凝视下,女性有意识地对情绪和言行举止进行自我规范。面对大众,她们的性格以文静、温顺、端庄为核心标准,以此塑造出诸如“乖乖女”“邻家女孩”“软妹”等扁平、单一的女性形象。《青2》除了呈现女选手精彩的舞台表演之外,还挖掘她们在舞台背后的训练和生活日常,展现出女性的多元性格,使得女性媒介形象更加立体化。在练习室和宿舍区,女选手没有直面摄影师、导师和观众,没有华丽的服装,穿着独特、个性的私服,展现生活中真实自然的状态。

在舞台上帅气冷酷的谢可寅,私底下却是古灵精怪的孩子王;赵小棠和室友说自己从小就是男孩性格;获得舞台最低成绩的林小宅决不认输,连续三天通宵练舞。舞台呈现出的女性媒介形象往往具有“圣人化”“神秘化”的符号意义,让观众内心产生距离感,而舞台下的她们更“平民化”,让人感觉真实、亲切。节目关注舞台背后的生活细节,有助于挖掘差异化、多元化的性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女性媒介形象从扁平转向立体可感,拉近了观众与女选手的心理距离,缓解了女选手和女观众的自我审视和焦虑。

生活背景:从依附到独立。在传统选秀综艺中,女性面对大众的凝视必须保持完美人设,以符合观众内心期待的“白月光”所携带的符号意义。例如单纯的私生活背景、绝对优雅的言行举止等,否则难以被接受。而在《青2》中观众给蔡卓宜打上“离婚女”的符号标签,表示拒绝离过婚的女生参加节目。在舆论和压力之下,蔡卓宜没有隐瞒而是直面过往,坚定态度:“爱自己做自己,勇敢地往前走。”林小宅拥有上千万的微博粉丝,许多观众曾因为她的颜值、穿搭和美妆教学关注她,但在参加节目后她被打上“低能网红”的符号标签。面对质疑和谩骂,林小宅坚定地回答:“网红的生命力是非常脆弱的,我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技能。”长期以来,女性被认为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和奋斗权利很弱,被打上柔软、顺从的符号标签。《青2》没有刻意避开选手的“黑历史”,而是鼓励女生独立,勇敢追梦,大胆做自己。

舞台表现:由阴柔到阳刚。选秀综艺通过舞台表演进行选拔,不同于传统选秀中甜美、可爱、温柔的唱跳风格,《青2》的舞台表演多偏向“飒”“帅”“燃”的风格,展现出女性勇敢、自信、不羁的形象,折射出别样的女性光芒。如节目中《十面埋伏》展现的帅气女侠形象、《破风》传达的勇敢驱逐黑暗的信念、《易燃易爆炸》突破了对女性的文静形象、Lion击碎傲慢与偏见的决心、《单眼皮女生》不接受标准化审美的约束等。“用你的审美来要求我做出改变,切,美的定义没有应该的,旁人嘲讽轻率了,你生来独特星海,love yourself girl”,选手谢可寅用这段原创rap表达了对单一标准审美的抵抗,鼓励女性自信自爱。此表演迅速出圈,微博点击量超1500万次,在海外平台YouTube超200万次播放量,获得了导师和广大观众的肯定。相比传统舞台执着追求的完美音准和舞蹈动作,更值得肯定的是女选手们通过个性的表演内容和风格,向观众呈现出具有更多可能性的女性媒介形象。

节目机制:由评委到大众。法兰克福学派基于精英主义立场对文化工业的论述忽视了受众的主动性。在“全民造星”的综艺狂欢中,观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独立与消费能力也赋予女性更多话语权。《青2》的受众约66%为女性,节目组采用“青春制作人”机制,让观众投票,重新定义自己心目中的组合形象。这让女性观众拥有对“美”更多元、更包容的解释权,以女性视角表达女性的主体价值。观众的投票不仅代表着对女性媒介形象多元化的期待,更折射出观众心中理想的女性状态。因此,观众自主投票机制实质是对女性的自我赋权,鼓励女性追求多元的身份认同和理想自我。虽然节目没有完全突破社会根深蒂固的价值观,但大部分的观众已经开始接受女性媒介形象的多样化,并且转向挖掘背后的人格魅力,这是挑战女性媒介形象刻板印象的一次成功突破。

《青2》中的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

女性媒介形象符号“伪个性化”。《青2》时常呈现选手的个性化表现,制造网络话题,以增加节目效果。例如,浮夸“戏精”虞书欣、“小辣椒”安崎、“世界小姐”金子涵、“臭拽脸”赵小棠等人的形象标签吸引了大量关注,让节目迅速出圈。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节目和选手的关注度,但观众解码的女选手形象是节目选择性、针对性加工处理的符号。选手的人设被节目固定导致女性媒介形象的符号具有“伪个性化”特征,并且往往带有较强的娱乐性。与此同时,聚焦选手实力的讨论为这些爆点让位,女选手难以呈现出更全面、更具社会价值的形象。

女性媒介形象符号“污名化”。综艺节目的后期剪辑在叙事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青2》对一次排练过程只进行了部分真相的呈现,让观众误认为“冰清玉洁”四胞胎姐妹以人数占优的情况抱团投票。随后许多观众在弹幕和微博评论中对四姐妹进行攻击,话题“做人不能太冰清玉洁”登上微博热搜榜,网民甚至将“冰清玉洁”改名为“魑魅魍魉”,取外号为“鲶鱼精”“绿茶婊”“心机婊”,还将其照片丑化。四姐妹的风评极速下降,很快在节目中因人气落后被淘汰,她们多年的梦想就此破灭。而选手李熙凝的表演也被后期处理为鬼畜效果,引发网民的戏谑。

节目组作为信源在编码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女选手的真实表现进行不完全选取或加工处理,导致传达的信息不纯粹。而大部分受众会按照节目所呈现的符号意义进行解码,导致女性媒介形象污名化。这些恶搞标签承载的符号意义往往对女性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污名化。“魔弹理论”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力量,它们传递的信息就像击中受众的子弹,可引起皮肤的速效反应。真人综艺选秀应当真实记录,注入更多人文关怀,在编码信息前,多思考信息传播可能造成的后果,构建并维护良好的女性媒介形象。

总结与讨论

长期以来,女性处于父权社会“男本位”的文化之中,加上当今社会消费主义的盛行,女性形象的构建是媒介刻意塑造和追求的结果。传统综艺选秀节目往往将女性看作被男性观看的视觉客体,对女性形象进行定型化、标准化的构建,忽略了女性的独立人格、自由灵魂以及作为女性的多方面价值。《青2》关注女性的自我价值,以女性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理念,较为成功地完成了对女性群体刻板印象的解构和新形象的重构,帮助女性媒介形象在社会大众的认知中逐渐从差异转向相对平等,进而寻求个性。这是一次唤醒当代女性自我觉醒的有效尝试,但也有一定局限。事实上,要改变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需要媒介和社会长期的共同努力,积极推动两性的和谐发展。

女性媒介形象的构建及背后的性别话语问题,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对媒介、女性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从综艺节目视角出发,未来的研究还可以将《青2》与其他女性视角综艺做对比,探究在同样的父权社会、消费社会、文娱产业环境中二者的不同,从而分析总结出综艺节目中塑造女性媒介形象的经验与教训;也可以与男性视角综艺做对比研究,诸如“花样男子”“暖男”“奶狗”的男性形象标签是否标志着“男性凝视与女性被凝视”到“女性凝视与男性被凝视”的转变,传统的男性主体与女性客体的关系是否具有被颠覆的趋势。此外,对于女性媒介形象的研究范畴,也可以扩充到广播、杂志、户外广告等其他媒介,亦可在社会学、心理学、女性学等学科的理论框架下,探讨重塑女性媒介形象的困境及其突破路径等。

猜你喜欢

女选手综艺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打混双,专业与业余天差地别
“+”“-”符号的由来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变符号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倒立射箭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