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风痰阻络型临床观察

2022-08-09郭志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阻络石菖蒲神经

郭志涛

(河南省清丰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清丰 457300)

脑卒中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与遗传、高血糖、高血脂症、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吞咽障碍作为脑卒中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具有治愈难、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家庭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以药物控制、神经电刺激、康复训练为主。中医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方面积累丰富经验,涤痰汤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1]。本研究用综合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6例,均为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风痰阻络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0~74岁,平均(57.64±5.32)岁;病程8~31 d,平均(19.25±4.69)d;脑卒中类型为脑梗死19例,脑出血24例。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41~75岁,平均(58.35±4.96)岁;病程9~32 d,平均(20.36±5.06)d;脑卒中类型为脑梗死23例,脑出血2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脑卒中类型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西医诊断: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中脑卒中诊断标准[2],经MRI或脑CT确诊,符合《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版中吞咽障碍的相关标准[3],经洼田饮水试验确诊。

中医辨证: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风痰阻络型辨证标准[4]。主症为半身不遂,感觉消失或减退,舌强语謇,口眼歪斜;次症为偏身麻木,目眩头晕,面白,舌苔黄或白腻、舌质淡,脉弦滑。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脑卒中发病前吞咽功能正常,入组前未接受其它相关治疗,能配合完成试验,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或智力缺陷,恶性肿瘤确诊,对研究治疗药物及方式不能接受,不能确保完成研究,严重脏器功能缺陷。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于基础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另采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HB520D),每次30 min,日1次;吞咽舌肌评估训练仪(河南翔宇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TPS100),每组10次,每日3组。

观察组加用涤痰汤治疗。胆南星12g,半夏15g,枳实15g,茯苓15g,石菖蒲10g,人参12g,竹茹12g,甘草10g,生姜10g,陈皮12g,丹参10g。气虚加黄芪15g,阴虚加鲜竹沥10g。每日1剂,加水1000mL浸泡30min,武火煮沸改用文火慢煎20min,滤出药汁200mL,第2次加水煎煮,时间可略短,滤出药汁200mL,将2次药汁相合,均分2次温服。

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3 观察指标

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3mL,经离心处理,采用赛默飞世尔酶标仪(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Multiskan FC)检测神经营养指标,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生长因子(IGF-1)、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评估,包括意识、头部、躯体、吞咽功能,评分范围18~46分,评分越低表示吞咽功能越好。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估日常生活能力,0~100分表示,评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5]

临床治愈:吞咽功能恢复,饮水试验为1级。显效:吞咽功能改善显著,饮水试验为2级。有效: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改善,饮水试验为3级。无效:未达“有效”标准或症状有加重。

5 资料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营养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营养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BDNF(ng/mL) IGF-1(ng/mL) Nogo-A(pg/mL) VEGF(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4.21±0.56 7.96±0.94*93.15± 9.85 153.46±18.15*46.52±6.36 23.12±4.12*75.72±9.48 168.52±20.36*对照组 43 4.19±0.61 5.89±0.74*91.23±10.36 128.36±16.23*44.87±6.78 34.25±5.76*77.06±8.95 113.57±13.52*t 0.164 11.346 0.866 6.760 1.164 10.306 0.674 14.743 P 0.870 <0.001 0.389 <0.001 0.247 <0.001 0.502 <0.001

两组治疗前后SSA评分、ADL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SA积分、ADL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SSA评分 AD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28.12±3.92 20.35±1.92*53.45±5.26 79.82±9.67*对照组 43 27.86±3.36 23.64±2.45*52.89±5.19 67.52±8.74*t 0.330 6.931 0.497 6.188 P 0.741 <0.001 0.621 <0.001

6 讨 论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口腔残留、运送效能低、吞咽困难、喉上抬不足、等,易引起误吸、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属中医“舌謇”、“喉痹”、“喑哑”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本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标为痰湿壅盛、瘀血阻滞,病机为气虚血瘀、痰浊痹阻,治疗应以祛痰、补气、通络为主[6]。涤痰汤方中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枳实化痰除痞、破气消积,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人参复脉固脱、补脾益肺,陈皮燥湿化痰、健脾理气,竹茹除烦止呕、清热化痰,石菖蒲祛湿和胃、理气活血,生姜散寒解表、化痰止咳,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止咳化痰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半夏有较强的祛痰作用,能够促进痰液排除,刺激喉上神经,增强吞咽能力,缓解临床症状;人参有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功能作用,能增强造血能力,扩张冠状动脉及脑血管,改善供氧、供血能力,避免脑卒中再次发生;丹参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作用,能扩张血管,改善缺血区域供血,增强耐缺氧能力,能缓解缺氧损伤心肌细胞,有保护心肌细胞作用;石菖蒲具有镇静、解痉、抗惊厥、抗心律失常、降血脂作用,其化学成分细辛醚能促进脑组织神经恢复,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7-8]。

涤痰汤加味联合低频电刺激、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治疗风痰阻络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能改善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阻络石菖蒲神经
石菖蒲种植模式调查分析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血脂、血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我向往石菖蒲 一样的人生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心悸喝茉莉石菖蒲茶
“神经”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