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归属感对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

2022-08-08覃春燕

成长 2022年8期
关键词:被试身体状况归属感

覃春燕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陕西省宝鸡市 721013)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生理上发生一系列变化的同时,心理上也会表现出成人感和幼稚性,这就很容易引起一系列情绪方面的问题[1]。其中最常见的情绪就是孤独——当个体对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不满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的内部心理感受。由于初中生在与父母相处时,会对他们的教养方式极为敏感,而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又会影响到亲子关系,从而影响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本研究把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初中生孤独感的一个影响因素。此外,初中生在学校的集体生活时间延长,对学校各方面的喜爱程度以及在校期间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对初中生体验到的孤独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把学校归属感作为孤独感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来深入探讨。

父母教养方式是通过Parenting Style 翻译而来的,但国内外还没有做出统一的界定[2]。目前,对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主要采用蒋奖、鲁峥嵘等结合我国国情绘制的中文版的s-EMBU-c,这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包克冰、徐美琴等人(2006)认为,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被周围同学和老师们所接受、认同、有价值感,能为班集体做出贡献并得到集体的称赞,自我价值感得到肯定并在学校氛围中能体验到安全感[3]。研究发现,学校、家庭特征及其环境中的关系、氛围和联结,学生个人的人格特质等,从学校本身到学生个体以及之间的所有生态联结系统的各个因素都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学校归属感[4]。

国内外学者较一致认为,孤独感是一种让人感受不太不良好的情绪,这种让人感受不适的情绪产生于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和沟通的过程中,当学生体验到较深刻的孤独感时,容易让自己沉浸在一种不太积极的心境中,而这种消极的心境具有弥散的作用,它又反过来影响个体与其他人的互动模式,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此外,孤独感还被认为与人格因素密切相关,黄海(2004)发现,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且社交能力不强的人能体验到较深的孤独感[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大同十二中273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54 份,有效回收率93%。其中,女生132 人(51.97%),男生122 人(48.03%);身体状况健康者221 人(87.01%),身体状况良好者18 人(7.09%),身体状况一般者12 人(4.72%),残疾或慢性疾病者3 人(1.18%)。

1.2 研究方法

1.2.1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s-EMBU-c)[6]

由蒋奖和鲁峥嵘等人修订而成。本研究中,各维度克隆巴赫系数如下:拒绝0.976,情感温暖的0.839,过度保护0.783。

1.2.2 孤独感量表(UCLA)[7]

由Rusell 等人编制而成。本研究中,孤独感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28。

1.2.3 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8]

共18 个条目,本研究中,学校归属感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52。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 对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相关分析和中介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现状分析

(1)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学校归属感、孤独感的总体状况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情感温暖维度均分为(3.122±0.421)分,拒绝维度均分为(1.251±0.574)分,过度保护维度均分为(1.983±0.345)分;学校归属感总均分为(4.770±0.540)分,孤独感总分为(29.465±8.898)分。

(2)孤独感在身体状况上的差异分析。由表1 可得,孤独感在身体状况上差异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身体状况为残疾或慢性疾病的被试,其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健康和良好的被试;身体状况为一般的被试,其孤独感得分也显著高于健康和良好的被试。说明被试的身体状况越差,其孤独感越强[9]。

表1 孤独感在身体状况上的差异分析

2.2 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学校归属感和初中生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由表2 可知,孤独感与学校归属感和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与过度保护和拒绝呈显著正相关;学校归属感与情感温暖呈显著正相关,与过度保护和拒绝呈显著负相关。

表2 父母教养方式、学校归属感和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2.3 学校归属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与孤独感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学校归属感在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的中介检验中[10],学校归属感在孤独感与过度保护间不存在中介。学感校归属感在情感温暖教养方式与孤独感不存在中介。学校归属感在拒绝教养方式与孤独感上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694×-0.338÷0.8=0.29。即拒绝对孤独的影响一部分是自身对其产生影响,一部分通过学校归属感对其产生影响。最终优化模型图见图1。

图1

3 讨论

3.1 现状分析

3.1.1 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学校归属感与孤独感的总体状况分析

研究表明,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得分较高,这与孙晨哲[11]等人的研究一致。由于父母教养方式量表采用李克特4 点计分法,理论均值为2.5 分,可得出情感温暖教养方式水平较高,拒绝和过度保护教养水平较低。此外,研究表明初中生孤独感低于中等水平,这与赵志辉[12]等人的研究一致。

3.1.2 孤独感在身体状况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事后多重比较发现,身体状况为残疾或慢性疾病的被试,其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健康和良好的被试;身体状况为一般的被试,其孤独感得分也显著高于健康和良好的被试,这说明被试的身体状况越差,其孤独感越强。这可能是由于身体状况为残疾或慢性疾病的被试在学校这一集体环境中,进行社交活动特别是从事体育活动时更可能被老师和同学特殊对待,从而衍生出自卑感,而自卑感这种消极的体验会使他们刻意与其他同学保持疏远的距离,久而久之,在学校这一大环境里更会体验到深刻的孤独感[13]。孤独感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这一结论与以往研究一致[14]。得出这个结论可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文化的对外开放,人们对提高精神文明的要求逐渐增大,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的观点与人们逐渐接受的男女平等观点相碰撞,家长们的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时,关于怎样教育孩子的看法也与时俱进,对待男孩女孩采取平等的教育,因此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在孤独感体验上并无显著差异。

3.2 对父母教养方式、学校归属感及初中生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通过对大同十二中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拒绝教养方式与学校归属感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当父母对孩子采取拒绝教养方式时,父母在面对孩子处于一种无助状态或者需要旁人帮助的情境时,容易忽视孩子的需求并采取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而这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面对困难处境时产生更多的习得性无助的体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从小给予孩子的拒绝教养方式极大可能影响了孩子对亲子关系的怀疑,而这种亲子关系模式可能泛化到孩子的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当孩子进入初中阶段,与同伴和老师的相处时间增加,与此同时,发生摩擦的机会也会增加。如果孩子从小被父母更多采取一种拒绝教养方式,在面对摩擦时,更可能无所适从,在适应学校这一大环境时,在适应方面明显会落后于其他孩子,从而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有研究也表明,子女对父母有着健康良好的依恋有助于孩子在进入学校这样一个陌生的情境时,能更容易适应复杂多变的关系。而拒绝教养方式无疑会影响儿童对父母的依恋,并影响儿童的交往技能[13]。可以预测,学生进入了初中这个阶段,较低的社交技能会影响其在学校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模式,使得对学校的归属感较弱。与此同时,父母对孩子采取越多的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孩子的学校归属感得分越高。这可能是由于父母对孩子采取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使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健康的亲子关系,这种亲子关系模式会影响到孩子与其他人的交往,这泛化到学校的环境的话,孩子更可能在学校环境里找到一种适合其发展的心理环境,其学校归属感越强。与此同时,通过对学校归属感和孤独感的研究来看,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即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越强,体验到的孤独感程度越低,这可能是由于学校归属感越强的学生,父母从小采取的拒绝教养方式程度也越低,这些学生对自己的接纳程度是很高的,他们在离开家后的学校环境也能去主动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形成更良好健康的相处模式,在学校体验到的归属感也越强,从而体验到更少的孤独感。

3.3 学校归属感在拒绝教养方式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

通过对学校归属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发现,学校归属感在孤独感与拒绝教养方式间呈部分中介,即拒绝教养方式对孤独感可以有直接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影响学校归属感来影响学生的孤独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拒绝的教养方式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体验到相对较少的温情,使学生与父母之间没有形成健康的积极的依恋关系,父母的拒绝教养方式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次次感受到被忽视,甚至使学生习得了各种消极的心态,如不能正确面对来自新环境的压力,不能解释生活中的不愉快事件。

通过对学校归属感在拒绝教养方式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我们今后在对减少初中生孤独感方面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给父母宣讲家庭教养方式方面的知识,希望家长们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对待孩子特定行为应当采取合适的教养方式,尤其注意拒绝教养方式的使用。其次,教师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可以贯彻人本主义的理念,对学生给予无条件积极关注,并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在学校感受到真诚的关怀与来自老师的无私支持,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发掘自己的长处,对要从事的任务增加更多的情感卷入度,增加更多的学校归属感,从而减少初中生的孤独感。

猜你喜欢

被试身体状况归属感
多级计分测验中基于残差统计量的被试拟合研究*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研究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河南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论医学护理过程中的人文心理关怀研究
人文关怀教学方法在《医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6 所高校教育学研究生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