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医一院:筚路蓝缕 重铸荣光

2022-08-08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14期
关键词:医疗中心区域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乘着改革发展东风,大医一院正万象更新,书写区域医疗新的担当。

立足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一体两翼”战略定位,构建“同质化、品牌化、中心化”新发展格局,秉承“服务、创意,做什么都要好”文化理念,形成“高峰林立,高原崛起”领航辽南医疗发展的新局面,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大医一院”)党政领导班子在新的改革发展环境下,坚持的发展理念。

1930年建院,1947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建的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的附属医院,1969年支援“三线建设”南迁遵义,1978年回迁复建。曾经的大医一院名家辈出,既开风气亦为师。今天,站在时代的节点,其正从历史汲取力量,延续红色基因,努力重现往日荣光。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三面环海,无法像省会城市那样对周边区域形成较强辐射力,这要求身处其中的大医一院明确自身定位,坚持特色发展之路,筑牢辽南地区医疗龙头地位。近年来,在党委书记刘晶、院长夏云龙的带领下,该院攻坚克难,党的建设、学科内涵、科技创新、转化医学、人才梯队等实现全新突破,品牌影响力日盛。

乘着改革发展东风,大医一院正万象更新,书写区域医疗新的担当。

党建统领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公立医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医一院坚持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医院发展的动力。

刘晶介绍,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作用,支持院长依法依规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院长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医教研、行政管理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落实到人。

基层党建中,大医一院将党支部建在科室和部门上,落实“双带头人”制度,选优配强党务干部队伍,落实党支部书记待遇保障。每年定期开展全院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观念。同时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年”等活动,出台基层党建工作系列制度,进一步完善党支部工作机制。

如何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医院发展的创造力,是刘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表示,医院以“强学科、兴技术”为信念,构建与运营相适应的学科发展体系,形成“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的学科布局。近年来以疾病为中心横向整合,打造特色领军学科群,建成国家首批“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全国首家“肿瘤心脏病学门诊”、全国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东北首家呼吸睡眠障碍中心、东北首家甲状腺疾病多学科一站式诊疗中心等。

坚持党管人才,用事业造就人才、环境凝聚人才、机制激励人才、法制保障人才,是大医一院在人才工作中坚持的原则。近年来,该院加强干部选配,优化干部结构,按照政治强、促改革、懂业务、善管理、敢担当、作风正的标准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配备专职纪委书记、选拔任用总会计师。

该院重视人才队伍实践锻炼,推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机制。如把后备干部选派到西藏那曲、新疆、困难乡镇等地,在实践中锤炼工作能力;鼓励年龄较大的干部主动让位,给年轻干部创造主持工作的条件;在中层干部换届中加强干部交流,增强其应急处突能力和决策水平;围绕绩效管理、运营管理、学科竞争力等主题,开展中层干部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

大医一院人才工作成绩斐然,目前高端人才梯队建设已经形成。

学科强基

作为辽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医疗中心,以学科建设为引擎和内在驱动力,持续引领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大医一院肩负的时代使命。

对此,医院的策略是重点打造学科“国字号”,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前已拥有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心血管学科获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骨科区域医疗中心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评估。

“基于自身特色和功能定位,未来医院将进一步强化优势学科,争取更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医学中心、临床医学中心分中心建设,以此带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夏云龙说。

他告诉记者,医院深化“学科中心化”理念,推进神经疾病诊疗中心、肿瘤外科诊疗中心、一体化肾脏病诊疗研究中心、创伤中心、生殖中心、急症医学中心、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建设,以技术为矩阵,为广大患者搭建多学科、个体化、一站式精准诊疗平台。目前已获批辽南唯一全国炎症性肠病诊疗区域中心、东北首家中国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牵头成立了北方肿瘤免疫治疗安全协作组——多学科(MDT)诊疗中心。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管理团队

此外,该院还以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为引领,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

谈起中西医结合学科,夏云龙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介绍,大连医科大学早在1958年便在国内率先设立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60多年来,从临床到基础对各种疾病的病因、病位、病变、病体和病症开展了中医“三辨诊断”和“理法方药”的辨证,始终领时代风气之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普通外科疾病、骨伤科、皮肤科疾病和肿瘤等方向发展。

目前大医一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已获评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区域专科诊疗中心。夏云龙透露,下一步医院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西医结合优势,争取创建国家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

不仅如此,医院还积极在学科建设中强化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联系,通过“科联体”建设,将优势专科资源下沉基层,带动基层疾病诊疗能力提升。通过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提升自身疑难危重诊疗比例。

一系列布局之下,大医一院学科发展水平突飞猛进,硕果累累:建成东北首家IBD白细胞吸附治疗中心,获批中华医学会中国IBD诊疗区域中心;中西医结合学科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升至第三位,稳居综合性大学榜首;依托中英再生医学应用与研究中心获批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承担全国唯一的《神经干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项目并取得突破性成果,出版了我国首部行业规范。

目前,大医一院已建成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9个省临床重点专科;复旦榜全国专科声誉榜中,37个科室在东北区专科声誉排行榜上榜,8个专科东北区排名前五;13个学科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全国百强。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管理维新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等对公立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大医一院从患者服务、绩效管理、药学服务、信息化建设等维度着手,强化管理,不断提升内涵。

大医一院向来重视多学科诊疗,多年来一直从病种、结构、制度、文化等方面打磨团队,打造了东三省首个糖尿病多学科协作一站式诊疗平台,建立了东北唯一胃肠动力多学科诊疗协作门诊,获批全国16家之一的大肠癌MDT中心。目前,医院多学科团队数量已达21个,年内申报国家卫生健康委肿瘤多学科诊疗(MDT)试点医院。

该院积极推进预约诊疗,借助支付宝、微信等多种信息手段优化就诊流程,减少门诊排队次数,缩短等候时间。同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依托信息化手段宏观调控收治病种结构,提高外科系统手术病人收治率,使住院患者手术量、四级手术和微创手术占比等指标比例符合国家调控方向。未来,将加紧探索互联网医院规范运营机制,增加并完善慢病管理等互联网+医疗应用,做好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应用。

医院强化绩效考核导向作用,以绩效“国考”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指引,科学建立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奖惩机制,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目前,医院从“急难新重”医疗服务定位出发,在以RBRVS为主的绩效分配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探索适应DRG医保支付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要求的绩效分配体系。

药学服务方面,医院临床药师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用药教育,开设临床药师为主导的抗凝门诊。该院副院长尚东介绍,医院重视抗菌药物使用,成立药物管理小组,制定了一系列补充规定和管理办法,及时对医师进行培训,并将处方点评纳入千分制考核标准,与绩效紧密挂钩,促进药物规范合理使用。

医院从“心”出发,构建人性化后勤服务体系。通过“明亮工程”“绿化工程”“卫生间革命”,院容院貌焕然一新;进一步整合“3000号”一站式服务平台功能,持续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管理机制,打造一体化后勤服务体系,建设绿色医院、节约型医院;全力打造平安医院,多次获辽宁省公安厅企事业单位安全保卫工作集体和个人一等功。

从党建引领的宏观战略到深入一线的精细化管理,站在变革的路口,大医一院领导团队主动求新求变,以智慧和谋略,为医院描摹全新的未来。

未来已来,他们定不负期望。

猜你喜欢

医疗中心区域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分割区域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擦桌子
既要靠近制造中心,也要靠近科研中心 人工智能如何“聪明”地行进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