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阴性乳腺癌超声表现及其与细胞角蛋白5/6、BRCA1 表达相关性分析

2022-08-06苏晓妮曹军英

临床军医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病灶乳腺阳性

蒋 南, 金 壮, 于 馨, 高 越, 苏晓妮, 李 玥, 雷 裕, 曹军英

1. 北部战区总医院 超声诊断科,辽宁 沈阳110016;2. 大连医科大学北部战区总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辽宁 沈阳110016

乳腺癌是影响全球女性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约占12% ~20%[1],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亚型,其特点是缺乏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 激 素 受 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receptor 2,HER-2)的表达[2]。 TNBC 分化差,肿瘤生长速度快,侵袭性强,存活率低,缺乏特定的激素靶向治疗,与早期复发或远处转移的较高风险有关,故预后差[3]。 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为一种高分子量的细胞角蛋白,在TNBC 中阳性率为57% ~67%,被认为是识别该病的重要分子标记物,可能是影响TNBC 预后的独立因素[4-6]。BRCA1 蛋白在肿瘤发展中有一定影响,基因突变后的表达或高表达可削弱抑癌基因的作用[7],但目前有关TNBC 中BRCA1 突变的相关报道较少见。 尽管,TNBC 在肿瘤和病理学领域中研究较多[1,3],但关于其超声表现的文献报道较少,且缺乏特异性,故诊断困难。 本研究旨在探讨TNBC 患者超声表现及其与CK5/6、BRCA1 蛋白的关系,为TNBC 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自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手术且经病理证实的165 例乳腺癌(单发肿瘤)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在本院接受超声乳腺肿瘤定位检查且彩色多普勒信息全面。 所有患者根据PR、ER、HER-2 的表达结果分为TNBC 组(PR、ER、HER-2 均为阴性,n =62)与非TNBC 组(PR、ER、HER-2 中任意1 项呈阳性,n =103)。 排除标准:(1)超声检查前接受内分泌治疗或新辅助化疗;(2)超声检查前已做乳腺切除;(3)病理结果不明确;(4)合并其他肿瘤。TNBC 组患者年龄42 ~63 岁,平均年龄(54.77 ±8.12)岁;非TNBC 组患者年龄46 ~ 66 岁,平均年龄(55.36 ±9.78)岁。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且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GE Logiq E9、Philips iU22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4 ~15 MHz。患者取仰卧位,对双侧乳腺进行全面扫查,观察肿瘤大小、于皮肤方位、边缘、形态、有无微钙化及后方回声等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 肿瘤病理采用SP 法测定标本中的ER、PR、HER-2、CK5/6 及BRCA1 的表达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用例(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超声表现比较 TNBC 组肿块边缘清晰、后方回声增强以及呈富血供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TNBC 组,发生微钙化的比例明显低于非TN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图1。

表1 两组患者超声表现比较/例(百分率/%)

图1 TNBC 组与非TNBC 组的超声表现(a、b.TNBC 组患者,超声示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缘清晰,后方回声增强,富血供;c、d. 非TNBC 组患者,超声示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后方回声衰减,乏血供)

2.2 不同CK5/6、BRCA1 表达TNBC 的超声表现 62 例TNBC 患者中CK5/6 表达阳性38 例(61.3%), BRCA1 表 达 阳 性19 例(30.6%)。CK5/6表达阳性者的纵横比≤1、边缘清晰、形态规则比例显著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BRCA1 表达阴性者后方回声增强和富血供比例明显高于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3,图2。

表2 不同CK5/6 表达TNBC 患者的超声表现情况比较/例(百分率/%)

3 讨论

TNBC 在所有乳腺癌中占比相对较小,但由于其较强的侵袭性和缺乏分子靶点治疗,因此,病死率较高[8-9]。 大部分TNBC 分化程度低,病理分级高,预后不良。 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TNBC 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风险,临床应提高对该病的重视程度。

本研究结果发现,病灶边缘、后方回声、有无微钙化和血流分级这4 个超声表现在TNBC 与其他乳腺癌亚型中具有一定差异。 有研究报道,TNBC 患者中病灶边缘清晰占比大于非TNBC 患者[10-11],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这与恶性肿瘤边缘模糊的超声表现不同,也是造成该病漏诊的原因之一。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TNBC 患者中病灶后方回声增强占比大于其他乳腺癌亚型,这与陈霞等[5]研究结果相符。 病灶内部成分决定后方回声,当成纤维细胞含量减少时,吸收超声波能力差,导致TNBC 后方回声增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TNBC 病灶具有较低的微钙化率,这与近年其他学者研究结果相符[5,7,10]。 微钙 化 的 形 成 主 要 与 组 织 的 坏 死 有关[12]。 此外,本研究中TNBC 组肿块多数呈富血供(61.3%),与杨继辉等[13]研究结果相符。

表3 不同BRCA1 表达TNBC 患者的超声表现情况比较/例(百分率/%)

图2 TNBC 患者乳腺组织的蛋白表达(a.CK5/6 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20 倍;b.BRCA1 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40 倍)

CK5/6 通常是TNBC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标志物之一。 有研究报道,CK5/6 的表达往往提示预后不良[14]。 本研究结果发现,CK5/6 表达中超声纵横比≤1 的患者比例较多(63.2%),与杨洁等[4]研究结果相近(62.3%)。 纵横比>1 多为肿瘤早期超声表现,当病情进展病灶呈无规律多方向生长时,垂直于皮肤和(或)肌肉生长的阻力大于平行生长,最终导致纵横比≤1[15]。 有研究报道,CK5/6表达阳性的TNBC 病灶边界清晰与不清晰比例相差较小(57.4% 比42.6%)[4]。 本研究中,CK5/6表达阳性的TNBC 病灶边界清晰与不清晰比例相同(50.0%比50.0%)。 因此,TNBC 的病灶边界清晰不能说明CK5/6 表达阳性。 TNBC 病灶各方向生长速度不同,且病理特点为边缘呈推挤样,故形态可表现为不规则。 本研究结果显示,CK5/6 表达的病灶形态多以不规则为主(P <0.05),这与杨洁等[4]、陈霞等[5]研究结果相符,这可解释为CK5/6 表达代表肿瘤增殖能力较强,导致各方向生长速度不同,边缘具有推挤性的病理特点,故常表现为分叶状等不规则形。

本研究62 例TNBC 仅19 例BRCA1 呈阳性表达。 有研究报道,BRCA1 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存在特异性,可抑制细胞生长,促进遗传物质的损伤修复,其低表达可使抑癌作用减弱,且与TNBC相关[16-17]。 本研究结果发现,TNBC 中的BRCA1 阳性者后方回声多无变化(42.1%),与陈功泉等[10]发现的后方回声以衰减为主这一结果不同,这说明恶性程度低的病灶其后方回声可呈多样性改变。本研究中,TNBC 的BRCA1 阳性表达者以乏血供为主(68.4%),这与陈功泉等[10]的发现一致。 肿瘤侵犯的常见超声特征为富血供。 然而,BRCA1 阳性者中其较高的表达导致抑癌作用较强,新生血管生成较少,故超声表现为乏血供。

综上所述,TNBC 的部分超声表现与其他乳腺恶性肿瘤存在差异,表现为病灶边缘清晰、后方回声增强及微钙化较少。 CK5/6 和BRCA1 表达情况对TNBC 的诊断、预后和了解其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病灶乳腺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检测假阳性患者特征分析
乳腺贴真的能治乳腺疾病吗
为什么要做CT增强扫描
结核球是肺上长的瘤子吗?
乳腺检查无须避开经期?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乳腺增生会影响奶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