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链视角下饲料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2-08-05何华沙朱璐婕

中国饲料 2022年12期
关键词:集群产业链饲料

何华沙,朱璐婕,2*

(1.玉林师范学院商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2.巴利瓦格大学研究生院,菲律宾布拉坎巴利瓦格 3006)

饲料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转变,产品种类日趋齐全,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新的发展格局下,饲料企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2022年以来,在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国际贸易摩擦、非洲猪瘟疫情、粮食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饲料产业链面临诸多的风险。因此,饲料企业必须加速进行战略调整,从产业链的视角出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多措并举以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

1 产业链视角下饲料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环境和核心要素

饲料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种植业,中游饲料生产加工业,下游养殖业。在国际政治、经济、自然、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饲料产业链韧性降低,随时面临断链的风险。

目前饲料产业链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素。首先,企业应在客观考虑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前提下从发展战略层面树立产业链全局观。其次,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涉及的相关企业应该抱团发展,形成综合实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再次,产业链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创新是促使产业链升级的强劲动力,必须关注创新的重要作用。最后,饲料产业链涉及的相关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各相关企业要协同发展,合作互信,取得多方共赢,最终实现整个饲料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简言之,饲料产业链相关企业高质量发展要关注客观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4个核心要素(发展战略、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协同程度)。其中,发展战略是目标,产业集群是形式,创新能力是动力,协同程度是保障。核心要素缺一不可,互促共进,推进饲料企业高质量发展(图1)。

图1 产业链视角下饲料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环境和核心要素

2 产业链视角下饲料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2.1 客观环境复杂多变自2022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各饲料企业都经历着严峻考验。首先,从经济环境看,国际社会面临着经济衰退与严重通胀双重压力,粮食短缺,能源、食品、化肥等价格上涨,导致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材料的价格随之上涨,饲料生产加工企业和养殖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和能源成本加大,经济的传导效应加大了饲料产业链相关企业面临的压力。其次,从政治环境看,俄乌冲突加剧,国际不同阵营国家之间的关系紧张,矛盾加大,和平与发展的主基调遭到破坏。在此情况下,饲料产业链相关企业需要面临全球动荡的政治环境,对有国际业务往来的企业影响较大。再次,从自然环境看,饲料产业链相关企业面临着暴雨、干旱、台风、地震、冰雹、寒潮、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据应急管理部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全国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40.2亿元(应急管理部,2022),直接影响饲料相关企业的收益。2022年极端天气的影响会造成南美大豆严重减产,造成饲料原材料短缺。随时可能爆发的猪瘟疫情或禽流感疫情也时刻威胁着饲料产业链的安全。最后,从社会环境看,新冠疫情已持续两年多,由于疫情管控需要,饲料产业链相关企业随时面临停工停产的情况,加剧了企业经营难度。

2.2 发展战略有待调整产业链的安全与稳定对我国饲料相关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下,饲料产业链相关企业不是要自我封锁,停止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而是要在高质量国内大循环体系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国际国内双向联结,互联互通。以往我国饲料企业比较依赖国际市场,但目前国际产业链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饲料企业面临着极大的断链风险。此外,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我国饲料企业在国际市场面临着被制裁、被限制的风险。因此,饲料产业链相关企业需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关注国内市场需求,推动国内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以适应新的发展格局(王洋,2021)。

2.3 企业集聚程度不高养殖业对饲料需求量非常高,我国饲料企业多分布在养殖业发达的省份,饲料企业的地域分布不均衡,呈现南强北弱、东强西弱的格局。饲料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集聚程度不高,专门的产业园区或产业集群数量较少。截至2021年底,全国只有河南省有2个饲料相关产业园区(农业农村部饲料工业中心实习基地、孟州大北农饲料科技园),其余省份有1个饲料相关产业园区或没有饲料相关产业园区(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也有的省份正着力打造饲料产业园区。如2021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了饲料产业集群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该项目集聚了全国饲料头部企业新希望集团和海大集团、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饲料生产加工企业北辰饲料和巴彦淖尔地区最大的饲料生产加工企业富川饲料,致力于打造高端绿色饲料产业集群,目前该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未来力争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饲料头部品牌(周悦,2021)。

2.4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饲料产业链相关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一些企业已经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但饲料产业链相关企业中,中小规模企业数量较多,这些企业的人才素质不高,研发能力不足,技术水平有限,制约了整个饲料产业链创新能力的提高。从饲料产业链上游来说,玉米、大豆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材料,在种业研发创新方面还存在短板,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种植业存在粗放经营、滥用农药化肥等现象影响了粮食的产量和品质。从饲料产业链中游来说,饲料中小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落后,饲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结构单一,人才储备不足、研发能力较弱。从饲料产业链下游来说,中小养殖户比例偏高,传统养殖模式普遍,环境污染严重,高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不足。

2.5 企业协同程度不够目前,我国饲料行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但产业链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的协同程度不够,由此导致信息不对称、物流成本高、市场效率低、道德风险高等问题(梁娟娟,2021)。首先,企业在战略层面协同程度不足。众多饲料企业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和发展目标,一些中小企业可能更多的考虑自身经济利益,而大企业除了经济利益以外,更多的履行自身社会责任。其次,物流环节协同程度不足。物流成本和效率关系着饲料企业的发展,有的饲料企业拥有自己的物流公司,有的饲料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增加沟通协调成本,降低物流效率。最后,业务流程协同程度不足。饲料企业涉及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流程,每个业务流程都是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目前,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组织架构不合理、业务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各业务流程管理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损失。

3 产业链视角下饲料企业高质量发展策略

3.1 多措并举应对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我国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材料一直靠国外进口才能弥补国内的不足。在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极不稳定的局面下,我国经常面临某些国家的贸易限制或肆意涨价,因此,我国需要开辟多元化的进口渠道,从多个国家进口饲料原材料,降低饲料产业链上游风险。同时,我国也需要优化种植结构,改进种植方式,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保证粮食的稳产增产。其次,气象部门需要加强对气候的监测和极端自然现象的预警,农业部门需要加强对病虫害和各类动物疫情的防治,力争将饲料产业链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后,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国家应出台相应补贴或税收减免政策,以降低饲料相关企业的经营压力,助力饲料企业高质量发展。

3.2 树立饲料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树立饲料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饲料业是连接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桥梁。饲料全产业链发展是指饲料产业打通上下游,实现纵向一体化经营;整合左右岸,实现横向多企业联动。其实质就是将外部市场区域化,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内部市场,发挥内部市场优势。在这个内部市场中,产业链上游企业的产品不对外销售或少部分对外销售,主要供应产业链中游的企业,产业链中游企业的产品主要供应产业链下游企业。内部市场能抵御外部产业链的风险,把更多的利润留在企业内部,实现整个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田小伟等,2020)。此外,在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上要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强链是指打造优势饲料产业园区和优势企业,发挥良好的带动作用,以强带弱;补链是指加强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规避断链风险;延链是指延长产业链,使饲料产业链向畜禽屠宰、食品加工等领域延伸发展。

3.3 打造饲料产业集群,提高行业集中度饲料企业布局分散,不利于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利于饲料产业集群的形成,不利于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饲料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利润率较低,甚至出现亏损,建立饲料产业集群能发挥集群的竞争优势,扩大饲料企业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首先,饲料生产企业的头部企业需要加快并购扩张速度,使中小饲料企业加速退出,提高行业集中度。其次,饲料产业集群内要包含饲料细分领域的产业园区,如生物医药园区负责兽药、农药、健康促进制剂、新型饲料添加剂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饲料物流产业园区负责饲料产业链相关环节的物流运输。最后,政府需要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链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服务为宗旨,做好饲料产业集群规划和引导作用。政府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吸引饲料产业链相关优质企业集聚,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区域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3.4 打造创新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创新是饲料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打造创新链,提高创新能力是饲料企业的必然选择。对饲料产业链上游来说,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芯片”,我国需要自主研发,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把粮食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孙东升,2021)。在种植过程中采取精耕细作、绿色无公害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对饲料产业链中游来说,饲料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研发自动化集成化的生产线,提升饲料生产加工各项标准,提高生产效率和饲料品质。饲料企业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加快生物饲料、绿色环保饲料、新型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的研发,优化产品结构,推动饲料产品向专用化、系列化、特种化、保健化方向发展。对饲料产业链下游来说,提高畜禽育种技术水平,研发智能化饲养系统,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实现种养循环绿色技术产业化发展(杨吉龙,2022)。

3.5 加强协同,发挥1+1>2的优势协同理论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由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各系统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合作的关系。各系统协同得好会得到1+1>2的效果;各系统协同不好会得到1+1<2的效果。协同理论在社会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王太盈,2019)。实践证明,协同是现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发展战略层面,各企业需要协同建立责任机制,共同维护饲料行业的利益和价值观,尽力承担社会责任。在物流环节,饲料企业可以采用高效协同管理系统,如零库存管理系统、生产销售同步的自动订货系统、自动补货系统等,用智慧化、自动化手段来节约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在业务流程环节需要饲料企业各部门参与,协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合理的组织架构、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等来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转。在创新环节,各企业协同创新效率远高于一个企业的单打独斗,协同会缩短创新周期,节省创新成本,提高创新带来的综合效益(米银俊等,2019)。

4 结语

在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下,饲料企业必须认清形势,抢占先机,调整发展战略,率先推进产业链重新布局,寻求区域化发展,打造内部市场优势,集聚各类要素,形成集群化发展,打造创新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强饲料产业链上中下游相关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集群产业链饲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齐口裂腹鱼集群行为对流态的响应
粤海饲料
不忘初心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饲料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