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螺旋供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2022-08-05廖庆喜魏国粱王宝山
姚 露 廖庆喜 王 磊 刘 海 魏国粱 王宝山
(1.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武汉 430070;2.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0 引言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2019年机械化播种水平仅约为32.54%,严重制约了我国油菜播种机械化的发展[1-3]。随着农业栽植模式的转变及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为适应高速高效机械作业,各类集排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方向[4-7]。离心式集排器因其排种过程简单、种子破损率低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机械播种作业[8-10],但播种速度大多集中在1.6~5 km/h,无法满足高速播种需求。供种装置作为离心式集排器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形式影响离心式集排器高速作业时的排种效率、总排量稳定性及破损率等。
为提高集排器供种性能,国内外学者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美国Sunflower公司、John Deere公司等均采用机械槽轮式排种器作为气送式播种机的供种装置,可实现定量稳定供种;GAO等[11]为增强种子流动性并减少种子堆积,运用CFD-EDM仿真分析了定量供种系统中文丘里管气流场特性并确定了其结构参数;雷小龙等[12-14]为提高气送式集排器的兼用性并实现定量变量供种,分别以油菜、小麦及水稻为对象研制了兼用型供种装置;韩豹等[15]为稳定粳稻定向精量播种装置在低播量时的播种性能,设计了一种离心式供种机构;李沐桐等[16]为解决精密排种器高速作业时排种稳定性问题,提出了离心锥盘推送式充种方式,最大限度发挥了种层离心力对预充填籽粒的作用;王磊等[17-18]为解决油菜种植区域地表坡度变化范围大导致供种稳定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了适用于气送式集排器可实现坡地稳定供种的供种装置及均匀分种的匀种涡轮。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适用于不同类型集排器的供种装置的相关研究以提高播种性能,但满足离心式集排器作业速度大于10 km/h的高速作业时所需供种能力的供种装置却鲜有研究,制约了离心式集排器的发展与应用。
本文基于油菜种子的机械物理特性及农艺要求,设计一种用于“一器八行”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的螺旋进种条供种装置,确定其主要结构参数,探究转速和螺旋进种条结构对供种速率及其稳定性变异系数和破损率的影响,以期为油菜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结构改进提供参考。
1 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油菜旋转盘式联合直播机总体结构
2BFQ-8型油菜旋转盘式联合直播机主要由主机架、排种系统、排肥系统、开畦沟系统、仿形地轮、旋耕装置等组成,如图1所示。该机能一次性完成旋耕、施肥、播种、开畦沟等作业环节[19]。排种系统主要由集排器、驱动电机、种箱、导种管及双圆盘开沟器组成[20]。种子经由种箱通过集排器均匀分配到8个出种口,进入输种管道及双圆盘开沟器到达种床,实现播种作业。
1.2 供种装置结构及工作过程
油菜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主要包括种箱、供种套筒、螺旋进种条、上盖本体、下盖本体、旋转盘、导叶、导种嘴等,结构如图2a所示。螺旋进种条与供种套筒共同组成螺旋供种装置,旋转盘、导种嘴、下盖本体与主轴共同组成分种装置,螺旋进种条与旋转盘通过主轴连接由电机同轴驱动。油菜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主要结构与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集排器工作时,如图2b所示,螺旋进种条的主轴在电机驱动下绕转动中心以角速度ωe逆时针转动,其顶端的破拱锥可对种箱内处于充填区Ⅰ的种子起到搅种、破拱作用;种子经过充填区进入螺旋进种条与供种套筒共同形成的迁移区Ⅱ内,并在螺旋叶片侧向推动与种子自重的共同作用下向下有序输种;到达螺旋进种条底端即处于出种区Ⅲ的种子,在螺旋叶片的约束下按照“先到先出种”的原则开始有序为旋转盘供种,其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导叶骨线运移,到达旋转盘边缘以一定的初速度经由导种嘴运输至种床。种子在螺旋供种装置的作用下形成连续均匀的种子流并实现精量可控。
表1 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主要技术参数Tab.1 Main parameters of spinning disc high-speed metering device
2 供种装置主要结构参数设计与分析
2.1 螺旋进种条结构设计与参数分析
螺旋进种条作为供种装置的核心部件,其主要结构参数包括破拱锥锥度、螺旋叶片宽度、螺距、外径等。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由电机带动主轴逆时针旋转,种子输送方向为自上而下、由串联到并联的过程,为保证螺旋进种条能够顺利充种并精量供种,确定螺旋方向为右旋。试验中螺旋进种条采用工程塑料ABS进行3D打印加工。
2.1.1破拱锥结构参数
种箱内种子进入螺旋供种装置的过程中可分别形成整体流和中心流。当种箱出种孔径较小时易出现中心流,靠近种箱壁层的种子群流速较慢或停滞,此时种群颗粒间以及颗粒与种箱壁间无相对运动,产生的接触力会形成连续拱形结构并指向结拱中心处的颗粒群,当处于拱形结构下方的部分种群被强制向下持续输送后,充填区Ⅰ会出现“架空”现象。为满足种子流“先进先出”原则及避免出现流动堵塞导致“结拱”、供种不均等问题,种子流首选流型应为整体流。现设计一种防结拱结构,可对种箱内部的种群产生扰动作用,并破坏形成的拱形固定结构,带动种群向充填区实现趋于整体流的稳定过渡;破拱锥对种子具有导向作用,为了增加种子群与破拱锥的接触面,同时避免转动时种子停留在破拱锥上并对种子造成损伤,设计其结构为表面光滑过渡的正圆锥状,如图3所示,则其顶角为
θ≤180°-2θ0
(1)
式中θ——破拱锥顶角,(°)
θ0——油菜种子自然休止角,(°)
图3 供种装置相对位置关系图Fig.3 Relative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of seed feeding device
选取试验对象为华油杂62,其自然休止角为26.7°[21],计算得破拱锥顶角θ≤126.6°,可满足破拱要求;破拱锥的高度越高对种群的扰动作用越大,但过高则破拱锥底端与种箱形成的锐角越小,会产生种子破损现象,综合考虑取破拱锥顶角为60°,即轴截面为等边三角形,轴截面边长计算式为
L=d
(2)
式中L——破拱锥轴截面边长,mm
d——螺旋进种条内径,mm
为避免连锁结拱,种箱下部圆形出种口直径D(与螺旋进种条外径、供种套筒内径相同)应不小于油菜种子直径de的6~12倍[22],根据文献[21]取de为2 mm,计算可得种箱出种口直径D>24 mm。
2.1.2螺旋叶片结构参数
在破拱锥的扰动及自身重力作用下,油菜种群充入螺旋进种条,并在螺旋叶片的推动下将种子输出。实际田间作业中农艺要求的播种速率[23]为
Qs=10QnBvm
(3)
式中Qs——农艺要求播种速率,g/s
Qn——农艺要求目标播种量,kg/hm2
B——播种机工作幅宽,m
vm——播种机作业速度,m/s
螺旋供种装置的供种速率[23]为
(4)
式中Qm——螺旋供种装置供种速率,g/s
λ——螺旋进种条外径与套筒内表面间隙,取0 mm
φ——油菜种子充满系数
ne——螺旋进种条转速,r/min
γ——油菜种子容重,取6.325 1×10-4g/mm3
P——螺旋进种条螺旋线导程,mm
C——螺旋进种条倾斜输送修正系数,当输送角为90°即垂直输送时取0.36
由式(3)、(4)可知,农艺要求的供种速率应与供种装置的供种速率相同,则
(5)
式(5)表明,在满足农艺要求的单位面积目标播种量前提下,当播种幅宽B、播种机作业速度vm、油菜种子容重γ和螺旋进种条倾斜输送修正系数C一定时,油菜种子充满系数φ、螺旋进种条外径D、螺旋线导程P与转速ne呈负相关关系,螺旋进种条内径d与转速ne呈正相关关系。供种装置转速具有适宜的区间,转速过大则会出现种子随螺旋供种装置一起转动而不向下供种的现象,存在最大临界转速。在保证相同供种速率的条件下适当降低转速可增加充种时间,提高油菜种群充填性能,保证供种均匀性。当保持螺旋线导程P不变时,可通过增加螺旋进种条外径D或减小螺旋进种条内径d以适当降低转速,但若增大螺旋进种条外径,其直接约束供种套筒外径,过大会导致供种装置体积增大,且处于螺旋进种条外沿处的种群所受牵连速度显著增大,由前文分析可知D>24 mm,考虑到螺旋进种条叶片对称性质选取其外径D为偶数,即26 mm;若减小螺旋进种条内径,则与螺旋轴连接的主轴直径相应减小,在动力传输时扭矩过大,装置强度降低,稳定性及可靠性随即降低。为保证能顺利充种且适量供种,设计叶片宽度l至少大于一个油菜种子直径且小于3个油菜种子直径,可得螺旋叶片宽度满足关系
(6)
式中l——螺旋叶片宽度,mm
由式(6)计算得螺旋叶片宽度2 mm 螺旋进种条叶片是长方形截面以螺旋升角绕中心圆柱体形成的螺旋线,其与螺旋线导程P之间的关系[24]为 (7) 式中α——螺旋进种条螺旋升角,(°) 螺旋升角α与导程P呈正相关关系,螺旋进种条起到有效控制种子流的作用,当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应保证种子不自然下落,则螺旋升角α应小于油菜种子与工程塑料ABS的静摩擦角,查阅文献[25]可知其静摩擦因数为0.3,计算可得螺旋线导程P≤25 mm;若螺旋线导程过小,叶片节距相应减小会造成种子挤压破损,也不利于种子的轴向输送,综合考虑13 mm≤P≤25 mm。装置的供种速率由转速和螺旋进种条结构尺寸共同决定。 供种套筒与螺旋进种条间隙配合,则间隙λ取0 mm,即供种套筒内径与螺旋进种条外径相等,为26 mm。供种套筒同时作为支撑装置选取其壁厚为10 mm,即供种套筒外径D′为46 mm。若供种套筒高度h较高,会出现:①排种装置重心上移,实际田间作业中持续存在振动、倾斜等工况,整机可靠性与稳定性下降。②供种套筒高度与螺旋进种条高度成正比,高度越高种子在供种装置中经过路程则越长,不符合“短程排种”设计思想。综合以上因素,参考上盖本体与下盖本体高度,取供种套筒高度h为80 mm。 油菜种子顺利充入供种装置是实现后续分种、输种等过程的关键前提,种子在破拱锥的扰动下依次经过充填区、迁移区和出种区,在重力、摩擦力和离心力等作用下,实现整个供种过程。油菜种子流动性能和球度较好,在供种装置中以散粒体方式运动,建立螺旋进种条内种子稳定输送时的运动假设: (1)种子颗粒群沿周向环形扩散分布,O′为该种群微段所在平面(与中心转轴垂直)的圆心,如图4a所示,其转速沿径向发生变化,即任意径向相邻位置的种群颗粒转速不同,且从螺旋轴到供种套筒内壁之间转速逐渐减小且呈线性变化。 (2)取处于螺旋进种条任一半径为r处圆柱面某段弧面的种群微段ds(ds、s为种群微段的长度、位置)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矩形截面e×j(e为种群接触面与螺旋叶片接触面的距离,j为种群微段厚度)的种子流,如图4b所示。 图4 供种装置中种群微段运动模型Fig.4 Motion model building of differential seeds population in feeding device 螺旋进种条是利用螺旋叶片与颗粒之间的相对运动对种子进行输送,当螺旋叶片转动时其产生的摩擦力Fμ1使种群微段跟随叶片一起转动;在离心力Fe的作用下,种群微段沿着径向逐步向供种套筒壁面移动,从而对外侧种群产生压力作用引起其对种群微段的摩擦力Fμ2,此外种群微段还在自身重力G、支反力等作用下达到受力平衡,此时种群沿着叶片稳定输送,现均以单头螺旋为例分析供种装置中最为典型的迁移过程受力情况。输送过程中种群紧贴叶片且全部充满螺旋进种条与供种套筒形成的中空空间中,不会出现脱离、跳动等现象。螺旋进种条的旋转为牵连运动,种群微段相对于其的运动为相对运动,以种群微段中心为坐标原点O建立空间运动参考系并对该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如图5a所示,受力简化至yOz平面内开展动力学分析,如图5b所示。 图5 种群在供种装置的动力学分析Fig.5 Mechanics analysis of seeds in feeding device 根据质点相对运动动力学知识,建立种群微段动力学基本方程 (8) 式中m——种群微段质量,kg ar——种群微段相对加速度,m/s2 Fe——种群微段离心力,N Fc——种群微段科氏惯性力,N F——种群微段所受外力合力,N r——种群微段所处半径,mm ωa——种群微段绝对角速度,rad/s ωe——螺旋进种条角速度,rad/s ωr——种群微段与螺旋进种条相对角速度,rad/s μ1——螺旋叶片与种子间摩擦因数,取0.3 μ2——种群间的内摩擦因数,取0.5 F1——螺旋叶片对种群微段的支反力,N F2——外侧种群对种群微段的支反力,N Fμ1——螺旋叶片对种群微段的摩擦力,N Fμ2——外侧种群对种群微段的摩擦力,N g——重力加速度,m2/s G——种群微段的重力,N 将加速度沿坐标轴分解,ar-x、ar-y、ar-z分别为在3个坐标轴上的投影,取各坐标轴方向为正,并由式(8)可得 (9) 式中ar-x——种群微段相对加速度沿x轴分量,m/s2 ar-y——种群微段相对加速度沿y轴分量,m/s2 ar-z——种群微段相对加速度沿z轴分量,m/s2 β——种群运动降角,(°) 种群微段相对于螺旋进种条做稳定运动时,在3个轴上的加速度分量分别为 (10) 又据螺旋升角关系式得 (11) 联立式(8)~(11)可得 (12) 式(12)是对种群微段在螺旋进种条稳定输送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动力学分析结果,可知当供种装置相关结构参数以及油菜颗粒机械物理特性确定时,种群微段的绝对角速度与螺旋进种条角速度以及种群微段与中心转轴的距离r有关,当螺旋进种条角速度一定时,种群微段的绝对角速度与半径r成反比,即越靠近螺旋进种条中心种群微段的绝对角速度越高,与前述运动假设契合,证明分析合理。 当螺旋角速度ωe逐渐增大,处于螺旋进种条内半径r0(r0=d/2)处的种群最先达到临界状态,此时种子随着螺旋进种条一起转动无相对运动,且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则 (13)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种群微段受到的外侧种群支反力F2逐渐增大,外侧种群对其摩擦力Fμ2随之增大,为在y轴上达到受力平衡,则螺旋叶片对种群微段的支反力也需增大,此时螺旋叶片对种群微段的摩擦力Fμ1逐渐减小至0并沿相反方向增大为F′μ1,且在临界状态时F′μ1为最大静摩擦力,为F′μ1=μ1F1。 结合式(8)~(13)可得此时螺旋临界角速度为 (14) 式中ω0——螺旋进种条临界角速度,rad/s 联立式(11)、(14)可得螺旋进种条临界转速为 (15) 式中n0——螺旋进种条临界转速,r/min 由式(15)可知,当供种装置材料及油菜品种选定之后,该临界转速仅与螺旋进种条的内径及螺旋线导程有关,根据前文参数设计分析,代入各参数值计算可得临界转速n0≤105 r/min。 当螺旋进种条的工作转速ne 图6 种群在供种装置的运动学分析Fig.6 Kinematic analysis of seeds in feeding device 由图6速度分析及三角形几何关系可知 (16) 由式(16)可得种群微段的周向速度为 (17) 轴向速度为 (18) 由以上运动分析可知,装置正常供种时种群颗粒的运动轨迹为一条螺旋线,该螺旋线中心与供种装置中心轴线重合。电机通过主轴带动螺旋进种条旋转,其中大部分能量消耗在保持颗粒进行圆周运动上;种群轴向速度vz直接影响供种装置的供种速率且呈正相关关系。轴向速度与螺旋进种条转速ne、螺旋线导程P、螺旋升角α和物料运动降角β有关。由式(7)可知螺旋升角α又与螺旋线导程P和螺旋进种条外径D有关;据经验可知种群运动降角β与螺旋进种条转速ne及其外径D有关,一旦螺旋进种条结构确定,垂直输送速度vz就仅由转速ne决定。在相同转速条件下,vz随P增大而减小,随D增大而增大;且vz与螺旋进种条转速ne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在临界转速n0范围之内适当增加转速利于有效供种。以此为基础开展供种性能试验。 试验以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千粒质量4.68 g,含水率4.58%。采用自制的供种装置试验台开展试验研究,如图7所示。 图7 供种装置试验台Fig.7 Platform of seed feeding device1.种箱 2.供种装置 3.分种装置 4.导种管 5.电机 6.试验台架 7.转速调节器 8.盛种杯 9.时控开关 10.变压器 为获得较优的螺旋进种条供种性能参数,并验证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开展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通过前述理论分析及前期预试验确定影响供种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取值范围为:螺旋转速60~100 r/min,螺旋叶片宽度3~5 mm和螺旋线导程13~25 mm。试验均以供种速率、供种速率稳定变异系数和种子破损率为响应指标。试验因素编码如表2所示。 表2 因素编码Tab.2 Coding of factors 试验按照GB/T 9478—2005《谷物条播机 试验方法》进行供种装置供种性能试验和测定[26]。试验中收集集排器8个出种口处1 min排出的种子量总和,称量,每组试验条件下重复5次,计算不同处理下供种速率、供种速率稳定变异系数和种子破损率。 4.3.1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试验方案设计及结果分析应用数据处理软件Design-Expert 8.0.6完成,其中X1、X2和X3为因素编码值。 4.3.2回归分析与显著性检验 运用软件Design-Expert 8.0.6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到以供种速率Y1为响应函数,以各因素编码值为自变量的回归数学模型为 表3 试验结果Tab.3 Experiment results (19) (20) 表4 供种速率方差分析Tab.4 Variance analysis of seed feeding rate 由式(20)回归系数可知,供种速率的因素影响由大到小为导程、叶片宽度、转速。供种速率分别随着转速、叶片宽度和导程的增加而增加,且导程影响最大,三者之间对供种速率的影响符合理论分析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合理性。 以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Y2为响应函数、以各因素编码值为自变量的回归数学模型为 (21) (22) 表5 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方差分析Tab.5 Variance analysis of stability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seed feeding rate 由式(22)回归系数可知,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的因素影响由大到小为转速、导程、叶片宽度。 以破损率Y3为响应函数、以各因素偏码值为自变量的回归数学模型为 (23) (24) 表6 破损率方差分析Tab.6 Variance analysis of damage rate 由式(24)回归系数可知,破损率的因素影响由大到小为转速、导程、叶片宽度。 4.3.3响应曲面分析 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和破损率是评价本集排器排种性能的关键指标,应用响应曲面分析各因素对两指标的影响,如图8、9所示。由图8a、9a可知,当导程置于零水平(19 mm),转速一定时,变异系数和破损率都随叶片宽度的增加先缓慢下降后呈上升趋势;叶片宽度一定时,变异系数随转速的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且变化明显,破损率随转速的增加先缓慢下降后呈快速上升趋势。由图8b、9b可知,当叶片宽度置于零水平(4 mm),转速一定时,变异系数随导程的增加呈先降后快速上升趋势,破损率随导程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在转速较高时变化明显;导程一定时,变异系数随转速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破损率在不同导程时随转速的变化趋势有些不同,但整体变化趋势为持续上升状态。由图8c、9c可知,当转速置于零水平(80 r/min),导程取较小值时,变异系数随叶片宽度的增加呈先降后缓慢上升趋势,导程取较大值时,变异系数随叶片宽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导程一定时,破损率随叶片宽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当叶片宽度一定时,变异系数随导程的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且在叶片宽度较大时变化明显,破损率随导程的增加呈缓慢上升趋势。 图8 各因素对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的影响Fig.8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stability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seed feeding rate 图9 各因素对破损率的影响Fig.9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damage rate 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回归方程及响应曲面分析可得,各因素的较优参数组合为:转速80.8 r/min、叶片宽度4.1 mm及导程14.7 mm;此时集排器供种装置的供种速率为93.2 g/min,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为0.3%,破损率为0.33%。 选取螺旋进种条转速为81 r/min、叶片宽度为4 mm及导程为15 mm,进行5次重复试验,试验测得集排器供种装置的供种速率为92.7 g/min,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为0.32%,破损率为0.29%,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且排种的均匀性、供种速率稳定性及破损率满足国家排种性能指标,可实现精量播种。 根据国标要求的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不大于1.3%以及破损率不大于0.5%[27]设定指标范围,可得供种速率为36.55~190.94 g/min,播量可调且可满足不同的播种量需求;结合机组作业速度为6~10 km/h,作业幅宽为2 m,计算可得播量为1.10~9.55 kg/hm2。实际田间作业中针对不同播期、不同地区的播量需求及工作效率要求,可得到相应的供种速率,与之对应的有螺旋进种条结构与转速的参数匹配组合,结构参数通过更换螺旋进种条来实现,转速通过转速调节器来实现,可满足不同的播量及作业速度要求。 为进一步检验油菜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螺旋供种装置的供种效果,于2019年10月1日在华中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以东方红LX954型拖拉机为动力、2BFQ-8型油菜联合直播机为平台、供种装置较优参数组合下的集排器开展了油菜播种功能性试验,如图10a所示,前茬作物为水稻,油菜品种为华油杂62。播种机作业速度为6 km/h,工作幅宽为2 m,同时播种8行,行距为210 mm。于田间播种35 d之后每厢取3个点测定1 m×2 m范围内8行的种植密度[28],苗期长势如图10b所示。其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7.8%,种植密度57~72株/m2,满足NY/T 2709—2015《油菜播种机作业质量》[29]技术要求。 图10 油菜播种田间试验与苗期长势Fig.10 Field experiment and growth for rapeseed 图11 油菜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田间示范Fig.11 Field demonstration of spinning disc high-speed metering device for rapeseed 为验证油菜旋转盘式集排器高速作业适应性,于2019年9月24—29日在浙江温州苍南滩涂地试验基地以履带自走式油菜精量播种机为平台开展播种试验,如图11a所示。油菜品种为华油杂62,播种机作业速度为10 km/h,工作幅宽为2.3 m,同时播种8行,行距为250 mm,播种3.67 hm2。据上述测定方法测得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9.4%,种植密度48~60株/m2,苗期长势如图11b所示,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1)结合油菜机械物理特性及种植农艺要求,开发了一种螺旋进种条结构,研制了油菜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供种装置,确定螺旋进种条关键结构参数:外径为26 mm、叶片宽度为2~6 mm及导程为13~25 mm;确立螺旋供种装置最大临界转速为105 r/min。 (2)采用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建立了供种速率、供种速率稳定变异系数、破损率与转速、叶片宽度、导程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供种速率、供种速率稳定变异系数和破损率的影响,得出较优参数组合为:转速81 r/min、叶片宽度4 mm、导程15 mm。在该参数组合下开展验证试验,得到集排器螺旋供种装置的供种速率为92.7 g/min,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为0.32%,破损率为0.29%,可满足油菜旋转盘式高速集排器稳定播种要求。 (3)田间试验表明机组作业速度分别为6、10 km/h时,油菜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7.8%和9.4%,种植密度为57~72株/m2和48~60株/m2,集排器可实现高速播种,满足油菜种植农艺要求。2.2 供种套筒结构参数分析
3 供种装置供种力学分析
3.1 供种装置动力学分析
3.2 供种装置运动学分析
4 供种装置供种性能试验
4.1 试验材料与装置
4.2 试验设计与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 田间试验
6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