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康复科和疼痛科结合治疗的效果
2022-08-04陈勇田闽
陈 勇 田 闽
(郓城县人民医院 山东 菏泽 274700)
引言
脑卒中疾病不仅具有较高的严重程度,若后续的疾病治疗在及时性和全面性上有所不足,还有可能引起多种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在多种类型的并发症中,虽然肩关节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对较低,但由于其发病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且发病率较高[1]。因此,需要受到充分的重视。由于脑卒中后引起的肩关节疼痛,不仅需要从疼痛缓解的角度进行辅助治疗,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措施实施疾病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康复治疗与疼痛缓解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有针对性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另一方面也从脑卒中的预后康复角度出发,通过采取有效的联合措施,使得疾病的康复效果得到提升[2]。本次研究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的98名患者组成样本群体参与本次研究,具体的研究过程在下文中进行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样本群体来源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患者群体总数为98人,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人数均等原则下的分组。其中49名应用联合治疗方式命名为研究组,另外49人应用常规治疗方式实施治疗的患者命名为普通组。患者常规临床资料的具体情况在下文中显示。普通组,性别分布,男性30人,女性19人;年龄,最大患者79岁,最小患者41岁,平均(62.2±4.03)岁;脑卒中具体类型,19人脑梗;30人脑出血。病程情况,最短6个月,最长11个月,平均(3.6±3.1)月。研究组,性别分布,男性32人,女性17人;年龄,最大患者78岁,最小患者43岁,平均(63.2±4.11)岁;脑卒中具体类型,21人脑梗;28人脑出血。病程情况,最短3个月,最长12个月,平均(3.3±3.6)月。上述一般临床资料均不具备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样本的纳入与排除
1.2.1纳入标准
①将经过临床诊断和 X线诊断确认患有脑卒中,并出现了肩关节损伤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②将经过与院方的学生沟通确认,签订了参与本次研究同意书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3]。③将未见合并患有其他疾病,适合于接受本次研究中的治疗方案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④将精神状态正常能够完成语言沟通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范围。
1.2.2排除标准
①排除未与院方签订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②排除由于个人的合并患病,无法接受本次研究中的治疗方案的患者[4]。③排除由于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语言能力存在障碍,无法在治疗中与医护人员达成沟通的患者。④排除由于个人主观原因,主动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
1.3方法
1.3.1普通组方法
本组患者应用常规的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缓解方案实施疾病治疗。具体的疾病治疗步骤如下。①应用电刺激的方式对患者肩部损伤区域进行治疗,力求通过电刺激对损伤部位进行一定程度的缓解和修复[5]。②针对性控制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同步实施基于肢体调整和缓解的康复治疗措施。③实施肩部肌力训练为患者的肩部疼痛缓解,提供帮助或辅助应用PNF技术缓解患者疼痛现象的严重程度[6]。
1.3.2研究组方法
本组患者应用针对性的康复治疗与疼痛治疗结合的方案执行落实相关的治疗措施具体步骤和内容如下。①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是通过直接作用于患处的药物发挥作用,达到直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的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式相对来说虽然能够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但从长期的治疗角度上来说,由于药物治疗的强度较大,因此从逐步恢复方面来讲,不适应于长期应用在脑卒中后,肩部疼痛的治疗中,若患者的疼痛程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层次,可结合实际酌情选用此治疗方案。在本次研究中,医护人员主要通过合理选取药物进行结合治疗的方式,力求达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具体执行落实时,医护人员通过注射药物的方法,对患者的肩关节腔进行治疗和修复。药物的选择上,常规情况下应用玻璃酸钠与曲安奈德联合注射的方式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注射流程辅助患者取坐位,并且将上肢轻微外展,依托患者肩关节的侧后区域建设入路并完成穿刺。为了确保穿刺位置的精确性在完成穿刺后,可对穿刺区域进行医学标记,随后运用螺旋式的方式结合注射点中心向外进行消毒,注射直径应当维持在5cm以上。持续消毒4次,并在消毒药品风干后方可执行注射操作[7]。②通过主动与被动的康复运动措施对患者的肩胛骨区域进行康复治疗。主动与被动结合的方式强调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医护人员应当相互配合,通过自主运动和针对性的辅助,康复运动的共同执行,为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供帮助具体来说辅助运动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重辅助的方式方法和强度,考虑患者的耐受力。而作为患者自身,也应当了解自身的耐受力情况和疾病,严重程度,逐步遵医嘱进行康复运动,达到更好的疾病康复效果。抑制患者肩胛骨区域肌肉紧张的现象。在具体的主被动运动方案治疗方面,可首先从患者的上肢区域出发,将其上肢进行向上和向前的抬举锻炼。随后帮助患者完成侧方翻身,将肩胛骨突出向前的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康复纠正,而健侧的肩膀可通过向后回旋的方式维持正确的位置。③应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的方式实施辅助治疗,治疗过程中可应用激光探头放在患者肩部的疼痛位置,设置好探头功率和振动频率,按照每次10分钟、每日1次的治疗频率进行治疗。④应用低频治疗方式实施康复治疗低频治疗的方式是借助低频治疗仪器对患者的肩关节肌肉群进行集中刺激刺激时需要对频率范围进行合理选择具体的频率强度范围,可结合患者的耐受力进行相应的选择。治疗频率仍然以每日1次为准,单次治疗时间持续20分钟。
1.4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情况,确认患者结合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应用时,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的缓解情况。②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康复治疗后所取得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③观察两组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开展过程中应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22.0实施数据统计,将其中的P指标作为判断研究结果,具备统计学差异的关键指标当P<0.05时,判定研究结果具备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得到显著改善,较之普通组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统计结果在下表1中显示。
表1 患者疼痛评分组间对比统计表
2.2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更好,组间对比显示出的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5)。详细统计结果在下表2中显示。
表2 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组间对比统计表
2.3观察两组患者对于疾病治疗效果的总体满意度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的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5),详细统计结果在下表3中显示。
表3 患者对疾病治疗满意度的对比分析统计表
3 讨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发生脑卒中后的肩部疼痛现象不仅会对患者的肩部活动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患者肩部疼痛的现象无法得到缓解,也会对患者的行动造成很大的不便,严重时关节可能会出现强直的现象。因此,在出现脑卒中后的肩部疼痛后,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疼痛缓解。对于患者来说,疼痛缓解的方式除了药物治疗和干预外,从日常的运动形式和康复治疗的角度入手采取措施进行缓解和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康复训练与针对性治疗的结合对于脑卒中后的肩部疼痛具有非常重要的治疗和修复作用。患者只要结合自身的卒中严重程度以及肩部疼痛现象的具体情况,严格按照护理和治疗人员所提出的方案执行落实相关的措施,就能够使得自身的肩关节疼痛现象得到显著的缓解。另外,肩部的功能训练也能够促使患者的肩部运动状态维持在稳定的水平。
康复治疗与疼痛治疗联合的方式是结合脑卒中疾病对患者运动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以及疼痛对患者生理上的影响所提出的一种联合治疗方式。在治疗中康复治疗,主要针对患者出现卒中现象后,所伴随的肢体运动能力障碍或不足进行康复辅助治疗[8]。疼痛治疗则主要针对患者出现的局部肩部疼痛问题以缓解疼痛解决疼痛问题为目标实施相关的治疗,两种治疗方案的结合不仅体现出这类疾病治疗的人性化程度在不断的提高,也从侧面提示了脑卒中引起的多种不同类型的疼痛现象,需要结合实际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整和缓解。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结合治疗的方式要求医护人员一方面要结合患者的卒中严重程度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也应当注重结合患者肩部疼痛的持续时间、疼痛区域以及严重程度进行合理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联合治疗方案,为有效缓解患者的肩部疼痛提升患者卒中的康复效果提供支持。
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显示,研究组患者在实施了康复治疗与疼痛缓解结合的整体治疗方案后所获得的整体治疗效果也得到了针对性的提升。一方面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关节功能恢复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另外,从患者的主观感受来讲综合的治疗康复护理模式,相较于单一的治疗方式,能够针对性的提升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上述几方面指标的对比结果,均显示出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后肩部疼痛情况的治疗中,康复治疗与疼痛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方案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来说也能够快速缓解疼痛、提高其长期的生活质量。这对于患者来说是其提升治疗满意度获得更高的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当结合患者在脑卒中后肩部疼痛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联合治疗方案,促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疾病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