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视域下沿边地区口岸综合竞争力分析
——基于新疆13个边境口岸的数据

2022-08-04王佩佩程云洁

时代经贸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循环边境因子

王佩佩 程云洁、2

(1.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新疆财经大学丝路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引言与文献综述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而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通过不断挖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和优势,以畅通的国内大循环来推动国内和国际双循环,打通国际和国内市场,是顺应全球贸易格局重构和价值链体系再造的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在双循环新发展的格局下,新疆是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形成“国内大循环”的广阔腹地,又是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周边中西亚国家实现“双循环”的前沿窗口。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拥有13个已对外开放的国家级一类边境口岸,分别与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接壤,新疆边境口岸是对外经济活动的窗口和重要通道,积极推动新疆边境口岸加强国内、国际区域合作,在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连接国内、国外的纽带作用,有助于加强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沿线国家贸易活动的互补性,从而构筑实现辐射周边、联通内外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实现新疆融入国外中西亚地区以及国内中东部地区的共同发展,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发展空间,推动新疆以及中西亚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有关边境口岸的代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边境口岸与载体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丛志颖(2010)指出,东北沿边地区边境口岸经济发展受载体城市发展水平、产业功能、物流功能等因素影响较大。穆沙江·努热吉(2018)指出,应充分利用其边境口岸优势,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从而实现边境地区、腹地城市以及内陆地区的协调发展。张欣(2019)认为,新疆边境口岸的发展应充分结合载体城市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载体城市的经济功能作用,凸显载体城市对边境口岸发展的支撑作用。二是边境口岸加工以及制造等产业如何高效发展。杨继瑞(2016)认为,口岸物流、边境贸易、 制造业是口岸产业发展的三大要素,各要素之间应提高协同发展水平共同发展,提升边境口岸整体贸易水平和能力;张鑫(2017)认为,中国-东盟口岸的发展,应充分结合各口岸的边贸综合加工、边贸物流和跨境国际旅游等,综合提升边境口岸竞争力;储诚山(2017)指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内蒙古边境口岸应通过加强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背景下,边境口岸作为对外经贸活动的纽带,如何高效利用国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实现内外循环互促的局面是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角出发,借助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新疆13个边境口岸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边境口岸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边境口岸综合竞争力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从发展潜力、发展规模、运营基础、腹地经济条件、配套产业园区五个维度来评价边境口岸的综合竞争力,并且对相应评价指标进行关联度分析计算,筛选出20个关联度较高(系数大于0.6)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双循环”下边境口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边境口岸综合竞争力聚类分析。对边境口岸综合竞争力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找出综合竞争力相同类别的边境口岸,分析各个边境口岸综合竞争力存在的差异性以及共性。聚类分析采用离差平方和法来实现,通过在matlab中调用linkage、pdist函数进行计算,同类别综合竞争力口岸的离差平方和相对较小,反之则较大。

原始数据来源。根据文中表1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原始数据来源于2019年《新疆统计年鉴》《中国口岸年鉴》《新疆各地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

实证分析

(一)边境口岸综合竞争力测度

主因子选取以及旋转后主因子载荷矩阵。在matlab中进行因子分析,选取累积方差贡献大于85%的因子作为主因子,分别编号为1、2、3,如表2所示。

表2 方差及方差累计贡献

新疆边境口岸综合竞争力得分计算。在matlab中调用factoran函数计算出3个主因子的得分,并结合3个主因子旋转后方差贡献率,计算出各边境口岸的综合竞争力总得分,如表3所示。综合得分=第一类主因子得分×46.6573%+第二类主因子得分×25.8366%+第三类主因子得分×13.6094%。

表3 “双循环”下新疆边境口岸综合竞争力综合得分

聚类结果。在matlab中根据表3中新疆边境口岸综合竞争力总得分情况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双循环”下新疆边境口岸国际竞争力聚类结果

(二)实证结果分析

从主因子载荷角度分析。第一类因子在边境口岸综合竞争力中占比最大,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达到46.6573%,从表3中主因子载荷可以看出,第一类主因子在进出口货运量、进出口总额、邻国外贸增长率以及产业园区指标方面有较大载荷,可以定义为外贸因子,归纳总结为外循环因子。第二类因子在边境口岸综合竞争力中占比25.8366%,影响第二。其在腹地城市GDP增长率、腹地城市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居民消费水平等指标方面具有较大载荷,可以定义为腹地城市水平因子。第三类因子在边境口岸综合竞争力中占比13.6094%,影响第三。其在综合保税园区、特色产品加工区、跨境电商试验区以及腹地城市GDP等指标方面具有较大载荷,可以定义为工业因子,结合新疆制造业、工业基础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工业因子对边境口岸综合竞争力影响相对较弱。总体来看,可以将第一类因子归纳为外循环因子,第二类因子和第三类因子归纳为内循环因子。从因子载荷占比分析,以双循环为视角,外循环因子的权重大于内循环因子,表明外循环因子对边境口岸的综合竞争力贡献要大于内循环因子。

从主因子得分角度分析。根据因子分析及其聚类结果,不同分类等级边境口岸的1、2、3主因子得分呈现出很大差异,同一类等级边境口岸的1、2、3主因子得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一类口岸,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在1、2、3主因子得分上较高,远大于其他二类、三类口岸,表明外贸发展、腹地城市水平以及工业发展水平三个因子为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外循环外贸因子方面,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得分远大于其他口岸,通过建设中哈边境合作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海外仓储以及跨境物流运输等举措,提升了口岸的外贸发展水平;在腹地城市水平方面,博州、伊犁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城市GDP、GDP增长率、第二产业产值)在新疆位居前列,同时通过在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建立县级市这一举措,加强了腹地城市对口岸综合竞争力的支撑作用。对于二类口岸,巴克图、老爷庙、吉木乃、伊尔克什坦在1、2、3主因子得分上各有差异。在内循环腹地城市水平因子方面,老爷庙、吉木乃得分要优于巴克图、伊尔克什坦,表明在口岸的发展过程中,哈密、阿勒泰对口岸的支撑作用要强于塔城、克州;在内循环工业因子方面,老爷庙口岸与三塘湖工业园区相互支撑,具有一定的能源产品加工能力,老爷庙口岸的得分相对较高。对于三类口岸,都拉塔、乌拉斯台、塔克什肯、吐尔尕特、红其拉甫、卡拉苏、红山嘴在1、2、3主因子得分上处于低水平,在“中巴经济走廊”以及喀什经济特区发展推动下,对新疆与巴基斯坦的贸易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与同类口岸比较,红其拉甫口岸在外循环外贸因子得分方面相对较高。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视角,考虑国内、国外双循环两个层面,从发展规模、运营基础、腹地经济条件、发展潜力、配套产业园区五个维度建立沿边地区口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新疆13个边境口岸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目前新疆边境口岸综合竞争力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呈现出金字塔式分布,其中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为一类口岸,综合竞争力远领先于其他口岸;伊尔克什坦、吉木乃、巴克图、老爷庙为二类口岸,综合竞争能力相对较强;红其拉甫、卡拉苏、红山嘴、都拉塔、乌拉斯台、塔克什肯、吐尔尕特为三类口岸,综合竞争能力弱。第二,结合主因子载荷角度分析,外循环因子的权重大于内循环因子,表明外循环因子对边境口岸的综合竞争力贡献要大于内循环因子。结合上述实证结论,在双循环新格局下,后续新疆边境口岸的发展应充分运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和优势,重点提升内循环的经济能力,通过内循环带动外循环共同发展,形成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互促的新局面。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关于一类口岸的发展,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丝绸之路沿线经济走廊的两大龙头口岸,设立了边境合作中心以及综合保税区等产业园区,政策、区位优势明显,相关产业发展实力强劲,具备很好的发展基础。第一,加大内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抓住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对口援疆工作的机遇,以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带动沿边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企业进驻口岸产业园区,打造境内外产业链以及产业集群,围绕中哈之间贸易特色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边境口岸经济发展模式;第二,进一步提升外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和升级边境合作中心的跨境物流集疏运能力,形成“边境合作中心+多个边境口岸+节点城市”跨境物流网络,充分发挥边境合作中心的“以点带面”辐射作用,提升边境口岸的吞吐量和贸易规模,进而实现由物流通道中心向国际跨境物流经济走廊的转变。

关于二类口岸的发展,吉木乃、伊尔克什坦、巴克图、老爷庙主要作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的边境贸易口岸,存在贸易互补的优势。第一,从内循环经济的角度,老爷庙口岸与三塘湖工业园区相互支撑,具有一定的能源产品加工基础,应加大口岸矿产品加工基地的投资和建设,建成铁矿石加工特色产业园区,快速发展进出口资源加工产业;新疆-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产品结构主要是吉尔吉斯斯坦出口畜牧、农产品和进口服装纺织品等,服装产业需求量很大,建议结合丰富棉花资源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伊尔克什坦两个边境口岸建设棉花深加工基地,提升贸易产品附加值。第二,从外循环经济的角度,目前双边贸易对数字信息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伊尔克什坦、巴克图、老爷庙、吉木乃数字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应加强口岸数字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加强口岸与海关等部门之间的数据处理效率。

关于三类口岸的发展,塔克什肯、红其拉甫、都拉塔、乌拉斯台、吐尔尕特、卡拉苏、红山嘴口岸竞争力、口岸自然环境、边境贸易发展以及城市发展基础相对较弱。第一,从内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口岸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如红其拉甫口岸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动下,中巴双方贸易不断增长,红其拉甫口岸应当依托喀什地区的特色农业(红枣、核桃等农副产品),依托国家级喀什经济开发区、南疆四地州工业园区产品深加工优势,推动以边境口岸地区为主的区域性农产品进出口加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的外向型特色农产品加工进出口龙头企业。第二,从外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加强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商贸交流与合作,从国家以及自治区政府层面建立双边常态化的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双边国际交流,协商解决跨境运输物流通道统一规划建设、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标准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双边口岸政策协同、信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现双边口岸经济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双循环边境因子
中国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老人与海》中的伦理越位与斯芬克斯因子再思考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巧解难题二则
时政
“双循环”备课是创新备课途径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