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8-03曹德斌沈云瑛
曹德斌 沈云瑛
摘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构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优化教与学的关系,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有利于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坚持以人为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工作任务,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坚持工学结合,优化工作室运行管理;加强项目教学,优化专业教学过程;做好多元协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6-0001-03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种政策陆续出台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创新指明了方向。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较强,而构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综合素养的培养,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思路。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设计工作室为载体,建立半企业化的“教学特区”,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协作指导学生共同开展项目设计、施工管理活动。相较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达到平衡,讓在校生得到更多的企业锻炼机会,加快从学生到员工的职业转换,保证学生高效就业。下面简述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并从几个方面研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明显不同,前者与社会、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注重根据企业的规范和要求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能让学生在工作室中更好地练习,开拓思维,掌握更加规范的艺术设计技能,提高对自身专业的认识,为以后求职就业、融入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讲,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教与学的关系,促进师生互动交流
在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的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走出课堂讲解的局限,带领学生进入社会和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项目,而学生也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与教师、同学一起研究和讨论项目,在开放性交流中发展专业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与学之间平等交流,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和进步。
2.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始终困扰着职业教育。但是,在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促进了学生专业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归结在一个项目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完成项目,使设计、结构和制作实现统一,让学生了解这三个环节的联系,丰富实践经验,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专业素养。
3.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团队合作能力是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学生按照企业的项目要求,以团队的方式完成任务,即每个小组按照分工来承担自己的任务,各小组之间互相配合。这样学生要想完成项目任务就必须和他人合作,同时自己负责的工作也直接关系到其他小组的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团队沟通提高合作能力,发挥团队价值。
4.有利于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密切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企业的人才资源,弥补自身师资力量的不足,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加强交流,交换经验,针对人才培养要求不断优化项目设计,能够促进工作室高效运行,进而形成一支专业化的教师团队。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
1.坚持以人为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以及实践型复合专业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应打破传统专业教学的知识构架,构建复合型的知识体系,及时完善实训体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寻艺术设计的新思路,并通过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职业素养。以设计素描课程为例,高职教师可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层次,旨在引导从来没有接触过素描课程的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设计质量。第二个层次是中等层次,旨在引导具有一定素描功底的学生进行设计实践,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设计效率。第三个层次是高等层次,旨在引导具有较强的素描能力的学生进行创造性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意水平。
2.优化工作任务,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即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基于这一要求,高职院校应优化工作任务,加强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建构。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践型人才的特点融入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中,调整工作任务,确保学生能够参与实习。第二,根据校企合作的要求,按照企业每个职位的具体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围绕职业能力来制定工作任务,并对学生的艺术设计素养进行培养。第三,坚持循序渐进,改革课程体系,广泛收集各方意见优化关键课程,确保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能够匹配,并适当增加实践课程课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艺术设计的机会。教师应赋予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全新的表现形式,让学生能够沿着科学的实践道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当前,艺术设计行业需要具有良好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的复合型人才。基于此,高职院校应根据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立足市场需求,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第一,根据学生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以及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设计职业道德培养的相关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充分融合,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二,围绕艺术设计技能训练设计课程内容,通过公共基础课、通用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积极推行“双证书”制,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有效训练。第三,通过实地调研,梳理艺术设计相关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标准,并以此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第四,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优化专业教学内容结构。单一的理论讲解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必须灵活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实现与就业市场的顺利衔接。第五,结合具体专业教学内容,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设置,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将教学内容合理融入各个阶段,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素养。
4.堅持工学结合,优化工作室运行管理
高职院校应发挥工学结合的优势,依托指导教师创建相应的工作室。工作室要具备较强的开发、设计以及分析实力,能够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来开展科学研究以及教学工作。这样,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评估之后可以进入工作室实习,教师可以利用工作室承接企业项目,为学生制定实习任务,促使学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艺术设计实践技能。具体来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的运行管理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校企合作目的,理清双方合作思路,确定双方的职责权利。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双赢。因此,双方应充分开发各自资源优势,确定双方的职责权利,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共同保障工作室的有序运行。第二,整合校企资源优势,健全合作管理平台。校企双方在达成合作共识的基础上,应当按照整体规划、逐项推进的原则,搭建合作管理平台,共同推动人才培养,确保工作室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完善组织机构,加强运行管理保障。校企双方应选派专业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并以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对工作室进行管理,保障工作室日常运营及长远发展。
5.加强项目教学,优化专业教学过程
项目教学对于培养高职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高职教师应该加强项目教学,优化专业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广泛收集项目学习的相关资料,更好地掌握艺术设计市场发展现状,弄清楚市场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在项目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组建小组的办法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保证项目的有序推进。为保证项目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从工作任务到学生学习任务的转变。教师应对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阶段性发展要求设置典型学习任务,并做好任务安排。第二,从典型学习任务到高端复杂的工作任务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顺序、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渐提升专业素养。第三,实现专业能力到职业素养的转变。要利用项目管理为学生创设适宜的职业环境,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职业素养,为未来就业打好基础。
6.做好多元协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配合,这样才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为学生搭建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平台。高职院校应整合教育资源,搭建校园网,提高工作室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校外资源组建实践教学团队,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合理的实践课程,确保学生的素质能够和企业的用人要求保持同步;利用企业资源,成立产学研实习中心,引导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利用政策支持,提高工作室人才培养质量。在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管理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应协同合作,探索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协同育人过程中,企业应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组织“师带徒”活动、技能竞赛活动;学校应利用教育资源优势,规范人才培养标准,结合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三、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立足职业人才培养需要,积极构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高职院校能够为学生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能够形成更加灵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深入市场,体验艺术设计过程,提升创意能力,同时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柏亨,曹雪桐,周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0(22).
[2]张小伟.校企共建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J].文化产业,2019(21).
[3]戴广凯.工作室制人才培养下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创新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9(17).
[4]刘莉.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14).
[5]毕雪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研究———基于设计坊模式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应用[J].艺术教育2020(04).
[6]文晓丹.“双创”视域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Studio Talents of Art Desig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o Debin1, Shen Yunying2
(1. Zhejiang Textile and Garmen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ingbo 315000, China; 2. Ningbo Jiangbei Furui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Ningbo 315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io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art desig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conducive to optim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moting students to mast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enhancing students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building a teacher tea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full-time and part-tim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studio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art desig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dhere to people-oriented and clarify the talent training goal; optimize work tasks and build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and optimize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tudio; strengthen project teaching and optimize professional teaching process; do a good job in diversified cooperation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artdesign major; studiosystem;talenttraining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