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甙对于子宫肌瘤患者FSH 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2022-08-03阚颖
阚颖
子宫肌瘤作为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发,主要发病群体为30~50 岁女性[1]。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是遗传原因、性激素、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综合作用的结果。该病在早期无明显的疾病特征,随着肌瘤的不断生长,对机体的影响也更加突出,会出现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白带增多和压迫等症状[2],因此对于该病及时有效的干预非常必要。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使用较多,属于一种固醇类药物,通过与孕酮竞争孕激素受体而使孕酮不能发挥作用,调整小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作用,使子宫肌瘤缩小,但是该药物长期使用会发生闭经,对女性造成较大的伤害,无法长时间使用[3]。而雷公藤多甙属于一种植物提取物质,自中草药雷公藤中提取,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对于性腺轴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效果更好[4]。本文对雷公藤多甙对于子宫肌瘤患者FSH 水平及疗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本院收治的150 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5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0~50 岁,平均年龄(40.11±2.34)岁;病程0.2~5 年,平均病程(2.11±1.12)年;肌瘤直径12~48 mm,平均肌瘤直径(30.12±4.34)mm。试验组患者年龄31~50 岁,平均年龄(40.56±4.23)岁;病程0.3~5 年,平均病程(2.16±1.09)年;肌瘤直径14~48 mm,平均肌瘤直径(31.12±4.23)m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注:两组对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第6 版妇产科学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5];②患者均参与影像学检查,并确诊[6];③存在不同程度月经过量、月经周期不稳定[7];④实验方案获批,取得完整的实验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月经不调病史[8];②绝经、妊娠、哺乳期女性;③既往6 个月服用激素类药物;④精神疾病,无法配合实验;⑤中途退出实验。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自月经周期的第1 天即开始口服,剂量25 mg/次,1 次/d,睡前服用,连续使用3 个月。试验组给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3 次/d,早、中服用1 片(10 mg),晚间睡前服用2 片(20 mg),连续使用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水平,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血管阻力指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性激素指标:患者均在治疗前1 个月、治疗后3 个月经期的第8~10 天经肘静脉采集静脉血,使用放射免疫法对FSH、E2、P、LH 进行测试。②患者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使用超声测试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血管阻力指数。③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潮热、乏力、心悸、嗜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FSH、E2、P、LH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FSH、LH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2、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水平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血管阻力指数对比 治疗前,两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血管阻力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血管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血管阻力指数对比()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血管阻力指数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n(%)]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发现疾病的发生与机体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9],以往认为该病与雌激素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孕激素受体在肌瘤生长中也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较孕激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药物也随之变化[10]。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该药物是一种化学合成的甾体类药物,使用之后可以对P、糖皮质激素进行抑制[11],通过与PR 结合来阻断P,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同时在给药之后可以抑制与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降低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雌激素水平,对于子宫肌瘤生长进行一定的抑制[12]。但是药物使用并不能完全替代手术,在停药之后复发的可能性较大,而且药物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潮热、乏力、心悸、嗜睡等各种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对机体造成较大的损伤[13]。
本文数据分析,治疗前,两组FSH、E2、P、L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FSH(36.21±5.73)U/L、LH(31.96±4.82)U/L均高于对照组的(11.24±2.74)、(13.77±7.21)U/L,E2(223.14±14.56)pmol/L、P(4.42±0.21)nmol/L 均低于对照组的(403.11±27.34)pmol/L、(6.64±0.42)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血管阻力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子宫体积(284.33±69.21)cm3、肌瘤体积(97.65±29.31)cm3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32.34±89.32)、(121.32±36.54)cm3,血管阻力指数(0.73±0.04)高于对照组的(0.5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雷公藤多甙自雷公藤系卫茅科雷公藤属植物的根部和木质部中提取[14],主要成分包括二萜类、三萜类、生物碱、糖、醇等物质,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抑制性腺功能的作用,既可以保留其中的有效成分[15],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其中的毒副作用。子宫肌瘤生长与E2和P 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使用雷公藤多甙之后可以将E2、P 降低[16],使子宫肌瘤缩小,但是在停药之后恢复月经时性激素水平可恢复至服药之前的状态,对于性腺轴是可逆的,因此药物使用之后副作用显著降低[17],可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在药物治疗方面,给药之后可对性腺轴进行抑制,减少性激素分泌,降低卵巢性激素分泌[18],子宫肌瘤失去了雌激素支持,生长出现抑制并发生萎缩,以起到治疗的效果。因此该药物对于40 岁以上处于围绝经期女性作用效果更加突出,可诱导其进入到绝经期[19]。同时药物作用更加明确,可直接对性激素等指标进行调整,因此整体的药物治疗效果也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患者使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可以更好的恢复FSH 等激素水平,缩小子宫肌瘤以及子宫体积,整体疗效较好,药物不良反应少,临床推广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