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氨溴索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2022-08-03刘金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2期
关键词:通气重症常规

刘金连

重症肺炎发病与患者机体功能下降、慢性呼吸道疾病史、免疫系统受损、上呼吸道感染、昏迷、长期卧床有关[1]。细菌感染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主要诱因,上呼吸道吸入寄殖菌为引发肺部感染的主要途径,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高热、咳嗽、气促等,而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肺炎的重要方式,临床多联合抗感染、止咳和平喘药物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主要目的是通过维持机体供氧状态,达到改善通气的作用,以此预防病情的加重[2]。氨溴索为临床治疗重症肺炎的常用药物,其主要可以降低痰液的粘稠度,让痰液顺利排出,以此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但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进展存在差异,应用不同剂量氨溴索的药效亦存在差异,鉴于此,作者将深入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不同剂量氨溴索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12 月本院共收诊的102 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诊时间先后次序分为常规组和大剂量组,各5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符合《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3]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2006 年《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4]中机械通气指征;②患者认知情况正常;③本次研究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的知晓和认可。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认知障碍患者;③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④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⑤机械通气治疗禁忌患者;⑥昏迷患者;⑦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患者;⑧近期内服用与本次研究类似的祛痰药物患者;⑨相关药物过敏患者;⑩中途退出、放弃治疗、不配合患者。

1.3 方法 首先,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如营养支持、止咳、抗感染等。常规组应用常规剂量氨溴索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海南卫康制药潜山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30,规格:30 mg)30 mg/次静脉滴注,1 次/d;机械通气仪器由西门子公司提供的气管插管呼吸机,型号:Serov-S 型。将患者气管切开,插入呼吸机,行辅助通气,根据不同病情(部分自主呼吸、全自主呼吸)患者调节通气模式,采用同步间歇指令,呼吸频率调整为12~20 次/min,潮气量调整为8~10 ml/kg,氧气浓度调整更为40%~100%,呼气末正压调整为0.29~0.49 kPa;持续治疗7 d。大剂量组应用大剂量氨溴索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氨溴索90 mg/次静脉滴注,3 次/d;机械通气方法与常规组一致;连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经过7 d 的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发热、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全部失效,且呼吸状态较为稳定;有效:患者经过7 d 的治疗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呼吸状态趋于稳定;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未得到改善,且有加重现象[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利用日本杰斯特高级肺功能仪器(AC-8800)检测FEV1、FVC,同时计算FEV1/FVC。③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腹泻、呕吐、胃肠不适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大剂量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8%高于常规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 后,大剂量组FEV1、FVC、FEV1/FVC 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大剂量组用药期间发生1 例胃肠不适,1 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常规组用药期间发生2 例胃肠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重症肺炎指终末气道、肺间质、肺泡发生的炎症,主要肺部特征是双肺弹性、回缩能力下降,导致胸壁的顺应程度及呼吸肌肌力降低,引发小气道直径减小,由于痰液多且浓,致使肺泡残气量上升[6]。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主要通过建立气道,在减轻患者呼吸负荷基础上改善机体缺氧状况,以此维持机体正常运行。虽然机械通气属于有创性操作,但相比无创通气(面罩)可有效调节呼吸压力,进而根据老年患者的呼吸状态调整通气量,使其及时纠正和改善缺氧状态[7]。此外,机械通气不仅增加血液左右分流量,同时改善氧合状态,为此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氨溴索是临床较为常用的黏液溶解剂,具有稀释呼吸道黏液以及浆液性分泌的功效,应用后可以抑制呼吸道黏液腺以及杯状细胞酸性粘多糖合成,并进一步刺激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使其分泌量增加,进而提升清除能力,有效顺利排出痰液[8,9]。另外氨溴索的应用可以提升在呼吸道分泌激素的浓度,有效提升抗炎疗效,进而改善患者气道通气状态。且氨溴索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抑制由自由基对气道黏膜的损伤[10]。但是常规剂量氨溴索对重症肺炎患者疗效不理想,为此本次研究采用两种剂量(即常规剂量和大剂量)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 后,大剂量组FEV1、FVC、FEV1/FVC 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充分证明大剂量氨溴索联合机械通气对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肺功能效果更优。

总之,大剂量氨溴索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疗效佳,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肺功能,且安全性不会因为剂量的增加受到影响。

猜你喜欢

通气重症常规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常规之外
OSAHS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不通气的鼻孔
破常规 获巧解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概况
重症肝炎的早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