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招引方式 地方各有“妙招”“绝活”

2022-08-03晏澜菲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16期
关键词:妙招开区外资企业

晏澜菲

“要深入学习贯彻国家领导人重要指示精神,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积极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5月9日举行的全国促进外贸外资平稳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更加重视和做好稳外资工作,切实稳住现有外资企业,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各地都要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加强和完善外贸外资服务保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对稳外资工作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不仅要指导各地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还要引导各地创新和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同时也要强化产业链招商、推动集群式招商。如今,多省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政策稳外资,显著提升了招商引资效能。

“两区”建设 外企在华更“京”彩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两区”)建设是北京增强对外资吸引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北京构建“五子联动”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高水平开放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框架。

在“两区”建设带动下,北京对外资的吸引力更加凸显。2021年,北京市新设外资企业1924家,同比增长52.6%;合同外资428亿美元,增长101.4%;实际使用外资144.3亿美元,增长7.8%。其中,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使用外资总额的97.3%。今年一季度,北京实际使用外资60.2亿美元,同比增长21.8%,为稳住外资基本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区”建设助力北京实现了政策、项目、体制机制和国际化发展环境的突破创新,其开放引领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围绕扩大开放,北京在全国首批开展专利代理对外开放试点、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在全国率先实现境外证券、期货从业人员过往资历认可机制。围绕强化金融保障,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领先全国。2021年,北京争取了41项全国及全市引领性政策落地。

随着SMC中国区总部、赛诺根亚太总部和施耐德研发中心等一批机构及项目落户北京,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海外平行基金设立,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首家外商独资持牌支付公司、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等一批重磅金融机构加速落地,北京在科技信息和金融领域的引资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不仅如此,在教育医疗领域,北京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德勤(中国)大学落户北京,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高博医院提前封顶,全国首个去中心化临床试验(DCT)试点落地。

与此同时,北京推动扩大开放从点上政策突破向全链条、全环节和全要素集成创新转变,聚焦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和绿色金融四个重点领域探索全产业链开放;围绕人才、知识产权、国际收支和跨境贸易便利化探索全环节改革;谋划综保区发展布局,出台支持综保区发展政策文件,推动综保区优化布局和制度创新。

为推动投资贸易更加便利,北京出台了促进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启用京企“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百日攻坚”行动,并推动外籍人才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同时取证”,发布首批35项对境外人员开放的职业资格考试目录、首批82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成立北京金融法院、北京国际商事法庭,组建“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北京国际化法治环境得到持续优化。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落好‘五子’,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区”建设是其中关键之“子”,与其他四“子”形成联动。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推动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等一批全国首创性政策落地。与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相互借力,成立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在全国先行先试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建设国内首个贸易数字化创新服务平台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以政策创新和项目带动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全国首创“免税、保税和跨境电商”政策衔接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打造京津冀协同开放高地,建立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推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内政务服务“同事同标”,打造全国首个基于互联网的涉企信用信息征信链平台京津冀“征信链”。

下一步,北京将集中谋划推出一批彰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需要、彰显中国开放合作主张、彰显首都开放发展需求的改革开放举措,着力打造规则制度开放高地。

产业链招商 美好风景在“浙”里

产业链“链长制”在浙江省开发区复制推广两年来,为稳外资稳外贸、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链长招商”也成了开发区招大引强的主要模式。

近年来,浙江省持续推动全省开发区(园区)整合,开放平台能级进一步提升,经济开发区以约占全省7%的土地面积贡献了50%以上的进出口和实际使用外资额,22家国家级经开区发挥引领作用,在全国经开区考评中争先进位,成为稳外资主阵地。

尤其是2021年浙江省完成新一轮开发区整合提升后,全省各类开发区管理机构精简60%,管理人员精简30%,以国家级经开区为支撑,着力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开放创新和产城融合水平。2021年,浙江省经济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91.97亿美元,占全省使用外资总额超50%。其中,国家级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40.2亿美元,全省占比22%。

强化产业链招商,就要加强产业基础分析梳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围绕核心企业,吸引上下游相关配套产业,推动产业链延伸拓展。2021年,浙江省商务厅围绕全省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组织开展新一轮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评审,70多名行业专家作为“主考官”,73个开发区的80条产业链分别参加了泛半导体、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等8个专场。其中,杭州经开区芯智造、丽水经开区滚动功能部件及特色机器人等8条产业链被列入“链长制”优秀示范,旨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省开发区共建产业招商平台;大榭经开区化工聚氨酯、嘉兴经开区健康食品等10条产业链被列入“链长制”特色示范试点,旨在提升一批“小而精”“精而强”的特色产业国际品牌效应;宁波绿色石化、长兴经开区新能源汽车等6条产业链被列入“链长制”绿色低碳试点,旨在探索产业绿色发展体系和绿色招商模式。

不仅如此,为更好地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引领示范作用,浙江以山海协作为基础,以产业相近、关联为原则,推动萧山经开区、嘉善经开区和柯桥经开区等14个国家级经开区与山区县开发区结对,推进产业共建、项目共引,推动山区县以开放促发展。

柯桥经开区与江山开发区以市场化、公司化建立双向互飞产业运营模式,由江山提供土地指标、柯桥提供设施投入和项目导入、企业提供项目投资,预计共建产业年营收超100亿元;富阳经开区与缙云开发区探索资源联动,富春集团入驻缙云打造网营物联(缙云)智慧供应链产业园,固定资产投资额超10亿元,为缙云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及发展现代物流夯实基础;丽水经开区与宁波石化经开区探索产业链“双链长制”机制,发挥宁波石化经开区上游企业优势,推动产业链项目向丽水平行延伸,2021年丽水经开区和宁波石化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增幅分别高达104.7%和120.8%。

在压实“链长制”招商引资的同时,浙江还大力推进国际产业合作园布局,发挥高质量外资集聚的品牌效应。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浙江省17个国际产业合作园实际使用外资约占全省使用外资总额的9%,合作园所在地政府设立境外招商办事机构37家,与155个境外城市缔结友好关系,与68个境外商协会、投资促进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常驻合作园的境外管理和技术人才达800余人。

平台集聚虹吸 外资企业发展飘“湘”

新设外资企业438家,同比增长63.4%;实际使用外资增长72.3%;“破零倍增”效果远超预期,全年各县市区中实现引资“破零”的36个、引资“倍增”的19个……这是湖南省2021年的利用外资成绩单。全力推进利用外资“破零倍增”行动,有力推动了湖南利用外资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这一发展态势也在今年一季度得以延续。1-3月,湖南省实际使用外资17.98亿美元,同比增长1.7倍。

充分发挥各类引资平台的产业集聚效应是湖南“破零倍增”的有力抓手。湖南做好国家级园区、自贸试验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平台整合文章,形成了外资虹吸效应。

打造园区主阵地。湖南聚焦“三生融合”“三态协同”,出台“1+3”政策体系和“20条”政策举措,全面推广“五零”园区模式(建设园区零杂音、服务项目零延误、维护企业零干扰、扶持发展零争利和行政事务零收费),不断提升园区对外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湖南省园区综合评价办法与评价指标体系,将园区开放型经济考核分值从10分提高到12分,建立利用外资为零的园区约谈机制,对连续两年实际使用外资和进出口均为零的园区予以摘牌,进一步传导压力、激发动力。2021年湖南省国家级园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18%,首年实现国家级园区使用外资全部“破零”。邵阳、永州经开区晋升为国家级园区。

打造自贸试验区主引擎。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为人民增福祉,湖南鼓励长沙、岳阳和郴州3个自贸试验区片区探索市场化、差异化招商模式,对标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着力引进跨国公司、产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建设招商引资“强磁场”。自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实际使用外资1.6亿美元。

打造展会主战场。湖南举办了“港洽周”“民营500强峰会”“通航博览会”“轨道交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去年全年签约省级重大投资项目419个,投资总额4111亿元。其中,外资项目53个,投资总额457亿元,引进首次到湖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8家。目前,在湖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86家。

在发挥平台优势的同时,湖南还围绕“三链融合”精准提供产业链服务,开展链主企业认证,鼓励链主企业开展供应链招商,带动零部件、原材料企业就近发展,推动优势产业链上中下游贯通融合。

坚持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湖南积极做好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债转股、境外上市和投资性公司设立等服务,去年全年存量外资企业办理增资项目90个,合同外资52.4亿美元,境外投资企业返程投资企业3家,债转股企业2家,5家存量企业利润再投资申请享受递延纳税政策7次,新增投资性公司4家,辅导国内企业境外上市和外资企业国内上市各1家。

同时,打造以金融为支撑的资金链,湖南省推进金融和科技、产业的紧密结合,提高外资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完善从天使基金、种子基金、创新基金到上市融资、信贷融资的全产品金融服务。2021年,与进出口银行建立联动机制,累计向外资企业发放贷款73亿元;湖南省28家银行机构重点外向型企业贷款余额1325.4亿元,比年初新增124.8亿元。

优化创新政策 外企“粤”发展“粤”有劲

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埃克森美孚化工综合体、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一批高质量重点外资项目的有序推进,为广东省外资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大后劲。广东优化创新各类稳外资政策,发挥催化和助力作用,有力提振了外商的投资预期和信心。

近年来,广东省政府先后出台“外资10条”“外资12条”等政策,对实际使用外资超5000万美元的新设项目、超3000万美元的增资项目和超1000万美元的外资企业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给予奖励,深受企业欢迎。4年来,兑现奖励资金支持了141个外资大项目,撬动外资超过230亿美元,有力吸引一批标志性重点外资项目落地落户,进一步增强了外商投资广东的意愿。

由广东省商务厅发布实施的《广东省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办法(修订版)》,从投资贸易便利、人才服务和员工培训、出入境和工作许可、外籍员工及家属停居留等层面对总部企业予以支持。目前,总部企业认定工作正在开展,拟对获认定的总部企业予以政策、资金倾斜,全力推动其在广东集聚业务、拓展功能、提升能级。

在加力促增量政策的同时,广东还优化了稳存量政策。通过设立10亿元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广东加大融资创新支持力度,开展“加易贷”融资业务,以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金融杠杆,帮助包括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截至去年年底,广东省累计发放“加易贷”贷款超过1900亿元,惠及1300多家企业。同时,广东省商务厅牵头制定“金融支持外资企业11条”,加大授信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投融资便利化等;谋划组织与8家银行机构签约,争取到“十四五”期间实现8000亿元信贷额度支持,全年相关银行机构向重点外资企业发放贷款超3000亿元。

广东把加强重点外资企业(项目)服务保障作为落实稳外资政策的重中之重。研究制定“支持加工贸易稳定发展15条”,完成首批20家加工贸易制造业龙头企业遴选工作,推动企业省内梯度转移,支持企业享受工业技改政策等。建立200强外资企业台账,落实挂点联系服务机制。坚持对10亿美元以上项目“一周一调度”,其他项目“一月一调度”。上门走访100家重点外资企业,面对面解读政策,对企业诉求形成台账,去年全年推进解决中海壳牌三期、亚太森博等重点项目诉求超过100项,企业满意度达到100%。

广东省商务厅牵头制定了《广东省外资研发中心免税进口设备资格审核认定办法》,对研发中心认定审核流程、审核方式做出具体规定,鼓励外资企业加大在广东研发力度。《办法》实施后,外资研发中心认定门槛大幅降低,外资企业的申报意愿进一步增强。

有了促增量、稳存量的政策,广东还持续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好服务。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广东制定出台了《广东省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这是《外商投资法》实施后全国首个地方版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条例》聚焦回应外商及外资企业核心关切,在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优化政务服务和完善外资企业投诉处理机制等28个方面做出细化规定,彰显了新时期广东继续扩大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信心和决心。据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商界信心调查”显示,85%的受访者预计所在企业将在未来3年内增加其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其中表示扩大业务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受访者比例最高。

以政策创新为引领,高水平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着力强化吸引外资磁场功能,去年,广东省商务厅先后制定了27条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实施56项制度创新任务清单,推动向片区下放68项省级管理权限,在全省复制推广第七批13项改革创新经验,发布第四批43项制度创新案例,受到了广大外资企业的关注和认可。广东自贸试验区吸引外资规模再创新高,去年全年累计新设2924家外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82.4亿美元,占全省比重达29.9%。

(来源:《国际商报》,2022-05-16)

猜你喜欢

妙招开区外资企业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徐州经开区打造“三个一”安全监管模式
张家港经开区统筹推进安全与发展
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价值链中的采购结构及产出用途
穿透虚假外资企业的“包装外衣”
浅谈外资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成败因素
生活“妙招”
备战中考中的感叹句答题技巧
掀起课堂高潮有“妙招”
经开区:进一步健全自主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