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教学优质课评比引领常态课教学质量提升
——基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湖北好课堂展评”课例分析
2022-08-03甘琼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430071
甘琼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430071)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明确提出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为落实新时代教研的新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深入推进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切实提升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湖北省从2017年开始,将以往每3年一度的全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现场优质课评比,变革为每2年一度的“湖北好课堂展评”,至今已举办了3届,旨在创新和发挥优课评比活动的引领、示范、辐射、培育等教研新功能。新的教研理念和方式,新的教研评价与引领,有力推进了全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整体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湖北好课堂展评”的优势
学科教学优质课评比是中小学教师教研的重要形式,是引领广大体育教师深入把握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以往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优质课评比,特别是集中式的现场优质课评比活动,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实效,但由于采用异地学生现场作课,尽管安排有一定时间的接触学生了解学情的环节,但大多数作课教师都会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等方面比较谨慎,通常都会选择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相对于大家通常认为的难度教材如球类、支撑跳跃等教学内容鲜为出现,即使少许教师选择了球类等教材,也是选择某单一技术的教学,结构化教学内容的技术组合与技战术配合等教学内容的课几乎不可能出现在优质课评比现场,即便授课对象具有一定的球类等基本运动技能基础,作课教师通常也会从新授课开始,这种现场优质课评比有点“考教师的味道”,也注定了这种传统的优质课评比重点关注的是教师的教,教师们在参赛选拔的过程中还会不断“磨课”,使得这种简单运动技能低级重复的教学反复出现,没有起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运动技能提高和发展的教研目的。
二、“湖北好课堂展评”理念的变革
“湖北好课堂展评”活动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是课堂教学视频评选,各市(州)教研部门将活动宣传发送到所辖县(市、区)教研部门和各中小学校,经学校、县(市、区)、市(州)、省逐级择优推荐视频课例开展评审。第2阶段是现场观摩研讨,省及各地教研机构从视频课例中遴选优质课例,组织各级课堂教学现场观摩研讨。第3阶段是优质精品视频课例网上展播,由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遴选优质精品视频课例进行网上展播,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第4阶段是优秀教师送教下乡,遴选“湖北好课堂展评”的优秀课例教师送教下乡,让“湖北好课堂展评”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全省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推广应用。
“湖北好课堂展评”重点强化4个方面的改革要求:一是提倡团队合作。要求各地将指导能力强的教研员和优秀体育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培养一支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批精品课程。二是突出改革创新。教师应充分把握课程教学改革的精神和理念,基于课程核心素养,以全新的视点关照和探索发展学生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重点是探索实践“结构化”“情境化”“技能化”“体能化”“四化”并举、相互融合的深度教学策略和模式,转变以往教学中表层化、形式化、单一技术化教学等倾向。三是探索体育与信息技术融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等进行演示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反馈辅助评价,提高教学中激励、评价与反馈的直观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开展“素养目标导向、学习任务驱动、过程评价指导、问题改进跟进”式的教学主导,引领学生主动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课程核心素养。
三、“湖北好课堂展评”呈现的教学特征
1.从教学内容选择看,绝大多数课例教学内容体现了结构化技能教学特点
通过举办的3届“湖北好课堂展评”活动的引领,单一技术教学课例明显减少,结构化教学课例显著增多。从2021年“湖北好课堂展评”所呈现的教学内容看(表1),小学除没有出现乒乓球、羽毛球课例之外,其他运动技能项目均有课例呈现,其中基本身体活动类的跑、跳、投,体操类的技巧,球类的足球、篮球,中华传统体育类的武术、跳绳等呈现的比例较高,均在4节课以上,基本体现了小学多样化教学的特点;初中田径类的跑,体操类的技巧,球类的足球、篮球,中华传统体育类的跳绳等呈现的比例较高,均在3节课以上,呈现出兴趣化和运动技能分化的特点,基本反映了初中学校适应体育中考和学生兴趣发展的特点;高中田径类的跑,体操类的健美操,球类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中华传统体育类的武术呈现的比例较高,均在3节以上,基本体现了当前全省高中学校体育选项教学的特点。特别是本次评比活动,以往大家认为的优质课评比中所谓的难度教材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课例显著增加,整体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基本符合和反映了全省当前中小学教学的现状。
表1 2021年“湖北好课堂展评”活动呈现的教学内容情况
同时,从本届参评的140节课例的教学设计中所直接呈现的教学内容,以及结合课例评审中完整教学过程的结构化教学情况统计来看,小学、初中、高中均只有少数课例仍是单一技术教学(表2),其中小学非结构化的单一运动技术课例占比为14.29%,初中为13.16%,高中为15.63%,中小学结构化教学课例整体达到85%左右。高中仍存在部分单一技术教学课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中选项教学特点,部分特色运动项目基于零基础展开教学的缘故,当然这类单一技术教学课也是应该改变的。
表2 2021年“湖北好课堂展评”活动教学内容结构化情况
2.从教学实施过程看,绝大多数课例注重创设运动情境的学练赛评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湖北省提出了“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中小学体育四化教学策略”,以促进体育教育教学积极转型为以素养为本位的新型体育深度教学。特别是强调在创设结构化技术关联的学练方法时,应基于运动项目内在的、特有的真实运动情境创设练习,即根据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特有的技术动作、技能方法与规则以及比赛展示等状态下可能存在或允许出现的运动情况来创设练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技能,并将获得的技能用于解决复杂的项目运动和现实生活问题。本次“湖北好课堂展评”中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按照所学技术动作在运动项目中的应用情境创设技术学习、组合练习以及展示与比赛运用。如,《有人防守的运球射门与比赛及体能练习》一课中,准备部分一开始就设计了密集型小场地和开放式大场地,让学生根据不同场景自由复习各种方式的运球,这样设计的内容既可以达到热身的目的,也能激发学生触球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让学生首先体验躲闪人和快慢运球等运球场景,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进入基本部分创设了球门左路、中路、右路不同方位线路的定点射门、运球射门,然后创设左路、中路、右路不同方位线路的突破1~2个标志物的运球射门,再进入到左路、中路、右路不同方位、线路突破1人再到2人防守的运球射门,最后分组进行3VS3小场地教学比赛,要求强化突破射门运用,这些不同方位突破射门的线路变化和突破1~2人射门情境都可能是足球运动中存在的真实情境,这类练习方法较好地体现了运球射门的真实运用。这类结构化教学在真实场境中的运用不断加强,“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在教学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3.从教学组织方式看,绝大多数课例从教师主导向注重学生学习转变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促进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湖北好课堂展评”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等进行展示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视觉反馈辅助评价,提高教学中激励、评价与反馈的直观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本次“湖北好课堂展评”来看,近20%的课例中利用了电子屏、iPad以及挂图等形式将讲解和示范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利用电子屏和iPad布置学练任务、下达探究问题和调队组织等,并能在集体演示、小组学练和个别指导中予以运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表3)。部分课还能利用多媒体方式如利用ipad拍摄与小组观摩研讨等形式进行反馈辅助教学评价,部分课还专门设计有课堂学习评价标准图表予以评价。如,《前滚翻成蹲立—后倒成肩肘倒立—前倒成蹲立—挺身跳》一课中,教师专门设计学习评价表,将学习评价表采取挂图的形式让学生对照评价表进行分组、集中学练和展示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导向功能(表4)。总体上看,本届“湖北好课堂展评”的组织形式呈现出从教师主导向注重学生学习更富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形式转变,多元评价的方式比往届有明显提升,基本体现了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的课程改革方向。
表3 2021年湖北好课堂评比活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运用情况
表4 《前滚翻成蹲立—后倒成肩肘倒立—前倒成蹲立—挺身跳》课例学习评价
4.从课的运动负荷看,绝大多数课例安排有专门体能练习且课的运动负荷较适宜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每节体育课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都应安排一定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体育教学每节课安排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包括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强化体能化教学,坚持体能“课课练”,既是落实现行课程标准要求,也是使体能化成为体育课堂教学性质或状态的应有要求。从本次“湖北好课堂展评”看,小学84.3%、初中92.1%、高中90.6%的课安排了专门体能练习(表5),通过评课观察判断其大部分课例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总体较为适宜。体能练习的内容主要体现了3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结合器材的一物多用创设游戏进行体能练习;二是结合本课实际安排相关补偿性体能练习;三是结合大单元学习安排相关专项体能练习。体能练习绝大多数都安排在课的基本部分的后部,而部分课采用了贯穿全课的间歇性体能练习法,总体来看体能练习呈现出内容简单、实效的特点。
表5 2021年湖北好课堂评比活动体能课课练情况
5.从学生学练赛结果看,绝大多数课例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目标达成度较高
由于“湖北好课堂展评”采用的是视频课例评审,上报的课例一般都是教师根据自身学校学情和教学进度自选教学内容作课参评,部分指定教学内容课例也是教师基于学情和教师教学实际而确定,不同于常见的异地学生现场作课,从本次参评课例的学生所达成运动技能的学习结果来看,无论是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还是通常认为的有一定难度的结构化球类教材、体操类教材的支撑跳跃和多个技术动作的技巧组合及球类战术等教学,对照教学设计的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特别是运动能力方面的达成和完成质量情况,以及学生学练的参与度,师生互动的配合度等总体较好(见表6)。从参评课例看,也直接反映了教师的常态教学效果和教学状态。如,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基本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日常师生配合与参与度等。
表6 2021年“湖北好课堂展评”运动技能学习目标达成度情况
四、部分课例需要解决的问题
1.教学组织呈现应清晰
教学组织是体现课堂教学教师主导能力的关键。从参评课例的总体情况看,在教学组织上还存在3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还存在视频的录制剪辑现象。尽管明确提出了“教学视频应展现一个自然教学班的常态和真实的教学过程,不得让学生反复演练同样的教学内容,不能剔除部分学生或从几个班中挑选学生,不得进行改变实际教学过程的制作和剪辑”的要求,但从参评课例的实际情况看,仍然有部分课中可看出有明显的剪辑痕迹,教学组织过程体现不完整。如,一节足球课的结束部分中,没有看到教师的教学组织就突兀看到了学生的绳梯练习,而且整节课时间仅有37min,明显可看出后面的体能练习是剪辑拼接制作的。二是还存在教学组织交代不清晰的现象。如,练习组数、人数、方式等变换没有听到和看到教师组织教学的清晰讲解。三是还存在教学组织过于复杂和多余调队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组织应体现简洁实用,要减少不必要的组织调队,对于复杂的教学组织可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更加直观呈现,不断提高学生学练时间和效果。
2.教学内容呈现应体现结构化
转变课堂上孤立、静态地进行单一技术教学,将所学的技术动作进行多种技术关联性学练和参加形式多样的展示或比赛,是实践“教会、勤练、常赛”的根本途径,也是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之一。但从本次参评课例看,过于单一技术化教学问题仍然突出:一是在参评课例中仍有近15%的课例是单一技术课教学,其教学几乎都是基于零起点的技术动作教学,尽管有的课也设计了游戏和比赛,但无论是讲解示范、游戏和比赛始终都是单一技术动作的学、练、赛,没有深入运动项目内在关联性多种技术的学、练、赛;二是尽管本次参评课例的结构化教学课例得到显著提高,但在部分结构化教学课例中的技术动作教学部分,也存在过于细化和过于分解技术动作教学的现象,甚至部分课例为了细化技术学练的体验,花大量时间创设低效或无效练习方法的现象,没有让学生尽快建立和体验完整技术概念,再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突破问题和理解技术动作的运用。如,一节《跪跳起》课既创设了从高垫往低垫降低难度的完整跪跳起练习,又创设了在平垫上同伴帮助拉手的跪跳起练习,这2个练习实则都是针对部分学生不能顺利完成跪跳起而设置的让学生尽快建立跪跳起完整技术动作本体感受的练习,既重复设置,又显得无效。从学生练习情况看,拉手帮助跪跳起实则是低效或无效练习,学生难以把握拉手时机,即使拉到了手也破坏了练习学生的动作节奏和用力方向,这些学练方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3.教学主题和目标呈现应聚焦项目特征
从本次“湖北好课堂展评”中发现,还存在部分课例教学主题不聚焦、内容分化现象。如,《前滚翻》一课中,无论是其教学设计还是视频呈现的教学内容都是前滚翻,但在教学过程中刚把前滚翻教完,还没完全教会、深入练习以及进行相关展示与评价,就转到下一个内容武术的教学,这种双教材、无关联的课是不利于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更是脱离和违背了“教会、勤练、常赛”的基本思想,实属低效的拼凑课。另外,本次“湖北好课堂展评”还存在部分课例的目标未聚焦或者说未深入到运动项目本质之中的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学、练、赛都是单一技术化的游戏和比赛,未进入到运动项目内在的结构和情境而创设以本课技术动作为中心,且融入运动项目内在技能运用、理解的学、练、赛,这种教学实则是目标单一,也是一种整体目标分化的现象,不仅不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更不利于该项运动能力的整体提高。
4.教与学呈现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从本次“湖北好课堂展评”评审情况看,在教与学的把握上,部分课例仍存在极端化现象,一类仍是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如,《足球脚内侧踢球》一课中,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在讲解、示范、组织各种练习,整节课学生就是按照教师创设的学练赛练习按部就班地学练,没有关注学生的学,没有让学生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发现怎么练习和解决问题,更没有让学生在复杂的运动情境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如何解决问题。这种传授式教学不仅没有深触体育运动给学生的深度感悟和影响,同时也失去了其学科教学的核心价值。另一类是有的教师为了践行现行课程标准理念,在教学中着力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甚至有的教师整节课就是利用多媒体、iPad等组织教学。如,《足球脚内侧踢球》一课中,整节课利用大屏幕和视频资源组织教学,缺少教师应有的讲解示范,针对学生学练生成情况的归纳、指导与评价也不深入,这类教学看似注重了学生的学,实则脱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种僵化和虚化运动技能教学的现象。
5.运动负荷应体现合理化
运动负荷是提高学生体能和技能水平,培养课程核心素养的根本保证,也是衡量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从本次参评课例看,仍有近10%的课没有安排专门体能练习,且部分课的运动密度、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偏低。另外在体能练习的方式方法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有的课为了体现“一物多用”而把体能练习设计为利用器材而创设的一个游戏,且游戏与所学运动技能的延伸发展,以及大单元教学专项体能关联性不强,即使是从发展一般体能的视角来看,其对体能发展的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也不明确,这类为了器材的“一物多用”而创设的体能练习类似于传统的双教材、无关联的体育课,这是需要改变的;二是有的课体能练习时间过短、方法和手段单一,很多课都是在课的结束前安排了几个简单的高强度的体能练习,且时间短,随后进行拉伸放松,这类体能课课练是值得商榷的,体能练习的靶心率、体能练习安排在全课的时机和方式都是今后体育教学需要关注和改进的方面,如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将体能练习分2次分别安排在课的前中部和中后部,每次3~5min,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220-年龄)次/min”以内,或控制在最大心率的70%~90%靶心率上,并结合课的学习内容安排补偿性体能练习和专项体能练习,促进体能发展和运动技能学练。
五、好课堂评比的反思与启示
1.用“一票否决”式的优质课评比细则,捋清教学评比的问题
尽管在“湖北好课堂展评”教研理念的引领下,全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整体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教学评比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引领教学改革方向,捋清教学评比中的问题,拟在今后的体育与健康优质课评价标准中设置“一票否决”的补充细则:一是非结构化教学的课“一票否决”,要求在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应直接呈现出“技术+技能+比赛+体能”或“技战术+比赛+体能”等体现结构化特征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方面确立,教学实施应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实践“四化”教学。二是无体能练习的课“一票否决”,要求每节课都应安排适当的体能课课练。三是无关联双教材的课(体能课除外)“一票否决”,要求体育课应该是针对某运动技能展开的关联性、结构化,体现“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四是设计的练习方式脱离或违背运动情境无效练习的课一票否决。要求教学应始终基于运动项目大概念、大单元下的学、练、赛、评,促进学生掌握、理解和运用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五是忽视学生学习的传统传授课“一票否决”,要求教学中要注重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发现怎么去练习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复杂的运动情境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六是存在明显的录制剪辑和教学组织不完整的课“一票否决”,要求树立常态中的优质课的教研理念,杜绝为了优质而人为优化视频的功利现象。
2.用结构化技能教学的优质课评比,引领和倒逼常态课教学质量
近年来,“湖北好课堂展评”通过改变为视屏课例评比的方式,要求作课教师根据学校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实际,结合场地器材设施情况,依据现行课程标准要求自主选择结构化运动技能的教学内容参赛,突破了异地作课学情校情的困惑。从近3届“湖北好课堂展评”的评审情况来看,各参赛课中学生的基本体能和运动技能基础、教师的日常教学常规与风格特色、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与互动交流等在课例中体现得一目了然。常态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也直接影响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确定,评比中可以看出整体运动技能基础较好、日常体育学习行为良好的参赛教师,一般会选择有一定难度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较高,而平时运动基础差的教师一般选择相对简单的甚至还是单一技术的新授课,且课的整体质量相对较差。因此,采用这种结构化运动技能教学内容的优质课评比,不仅成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也成为了各级各类教研部门和学校监测、引领和倒逼常态课教学质量的一种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