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二年级)《篮球——多种形式的走动拍球练习方法》教案
2022-08-03陈教俊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325800
陈教俊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325800)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浙江省纲要》)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紧扣“教材三个一”(一个单一技术、一个技术组合、一个游戏或比赛),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游戏、比赛、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走动拍球,将拍接、抛接、滚球等各种玩球方法结合起来。在“玩”的过程中学会拍球动作,提高控球能力,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及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技能,获得成功体验。
二、教材分析
“多种形式的走动拍球”是篮球拍球基本动作,要求学生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指按压篮球的上部,同时两脚前后开立,有节奏地进行拍球动作练习。它是《浙教省纲要》水平一(二年级)的必修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拍球技术的同时,利用这一技术进行比赛,为接下来学习篮球行进间运球做准备。“多种形式的走动拍球”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如,控球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反应能力等。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对篮球运动接触相对较少,学生对该项目的运动和感知基础较差,因此从教材搭配上,可以将拍球的练习方法与“跑、跳、抛”等身体练习结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球,为之后学习曲线运球和投篮技术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一(二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专注力不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不善于合作,可以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本班学生在一年级时大部分学生接触过篮球原地拍球,但仍有一些学生拍球不协调,容易掉球。
四、设计思路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勇敢地退,学生适时地进”,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以情境教学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基本部分增加了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主要通过直观演示、活动探究、纠错评价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学生主要通过“听、看、想、练、问、比”的方式发展思考、观察和实践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受益者。教师创设小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练习,特别在运用技术的环节,通过呼啦圈和渔网自制篮筐增大篮筐降低难度,让学生都能体验到投进球的喜悦,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水平段:水平一 学生人数:4 0人 授课教师:陈教俊 课时:2/5教学内容 多种形式的走动拍球练习方法,沿图形走动拍球;素质游戏:蚂蚁搬家1.能说出2种以上拍球走行进路径的形式及练习方法;2.在走动拍球的练习中能沿直线、曲线、圆等路径完成走动拍球,8 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拍球有力,发展上肢力量和协调性等体能;3.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培养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视前方;教学难点:拍按球有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与安全提示 练习次数 练习时间教学目标1.课堂常规:组织:4列横队;(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快、静、齐(2)宣布上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认真听讲2.队列练习:稍息、立正、看齐; 动作整齐、声音响亮images/BZ_41_1471_2563_1701_2690.png≥1 3′3.热身活动:(1)游戏“怪兽来啦”; 在篮球场内拍球走,遇到“怪兽”(教师)来拍球能快速躲闪,不被“怪兽”拍到球准备部分(8′)组织:散点;安全提示:拍球追拍中注意控制间距,避免互相碰到1 2′(2)趣味热身操:活动关节、有节奏拍球+前后左右连续拍球等充分活动各关节,根据拍球的不同线路变换触球部位,9 0%以上的学生可以做到不掉球组织:4列横队images/BZ_41_1668_2948_1889_3070.png1 1′安全提示:热身操中控制好球,捡球注意安全,避免互相碰到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