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默默奉献的人民子弟兵书写赞歌
——访《黄金团》一书作者、军旅作家樊希安
2022-08-03宗蕾
樊希安是资深出版人,最近几年,他连续出版了《乌蒙战歌》《兵山劲歌》《鹏城飞歌》《十一中队》等多部军旅题材作品。2022年4月,他又出版了《黄金团》一书,讲述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黄金部队建设三山岛海底金矿的战斗历程,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正能量满满。对《黄金团》的出版过程及出版心得,本刊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创作困难大,但动力十足
樊老师,您好!《新阅读》杂志在2019年曾刊发了您的《乌蒙战歌》一书的书评,短短四年时间,您又创作了《黄金团》等几部力作,写作速度令人咂舌。
建筑信息模型简称为BIM技术,是一种依托于信息化和数字化工具构建的参数模型,在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具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软件技术支持。BIM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具有较高的可视性和建模能力,与CAD类似,BIM技术能够通过三维建模将设计人员的思路和想法呈现在计算机内,并实现各个施工流程和模块之间的互动,甚至在建筑主体未成型的情况下能够真实地反映建筑内部结构形态,为施工优化决策提供思路参考。
有人说我写得快,四年写了五部,赶上井喷了。我一般每天都要写5000—6000字,少的时候也有2000字,最多的一天写了12000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小学数学阶段是对学生的数学教育进行基础巩固的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分层异步教学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方式,能够逐渐平衡学生之间的差异,提升整体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提高作用。
写作是消耗人心血的,而您仍像动力十足的越野车,您的写作是否经历过一个曲线运动的过程呢?
我在17岁就成了一名基建工程兵战士,部队培养了我,我愿意讴歌军人,写和平时期军旅题材小说。记得2018年着手写长篇小说《乌蒙战歌》时,几个月都写不下去。后来有一个去北极村休假疗养的机会,我想这么好的机会赶紧写吧,结果一个星期也没写出来。离开前的最后一天,我想一定要写个开头,于是就有了《乌蒙战歌》的开头。写《黄金团》时也面临很多困难,因为此前我对建金矿并不了解,只觉得这个题材很独特,是稀缺性题材,突出军人勇于吃苦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继承了红色血脉,弘扬主旋律,写成书、拍成电视剧会好看、有意义。所以我多次去实地考察学习、收集相关资料,也得到了许多人的鼓励,还借鉴别人的创作经验。我想起王蒙曾说过,要抡圆了写。李敬泽也说过,中国当代作家写作太老实。所以我就放开了写,虚实结合,尽情发挥创造。
从艺术表达来看,《乌蒙战歌》是我写的第一部长篇军旅题材小说,侧重一些情怀表达,与《兵山劲歌》《鹏城飞歌》是永远不灭的军魂三部曲。《十一中队》有一些景物描写还是不错的,临写时我特意看了《静静的顿河》,很受启发,这部小说在艺术上比较成熟。这本书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与《黄金团》可以算是上下部、姊妹篇,但彼此又是独立的,对这本书我也比较满意。《黄金团》一书则增加了心理描写,在人物塑造和故事架构方面也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放开了写的。这本书一推出,黄金部队的老兵们纷纷奔走相告,热泪盈眶,说我为他们树立了一座丰碑。基建工程兵部队为深圳做的贡献,被我写进了《鹏城飞歌》,创作也是源于我去深圳参加读书活动。深圳特区建设之初有五万人,基建工程兵就有两万人,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把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城市,这些基建兵将士后来脱下军装融入了这座城市,也给这座城市注入了军魂,《鹏城飞歌》赞美这些可爱可敬的人,对他们的卓越贡献予以全面展现。
我在写《黄金团》一书时,我想主旋律应该是鲜活的、接地气的,也是通过一个个各具特色的面孔和故事展现的,所以就通过塑造典型人物来展现。
刻画符合时代特点的典型人物
写作是个苦差事,写出好作品更难。《黄金团》一书最打动我的是官兵的水乳交融,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最美好、最朴素的情感。
我在部队里思想比较活跃,当兵四年之后去大学上了三年,学到了一些文艺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毕业又回到部队工作了四年,突然发现自己不会写东西了。我在部队创作的是一些散文,小说也多是短篇,所以在创作长篇前很发怵,不知该从哪儿下手。做出版工作后很忙,没时间写。在2018年开始写长篇前,我看了好多国内当代小说家如周大新、刘震云、莫言、贾平凹等人的小说,小说理论的书也看了一些,受到的启发还是挺大的。
譬如连长王好,他一到新连队就跑到厨房去了,团政治处代主任王永学去找他时,只看见几个脸上沾着面粉的人在蒸馒头,认不出哪张是新面孔、哪个是新来的连长。找到了后,王好还要蒸完馒头、给战士们做完胡辣汤才去办公室。王好去新单位不是树威,而是先露一手厨艺,把饭做好,让战士吃好,说明他这个人心地善良,对待战士是真心实意的。王好一心为士兵着想,考虑到士兵以后的前途发展,倡导开设各种培训班。他身上的品质和精神底色,离不开他父亲的教育。父亲告诉王好要做个好人,不能枉负了给他起的这个名字。父亲教育他对人要宽厚,要记人家的好处,就是“温良恭俭让”那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过去我们农村老家也流传这样一句老话:家里做好饭,地里的活不用看。意思是说彼此善待,以真心换真心。这也是我们那个时代最朴素的想法。另外,有人说我把王好会做木匠活描写得很生动,因为我父亲就是个木匠,我对这块比较熟悉,写得比较顺手。
我也写了一些人的缺点,如阎芳州也嫌弃王好常挂在嘴边的那句“下不为例”,说他带兵不够严格;还说地方工程队应该自己开伙,王好没有原则等。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有小缺点的,这是正常的,但他的本质是闪光的,不用去粉饰。
《黄金团》讲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黄金部队建设三山岛海底金矿的故事,塑造了一群理想信念坚定、敢于拼搏奋斗的英雄图谱。这本书与您的其他作品相比,有哪些不同,从艺术角度分析有哪些变化?
这个顾虑当时书的责任编辑也提出来了。人都是有缺点的,他的优点是主流。他勇于吃苦、敢于担当、不怕牺牲,从基层打拼上来,积累了施工生产经验和带队伍的能力,他是靠着自己苦干上来的,是称职的好干部。因为他着急要个孩子,才提出一个不太高明的办法,虽然他嘴上说了,但内心还是很介意的,并非真喜欢用那个馊主意。我觉得体现真善美,要从生活出发、从人性出发,而不是喊口号,搞高大上,主题出版也是这样。
阎芳州是《黄金团》里的秀才干部,他有强烈的报国精神,又充满文艺气息,他讲解爱情小说的回信,虽不长,但博古通今、知识渊博,足以打动一个甚至无数个仰慕者的心,这个情节设计增添了军人的魅力和对绿色军营的向往。我想这本书会唤起新一轮的拥军情结。
天葬师摔入往生塔后,半晌没动静,不知是死是活。唐飞霄望着那黑幽幽的洞口,努力调整视线,试图将里边的情况看清楚,但里边实在太黑,一丝光线也没有,这令他感到有些不安。他皱了皱眉,然后抬起一根节足,猛地下插,伴着“咔”的一声响,身下那裂痕斑斑的青玉台,被撬下了三四尺宽的一大块。他用节足一挑一拨,大石“嗖”地一声,直直地朝着洞口飞进去。
阎芳州也是我精心塑造的人物。他是由部队推荐考上大学的,毕业后没有进城工作而是回到连队继续参加一线施工,他的人品和能力都强,是部队培养的有理想有文化的优秀干部。写《黄金团》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好看”这两个字,我不是著名作家,想着写长篇小说要写得让读者愿意看才行,这样才能更好地弘扬主旋律,所以我特别注意塑造一些立得住的人物形象。故事要好看,但也不能把人物淹没在故事里,要让故事跟着人物走,构思不同的符合时代特点的人物。
正能量与真善美是主流
《黄金团》一书的正能量满满,这是否与您对军营充满了情感有关,还是您就信奉真善美?
《黄金团》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这里面的几个重要人物,包括他们的妻子都刻画得很好,语言、心理活动、故事都设计得很到位,可以说干货满满。如左梅、范兰芝、杨玉洁等,尤其是女性在爱情的选择上左右摇摆,拿不定主意的刻画等,您都理性、客观地展现,不带一丝批判。
我在写作之初就想到一是要写得好看,二是要写得有意义,要表现真善美。我笔下的每一个人都不是那种高大上的,而是接地气的、充满正能量的普通人,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正能量鼓舞人、激励人。
团参谋长是《黄金团》一书里比较高的一个职务了,您给这个重要位置设计了牛幸娃这么一个乡土气很重、出身穷苦人家的子弟,这是现实生活的原型,还是您的考量?另外,他在您的笔下是英雄,但不完美,他没有多少文化,尤其是在着急抱娃娃时,还想了一个馊主意,这对他的英雄形象会不会打折扣?
二者都有,但首要的还是相信真善美。我在基建兵部队待了10年,是部队培养了我,其间送我去吉林大学读书,我对部队有深厚的感情,对领导和战友们都很了解。如书中的初副政委是个老革命,他收到举报信去部队严查,当他听到正追查的3000元入了账没进个人腰包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说明他是真心爱护下级的,他要求严查,但并不希望看到有人犯错误。犯了错误,也不要一杆子把人打死。
我在当初写作时就想这部小说如果能改编成电视剧就好了,所以把人物和故事都设计好,按照电视剧的方向去构思,这样以后就能省很多力气。如左梅被人传了闲话后,她想嫁给王玉波,就去部队找他。但王玉波对她不来电,被王好遇见,劝王玉波善待左梅,让给买点特产客客气气地送她上火车。之后又引出左梅不甘心还存在幻想,引出了后来的一些环环相扣的故事。杨玉洁和范兰芝是性格不同的女性,对爱情充满了美好向往和浪漫情怀,也有犹豫、胆小、选择上的困难等,我通过心理活动和情节设计来推动故事发展。
为基建工程兵代言
在学生管控微视频之后已经总结出了大量的问题和困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其中的学习难点。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后实验对比,逐步理清其中的知识盲区。例如在“压强”这一抽象的概念中,学生可以相互探讨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相关因素。当学生相互探讨之后,很可能并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已经能够总结出物理学客观规律,那么学生自己总结出的相关概念或规律,反而更加记忆深刻,且理解效果更为理想,是应用物理学知识的关键。
我们基建工程兵是1966年成立的,黄金部队是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才成立的,好多人不知道。当时国家需要黄金储备,就把地方搞黄金勘察的人、基建兵部队搞铁矿建矿山的几部分人组合成了黄金部队,开采黄金,建设金矿,支持国家建设。黄金部队的贡献很大,因此这个题材是很有意义、很新颖的,之前也没人写过,属于稀缺题材。
读您的军事题材小说,尤其是《黄金团》,读出了驾轻就熟的感觉,您平时是否也看写作技法一类的书?
您在做出版时就“蓄谋”写小说了吧?
是,但是那时很忙,没有时间写,只是平时我留意搜集了一些材料。有一次我看电视剧《铁色高原》,那是讲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铁道兵为建设成昆铁路流血牺牲的故事,我很受感动,心里想想,有人写铁道兵没人写基建兵。转业后,我一直在搜集相关素材,为写作做准备。
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确是万万不可分开的,事实上,学习本身只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知识是通过思考获得的,而不是通过背诵占有的。被占有的知识永远是僵死的知识,唯有被思考的知识才是鲜活的知识。真正热爱思考的人是不会倾心于背诵的,比如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都不主张背诵式的学习,后者甚至连某些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分子式都记不住。在他看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谓想象力即是思考的创造性力量,离开了思考则无以想象。
首先,加强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技术管理。在整个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建设的相关要求和规程进行施工.施工、管理和监督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和技术规范,将技术工作内化于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者的认识中。此外.加强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管理,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队伍的每个人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在认识上正确理解安全与质量、安全与施工的关系.通过安全行为和安全思想的建立.确保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在可控和安全的范围内高效地进行。
开门的是李林。李林一看是江帆便对着妈妈喊:“妈妈,叔叔来了……”刘珊珊还是有些惊魂甫定。江帆说:“我有一个提议,不知道你愿不愿意配合?”刘珊珊让儿子李林先进去卧室,两个人坐下来谈。江帆说:“要不我们假扮情人,如果李辉知道自己的老婆和别人在一起了,估计很快就回来了……”江帆说话的时候一直盯着刘珊珊,刘珊珊听了,流着眼泪同意了。两人商定,不让李林知道这事儿,以免对孩子心灵有不良影响。
您书里有浓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可现实生活中的基建工程兵,工作强度很大,可以说又苦又累又险,有在井下作业的,有泡在泥水里施工的,您曾作为其中的一员,认为基建工程兵的乐趣是什么?他们的人生理想是什么?有自豪感么?
我从三点来解答你的问题。一是时代的召唤与需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国家大发展之际,急切地召唤每一位有志青年保家卫国、建设祖国。二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是积极向上的,奉献的氛围浓厚,进步、奉献、向上是光荣的,颓废、懒惰是可耻的。三是时代的召唤与社会的氛围凝聚成大家共同的理想与追求。每个人只有奋斗才能改变命运,社会是一条大河,生生不息地向前奔涌,每个人只是一滴水,汇入大江大河才能有前途。而且在那个时代,只要干得好,就有入党提干的机会。基建工程兵也是如此,奉献是光荣的,建设祖国也是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