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媒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对中国的隐喻化污名分析

2022-08-01严佳盈

传媒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进行搜索

王 聪 严佳盈 胡 芳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席卷全球,阻碍了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家媒体报道了该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中国湖北武汉最先发现并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美国单方面将这场灾难归咎于中国,曲解中国为抗疫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丑化中国形象。本文将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从“地域污名”和“行为污名”角度分析美国媒体对中国的隐喻化污名的运作机制,剖析隐喻化污名的产生原因,并探究相关“去污”方案,以期为消解中国污名和去除新冠病毒的政治标签贡献力量,助力中国塑造正面形象,呼吁全球理性抗疫。

一、研究回顾

污名的隐喻化过程即为污名和受污方构建隐喻性概念,使污名含有语义感情向下的概念隐喻,产生隐喻化污名来引导人们将污名的特征转移到受污对象上,形成对受污对象的负面认知。对于“污名”与“概念隐喻”,相关学者对此作出详细解释,并结合时代背景形成研究硕果。

(一)概念阐释

“污名(stigma)源于古希腊人,指暴露携带人不光彩道德地位的身体记号;在基督教时代,该词含有两层隐喻:一指神圣的身体标志,二指身体失调的迹象。现在,污名一般指社会大众对具有某种社会不期望特征的个体或群体贴上侮辱性标签,歧视和排斥受污者。”[1]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污名化在国际关系中也有所体现。有学者认为“污名化(stigmatization)是污名主体(施污国)通过话语建构,对受污对象(受污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身份、行为等有意识、有目的地施加否定性、贬损性的歧视指称,并达到对受污对象贬损目的的动态过程。”[2]由此可见,污名化实质就是污名主体将含有负面特征的概念以污名的形式施加给受污方,是一种借污名的特征抹黑个人或事物的形象化表现。戈夫曼指出了三种污名类别(tribal stigma):首先是痛恨各种身体残废的身体污名,其次是个性污名,最后是与种族、民族和宗教相关的污名。[1]。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到,隐喻(metaphor)是在我们思想和行为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思维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讲是隐喻性的;这些概念构成了我们的感知,让我们能够理解陌生事物与熟悉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些以概念为基础的隐喻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的认知。[3]Charteris-Black提出,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s)在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形成了一系列本体上或者认知上的联系,构成了一个“隐喻——概念隐喻——概念键(conceptualkeys)”的层级认知模式。概念键的存在解释了概念隐喻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概念隐喻则帮我们梳理各隐喻之间的关系[4],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映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5]

(二)文献回顾

目前,已有学者探讨了污名化、隐喻和疾病三者之间的关系。例如:美国学者Susan Sontag以结核病、癌症、艾滋病为例分析了疾病从身体病症转换到政治压迫的隐喻化过程。[6]靳思远和秦在东批驳了西方使用充满隐喻与联想色彩的话语来贬损、抹黑中国的行为,并为破解我国受污困境提出了系列去污办法。[2]张爱军和王子睿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污名化”现象的隐喻和治理,侧重分析了国家污名化隐喻的类型和消解污名的方法。[7]舒绍福通过对新冠病毒的污名化和隐喻性思考,指出欧美国家的媒体用污名化手段将病毒贴上“中国”“武汉”等标签,进而隐喻化新冠病毒。[8]

上述研究主要从污名化角度分析了美国对中国污名中的隐喻现象及“去污方案”,或是基于概念隐喻对污名进行隐喻化思考,缺乏对污名被隐喻化的机制和原因的关注。同时,这些研究多采用理论分析,少有结合美国媒体新闻语料实例来分析疾病污名的隐喻化现象。基于此,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通过新闻实例,分析美媒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对中国施加的隐喻化污名种类及其运作机制、产生原因,进而提出中国对隐喻化污名的去污办法。

二、美国对中国的隐喻化污名分析

本文的语料主要来源于两大美国媒体:福克斯新闻频道(FOX News Channel,简称FNC)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简称CNN)。在对语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后,笔者根据隐喻化污名作用的受污对象将其主要归为“地域污名”和“行为污名”两类:

(一)地域污名

地域污名,即放大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利特征,或是用地域内某件不光彩的事为地域命名。[9]地域污名的受污对象包括该地域及其居民。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美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用“中国病毒”“武汉病毒”来命名新冠病毒,以此污名化中国。

截至2022年3月20日,我们在FNC和CNN网站上分别以“Chinese Virus”“Chinese Coronavirus”“Wuhan Virus”以及“Wuhan Coronavirus”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数篇相关新闻报道(各词条出现频次见表1)。

表1 地域污名在CNN和FNC的出现频次

以下为美国媒体FNC和CNN有关“地域污名”的报道节选:

(1)Trump blames a"Chinese virus."A reporter asked him Wednesday why he keeps calling it this.He replied,"Cause it comes from China.It's not racist at all,no,not at all.It comes from China,that's why.I want to be accurate." (CNN,March 18,2020)

(2)Chinese coronavirus outbreak sparks evacuation of US citizens,diplomats from Wuhan: report. (FNC,January 25,2020)

(3)The resolution takes particular aim at phrases such as“Wuhan virus,”“Chinese virus”and “Kung Flu”for perpetrating“anti-Asian stigma.(FNC,May 20,2020)

(4)As the Wuhan coronavirus continues to spread around China and the world,many are questioning how much the country's colossal censorship apparatus played a role in withholding vit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epidemic until it was too late.(CNN,February 1,2020)

根据以上语料,我们发现美媒把新冠病毒起源地归为武汉,或扩大到中国,因此将病毒命名为“中国病毒”或者“武汉病毒”。该隐喻化污名的始源域是(新冠)病毒,目标域是中国,受污对象是中国。该类隐喻化污名把新冠病毒的特点(伤害力强,传播速度快,让人生病或死亡)作为概念强加给中国,向读者传达“中国伤害力强”“中国会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甚至“与中国人接触会让人生病或死亡”的隐喻。实际上,这些污名是“中国威胁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具体表现,美媒借用地域类隐喻化污名,将中国和至今不明来由的新冠病毒进行捆绑,借此误导公众和国际社会,以影响中国发展。

(二)行为污名

国家形象指“人们经由各种媒介,对特定国家产生的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总体感知”。[10]FNC和CNN的部分报道恶意揣测中国政府的行为,或借中国首先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恶意中伤中国,为中国善意援助其它国家和努力抗疫贴上“口罩外交”“疫苗外交”的标签,让国际公众通过阅读新闻报道形成对中国的负面感知。

在报道中,美媒对中国施加的行为污名主要指向中国政府。美媒认为中国政府刻意传播病毒至全球;并污蔑中国政府对民众隐瞒疫情真实情况,夸大抗疫成效,欺骗公众和国际社会。结合美国媒体FNC和CNN有关新冠病毒的完整报道语境,我们发现美国媒体通过隐喻化行为污名,给中国构建了如下负面形象(以下为美国媒体FNC和CNN有关新冠病毒的报道节选):

(1)病毒扩散者

China used air travel to ‘seed’virusin early stage,top WH official says.(FNC,May 18,2020)

China’s government ‘intentionally’releasedCOVID-19.(FNC,September 15,2020)

(2)舆论操控者

The government continues toshape and control the storyin China,and there are signs that any tolerance for dissent may already be slipping away.(CNN,February 1,2020)

The country (China)iscontrolled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They (China) are inefficient… They (China)have people that are underauthoritarian control.

(3)罪行隐瞒者

There’s no doubt China“knowingly withheld critical information needed to combat the spread of the Chinese-born COVID-19 and to this day continues tospread lies and disinformationon the origin of the deadly virus.”(FNC,March 24,2020)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efforts to “suppress facts”about the virus;China’s influence o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response to COVID-19 and so on. (FNC,May 28,2021)

美媒通过“病毒扩散者”“舆论操控者”“罪行隐瞒者”等隐喻化污名,为中国贴上负面标签。此举误导了公众对新冠疫情的看法,加深了其对中国的负面印象,传达出中国政府的不当行为导致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错误信息。美媒借此把中国打造成一个假想的“不负责任、威害人类安全”的国家,损害了中国国家形象,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三、美国对中国的隐喻化污名探源

西方媒体有关疫情的报道存在歪曲事实和刻意抹黑中国人的嫌疑,其中对中国施加的污名实际上是由意识形态差异、认知差异和语言差异等因素催化而成。以下将从美国政府和美国媒体两大主体具体分析隐喻化污名的产生原因。

(一)利用认知差异操控公众思想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美国政府试图将新冠肺炎疫情甩锅中国,转移公众注意力,以安抚美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对美国政府防疫不力的不满情绪。在这种意识形态指导下,美国媒体利用民众的认知差异,通过构建隐喻性概念三次加工污名,以达到操控大众思想和行为的目的。

媒体首先借隐喻喻体的突出特点,引导人们忽略隐喻本体(受污国)本身的成就和优良特点,这是媒体对污名的第一次加工。而公众看到这些隐喻化污名后,由于缺少正确信息,又结合个人的片面了解和主观想象二次加工污名。不同个体对不同的隐喻化污名有不同程度的印象和理解,个体选择性记忆隐喻化污名,通过沟通交流和网络分享,造成与事实不一的“谣言”,这是公众对隐喻化污名的第三次加工。

在对隐喻化污名的三次加工中,媒体只需在第一步构建一个易为公众认知的隐喻性概念,而后把想象空间留给公众,就能轻易通过个体间的认知差异构建“中国病毒”这一隐喻化污名来操控公众的思想,使公众从内心产生“新冠病毒源于中国”“中国就是病毒”“中国人身上都携带病毒”“没有中国就不会有疫情”等错误想法,误导国际公众将疫情责任归咎于中国,甚至将疫情对世界造成的危害偷换概念为中国威胁世界发展,用隐喻化污名把国际社会的矛头引向中国,引发国际社会公愤,进而压制中国。

(二)报道争议话题博取公众眼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被迫居家隔离,暂停公共性聚集活动,网络便成为了解外部情况的窗口。在此特殊时期,人们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有关新闻。具有敏锐观察力的媒体争先报道新冠肺炎疫情,获取流量和经济效益。在众多媒体的竞争中,想要获得浏览量,需要大胆的标题、独特的内容和视角,争议会带来流量。因此,某些媒体可能并未完全了解事实就发表相关有误报道或评论来引导民众;或是报道不全面,断章取义;又或是对所获新闻进行不当加工,添加隐喻化污名误导公众,博取公众眼球,获得流量,促进自家媒体在行业内的发展。

(三)借隐喻化污名承载政治目的

新闻报道在国内公信力高,报道内容受各国文化和社会背景影响,在涉及政治生活或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方面会反映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从“东亚病夫”到“中国威胁论”,美国在某些方面对中国存在负面印象。

四、去污:让疫情去政治化

由于网络消息传播迅速,美国媒体给中国施加的污名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也阻碍了全球抗疫进程。因此,于中国而言,消解污名,让疫情去政治化,对塑造良好国际形象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尤为重要。

(一)增强综合国力

国际社会上,综合国力强弱会影响阵营划分,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而那些因为意识形态差异与我国产生冲突的国家,也可能会因为对中国有市场和产品依赖,或综合国力不敌中国,而不敢贸然污名化中国。中国一直倡导求同存异,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不会主动树敌,也不愿背负莫须有的骂名。因此,增强综合国力,能从根本上减少美媒对中国施加的隐喻化污名,一定程度上降低隐喻化污名给中国带来的负面政治影响,使国际社会用更公正的态度看待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的成绩。

(二)保障信息公开

新冠肺炎的舆论场充斥着来自各方的信息,不同立场、不同属性的信息共同争夺舆论场中的话语权。真相要想跑在带有隐喻化污名的谣言前面,则需及时得到公开。

对此,研究人员应该坚持新冠溯源,从多方面找到新冠病毒源头,并坚持信息公开透明共享。在尚未完全肯定新冠病毒源头时,不妄下定论。用科学溯源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立场。“新冠病毒溯源是一个科学问题,中国政府始终支持科学开展新冠病毒溯源,反对将溯源工作政治化,反对将溯源工作作为‘甩锅’的工具。”[11]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应通过公布有关感染、治愈及接种疫苗人数的真实数据,反驳美国媒体指称中国隐瞒疫情和吹嘘功绩的报道。此外,中国医疗界还可以加快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步伐,及时向国际报告研究成果,为全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中国贡献,让世界看到中国行动和中国担当,使“病毒扩散者”这一隐喻化污名不攻自破。

(三)讲好中国故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及其他城市经过长时间疫情管控,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但由于地域限制,语言文化差异,国际社会缺少渠道而无法得知中国抗疫情况。因此,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自塑中国形象变得尤为重要。将外国人能理解的文化要素引入中国抗疫故事中,弘扬疫情中中国人的精神,把中国抗疫故事和对国际社会疫情防控的贡献以全媒体方式向国际传播,以便国际社会能了解中国抗疫的一手资料,使公众有分辨报道真实与否的能力,避免国际公众被别有用心的他国政府和媒体操纵思想,以帮助国际公众理性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客观认识中国。

五、结语

时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人类的生活尚未完全回到正轨。在初次发现新冠病毒时,中国反应迅速,积极采取措施管控疫情,防止疫情扩散。无论是政府、媒体、医护人员还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大家都恪尽职守,不存在美国媒体所报道的操控、隐瞒等行为。我们在防控国内疫情的同时也为全球贡献中国抗疫经验、中国抗疫方案、中国抗疫智慧和中国抗疫力量,倾力援助国际社会,展现出大国担当、大国风范。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绝不是一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能做成的,只有各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同抗疫,才能尽快找到彻底消灭新冠病毒的方法。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国家间联系日益紧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所在,是民之所向。因此,我们不能通过施加隐喻化污名抹黑或攻击某个国家,而应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寻找消灭病毒的方法上,剥脱新冠病毒携带的政治因素,让公众对新冠病毒的关注回归到疾病本身。

猜你喜欢

进行搜索
“一分为三”视域下《伤寒论》英译研究评述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探索与实践
——以“旅鲜”App为例
监察案件录音录像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
以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结节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山慈菇-皂角刺药对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Δ
北京市初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效果研究
云南猛硐中学瑶族学生体质健康分析研究
南充市顺庆区拉丁舞培训机构的现状研究
我国船员心理健康状况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