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应用安全护理的价值

2022-08-01皮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9期
关键词:营养液插管通气

皮英

423000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病房中,机械通气属于一种辅助疗法,基于呼吸机帮助下,能够维持患者气道处于通畅状态,避免身体出现缺氧以及蓄积二氧化碳等[1]。但以机械通气方式进行治疗,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鼻饲指的是经鼻腔将胃管送至患者胃中,给予患者流食,主要应用于处于昏迷状态或无自主进食能力患者中,该方法也易导致患者出现腹泻等胃肠道并发症,若鼻饲速度较快,容易使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症状,甚至还会出现脱管、堵管、误吸等不良问题。因ICU 患儿体质较为虚弱,更易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及时辅以有效护理干预则显得尤为重要[2]。本研究为了探讨以安全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展开具体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ICU就医的接受机械通气鼻饲治疗的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年龄3 个月~11 岁,平均(5.82±1.80)岁;体重7~38 kg,平均(18.67±4.25)kg;疾病类型:重症手足口病5 例,脑炎10 例,重症肺炎25 例。观察组40例,男20 例,女20 例;年龄3 个月~12 岁,平均(6.04±1.92)岁;体重7.5~40 kg,平均(19.24±4.68)kg;疾病类型:重症手足口病7例,脑炎13例与重症肺炎20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儿家属知情同意;②有完整临床病历资料者;③无凝血功能障碍者;④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排除标准:①合并器质性病变者;②合并房间隔、室间隔缺损者;③存在肺动脉狭窄者;④肝、肾等存在严重疾病;⑤存在其他免疫系统疾病;⑥智力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⑦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⑧研究中途退出者。

方法: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根据医嘱与患儿病情提供护理服务,及时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密切观察并记录其各项生命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告知患儿家属照护需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入安全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评估病情:在患儿进入ICU 病房后,需对其基本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吞咽能力、生命体征、意识等,并对患儿营养状况进行评估,若患儿存在营养不良情况,需联合营养师、责任护士及临床医师等制定出营养方案,以此来提高患儿营养状况。检查患儿有无鼻饲禁忌证,如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腹泻等,若存在,则不可实施鼻饲。②展开插管护理:在开展插管工作时,由专科医师以喉镜作为引导进行插管处理,以此来确保插管准确性。若插管过程中患儿存在不良反应无法合作,如反胃、呕吐等,可向其注入咪达唑仑药物后,再开展气管插管工作。③展开气道护理:为了降低拔管、脱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在固定鼻饲管时,需应用透气性良好与黏度较高的胃管贴进行固定,确保患儿在打喷嚏或者翻身时,无法拔除鼻饲管。与此同时,为了预防堵管现象发生,在第1次泵注营养液前,可先以缓慢速度,泵入浓度为5%的葡萄糖50~100 mL,控制泵入速度为5~10 mL/h,若患者耐受性较为良好,则可适当将泵入速度调快,增加输注量,且确保匀速输入。除此之外,还需确保营养液无渣,且不易聚集成颗粒状。④展开误吸处理:在鼻饲过程中,为了降低患儿出现误吸状况,可调整患儿体位,将头抬高约35°;若患儿存在呕吐、呛咳等症状,可将患儿体位调整为侧卧位,避免营养液流入气管,导致患儿出现误吸。⑤展开胃肠道护理:为了减少患儿的胃肠道反应,需严格控制好营养液的输出速度、浓度与渗透压,并定期对患儿体重进行测量,检测各项指标,如电解质、血糖及肝功能等。⑥展开基础护理:a.体位干预:在患儿接受治疗期间,尽量以半卧姿势为主,将枕垫放于患儿肩颈部,确保通气顺利开展;b.病房干预:为患儿营造良好病房环境,做好通风、消毒工作,维持室温于20~24℃,保持湿度为55%~60%,以消毒液每日对病房地面进行2 次清洁处理;每日以紫外线照射灯实施1 次消毒处理;定期检查患儿受压处皮肤,防止出现压疮症状;c.降温干预,基于疾病因素患者发热情况明显,结合患儿情况进行药物降温、物理降温(冰袋降温、温水擦浴);d.及时询问及征求患儿家属意见,对于存在负性情绪者,需给予理解并鼓励患儿家属,充分发挥护患协同作用,以此来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①比较两组各项血气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与血氧饱和度等;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指标包括误吸、堵管、脱管、胃肠道反应等;③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量表共计19条项目,总分值是95分,分为不满意(评分≤59分)、一般满意(评分60~84分)与满意(评分≥85分),护理满意度=(一般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比较:观察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和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比较(±s)

组别 n 氧分压(mmHg)二氧化碳分压(mmHg)氧合指数(mmHg)血氧饱和度(%)对照组 40 72.45±4.40 45.38±7.43 389.28±11.39 89.13±2.04观察组 40 90.18±8.28 34.12±2.08 450.34±15.62 96.25±4.38 t 11.959 9.230 19.976 9.320 P 0.000 0.000 0.000 0.000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经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均有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n(%)]

讨论

机械通气属于临床常用辅助治疗方法,通过使用机械装置对患儿自主呼吸进行改善或改变,将其应用于重症患儿治疗中,可通过机械通气来增加患儿胸腔内压力,并对气道压力进行调节,最终有效改善患儿静脉回流量,加快肺部功能恢复速度[3]。鼻饲属于营养供给方法,通常应用于无法自主进食、危重症患者中。在临床儿科ICU 病房中,对于以机械通气方式治疗的患儿,若满足鼻饲条件,大多会采取鼻饲法来给予其营养支持,确保患儿身体营养状态[4]。虽然以鼻饲方式能够免去咀嚼,但是具有较高风险,因此在鼻饲期间应强化护理管理工作,以此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5]。在开展护理时,需考虑到患儿群体特殊性,大多数接受机械通气鼻饲治疗患儿是由于病情较为严重,才需使用机械通气,再加上患儿体质较弱,抵抗能力较差,因此其发生胃肠并发症概率较高,病情恶化风险较高[6]。既往临床常以传统护理模式展开护理,侧重于患儿病情护理,未重视患儿对于护理服务的需求,因此护理效果不显著。在实施鼻饲喂养时,最重要的是患儿安全,不仅要确保插管速度快且安全,还要对插管进行有效固定,确保患儿体位正常,严格控制营养液的温度与泵注速度等。而安全管理则是从病房环境、用药方面等展开干预,在开展护理服务前,先对患者展开综合评估,结合患者具体状况制定出相应防范计划,具备针对性与全面性特点[7]。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分析常规护理与安全护理模式的干预价值,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血气指标更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满意度更高,可见以安全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所得护理效果显著。在实施鼻饲前对患儿展开评估,并由专科医师借助喉镜进行插管,可降低导管误插事件的发生;通过胃管贴片对胃管进行固定,相较于既往临床以胶布对鼻翼与峡部进行固定,牢固性更强,可降低导管脱落等事件的发生;通过营养泵方式注入营养液,可降低传统鼻饲方法对交感神经所造成的刺激,减少患儿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并借助营养泵将营养液匀速泵入患儿体内,可避免鼻饲量过小、堵管等问题发生;通过对患儿展开体位护理,可降低误吸现象发生。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研究量较小、未深入分析患儿远期疗效等,临床需加大研究量,深入进行研究与分析,进一步明确循证护理在重症患儿中的治疗效果,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以安全护理模式对儿科ICU 机械通气鼻饲患儿展开护理干预,可确保患儿治疗安全,降低非计划性脱管、堵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既能够确保鼻饲患儿营养供给、维持治疗,还能够提高临床整体护理质量,适宜推广。

猜你喜欢

营养液插管通气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不同营养液对火力楠移植的影响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