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电凝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08-01钟华林李玲波卢柳斌覃焕桦
钟华林,李玲波,卢柳斌,覃焕桦
(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西 柳州 545005)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疾病,病因主要是细菌、分泌物滞留扁桃体窝,造成炎症反复发作[1]。针对慢性扁桃体炎,临床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采取手术治疗,而传统扁桃体炎剥除术虽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存在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及术后疼痛明显等缺点[2-3]。近年来,我科在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上采取了双极电凝切除术,临床结果表明该术式具有满意的效果。本研究探讨双极电凝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扁桃体炎。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BPPV诊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4];②临床资料完整,且具有良好手术指征;③无精神疾病及认知障碍;④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急性发作期的慢性扁桃体炎;②凝血功能障碍及全身性疾病;③风湿性关节炎及肾炎疾病;④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8.12±2.26)岁;病程2~26年,平均病程(15.12±1.52)年。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8.26±2.31)岁;病程2~26年,平均病程(15.22±1.4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扁桃体炎剥除术,具体操作如下:选择坐位进行手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式,具体为:1%普鲁卡因+肾上腺素(1∶1 000)混合液浸润舌腭弓、咽腭、黏膜下、扁桃体周围。麻醉成功后,可借助扁桃体钳夹抓扁桃体,上提扁桃体以充分显露舌腭弓、扁桃体周围黏膜,针对黏膜部位借助弯尖刀作切开处理,经切口部位将剥离器插入其中。对扁桃体上极、外膜周围组织进行游离处理,之后用扁桃体圈套器钢丝套住扁桃体,之后再上提扁桃体,而对于钢丝则作下压处理。收紧钢丝对扁桃体的根蒂作切断处理,使扁桃体能完整被切除。手术完成后予以压迫止血,若观察未见出血情况,确定是否完全切净。观察组采用双极电凝切除术,具体操作如下:采用气管插管的全麻方式,将输出功率调节为25 W,用开口器对舌根作按压处理,方便显露双侧扁桃体,夹持扁桃体中部后内拉,显露扁桃体囊、周围组织间隙。经双极镊切除扁桃体的上极黏膜约1 mm,之后作电凝处理,电凝时间2~3 s。采用止血钳分离扁桃体周围间隙,充分暴露扁桃体上端被膜,以扁桃体钳夹持,周围包膜予以双极电凝切除,以自上而下方式切除扁桃体后进行止血处理。手术完成后用纱布球压迫扁桃体实现有效止血,观察是否存在扁桃体残留及出血情况。取出口腔、咽部分泌物,术后全麻恢复后拔除气管插管,并将患者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是从麻醉起效到止血完毕的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吸引器吸出的血量、压迫止血棉球数目来估计,记录术中一侧扁桃体从手术开始至结束的出血量;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分值0~10分,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难以忍受的疼痛。②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术腔反应情况。术腔反应程度:轻度:形成均匀白膜,腭舌弓、腭咽弓无肿胀或轻度肿胀;中度:形成均匀白膜,腭舌弓、腭咽弓肿胀但未见咽腔狭窄;重度:白膜厚度不一,腭舌弓、腭咽弓明显肿胀、充血,且咽腔也出现明显狭窄。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 L) 术后疼痛评分(分)观察组 50 13.12±2.51 6.25±2.11 2.32±0.36对照组 50 21.14±3.02 24.15±12.26 4.01±0.51 t 14.441 10.174 19.143 P 0.000 0.000 0.000
2.2 术后出血、术腔反应发生率观察组的术后出血与术腔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与术腔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临床中常采取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常规手术方式主要是剥离切除术,该术式的效果已经被证实,但也存在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高及术后疼痛明显等缺点,且传统剥离术侵入性操作时间较长,在具体操作时容易引起扁桃体炎的刺激,其直接结果是发生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利的影响[5]。因此,临床中也强调采取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微创理念近年来得到了推广应用,在对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上,双极电凝切除术也取代传统术式治疗疾病[6]。本研究比较了传统扁桃体炎剥除术、双极电凝切除术用于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双极电凝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效果较为满意。此外,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术后出血及术腔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双极电凝切除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双极电凝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双极电凝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及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术中借助边切割边电凝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患者术中出现大出血情况,手术安全性高;第二,术中采取钝性分离组织的方式可以减少组织创伤,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早日恢复;第三,传统扁桃体炎剥除术在开切口的过程中,容易引起不同的手术刺激,严重影响患者神经末梢,使患者术后极易出现疼痛,而双极电凝切除术因其牵拉刺激小,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更轻[7-8]。但双极电凝切除术的具体实施上也需要注意,手术操作过程中必须做好术前相关检查工作,控制输出功率大小,且具体实施操作时应动作轻柔,主要避免组织过度牵拉引起损伤的出现,从而取得满意的效果及良好的预后。
综上所述,双极电凝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程度轻等优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