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任关系的供应链契约选择

2022-08-01

物流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决策者契约矩阵

林 丽

(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0 引言

供应链成员间合作关系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协调是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关键。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行为主要是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契约或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的。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信任关系,信任能使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确定的动态环境中,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时减少摩擦,促进合作。以日本和美国的汽车制造业为例,日本汽车公司由于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开发新汽车所需的时间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其绩效要远胜于美国的汽车制造商。由此,在供应链内部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不仅有助于供应链契约的有效运行,还有助于促进稳定合作,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

已有不少学者认识到信任在供应链协调中的重要作用,从信任机制、信任维度以及信息共享等各个角度进行定性的研究,但鲜少涉及供应链成员信任关系的表征与量化。例如,Pezeshki,等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的供应链层级间的奖惩协调机制;李亮,等针对需求不信任,通过引入保险金的方式来降低风险;张玉华,等利用价格折扣契约、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构建了基于信任的供应链信任共享及协调模型。相对于抽象的信任行为,定量表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更易于清晰地描述成员间的信任关系。鄢章华,等采用信任度的概念定量刻画供应链成员间的信任关系,设计信任机制,并建立了网络均衡。文献[13]假设两个成员间的信任程度相等,但是根据社会网络理论,信任关系具备方向性,A对B和B对A的信任程度也不可能完全相等。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供应链成员间基于相互的信任而进行合作,然而并不是所有供应链成员间一开始都有直接业务联系,供应链成员间的信任不仅仅是通过成员间的多次直接合作由合作经验产生,更多的是来自于第三方的信任,由信任关系的传递产生。基于此,供应链网络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网络,基于社会网络探究供应链成员间的信任关系是有益的探索。

信任是供应链合作关系稳定的基石,而供应链的长期稳定运行更需要合理契约的保障。现有供应链契约协调研究大多基于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追求“经济性最优”原则。例如,Sang讨论了在集成模型下退回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的最优决策方案;Wang,等分别讨论了分散情况和集中情况的最优策略,发现分散模型下供应商通过设置最优生产量能实现供应链协调,并且两个零售商之间存在唯一纳什均衡解。然而,即使供应链内部成员间制定了理论上“最优”的契约方案,诸如三聚氰胺奶粉、含铬大米等事件仍时有发生。这是由于契约在实施过程中,受到资产专用性、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等因素影响,供应链中部分成员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导致供应链成员间的信任危机,原来协调的供应链契约也会变得失调。供应链成员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有着不同的契约偏好,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产生意见分歧难以避免。仅仅依靠供应链契约的既定设计难以达成实际的协调,必须经过签约各方反复协商、信息交互和多次谈判,才有可能达成共识,得到各成员“满意”的供应链契约方案。Singh,等主张供应链协调本质上是多准则群决策问题,需要协调契约达成共识来解决;Liu认为采用共识决策方法能够实现能源应急供应链的合作。本文的研究视角即由此出发,研究信任关系下供应链网络成员如何通过共识决策协商得到“满意”的契约方案。

由此,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构建供应链网络成员间信任关系,以共识决策方法探究如何得到供应链成员满意的契约方案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通过定量描述供应链成员两两之间的信任程度,提出了一种有效描述供应链网络成员信任关系的方法。(2)采用共识决策方法,构建了基于信任的供应链网络协调契约方案选择共识模型,通过决策者信任权重调整分歧契约要素,协调不同成员的利益诉求,促进共识从而得到满意方案,拓展了共识决策在供应链协调问题中的应用。

1 预备知识

1.1 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

1.2 信任度量

2 供应链成员信任评估

2.1 信任传播

在供应链网络中,成员间既存在着直接信任关系,也存在着间接信任关系。存在合作关系的供应链成员之间由于在多次的合作经验可以建立起直接的信任关系;而完全陌生的个体间完全可能由于一方对另一方先采取信任策略,通过信任传播而最终建立间接信任关系,从而补全信任网络。在完全信任网络下,更容易保障成员的利益,促进供应链契约的有效运行。

根据文献[25],对偶信任传播算子P可定义如下:

2.2 信任权重

3 基于信任的供应链契约方案选择共识模型

3.1 共识测度

在得到每位决策者的评估值后,对决策者意见之间的共识水平进行衡量并与阈值比较,只有当共识水平达到阈值时,所有的契约方案才能被接受。共识水平由决策个体的犹豫模糊语言评价矩阵与群体犹豫模糊语言评价矩阵之间的距离度量。

当群体共识水平满足事先设定的阈值时,意味着当前的契约方案可以被接受,反之,则需要调整方案属性值以提高群体共识水平。

3.2 反馈调整

(1)识别调整对象。在群体共识水平不满足阈值时,决策者对契约方案存在分歧,需要识别不满足共识水平的契约方案和准则,确定需要调整的契约方案值。

首先,确定存在分歧的方案。群体关于各个方案的共识度计算如下:

其次,确定存在分歧的准则。群体关于各个准则的共识度计算如下:

4 算例分析

4.1 供应链成员信任评估

制造商与其供应商之间有着直接合作关系,可建立起直接的信任关系,而其他互不相识的供应商之间可以通过第三方的信任传播建立起间接的信任关系。

根据合作关系确认五位决策者的直接信任关系,如图1所示,可得决策者初始信任矩阵Λ为:

图1 决策者直接信任关系网络图

通过信任传播,五位决策者建立间接信任关系,得到完整的决策者信任关系网络如图2所示。通过对偶信任传播算子补全后的信任矩阵Λ 为:

图2 决策者完全信任关系网络图

由补全的信任矩阵计算各决策者信任函数值,并得到五位决策者信任积分为:=0.675 ;=0.388;=0.568;=0.409;=0.605。

利用决策者信任积分计算决策者初始权重为:

4.2 基于信任的供应链网络协调契约方案选择的共识模型

4.2.1 共识测度。首先,由五位决策者分别对方案进行评价,得到犹豫模糊语言评价矩阵如下所示:

其次,利用决策者信任权重,根据式(11)集结得到群体的犹豫模糊语言评价矩阵:

然后,将决策个体的犹豫模糊语言评价矩阵与群体的犹豫模糊语言评价矩阵进行距离测度,得到共识矩阵如下:

最后,通过式(13)计算群体共识水平为089090,未满足阈值,则进入反馈调整。

4.2.2 反馈机制。首先,识别分歧契约方案与准则,确定需要调整的契约条款,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1)计算群体关于各个方案的共识度如下所示:

契约方案,和存在意见分歧。

(2)计算群体关于各准则下的共识度如下所示:

各决策者关于准则存在意见分歧。

(3)判断共识矩阵中分歧方案和准则的对应值是否满足阈值

由此,确定最终需要调整的契约条款值为和,利用公式进行调整得到新的决策矩阵为:

最后,各决策者根据新一轮的决策矩阵进行重新评价,得到新一轮的评价意见,进行共识测度。

(1)新一轮的犹豫模糊语言评价矩阵和群体犹豫模糊语言评价矩阵,如下所示:

(2)新一轮的共识矩阵计算如下:

(3)计算群体共识水平,092090,共识水平可接受,反馈结束。

根据第二轮得到的准则权重计算决策者关于各个方案的共识水平,如下所示:

根据共识水平,方案排序是,最优方案为方案。则制造商应该按照批发价6.5万元/台、批发量150万台、收益共享率4%的指标同各供应商签订供应链契约。通过算例验证得出制造商和供应商提出的5个供应链契约方案中,供应商提出的方案最优,制造商、供应商和提出的方案为次优,供应商提出的方案未满足共识阈值,则可以不再考虑。

5 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关系的供应链契约选择的共识决策框架。首先,将供应链视为社会网络,基于供应链网络成员的合作关系构建直接信任关系,并通过第三方成员的信任传播构建间接信任关系,从而建立起供应链成员的完全信任网络。据此,可以得到各成员在供应链网络中的信任权重。其次,构建基于信任的供应链网络契约方案选择的共识模型,识别分歧的契约方案值,并通过信任权重得到决策者信任的方案调整值,由此反复调整决策者对方案的评价意见值。最后,得到满足阈值的共识方案,即决策者满意的方案。

本文所提出框架的优点在于:(1)结合供应链的社会网络特性,定量描述供应链成员间的直接信任关系和间接信任关系;(2)既满足了供应链成员对供应链网络协调契约方案的共识追求,又协调了供应链成员间的利益分歧。

然而,本文描述的供应链成员间的信任关系是静态的,信任关系的改变可能会引起供应链成员偏好的变化以及改变决策,在未来研究在供应链成员的动态信任关系下如何达成共识会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猜你喜欢

决策者契约矩阵
契约中国
——马鞍山市博物馆馆藏契约展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论决策中的信息辨伪
决策过程的三个伦理问题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矩阵
矩阵
矩阵
契约精神在国企成长未央
决策者声望寻求行为、团队努力与团队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