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糊评价的建筑工程评标方法研究

2022-07-30秦怡琳马天柱

山西建筑 2022年15期
关键词:招标人投标人评标

秦怡琳,马天柱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6)

1 概述

在建筑工程招标各阶段中,评标阶段位于重中之重,科学、合理的评标方法有助于业主选择一个适合的承包商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目前评标过程中存在定性评价较多而定量评价较少的现象,不利于理论性、系统性地开展评标工作。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有助于既快速又精准地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获得理想的评标结果。

2 建筑工程评标概述

2.1 评标的定义

评标是指招标人收到投标人递交的投标文件后,组织评标专家预审投标文件的资格,检查投标人是否符合招标人要求并打分,得出各投标人的得分排序的过程[1]。评标工作由招标人指定的评标委员会进行。招标人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对每个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的评审进行最严格的保密。评标是招投标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为使所有招标投标活动符合公平公正的要求,评标活动必须公开透明;评标工作的质量决定了能否在投标人中,找到最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一个。

2.2 评标的基本要求

评标是贯穿招投标活动的重要环节[2],只有满足如下几个要求的评标方法,才能在所有投标人中,选出最匹配的中标人。1)公正性。指要提前在招标文件中说明评标原则和标准,并且在招标文件发布后无特殊情况不允许变动,以保证各投标人公平竞争的环境。在邀请招标过程中,被邀请参与投标人要慎重考虑,未被邀请坚决不允许参与投标活动,以此来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正性。2)适应性。指要充分考虑不同项目之间的个体特殊性,不同的建设项目,要加入不同方面因素的考虑,设置不同的评标指标。举个例子,通常大型的建设项目要考察其工程造价以及施工技术;而对于风险系数较高的建设项目,则要查看投标人之前经手的各项目的情况以及最后的完工成果。3)科学性。指评标要采用满足科学性要求的评标原则和标准,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投标文件,了解投标人的情况,要在保留灵活性的基础上,达到综合评价各投标文件,做出正确决策的主要目标。4)要反映招标人的意愿。

2.3 评标的程序

评标程序是指在国家有关建设工程招投标部门的指导下,由评标组织综合考察投标人各方面的素质后在中标候选人中选择中标人的全过程。评标程序如下:

1)评标准备。2)初步评审。包括形式评审、资格评审、响应性评审、判断投标是否为废标、算术错误修正以及澄清、说明或补正六个环节。3)详细评审。包括投标报价、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机构、企业综合素质的评审和评分以及汇总评分结果五个环节。4)综合评价各投标文件后推荐中标候选人。

3 评标指标体系以及评标模型的研究

3.1 建立评标指标体系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尽可能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建立原则如下:

1)完备性。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招标人想考察投标文件的所有方面的信息。2)代表性。指标体系中选择的指标必须能有针对性地显示出被评价对象在某一方面的鲜明特点,每个指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考察投标文件。3)契合性。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要紧紧围绕招标人的意愿和招标项目的目标设置,而且指标之间不能出现相互冲突的情况。4)客观性。指标的选择要尽量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确保评标结果客观、真实。5)规范可比性。所选择的指标体系要能够适用于大多数的建设项目,便于比较不同招标文件最后的评标结果。6)简明性。满足完备性原则的前提下,指标的选取应尽量做到少而精。7)可衡量性。选择的评标指标必须是可以将其用某种方法定量描述的。

3.2 评标指标体系的确立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标指标体系是进行建筑工程综合评价的前提条件,评标指标体系包括投标报价、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机构、企业综合素质四项[3]。

1)投标报价。在投标过程中,不论是投标人还是招标人最为主要的目标就是获得经济效益。所以,在实际评标中要考虑到不同工程建设项目的自身特点,对工程造价、主要材料单价、计日工单价赋予不同权重确定。2)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技术方案、质量管理体系、安全和环保管理体系、施工进度安排,能否在规定的竣工日期内或者提前完成施工计划,降低成本等要求。3)项目管理机构。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缩短项目的工期,以及高质量、高效率、安全文明地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一般从项目经理资格与业绩、技术负责人资格与业绩以及其他主要人员三方面来考察投标单位的项目管理团队。4)企业综合素质。评标委员预审各投标单位报上来的投标文件时,往往需要关注企业的财务能力、企业业绩以及其履约信誉等内容。综合考核各投标单位这些方面的因素后,评标委员会才能最终确定项目的归属。

3.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1)对列入考察范围的各指标要素构建相互关联的层次递进结构。

2)比较相邻层次间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给出具体的量化标度,建立判断矩阵:

aij为指标i与指标j比较后得到的标度值。

3)计算各指标要素的权重,以矩阵A为例[4],具体步骤如下:

a.将判断矩阵A=(aij)nxn的每行元素相乘得到Mi:

(1)

b.将Mi开n次方:

(2)

c.归一化Vi:

(3)

则W=[W1,W2,…,Wn]T为所求特征向量,W1,W2,…,Wn为各指标要素的权重。

d.计算最大特征值。

(4)

e.进行一致性检验。

计算一致性指标,其中,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5)

从表中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计算CR:

(6)

当CR<0.1时,认为结果符合一致性的要求,可以接受;当CR≥0.1时,应进行适当修改,使其满足CR<0.1,以符合一致性。RI是一个修正系数,用来消除由判断矩阵阶数的影响造成的不一致性(见表1)。

表1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数值表

3.4 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标模型

3.4.1 构建综合评价矩阵

当评标的时候,负责评标的专家们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对每个投标文件进行打分时,专家们可按照如下评语来进行评分工作:B=(优秀,较优秀,良好,较差,差)=(10,5,0,-5,-10),这样可以得到综合评价矩阵R[5]:

其中,m为投标人的数量;n为评标指标的个数。

3.4.2 计算评委评价成绩

计算出每一位评委对所有评标文件的评标成绩:

[M1,M2,…Mm]。

3.4.3 综合所有评价结果

接着计算各个评委对每一个投标文件评价成绩的算术平均值,这就是该投标人递交的投标文件的最终评标结果,用N表示,N=(N1,N2,…,Nm);最后根据各投标人的得分进行从高到低的排序,确定最终的中标候选人。

4 实例应用

4.1 工程概况

某教育集团建设项目进行建筑工程招标,该项目总共的投资金额数值为13.6亿元,其中,用于建设项目施工的数值为9.2亿元,政府规划的可用的建筑面积为18.3万m2,计划建设工期为26个月。

采用投标报价、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机构以及企业综合素质作为该项目评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指标,共有甲、乙、丙、丁、戊5家投标单位通过审查进入下一步投标文件的比较。评标委员会共5人,包括招标人1人,从评审专家库中遴选社会评委4人。

4.2 评标模型的建立

4.2.1 评标指标体系的确立

1)准则层:

B1为投标报价;B2为施工组织设计;B3为项目管理机构,B4为企业综合素质。

2)子准则层:

投标报价:C1投标总价;C2主材单价;C3计日工单价。

施工组织设计:C4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C5质量管理措施;C6安全与环保管理措施;C7工程进度与资源配备计划。

项目管理机构:C8项目经理资格与业绩;C9技术负责人资格与业绩;C10其他主要人员。

企业综合素质:C11财务能力;C12业绩;C13履约信誉。

4.2.2 准则层权重的确定

1)判断矩阵的建立。

由评标专家从准则层指标任意挑选出两个进行比较,并建立以下判别矩阵:

可得到准则层判断矩阵A如下:

2)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根据公式计算可得:

归一化处理后得到:W=[W1,W2,W3,W4]T=[0.33,0.23,0.26,0.19]T。

3)一致性检验。

所以,准则层权重为[0.33,0.23,0.26,0.19]T。

4.2.3 子准则层权重的确定

1)判断矩阵的建立。

同准则层一样,判断矩阵构建如下:

2)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同准则层一样,计算如下:

WB1=[2.29,1.04,0.25]T,λmax=3.06;

WB2=[0.96,0.96,0.62,0.2]T,λmax=4.26;

WB3=[0.76,1.26,1.10]T,λmax=3.10;

WB4=[2.24,0.43,0.39]T,λmax=3.07。

3)一致性检验。

同准则层一样,计算如下:

CIB1=0.03,CRB1=0.052<0.1;

CIB2=0.087,CRB2=0.097<0.1;

CIB3=0.049,CRB3=0.085<0.1;

CIB4=0.033,CRB4=0.056<0.1。

一致性检验均通过,计算子准则层每个指标的权重:

C1=0.64×0.33=0.211,C2=0.29×0.33=0.096,

C3=0.07×0.33=0.023,C4=0.34×0.23=0.078,

C5=0.34×0.23=0.078,C6=0.22×0.23=0.051,

C7=0.1×0.23=0.023,C8=0.24×0.26=0.062,

C9=0.4×0.26=0.104,C10=0.35×0.26=0.091,

C11=0.73×0.19=0.139,C12=0.14×0.19=0.027,

C13=0.13×0.19=0.025。

4.2.4 中标候选人的确定

5位评标委员会的成员对每份投标文件中的各项因素进行评估打分,按照评语集合B=(优秀,较优秀,良好,较差,差)=(10,5,0,-5,-10)来进行,具体打分情况见表2。综合每位评委的评价分数,各个投标单位的得分及排序如下:

N甲=4.378;N乙=0.988;N丙=6.548;N丁=3.538;N戊=2.245。

N丙>N甲>N丁>N戊>N乙。

因此,确定投标单位丙为中标候选人。

表2 评委打分情况

5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评标工作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项目是否成功,本文从投标报价、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机构和企业综合素质四个方面建立了评标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标模型,较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为因素以及主观意识对评标结果的影响,使评标过程趋于科学合理,并以一实例验证其有效性,如果能将计算机编程语言与确定指标权重的整个计算过程有机结合起来,那么评标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这还需要后续的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招标人投标人评标
采购招标过程中评审基准价的选择和适用性分析
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的构建和应用研究
关于提高专家评标水平和质量的探讨
如何管理评标专家的行为和提高评标结果的质量
浅析招标投标项目中标人与招标人的博弈
建设工程评标审计
关于在物资采购中如何发挥好招标人代表作用的思考
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投标人资格要求探讨
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
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人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