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鉴定学跨校修读智慧学习的运行机制与实践研究

2022-07-30王添敏宋慧鹏裴志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一流考核

张 慧 王添敏 宋慧鹏 裴志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跨校修读智慧学习是基于“互联网+”教育理念而探索的一种新的高校在线教学模式,它是借助目前上线的国家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教学平台,各高校学生可以跨越地域限制,根据高校间的协议,选择其他高校的精品课程进行学习,获得的学分能够纳入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2]。由于跨校修读课程均为国家或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为此该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教学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迁移创造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我校《中药鉴定学》课程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一流线下课程,首批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是辽宁省教育厅启动的高校跨校修读学分的建课试点单位,其他高校学生可在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网(www.upln.cn)进行跨校选课,目前已有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大学等中药学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了选课,并进行了学分认定。本研究主要针对本校《中药鉴定学》跨校修读智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3-4],利用超星学银线上网络平台,开展了《中药鉴定学》跨校修读智慧学习的运行机制与实践研究,以期为跨校修读课程的实施提供参考,推动高等院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 跨校修读智慧学习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创新性、实践性、相容性不强 目前跨校修读课程基本为国家精品资源课,但课程的内容未跳出传统教学模式,有形的教学内容未凸显其特色和新颖性,无形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无从体现;中药鉴定学课程主要讲授药材的真伪鉴别,实践性较强,但线上的实践教学内容偏少,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未针对不同专业设计课程,致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知识掌握尺度不明确,个性化学习不够。

1.2 教学模式互动性、交流性不够 现有跨校修读课程缺少学生间、师生间的同步或异步交流,不能适应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研究探索型学习和专题型学习等创新的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不能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互动方式; 教学方式与手段缺少创新,没有充分挖掘互联网的平台优势与技术优势。

1.3 考核方式不可控,与智慧学习不同步 目前跨校修读学分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线上采用单元测试与作业,线下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该考核模式的考核项目过于简单,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学习投入与自我管理等方面不能全面考核。

1.4 评估和动态的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 跨校修读课程的评估对于学习者没有采取有效科学的方式收集反馈意见,线上教学基本处于无监控状态,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能靠自我管理来完成,同时对教师也未形成动态评价体系和标准,无法评价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不能及时更新。

2 跨校修读智慧学习运行机制改革与实践

2.1 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与实践 制定专业教学团队的师资标准,组建一批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同时制定教学团队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保证跨校修读课程要求“五个一流”中的“一流教学团队”

2.2 教学内容的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创新性、精品特色的教学内容建设:重新构建教学内容框架体系及知识点,凝练课程内容精华,进行知识碎片化。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图片、视频、案例的选择,加强教学内容编写的时代性与艺术性,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体现课程的精品特色和内容创新性。

多专业、多层次相容性的教学内容建设: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教材,设计不同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资源建设,突显课程的个性化,保证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到适合的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相容性。

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建设:针对目前实践教学内容偏少问题,设立翻转课堂模式,采用可实现的性状、显微鉴定的设计性实验环节,设立实时课堂,提高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提高学生中药鉴定学的实践能力。通过上述研究,保证跨校修读课程要求的“五个一流”中 “一流教学内容”和“一流教材”。

2.3 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采用翻转课堂-网络平台-课堂讲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点划分为理论型、理解型和应用型。根据知识点的不同类型,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设计师生间、学生间、教师间的基于文本、视频、图片的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和探究式、讨论式、问题解答等多元化的互动渠道,增加互动性和交流性。通过上述研究,保证跨校修读课程要求的“五个一流”中 “一流教学方法”。

2.4 考核方式的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考核方式上,构建翻转课堂考核、网络平台学习考核、课堂表现考核、实验成绩考核、期末考试考核等多元化评估体系,体现考试内容的全面性;同时设置网上实时考场,加强考试的真实性和可监管性,实现“全过程监控考核”的考试方式。

2.5 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①教师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制定跨校修读课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制定动态监测指标和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内部评价和其他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外部评价标准的教学质量评价。②学生教学质量管理机制:针对学生作业抄袭、在线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问题,采用构建题库学生随机抽题方式,以及在网络平台设置课程视频等在线播放防拖拽和切换功能的方法加以避免。③教学内容更新机制:针对目前跨校修读课程存在“重建设、轻更新”问题,制定更新制度,明确更新时间和内容,确定更新资源专业人员和网络人员,保证课程与时俱进,反映知识的前沿和先进性。通过上述研究,保证跨校修读课程要求的“五个一流”中 “一流教学管理”。

2.6 建成的跨校修读课的应用与评估 在学生和教师中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设置了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网络平台-课堂讲授结合)、考核方式、教学手段(药材照片、组织构造图、PPT等)共5项评估内容,每个项目赋分100分,评估结果分别为97.8%、96.4%、96.3%、97.1%、95.5%,取均分对建成的中药鉴定学跨校修读课程平台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学生和督导团教师对组建的跨校修读课程平台的满意度达到96.6%;同时选取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日语班)和中药资源与开发两个不同的专业,分成跨校修读新运行机制授课组和原跨校修读授课组,分别对比学生的出勤率、回答问题情况、期末考试成绩、作业成绩等4个项目,并将4个项目计为期末总成绩,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比70%,其他三项各占10%,结果显示,新运行机制授课班级的期末平均成绩为81.3%,原运行机制授课班级的期末平均成绩为76.4%,可见新运行机制教学效果良好。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跨校修读新运行机制授课组和原跨校修读授课组的成绩对比图

3 结语

本研究是针对目前国内高等学校跨校修读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缺乏相容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考核方式缺乏全面性、可控性和真实性,教学模式互动性、交流性不强,课程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现象,以《中药鉴定学》课程为例,建立了跨校修读智慧学习运行的新机制。在教学内容上,开展了精品特色,增加灵活多样创新性、个性化内容及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开展了翻转课堂-网络平台-课堂讲授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增加师生间互动与交流,注重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在考核方式上,构建了多元化评估体系,体现考试内容全面,考试成绩真实,考试纪律可实现监管。

通过跨校修读智慧学习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兴趣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满足了跨校修读课程的“五个一流”(一流教学团队、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的要求,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5],进而实现“学习对象开放”“学习地点开放”“学习方法开放”“教育观念开放”的 “互联网+”教育新理念。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一流考核
关注一流学科
基于知识的智能指挥决策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技术研究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内部考核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互联网支付时代完善收银审核运行机制的措施
新时期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运行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