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青年志愿服务开展、需求及保障激励现状的调查

2022-07-29王沈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3期
关键词:服务者医务志愿

王沈童

医院志愿服务,即参与医院服务的志愿者,在依靠学习与掌握有关知识的基础上,针对医疗工作所推进的各类服务,具备着非职业、无偿等基础特征。一般而言,医院志愿服务开展的项目主要包括导医导诊、心理支持、社区宣讲、爱心义诊和急救医疗[1]。习近平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而卫健委等机构也陆续拟定了后续的发展计划,确立了2018 年开始应当构建与发展社工、志愿者体系[2]。虽然有各种政策支持,但在医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3],尤其是在医院。结合航天系统医院的实际案例开展调研,了解当前支援服务的实际状况,研究当前志愿者的客观需要,寻找其中的各类问题,构建更为符合预期的激励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定2020 年8 月—2021 年2 月北京某二级医院621名职工,均为青年群体年龄范围(20~40 岁),涉及医护、行政等不同角色。

1.2 方法

本次调研为网络问卷的形式,总计发放了621 份,均完成回收,有效率100%。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在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现有医院青年志愿者及潜在志愿者的需求偏好等方面提出问题,以单选或多选的方式征询答案。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3.0,计数资料以(n,%)统计,进行χ2检验,问卷内问题作为单独立项,所有立项均为计数资料,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

621 名职工包括:医生样本185 名(29.79%),护士样本388 名(62.48%),行政人员样本28 名(4.51%),后勤人员样本20 名(3.22%);年龄分布情况:20~29 岁388名(62.48%),30~35 岁188 名(30.27%),>35 岁45名(7.25%);学历分布情况:大专及本科532 名(85.67%),硕士研究生79 名(12.72%),博士研究生9 名(1.45%),博士后1 名(0.16%)。

2.2 医院青年志愿服务现状调查

2.2.1 医院青年志愿服务构成情况 被调查人员中,有62名(9.98%)经常参加医院志愿服务,409 名(65.86%)偶尔参加志愿服务,150 名(24.15%)从未参加过医院志愿服务。70 名(11.27%)的受调查者表示自身为固定成员,其余551名(88.73%)不是任何志愿服务协会或机构的人员。

2.2.2 志愿服务的参加原因构成 影响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中,265 名(42.67%)认为由于各医疗机构及政府部门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及时获得相关信息;36 名(5.80%)认为太消耗时间,320 名(51.53%)不了解参加渠道。

2.3 医院青年志愿服务者需求调查

2.3.1 医院青年志愿服务参加方式认知情况 387 名(62.32%)认为加入医院志愿服务协会前应该通过报名、面试、再培训环节,176 名(28.34%)认为仅仅报名就行,58 名(9.34%)认为需要经过报名加面试。

2.3.2 感兴趣的志愿服务构成分析 感兴趣的志愿服务调研数据显示,感兴趣的志愿服务方式以深入社区,进行宣教及指导等方式占比最大为82.77%,显著高于其他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感兴趣的志愿服务

2.3.3 服务者需要的保障构成分析 服务者需求的保障信息调查数据显示,责任和权限的设定完整占比最大,为71.66%,显著高于除为医务志愿者提供相关培训的其他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志愿服务者需要的保障

2.3.4 激励方式需求构成调查 34 名(5.48%)认为要调动起广大医务志愿者的积极性,物质激励比精神激励重要,76名(12.24%)认为精神激励比物质激励重要,471 名(75.85%)认为两者同样重要,最好是双管齐下,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都给予激励,40 名(6.44%)提出无所谓,也就是两者都没有意义,是出于自愿的工作。

2.3.5 补助需求调查 对于补助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补贴方式以报销开支、给予一定的奖励,仅仅在开支大或者经济困难时给予一些报酬占比最大,为44.77%,显著高于其他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医院志愿服务期间的补贴情况

2.3.6 志愿者所需权利调查 对于志愿者所需权利调查结果显示,医务志愿者对于得到一些针对性的教育与培训愿望最强烈,占比为73.11%,显著高于其他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医务志愿者应该享有的权利

高度发挥医院志愿服务的作用,可以改善医院方面的整体形象,促进医院文化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4],在调查中认识到的一些不足与问题,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医务志愿者的心声,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更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之道,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5]。

3 讨论

3.1 创建更加完善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调查显示参加医院志愿服务的人数较少,频率低,各医疗机构及政府部门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及时获得相关信息以及不了解参加渠道是其主要原因[6-7]。宣传工作中,需要采取网络和线下充分结合的方式,将内部宣传与社会宣传充分结合等等,实现更为良好的传播效果[8-9]。

志愿者实际素养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慢慢演变为工作的重点。可根据志愿活动内容进行来选择相应的培训频率、时长、方式和培训内容等。

经过文章所进行的调研活动发现,大部分志愿者希望:深入社区,服务群众,进社区进行主题义诊,举办疾病防控知识讲座,宣传卫生法律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提供医疗咨询,康复指导等,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这类项目。目前主要问题为志愿服务相对单调,以深入社区义诊、提供医疗咨询活动为主,医院导医导诊、设备使用等内容由门诊护理部及收费挂号处负责,互联网公益志愿慕课以及网上咨询活动组织较少,因此,扩大志愿服务内容,进而结合不同服务方向安排专业的团队极为关键[10-11]。

3.2 优化服务激励保障体系

在推进志愿服务的场景中,保障志愿者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帮助其获得更高的尊重、可在工作中彰显自身价值,提升其工作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工作积极性[12-15]。要完善志愿者激励保障体系,为其创设良好的奖励条件,进而提升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使其在志愿服务实施的过程中,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工作的开展,且激励保障措施应兼顾物质与精神激励双方面,以达到更为有效的干预与提升作用。

对激励方式的调查研究显示,75.85% 的青年职工认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同样重要,物质激励不仅需要考虑志愿行动的各类问题,而且对于个人报酬等也有较高的要求,调研发现44.77% 的人选定报销费用、提供适度奖励,同时在经济困难、开支较多的时候希望可获得一定的报酬,而适当的物质激励对于其精神状态的影响较大,也是其志愿服务开展的有效条件[16-17]。关于服务者希望享有的权利开展调研得出,得到相应的教育与培训支持,提供志愿服务经历证明,与有关组织签订服务协议,获得一定补助,并且将志愿服务作为年度评优、职称晋级、推优入党等方面均有较大的需求,而上述的物质与精神激励方式又可相互影响,最终形成良好的良性循环,从而为志愿服务持续有效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与前提条件[18-19]。

另外,精神激励方面除上述方面外,对于表现优秀的青年医务志愿者还可以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鼓励志愿服务者们撰写志愿服务感言,对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团队的事迹或感言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形式进行宣讲和展示,满足其归属感及以及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青年志愿服务具有其自身特点,在细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根据其差异进行针对性措施的制定及实施。

猜你喜欢

服务者医务志愿
以志愿,致青春
Two angels for teens amid pandemic 疫情下的青少年天使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致逝去的医务者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基于均等化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研究
分享经济下劳动关系认定问题研究
后工业化对“执行者”角色政府的挑战及转变
无舵雪橇生物学监控与医务监督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