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2022-07-29张天娇文吉昌

唯实 2022年7期
关键词:党性党校党员干部

张天娇 文吉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百年奋斗中历经磨难不断发展壮大,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建党,着力培养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党员干部队伍。一百年来,党的干部教育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为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队伍积累了丰富经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干部教育的历史演进

探索初创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在探索中初步创立。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明确指出:“工人学校应逐渐变成工人政党的中心机构,并强调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提高工人的思想觉悟。”中国共产党早期通过创办工人学校、报纸杂志等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激发共产党人的革命热情。1924年《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决议案》指出:“党内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大革命时期,我们党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湘江学校、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学校和机构,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土地革命时期,党中央成立苏维埃大学、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等培养革命骨干的干部学校,为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奠定了组织基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创建大批以培养革命干部为目标的学校,党的干部教育培训迎来了新的探索,逐步系统化。六届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提出提高全党理论水平,培养大批有胆识能作为的党员干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实际斗争中。1939年,党中央成立了干部教育部,保证了干部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在瓦窑堡恢复建立,并成立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等,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1941年5月开始,党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全党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运动,不仅提升了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也开创了干部教育的新形式。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革命形势的新变化,从1948年起,全国各地开始创办地方党校、马列学院和军政学校,不仅拓宽了干部教育培训的渠道,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干部基础。

曲折发展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在曲折中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中心任务向经济建设转移,大规模培养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骨干人才,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是党在这一时期干部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这一时期,我们党通过开设文化补习学校、机关干部业余学习班等教学机构,培养了大批革命青年和工农干部,在此基础上选调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先进工人和在职干部去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学习深造,培养新型技术人才以解决工业建设的需要。1951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要求全党系统学习政治、理论常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著作,并提出在全国各级党校培养理论教员的任务。为满足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1954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轮训全党高、中级干部和调整党校的计划》,对干部教育的课程设置、轮训计划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并强调对党内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分别培养、因材施教。1956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加强初级党校工作的指示》,提出党校应以“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认识、增强党性”为教学方针。这一时期,我们党开始建立规范化的党员干部轮训制度,初步形成了以党校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机构相互补充协调的教育培训体系。以中央党校为代表,很多高水平教员在党员干部教育系统内工作,为广大党员干部文化素质、理论基础和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员干部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渐形成,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始走向规范化。

改革完善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新迈入新阶段。邓小平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是这一时期干部培训的重点任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渠道和思想引领的主阵地,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逐步恢复并进入正规化发展阶段。《中共中央党校年鉴》记载,从1977年到1982年,中央党校所开设的班次和培训的人数显示,中高级干部班开办7次,培训了6391人;宣传工作干部班开设5次,培训了1479人;中青年干部班开设3次,培训了389人;其他班次开设12次,培训了2231人。198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制定了详细的政策和制度规范,统一班次课程,规范考核制度。1991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决定》,中青年干部培养成为党的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2006年和2010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重要文件,党员干部教育的制度法规体系更加健全,教学结构设置也更加优化。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改革创新,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形成了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三大干部教育培训系统为主渠道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为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守正创新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干部教育在守正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新时代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加强调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和制度性建设。2013年和2018年,中共中央先后印发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系列规划纲要,明确了党员干部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提出加强党对党校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从严治党和从严治校相结合,特别对校风和学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办学主体责任,为干部培训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依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先后开展了五次党内集中教育。党内五次集中教育承前启后、一脉相承,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对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也增强了干部教育工作的实效。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的政治属性更加鲜明,教学课程体系更加健全,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学习强国”等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更加普及,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测评等形式也成为党员领导干部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战略性高度。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干部教育的经验启示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旗帜鲜明讲政治。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的干部教育始终将政治性摆在首要位置。在办学过程中,各级党校和干部培训机构要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信仰,充分发挥教学培训主阵地作用。在教学布局中,强化政治引领,强调政治属性,重点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地位,完善相关课程体系设置;在培训效果上,把提升学员的政治能力作为首要目标,把准方向,明察大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政治历练,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始终做到政治可靠、立场坚定。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干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在全党范围内组织大规模的学习教育,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党员干部提供理论上的滋养和精神上的支撑。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历史飞跃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开发体现时代课题、展现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创新发展的精品课程;重点研究制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大纲,深刻阐明其中蕴含的学理框架、逻辑结构和时代意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历史思维和理论自觉,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武装。

坚持以党性教育为主要内容,着力提升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列宁指出:“非党性是资产阶级思想。党性是社会主义思想……严格的党性则是使阶级斗争成为自觉的、明确的、有原则的斗争的条件之一。”党性是共产党员内化于心的政治修养,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永葆生机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员的“心学”。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党性教育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发挥着“固本铸魂”的作用,是我们党走向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撑。在教学培训的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深挖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活教材,赓续传承党的红色血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设置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课程,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和作风教育,组织学员进行党性分析,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党员干部道德自律意识和政治文化修养,强化规矩意识和底线思维,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突出党性教育的时代性,将党性教育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战略布局中,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做到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着力提升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围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适时地将解决主要矛盾的任务转化为党的中心工作是我们党一项重要的工作经验。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始终围绕中心任务展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严治教,从严治学。新时代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坚持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着力培养一支新形势下复合型、专业型的干部人才队伍。要坚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有机统一,着力提升党员干部专业能力和理论水平,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拓展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善于从党和人民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把握总体趋势,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知识技能培训,确保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增强工作本领、完善知识体系、做好科学决策,牢记“国之大者”“责之重者”,带领人民群众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为党的各项事业添动力、添活力。

坚持高质量办学,不断提升干部教育教学水平。一是健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办学机制,开展常态化规范化集中培训。加强干部培训教学督查和办学质量评估,运用多种手段对党员干部培训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推动教学、管理、监督、服务有机结合。二是在教学内容上强调顶层设计与需求导向相统一,立足于党员干部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开展切合党员干部实际需求的学习教育活动。三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现场教学、研讨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搭建互联网在线学习教育平台,整合全国优秀教学培训资源,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四是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政治思想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本领高强的专业化师资人才队伍,组织青年教师跨部门挂职锻炼,到基层一线实地调研,推进教学、科研和咨政的一体化建设,不断开创干部教学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我们要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开拓创新,为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持续贡献力量,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铸就新的时代伟业,助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党性党校党员干部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党校人的忠诚
如何探索解决党性分析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
深刻洞察“党性”的精彩读本
“党性体检”让党员更“健康”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