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研究
2022-07-28王相彬
王相彬
(广西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的体现和传承, 是一个地区乃至民族、国家的文化之根,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见证,更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培养文化自信、保持文化原真性意义重大[1]。 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当地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生动鲜活地反映了所属地域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 其中,相声是普及面最广、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曲艺品种之一,以滑稽、讽刺的特点见长,充满戏剧性。 天津相声自成一派,以说为主,以讽刺见长,火爆热烈,富于幽默感。 近代的相声名家有侯宝林、马三立和苏文茂;当代的相声名家有杨少华、马志明和冯巩等。 他们都是天津相声界的代表,享誉全国,因而天津也有“相声名家摇篮”的美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众审美观念的变化,相声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面临着市场的洗礼和挑战,正在逐渐走向“快餐文化”的边缘,并在大众传媒的作用下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异化[2]。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危机,即资源挖掘和保护不到位、后继人才匮乏、人民群众参与度低、作品过于传统、产业化不够健全、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旅游化开发不够深入、市场收益低等问题。 如何更好地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旅游化开发和旅游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在文化趋同的现代社会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价值评价和保护传承层面都进行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研究,并从旅游开发的视角进行了丰富的案例研究分析[3]。但是,关于传统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针对天津相声的传承、保护与开发的研究却略显不足。 鲍国华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研究,从历史、地理、人文等角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天津相声的起源和发祥[4]。王艳玲在此基础上,从移民文化、市井文化、漕运码头文化三个层面上进一步梳理了天津地缘文化对相声得以在天津扎根并发扬光大的影响[5]。杨月华和胡洋对天津相声的演出市场和市场运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6,7]。任吉东从相声产业的层面梳理了天津相声市场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8]。胡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 提出天津相声传承和发展应从确立传承人的法律地位并规定其权利与义务的方向入手,并加以机制的完善和技术手段的应用[9]。 李烨、王庆生和吴静认为,旅游化生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必然选择[10]。李烨、李莉和王颖对天津相声的旅游化生存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建议[11]。 可见,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或是侧重于天津相声的发展历史,或是侧重于天津本土文化对天津相声发展的影响; 关于天津相声传承保护和市场化的研究也多是偏于理论层面,对于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的系统性研究还略显缺乏,且落后于当下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的实际探索和市场需求。本文以天津相声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天津相声的发展历程和旅游化开发的基础,分析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增强人民群众对天津相声乃至传统曲艺的保护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为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新的途径,使其成为当地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一、 天津相声的起源与发展
(一)天津相声的起源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以幽默滑稽为艺术特色,主要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三种表演形式。 它是由宋代模拟各种生物的“像生”演变而来,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的北京发展成为模拟人的言行的民间笑话“象声”,到了晚清时期逐渐形成现代相声的特色和风格,起初主要用北京话表演。 在清代末期,北京相声名角频繁往来于京津之间演出,现代相声由此传入天津并逐渐扎根、兴盛起来。
(二)天津相声的发展
时至今日,人们说起相声总会将相声与天津联系在一起,而天津人也认为相声是具有浓郁天津地方特色的曲艺文化。 相声自北京传入天津之后,历经百年发展,到今日已经成为天津地方文化的品牌。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天津相声大致经历了繁荣、改良、沉寂、复苏、势弱、回归这几个时期。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相声在天津民间广为传播,一大批著名相声演员在天津声名大振,如李德钖、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等,创作了一系列如《文章会》《大保镖》等相声名段,成为传统相声的经典作品[12]。 在抗日战争时期,相声演员们表现出极高的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纷纷投入到抗战宣传行列当中。这其中,天津相声艺人常宝堃的经历最为传奇。在当时,常宝堃仅仅依靠自己说相声就养活了全家老老少少[13]。常宝堃曾因宣传抗日而两次被捕。在朝鲜战争时期,常宝堃在朝鲜前线慰问演出时不幸牺牲。我们由此可以看到相声表演在当时的天津乃至全国受欢迎的程度。 随着相声表演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些民间相声表演组织、团体在天津陆续涌现并成立协会,将天津相声表演艺术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天津相声进入繁荣阶段。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相声和相声艺人们进入改良时期。 相声作为政府的文化事业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和思想上的指导。 一方面相声艺人的身份得到转变,其中不少人被纳入政府组建的文艺团体,从凭技艺谋生,收入和表演都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的市井艺人转变为艺术工作者;另一方面是相声创作内容的改变,以侯宝林、马三立为代表的相声演员从表演形式和思想倾向上对相声进行改革,将传统相声进行整理和改编,去除早期相声中的粗俗内容,在传统相声中加入新的内容,增强了相声的时代性,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求。 在这一时期,以苏文茂、高英培、李伯祥等相声艺术传承人为代表的相声演员,创作了《婚姻与迷信》《买佛龛》《不宜动土》等相声名段。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天津相声处于沉寂时期。 到20世纪70年代末,相声艺人们重返相声舞台。 20世纪80年代,随着当时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逐渐普及,天津相声随着全国各种文艺的复苏一起回暖,天津相声的传播空间也从剧场、茶社扩展到广播、电视和晚会节目当中,市场经济的搞活也为相声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表演途径。 这个时期的天津相声迎来了复苏与二次繁荣时期。但是,当进入电视媒体井喷式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随着小品、电视剧等丰富的电视节目的出现以及其他多种娱乐方式的兴起,面对新媒体的青年受众,相声语言表达不够新潮、捕捉时代能力不足的弱点突显,相声的发展逐渐势弱。 为了应对这样的冲击,以《曲苑杂坛》《相声TV》为代表的电视栏目,以天津交通广播电台相声广播为代表的广播栏目,奋力拓展相声的演出和传播渠道。 同时,天津相声艺人们为了相声的传承与发展也在做着“相声回归剧场”的努力。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相声艺人和相声爱好者们建立了很多相声演出团体, 他们以更加贴近青年受众的表演形式和内容,以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在茶馆、茶社、剧场甚至高校等场所进行演出,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谦祥益茶馆、名流茶馆、南开大学相声社等,呈现了“相声团体百家争鸣,相声茶馆各领风骚”的局面。
二、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的基础
如今天津相声演出市场的繁荣和火爆不仅拉动了天津夜间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促使大批外地游客来津旅游的主要吸引点。 天津相声逐步被纳入天津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并借助其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产业化积淀,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化开发。
(一)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声艺术之所以能在天津发祥和发展,与天津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历史文化底蕴密切相关;而这种特有的城市文化品格和历史底蕴,又为天津相声的旅游化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旅游资源。
天津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六百余年的建卫历史。 古代漕运码头的兴起构成了当时天津“五方杂处,百行杂作”的人口特点和繁荣景象[14]。 到了近代,天津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财富高度集中,中西方文化汇聚于此,造就了当今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的城市风貌以及天津人开放包容、诙谐幽默的性格,使天津文化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为天津相声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物质资源的高度集中,在民国时期的天津曾有众多中外历史人物聚集,在书写中国近代发展历史的同时,也为天津留下了众多建筑风格迥异、异国风情浓郁的小洋楼。 这些小洋楼分布于天津海河沿岸和五大道地区,如今它们已经成为天津这座城市的特色文化内涵和特色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建筑向到此游览的游客们诉说着曾经在这里上演的一幕幕历史传奇,更是为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提供了浓厚的人文背景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近代中国看天津”的共识就是世人对天津民国文化的认同与肯定[15]。 拱卫北京的城市定位以及军、政、商、学、艺等各界名流荟萃,使得天津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文化大都市,也使京剧、京韵大鼓、快板书,特别是相声这些中华传统曲艺在天津这片拥有独特人文风貌和城市性格的土地上得以兴盛繁荣,形成了天津浓厚的曲艺氛围,为天津相声旅游化的开发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天津特有的饮食文化同样极具特色,以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为代表的天津三绝,以及融合各大菜系特点的天津菜式始终驰名中外,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老饕。 码头文化、民国文化、曲艺文化、饮食文化共同凝聚成天津特有的津味儿文化[16]。 天津相声正是借助这特有的津味儿文化,源源不断地汲取着创作源泉并得到广袤的生存发展空间,不仅成为津味儿文化最为生动的代表,更是成为天津文化旅游的一张重要名片。
(二)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的产业化积淀
天津相声的产业化运营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最早的相声茶馆“连兴茶社”在天津当时的娱乐中心南市东兴市场开业,成为全国第一个专门演出相声的场所,也成为当时的“天津相声大本营”,天津“茶馆相声”产业由此发展开来。 南市、大胡同商业圈、滨江道商业圈都是当时天津茶馆相声的发展重地,以宝和轩、燕乐升平茶园为代表的相声茶馆接纳了大批之前只能在街边“撂地”演出的相声艺人。 坐落于滨江道商业圈的小梨园和大观园剧场更是当时相声艺人们梦寐以求的大舞台,能在这里演出是对相声艺人演艺水平和蹿红程度的极大肯定[17]。 这些以相声演出为主要招徕客人方式的茶馆、剧场为相声艺人提供了地点更加固定、运营更加规范的演出场所,推动天津相声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阶段,也成为当时天津休闲娱乐产业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种种原因,天津的相声茶馆曾一度消沉,但随着天津相声的复苏和于宝林等老一辈天津相声人为“相声回归剧场”所做的不懈努力,天津相声茶馆产业重新红火起来[18]。 1991年,在天津市有关部门和众多天津曲艺界名流共同策划下创立了国内首家具有民间特色的相声茶馆——名流茶馆①, 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天津知名相声茶馆连锁品牌。 名流茶馆成立至今的三十年间,不断带动了许多同类型的相声演出场所和民间相声演出团体在津城涌现。 除了名流茶馆,在猫眼、淘票票、大众点评等网络售票平台上还可以看到,每天有多场相声演出的茶馆、茶社就有十多家,且大多是专门的相声演出团体驻场演出。 这些相声茶馆主要分布于天津市内6个行政区(见表1)。 到茶馆听相声已经成为天津市民文化娱乐消费的选择之一,其中滨江道商业圈、和平路商业圈、鼓楼商业圈、古文化街商业圈仍是天津相声茶馆的产业重地。 据大众点评、猫眼、淘票票等网络售票平台的数据显示,在天津的相声茶馆听一场120分钟的相声演出票价基本在60 元至130 元之间,个别茶馆、剧场的包厢票价甚至高达数百至上千元不等。比如,以年轻演员担纲,相声作品多为创业、求学、婚恋等题材的西岸相声社;以新晋网红相声演员乐呵兄弟担纲的乐宾天实景、劝业场天华景相声茶馆等。 相声茶馆的产业化发展不仅在天津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为天津的文化旅游产业增添了新的收益来源。
表1 天津每日相声演出的知名茶馆/剧场概况
三、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的实践探索
天津是我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成熟的旅游产业。 天津有盘山、海河等自然景观,也有黄崖关长城、独乐寺等历史古迹;还有五大道、鼓楼、古文化街、意式风情区以及众多的名人故居等人文旅游资源。 天津邮轮母港的建成更让天津跻身于国际化旅游港口城市的行列,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到天津旅游。 随着天津相声茶馆、剧场演出的回归和崛起,大批来自京津冀、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区的游客特意来到天津,逛天津,游海河,听相声,进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旅游类型——相声旅游[19]。 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天津相声已经被打造成为独具天津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一)打造文化品牌,形成集群效应
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的最初尝试起源于名流茶馆的企业经营探索。 名流茶馆是天津最早与旅行社合作, 将自家的茶馆相声演出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加入旅游线路当中的相声茶馆,并破例增开早场、午场演出,专门服务于来天津进行一日游的外地游客[20]。 在天津旅游部门的支持下,名流茶馆还将相声演出搬上海河游轮,探索相声演出与旅游产品的深度融合,使游客在乘坐游轮游览海河风光的同时可以观看到津味儿十足的相声演出。 1994年,名流茶馆被天津市文化旅游局定位为天津相声茶馆中唯一一个涉外旅游演出场所。 2010年10月,名流茶馆的《相声、戏曲集萃》项目成功入选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评选的《国家重点文化旅游演出项目名录》。 名流茶馆成为天津首个国家级重点文化旅游演出品牌[21]。
2009年,天津市政府将天津的相声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组织口碑好、节目精、演出实力强、经营规范的相声茶馆、剧场和相声演出团体共同组建“津味相声品牌联盟”,成立联盟休闲旅游文化公司,进行公司化运营,并将其列为天津文化旅游产业的重点发展项目,实现天津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与相声品牌的结合,在使相声茶馆演出形成集群效应的同时,为来天津旅游的游客打造一种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夜间旅游项目,丰富来津游客的晚间娱乐内容,延长游客在天津的旅游时间,进一步刺激游客在天津的旅游消费。 外地游客来天津旅游,听一场天津相声成了到天津的必选项目之一,甚至有“来天津没听相声,等于没来天津”的说法[22]。 天津相声的旅游化开发探索初见成效。
(二)打造文化旅游节,推动津味儿旅游
天津相声特有的津味儿特色源于天津人幽默风趣的性格,这种独特性正是发展天津相声旅游的独特优势,是其他地区很难效仿和复制的。 为了突出以天津相声为代表的津味儿文化,充分发挥天津相声在天津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影响力,从2012年开始,天津市每年举办一届以相声表演为主打的天津曲艺文化旅游节,以极具天津特色的津味儿节庆活动,进一步拉动天津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天津曲艺文化旅游节采取“请进来看,走出去演”的方式,一方面以名流茶馆的四家连锁分店作为演艺茶馆,迎接特意来听相声的八方游客;另一方面,相声演员们还将演出场地搬到津湾广场、古文化街、航母主题公园等游客流量大的旅游景点,主动拉近与游客的距离,向游客近距离展现天津相声文化的风采,在丰富和提升游客游览体验的同时,进一步刺激游客到茶馆、剧场观看相声演出的需求,拉动住宿、餐饮等其他旅游配套服务消费的增长。 天津曲艺文化旅游节还通过全国巡演的方式,将以天津相声为代表的津味儿曲艺演出带到其他城市,向当地人民群众介绍天津相声及其他曲艺文化,展示天津的旅游形象。 到目前为止,天津曲艺文化旅游节至今已举办了8届,巡演足迹遍布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国内30个城市,极大地拓展了天津相声文化和天津旅游形象的宣传范围,强化了天津相声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23]。
(三)多渠道推广,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自2006年北京中青旅推出中国首个天津“相声游”线路以来,到“天津茶馆听相声”已经成为各家旅行社天津旅游线路中不可缺少的行程内容[24]。 同年12月,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以制作、播出相声娱乐节目为主的专业广播媒体——天津相声广播开播[25]。 这项一日播18个小时,覆盖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天津相声文化特色广播,在弘扬天津传统相声文化、发掘天津相声新人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天津这座城市的相声文化氛围,刺激了天津相声的市场化发展,为天津相声的旅游化开发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近年来,新兴的网络自媒体也成为天津相声旅游的重要宣传途径。 2017年的第六届天津曲艺文化旅游节通过抖音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天津传统曲艺文化和天津旅游形象的宣传。 据统计,活动期间单场直播观看人次达348.1 万,累计直播观看人次达2 689 万,累计粉丝互动人次达1 327 万[26]。 2021年6月,根据抖音发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报告显示,天津相声作为天津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名片,相关视频点赞数量超过1 亿次(见表2)。
表2 14省市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抖音获赞排名
随着旅游市场客源的逐渐年轻化,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游客来到天津旅游,天津相声在保护和继承传统相声发展的同时,也在通过主流媒体、网络自媒体、民间演出团体、高校社团等着力培养80后、90后青年相声演员队伍,并打造更加高档、时尚的相声演出场所。 比如,以新生代相声演员为班底的西岸相声社和名流二次元主题相声茶馆为代表的新型相声茶馆,以更现代、更高端和更具特色的演出环境,以紧跟时代特点、融合时尚元素的相声作品,吸引了大批30 岁以下的本土相声观众和年轻游客,推动了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的年轻化、时尚化发展。 同时,写满相声“包袱”的扑克牌,印有天津相声元素的T恤、卡包、搪瓷杯、扇子、台历等相声文创产品也应运而生,进一步满足了游客的消费需求。
四、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运营不同于普通的文化产业,它不仅需要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成熟、完善的运营机制作为基础,更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要做到“坚守精髓、挖掘价值、创新融合、效益互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技艺的传承和符号性的代表,但他们不一定精通文化产业的商业运作;而从事文化产业运营的从业者虽然具备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一定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 所以,这就需要管理者制定完善、规范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运营纳入本地文化旅游产业的统一规划,并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运营从业者”的专业运营团队,以规划政策为基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到有效的保护与有计划的开发,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场的深度融合。
“津味相声品牌联盟”以及联盟休闲旅游文化公司的成立虽然实现了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的市场化运营,但仅仅组织全国性大型相声演出,将相声演出搬到旅游景点、纳入旅游线路,还只是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的初级模式。 这种运营模式承受市场风险力差,很难对旅游市场保持长久的消费吸引力。 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应该从天津相声文化与天津旅游产业的更深层次进行挖掘,突出天津相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不断完善、规范天津相声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和开发模式,在保证天津相声传承人培养和相声作品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将各相声演出团体和相声茶馆塑造成文化精神统一、演出特点各具特色的产业形象,打造相声旅游商业体和上下游产业链,使天津相声旅游消费不仅局限于相声演出的门票收入和相声茶馆与旅游景点之间的相互引流,而是要将天津相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为成熟的、全方位的文化产业,以文化符号的形式融入天津文化旅游的产业链条当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
(二)挖掘相声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在当前的文化旅游市场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开发往往存在着旅游产品创新不足、旅游产品单一、过度商业化开发等问题,难以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旅游需求[2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与其他地方文化的差异。 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并与当地旅游资源进行深度融合, 将其特有的文化风貌以新颖、独特的形式呈现给游客,提升游客的文化认知和旅游体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开发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在天津的一家津味儿怀旧主题餐厅中,中午和晚上用餐高峰时段的相声演出吸引了大批来津游客到店用餐。但这种“餐饮+相声”的营销模式,在天津还只是个别商家的尝试。虽然在一些节假日相声演出被搬到海河游轮和津湾广场等游客密集的旅游景点, 但并未形成常态化、系统化的景点演出体系,且表演内容多局限于传统相声作品,与天津的历史人文和景点典故少有关系[28]。 天津相声的旅游化开发应充分考虑其与天津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展现。 例如,海河沿岸和天津五大道风景区有众多民国时期的名人故居,是天津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可以将其中的历史故事与当今的实事相结合,创作成相声作品小段,在海河游船上或是五大道景区内的民园体育公园进行常态化展演;还可以用相声小段的形式录制各个名人故居的游览介绍, 通过手机扫码或可租借的随身导览耳机进行收听, 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既能体验到天津相声文化又能加深对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提升旅游景区的趣味性,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 古文化街和鼓楼是两条反映天津传统文化的特色旅游街区,可以充分利用位于古文化街核心区的老戏台和鼓楼周边的公共区域,复原民国时期相声艺人“撂地”的演出形式,请周围相声茶馆的相声表演者来到游客中间进行演出,既可以增添旅游街区的传统文化氛围,又可以起到为周边的相声茶馆进行广告宣传的效果。
(三)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梯队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核心是传承人的培养和确定[29]。 有人传承,才能让更多的人熟知和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动力。 传承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一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该文化遗产和所在地的代表。 相声在天津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培养出众多知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但天津相声自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相声演员仅有常宝霆、姜昆、马志明三人,仅有尹笑声、李伯祥、魏文亮、常贵德、常宝丰五人被列为天津市级相声非遗传承人。 可见,天津相声的传承人缺失严重且缺乏年轻的传承人代表。 天津应建立系统化的相声传承人培养体系,如成立相声非遗文化传习所或培训中心,邀请老一辈相声表演艺术家和艺术、文化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导师团体,在原有的师徒培养体制基础上,对后备人才进行专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培养[30]。 要从整体上提升天津相声后备传承人的创作水平和艺术素养,打造业务能力强、文化素养高、辨识度高的“非遗流量明星”,在保护和弘扬天津相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为天津相声旅游进行代言,推动天津相声旅游化发展;同时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收益,反哺天津相声的保护与传承,实现非遗传承与旅游开发的循环促进效应。
(四)创新开发相声IP旅游文创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应注重其活态发展[31]。 在当今新的市场环境和网络生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IP开发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力加持。打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和自身特点相适宜的IP和品牌,在合理创新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文创产品,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开发的有效路径。
目前,天津相声旅游的文创产品尚局限于印有相声“包袱”的扑克牌、扇子、T恤等旅游纪念品阶段,没有充分形成品牌和规模化生产,对天津相声以及天津文化旅游的宣传效果不佳。开发相声旅游文创产品,应首先注重打造天津相声的IP和品牌,以相声元素为核心设计出独特的旅游文创产品[32]。 初级的相声旅游文创产品应该物美价廉,具有实用性和纪念性,还应融入更多体现天津相声文化精髓的文化符号和代表人物形象。 例如,可以创作以侯宝林、马三立等天津相声界代表人物为卡通形象的水杯、冰箱贴、钥匙扣等;还可以与泥人张、风筝魏等其他天津知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品牌联名合作,创作一系列以天津相声人物形象为主题的高档旅游纪念品。 高层级的旅游文创产品应该具备更强的游客体验性和更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天津相声的百年发展史,从侧面反映了天津这座城市近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其中还包含了不少天津相声界的传奇名人轶事。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新兴样态[33]。 可以利用天津相声的多种素材,将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和相声演出一起融入其中,创作出高品质、大IP的实景演出剧目,深入展现天津的历史人文,进一步丰富天津相声的相关旅游产品,增加天津文化旅游产业收益,并通过加强网络和自媒体的宣传推介,提升天津相声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五、结语
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越发的多元化,相当一部分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在生存边缘化的境地。 历史悠久、曾深受大众喜爱的传统曲艺,或是因为无法充分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水平和多元化需求, 或是因为表演形式和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从而面临时代和市场的淘汰。 所以,要想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从业者对其进行及时、到位的保护,而后要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寻求复兴途径。 天津相声作为传统曲艺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所以能够再获复兴繁荣,依靠的是相声在天津的深厚底蕴和群众基础,以及传承人的不懈坚持和始终谋求产业化发展的努力。 天津相声当前的旅游化开发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但其所做出的尝试值得参考与借鉴。
注释:
① 名流茶馆始建于1991年,是改革开放后天津第一家具有传统民俗特征和举办民间演出性质的茶馆。 名流茶馆是天津第一家连锁经营的茶馆, 还是天津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文化旅游演出品牌和天津演艺茶馆中唯一一个被天津市旅游局定位为涉外旅游演出场所的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