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舒适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影响
2022-07-27卿明霞
卿明霞
(绵阳市中心医院 儿科二病区,四川 绵阳 621000)
0 引言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种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微小病原体,是常见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1]。本病冬春季节多见,以骤然高热、病程持续、伴有咳嗽为主的临床表现。还可诱发小儿哮喘,后期可影响小儿生长和发育,甚至累及多个器官导致死亡[2]。另一方面,儿童是一种特殊年龄阶段。前人研究显示,儿童其对疾病的应激反应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其应激、情绪、代谢反应程度大概是成人的3~5倍[3]。同时,儿童对医院陌生环境、陌生医务人员的排斥以及对打针、输液的恐惧都会加重儿童的负性情绪。对此,有文献指出:MP患儿在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稳定患儿不良情绪,促进咳嗽等症状消退[4]。对此,我团队采用精细舒适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为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患儿60例。纳入指标:(1)60例患儿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的西医诊断标准[5];(2)年龄在2-12周岁;(3)病程≤5日,属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4)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通过医院审核。排除标准:(1)患儿存在严重的免疫疾病、造血疾病、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其他严重疾病者;(2)病毒性肺炎或细菌性肺炎的患儿;(3)不同意护理方案、不配合干预者。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患儿。观察组中,男童18例,女童12例;年龄2~11岁,平均(6.45±1.95)岁;平均病程(2.72±0.84)日。对照组中男童16例,女童14例;年龄3~12岁,平均(6.51±1.72)岁;平均病程(2.61±0.91)日。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数据,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在治疗方案上均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作为常规治疗。具体流程先给予3日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生产企业: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284),剂量为10 mg/(kg·d),停药4日。其后给予3日阿奇霉素口服(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注册证号:H10960112),再停药。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士遵医嘱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密切监测呼吸等生命体征,加强病房巡视,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配合主治医师予以对症处理。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精细护理理念于舒适护理理论相结合的“精细舒适化护理”手段。具体而言:①在护理时,充分利用儿童感兴趣的卡通图案贴纸,以及通过手机播放少儿节目和动画,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以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②在患儿恐惧的输液或打针前,充分取得家长的配合,用患儿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分散其注意力。③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可亲,说话温柔,快速找到患儿感兴趣的方向并尽量缩短与其的距离感;采用小红花、贴纸、卡片等形式来鼓励患儿,患儿之间可以相互比拼小红花的数量,树立典范。④用患儿通俗易懂的例子指导患儿进行呼吸训练和咳嗽方式,前者主要以吹气球来进行呼吸锻炼,通过不同颜色和大小的气球,可以激发患儿的兴趣,同时也以发放小红花来进行奖励,激发患儿积极性。而后者咳嗽方式主要是教会患儿深吸一口气后,向外鼓起腹部,屏气 3~5s 之后,突然用力向内收缩胸腹肌,有力、短促的咳出痰液,每日 3~4 次,每次5min。⑤在饮食方面,以易消化、清淡食物为主,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
两组共干预2周。
1.3 评价指标
1.3.1 儿童恐惧评分
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评估患儿干预前后焦虑情绪。本量表包括广泛性焦虑、学校恐怖、分离性焦虑、躯体化惊恐、社交恐怖五方面评定,条目共计41个,以0~2级评分法评定,焦虑程度、分值呈正相关性。
1.3.2 症状消失时间
记录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
1.3.3 护理效果评估
参照2015年出版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6],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并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9. 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续表1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
干预前两组在广泛性焦虑、学校恐怖、分离性焦虑、躯体化惊恐、社交恐怖五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两组的各指标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除了“学校恐怖”一项以外,其余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躯体化惊恐、社交恐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结果比较(±s,分)
表1 两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结果比较(±s,分)
组别 n 广泛性焦虑 学校恐怖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0 7.48±1.56 1.84±0.16ab 7.40±1.42 5.81±1.13a对照组 30 7.52±1.15 4.08±0.94a 7.73±1.05 5.83±1.27a
2.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在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退烧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肺部体征消失时间观察组 305.89±1.84* 8.76±2.81* 8.92±3.63*对照组 30 6.83±1.71 11.58±3.28 11.69±2.98
2.3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在干预2周后进行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3 讨论
舒适护理其核心字眼是“舒适”二字,患者在遭受病痛后,其心身已然处于一种负面状态。如果医疗护理的手段和过程还继续加深患者的负面影响,患者将更难以接受。就儿童而言,其年龄更加决定了其具有“喜恶随己”“趋利避害”的特点。而舒适护理在儿童中的运用,就要求充分发挥个性化的护理形式,构建医务人员与患儿良好的护患关系,最终增强患儿在输液期间的舒适感[7-8]。而精细化护理主要可概括为精、准、细、严4个字。该模式过程中需要做到精益求精、细心操作、细致观察,为患儿提供最精准的护理,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儿并发症等目的[9-10]。而由两者定义我们也可以看出,两者理念有重叠的部分,也各有侧重。舒适护理主要的核心字眼是舒适,对患儿营造身心的舒适;而精细化护理则是强调细心、细微、细致。
而具体到本研究中,由于患儿年龄的特殊性,其可能出现身心的相关障碍。本研究研究患儿的心理,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移情”来缓解不安,以迁就患儿、用患儿感兴趣的一切事物来拉进距离;以小红花等激励手段来提高患儿相关训练的积极性等等,创新性的把舒适护理和精细护理结合在一起,而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除了“学校恐怖”一项以外,其余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躯体化惊恐、社交恐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舒适精细护理能缓解患儿不良兴趣,寓“医”于乐。而在病情改善和护理效果方面,在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效果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精细舒适化护理,能够缓急患儿不良情绪,改善躯体病情,保证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