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育教育中原创音乐工作室的作用探寻

2022-07-27

大众文艺 2022年13期
关键词:美育音乐教育

李 昂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教育的地位与智育教育是同等重要的。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旨在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及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理解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美是强大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提出了“诗兴、礼立、乐成”的思想,强调美育在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美育不仅仅是审美的教育,更能作为情感教育以及心灵教育的重要方式。除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更能长久地充实人的情感,滋润人的心灵。美育教育帮助孩子形成社会素养,成为有价值依托的人。道德素养低的人,做事能力强反而可能会伤害社会或他人。

总之,美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美育教育应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地渗透到大中小学中。教育者要言传身教,让学生善于发现和探索生活中的各种美。

一、高校美育现状

1.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学校美育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美育课程建设稳步推进,地位更加牢固,活动形式愈发丰富,资源保障不断完善。但相比于德育、体育、智育,美育教育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对于美育教育的实行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1)专业师资欠缺,学生得不到系统美育教育

目前,大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的美育的教师,大部分承担审美课程的教师为兼职教师。因此,这种客观条件下,美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教学内容大多为照本宣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为被动学习,教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给予学生活力四射的课堂。因此,大部分大学生对美学的教育的接受处于边缘化的状态,甚至对美育并没有真正理解。美育并没有真正走进高校,渗入课堂。从教师层面讲,美育教师既要熟知美学、教育学以及各个专业的学科知识,又要兼具艺术特长及实践能力,从美育概念层面来讲,美育不仅指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更包括传统文化、民俗学等宝贵的文化遗产。种种现状及差距,是当今高校美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的原因所在。

(2)美育教材僵硬单一,学校认知力度不够,美育政策“落地”迟缓

目前,对美育教学的宣传力度不够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状况。美育活动较少,学校组织力度小,因而学生参与热情并不高,美育从政策到落地的状况并不理想。另外,学生在接触美育课程之前,期望值较高,期望较为美好,然而,在真正接触美育教育之后,心理落差较大,枯燥的课程并没有带给学生审美力的冲击,因而美育逐渐被边缘化。如果将美育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或许会有新的平台与视野,进一步促进教师与学生互动能力,让美育将“美”真正带入课堂。

(3)教师教学缺乏艺术性,难以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美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应加强对专业教师讲课技能的培训,将知识的传授过程变成审美过程,课堂的热烈气氛和艺术氛围成为主导学生学习的主旋律,学生兴趣提高,教师自身也会教学相长,对美育有深入的理解。同时,教学与学习的趣味性会口口相传,终将在校园形成浓烈的审美氛围和艺术氛围。如果将学生团体与美育相结合,为其注入美育养分,将诗词歌赋与琴棋书画成为学生艺术团体主旋律,美育将会真正实现审美育人的最终命题。

2.形成原因分析

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长期接受文化课教育,以取得高分为唯一目标,忽略了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懂得欣赏美,更不懂得欣赏美和创造美。长期以来,充斥在学生生活中、校园里的都是流于表象的快餐文化。

部分教育工作者们由于自身成长环境原因,更是没有意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即便想要提高学校美育水平,也无从下手,对美育教育的实现方式和想要达到的目的都没有明确的认知,导致美育教育始终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或干脆就是装装样子以达到硬性要求。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成长,自然也被灌输了相同的认知,使得内心即使有追求美的想法,也被抑制了下去。

3.改善方式分析

当前的美育教育现状是长期形成的结果,想要改善现状,需要制定系统的计划方针,并且长期坚持执行,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方式。这项改善计划必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下是笔者的建议:

(1)为美育正名,科学合理地认识美育

在当下的社会中,美仍然是一件奢侈品,许多人从心底渴望美好的事物,却又担心周围的眼光,仍然局限在一个“理工科才是有用学科”的陈旧观念中。同时,许多正常审美途径与方式,被妖魔化,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影响学习。所以教育工作者们第一步要做的事,就是为美育正名,让人们客观地认识美育、理解美育,把它放在正确的位置。

(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启发主动思考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若能以合理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运用教师储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加以指导,定能激发学生对美育教育学习认知的积极性。

如原创音乐、美术、摄影、人文等领域的尝试,在题材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教授基础的创作理论知识,请学生自主完成选题、构思、创作的过程,能够形成充满活力的美育新模式,达到了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目的。

二、原创音乐工作室

多数高校的音乐类通识课都会陷入一个困境,就是讲解的音乐学生不喜欢,学生喜欢的音乐讲不了。从古典音乐开始讲解的教学大纲往往无法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导致课程内容设计并无问题但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一个学期的课程完成后,学生受到的美育教育作用甚微。

1.指导思想

在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意见的指导下,笔者于2020年在学校开设了原创音乐工作室,招收对音乐创作感兴趣的非音乐专业学生,进行启发培养,并进行音乐创作。主要讲解的范围由教学大纲常见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转换为当代中国风音乐、流行音乐、校园音乐等。

音乐类艺术美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积极的、良好的审美,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和体验美,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与成长。进行传统音乐教育能够较好地达到这个目的,通过对新时代音乐的研究同样可以获得相同效果。笔者在音乐工作室中选取经过筛选的、当代优秀的音乐作品,带领学生完成音乐赏析的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十分贴合现代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避免因教材选择的问题陷入老套的美育教育死循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人才挑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且音乐教育并非艺术类美育教育的唯一方式,所以笔者在进行原创音乐工作室招生时首要看中的条件便是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一批对音乐有兴趣、有热情的同学聚在一起,感受音乐、创造音乐,扩大校园原创音乐工作室的影响力,从而激发更多校内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兴趣,是一个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的良好模式。

由于音乐工作室并非单纯的像传统音乐课一样进行音乐赏析,还需要主动思考进行音乐创作,因此拥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也是工作室选材需要考察的条件之一。挑选拥有一定乐器演奏或声乐演唱基础,同时具有丰富想象力,乐于开动脑筋发散思维的学生,是非常适合音乐工作室的人选。

以上两个条件是笔者开展高校音乐工作室两年多时间以来总结出最为重要的两个选材条件。在招收学生时还有些条件可以参考,如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开朗向上的性格,是否与学业的时间冲突等,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毕竟工作室开展的目的,也包括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打造更加开朗向上的性格等。

3.教学模式

(1)审美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是音乐工作室的主要目的。同时,想要创造出动听的音乐作品,审美往往比技术还要重要。因此,审美的培养是工作室教学模式中的重点环节,将贯穿教学体系的始终。笔者选取部分经典古典音乐作品、民族音乐作品,与当下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为欣赏素材,带领工作室的学生多聆听、多分析、多感悟,是提升审美能力行之有效的方式。

(2)基础教学

就像没有基础文字知识无法欣赏汉语言之美一样,要想通过欣赏音乐获得美的感受,并且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创造,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笔者在工作室主要从基础乐理知识和音乐流派风格进行教学,在大多数同学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教授必要的知识,将传统教材中常用的知识进行巩固,删掉不常用的专业知识。

(3)创作实践

想要创作出优质的作品,创作者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创作者需要具备创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否则创作全屏想象,必然是空中楼阁,错误百出;其次,创作者需要拥有良好的审美情趣,这样才能在优秀审美与大众情趣之间找到平衡点,不至于作品流于俗套;最后,创作者需要有想要表达的想法、情感,否则作品将是言之无物,无病呻吟,无法引起共鸣。在带领学生进行创作实践的教学时,需注意以上三点问题,尤其是最后一点,是容易被忽略的。经常启发学生观察生活、聆听周围的声音、将表达内心形成习惯,对创作表达是非常有帮助的。

4.教学成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创音乐工作室自2020年初成立以来,每届招收20至30名学生,截至目前(2022年),成员数已达80余名。创作校园歌曲十余首。

2020年初,初被招进工作室的几名团队成员受困于疫情,无法来校学习,笔者便鼓励学生们尝试将自己心中最真切的感受用文字和旋律表达出来。最终,工作室成员们写下了这样感同身受的语言:

冬夜 冰雪覆盖屋檐

身边 消失无人的街

那天 一起携手远去在地平线

泪水蔓延 温暖你我心间

泪水蔓延 温暖你我心间

面前是纯真的笑脸

说不出的话语却在嘴边

那一天告别 不知何时相见

暂停时间 铭记这季节

坚守战“疫”第一线

疲倦身影已倾斜

昼夜不停歇 阳光藏在眉间

双手谱写动人的诗篇

冬夜 冰雪覆盖屋檐

身边 消失无人的街

那天 一起携手远去在地平线

泪水蔓延 温暖你我心间

耳边 是无声的世界

眼前 天空洒下光线

瞬间 一幅幅画面汇集成永远

坚定信念 聆听你我心弦

坚定信念 阻挡疫情蔓延

待到春天 让我们再相见

八方支援 爱不会搁浅

共克时艰 相信奇迹会出现

蝴蝶 飞过沧海桑田

我们 也将希望实现

不论 明天又怎样阴晴或圆缺

肩并着肩 联结你我心愿

思念 片片放飞蓝天

誓言 一一浮现胸前

我愿 终将有一天驰骋在旷野

就让信念 沉淀你我心田

学生在体味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学着用审美的眼光加工身边客观的事物,用艺术的手法表达内心充沛的情感,这首《信念》文字朴实自然,旋律温暖悠扬,表达了对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和默默奉献在基层一线的人们的敬意,以及南信大师生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使命担当。作品最终获得中国教育频道、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2021年毕业季,即将毕业的学生与新加入的学生一起感悟校园生活,相互分享着在校园度过四年生涯的点点滴滴与初入校园的崇敬和向往,共同创作了送给毕业生的《未来宇宙》:

跨越城市的喧闹

不念沿途的风光

我们从山川海边汇聚这里

无问生活去向哪里远方

蓝色云朵的阴凉

遮盖细碎的星光

女孩的发尾停留栀子花香

转角碎碎念念的镜像

青翠树影眼波明亮

春宴的辗转无关痛痒

指缝间零散的阳光

她爱我们灯火蜿蜒的晚上

傍晚烟火星空夕阳

见证我们友情和成长

月光温暖千万座窗

这美好的小小宇宙来日方长

时间是灰色的布景

刻下独有的印记

也许我的宇宙眉眼静谧

未来玻璃晴朗,橘子辉煌

蓝色雾霭,云朵阴凉,偶尔的辗转反侧,透过指尖的阳光,这样青春的形象,有隐约的伤感,更多的是抛下踌躇对未来的憧憬。这首作品贴合大学生的真实情感,纯真又略带一丝青涩,极易引起当代大学生的共鸣。这首作品随后获得2021年南京市毕业季歌曲征集大赛三等奖。

结语

在这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对于校园美与教育的普及,以及原创音乐的尝试,笔者感触颇深。如何带领一批有热情、有基础的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笔者已初具经验,但是如何扩大影响力,让工作室带动全校甚至更大范围的审美教育,是笔者仍在探寻的。希望能在未来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成功模式,为高校美育教育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美育音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题解教育『三问』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美育教师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