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课程群“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2-07-27张璐琪
张璐琪 张 莹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十堰 442002)
一、“三大构成”课程群授课现状分析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本科生“三大构成”课程群,其中“平面构成”“设计色彩”为大一下学期授课,“立体构成”为大二上学期授课。平面构成为40课时,设计色彩为40课时、立体构成为48课时。对应视觉传达、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
1.“三大构成”课程群的教师授课情况分析
“三大构成”课程群之间存在知识交融与递进,但是学院授课教师,课程团队建设存在不足,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并未分析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衔接。线上与线下课程资源建设不完整,主要体现在只是部分教师完成线上教学资源建设,还有少部分教师未完成或建设内容较简单。另外,同一专业的同一门构成课,不同教师之间授课内容不统一,章节安排不一致。除此之外,现有的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偏重学生构成理论的经验认知,忽视了学生感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培养。而三大构成课不能远离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文化领域,创造思维、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学习能力培养,设计意识应该渗透到教学内容中。目前这样的教学授课,使学生的教学结果差异较大,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
2.“三大构成”课程群的考核方式分析
学院“三大构成”课程群考核方式存在不统一情况,其中同一门课对应同一专业,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考核内容及考核要求存在差异。另外,未注重运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面构成、设计色彩考核目前多以线下绘制作品为主,分为平时小练习与综合设计作品。立体构成考核多以线下制作立体构成作品为主,同样分为平时小练习与综合设计作品。目前线下考核中就其中的作品考核环节而言,分为“平时小练习+综合设计”,其考核是合理的。但是,一门课程考核应该是综合多方面的,目前仅以线下的考核为主,考核还不够全面,未与线上考核有效的结合,未充分利用好线上考核的优势。
二、“三大构成”课程群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
“三大构成”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可以互相补充知识点的教授,并可以互相弥补教学方式短板,将会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需求。将有利于建立最为合理的考核机制,全面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课程课堂学习过程、课程作业成果、课后复习回顾;从教学过程到教学结果,进行多方面综合考核。另外,将有利于更好地建立三大构成课程群,课程之间的知识点的衔接、融合。有利于三门课程教师团队的建立,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最终实现最优质的课程培养目标。
三、“三大构成”课程群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三大构成”课程群线上平台、资源的选取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文科”建设,以及后疫情时代的背景,艺术专业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料相较于过去,在近几年有了快速的发展,各大平台都在推出线上课程资源。学院教师 “三大构成”线上平台资源的选取可依据新文科建设背景及要求,重点选择国内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最有代表性的大学生MOCO、雨课堂等。依据课程大纲,在建设教学内容过程中,尤其是线上教学内容时,可以结合目前这些优势网络课堂的资源,加入课程内容中,使课程内容更加系统、丰富。并同时,在课程授课时,将线下授课与线上QQ课堂、腾讯会议、学习通等平台配合,使教师授课过程、学生学习过程更加系统、科学、全面。
(二)“三大构成”课程群内容改革
“三大构成”课程群,目前学院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教学仍然较为明显,教授的内容大多数是三大构成的基本构成原理、规律,未与实际设计结合。练习过程中,学生的作品临摹较多,个人创作的能力明显不足,未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三大构成”课程群,应依据不同的课程目标,以及相互之间的知识点递进关系。平面构成应注重对学生形式抽象美表达能力的培养。设计色彩注重应对学生色彩情感美表达能力的培养。立体构成应注重对学生造型材料美的培养。教学内容应重点从形式情感与创意思维融合,象征性与创意设计思维融合,形式与创意设计思维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并同时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注重课程思政的建设。
1.注重形式情感寓意与创意设计思维融合
在平面、色彩、立体构成元素应用表现时,都会呈现人的情感倾向的目的性。对构成元素情感表现的角度不同,所引起的观者审美联系情感意蕴也会不同。因此,“三大构成”课程教授学生创作时,应重点引导学生创意思维有意的联想,作为精神意象的意蕴更能与艺术审美需要联系得更加紧密。如平面构成课在授课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音乐中去感知音乐的音律、情感,利用“点、线、面”元素结合肌理进行表达创作。
2.注重象征性与创意设计思维融合
“三大构成”课程,引导学生在设计创作时,把艺术观念或创意渗透其中,让观者领会到构成艺术的象征魅力,借以发挥创意思维,从而转化成富有成效的审美价值。作品的深层次内容会随着三大构成作品的象征意义和创意结合得到充分的揭示,使构成元素在作品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设计色彩课在授课时,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采集重构练习,在大自然中、在民族文化遗产中去获取创作的灵感,分析采集元素的形态特征,利用冷、热抽象的方式进行创作。如利用大自然中的植物色、动物色、昆虫色、人物色、风景色、建筑色等进行色彩再创造,如文末图1、图2、图3所示:
图1 蝴蝶翅膀的色彩重构
图2 蝴蝶翅膀的色彩重构
图3 夜晚海面风景的色彩重构
3.注重形式与创意设计思维的融合
引导学生认识到“三大构成”元素创作运用需要发挥它最恰当的位置设置时才能体现它的审美价值,而把握构成元素运用恰当位置的尺度是贯穿在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基础上,也是对创意布局方法的灵活运用。因此把握三大构成元素的结构形式的创造与创意思维的结合是表现作品主题与审美价值的重要一环。如立体构成课在授课时,引导学生从电影艺术中去获取创意灵感,感受电影情节与情感,最终的作品通过立体形式化语言传递,注重作品的立体节奏、韵律,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结合。
4.注重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创意继承表现
“三大构成”课虽然起源于德国包豪斯,但发展到今天其创作表现不能再一味地西方化。在国内高校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在对于本民族传统艺术的挖掘与提炼再创作。我国传统艺术独具魅力,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艺术价值与艺术魅力不言而喻,在现代设计中应注重对传统艺术的提炼、继承与发扬。引导学生在艺术专业核心学科基础课阶段进行艺术再创作,将为其未来的具体设计奠定扎实的本民族艺术设计创作基础,而不是一味地借鉴西方化的形式元素、形式语言。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锻炼学生的敏锐的对于民族艺术的感知力、观察力、创造力。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
5.注重课程思政的建设,红色文化的融入
在“新文科”的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尤为重要。作为设计专业核心学科基础课程群,其课程思政建设应该更加系统,注重平面构成、设计色彩、立体构成课程思政的建设连贯性、前后衔接性,可以重点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如设计色彩课可以对过去革命画报中的色彩进行分析,再创作设计。又如立体构成课可以对博物馆中的革命题材雕像进行举例讲解,分析其中的立体构成方式、构成语言。让学生通过这些,关注到国家革命题材相关作品,感受其魅力,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思想。
(三)“三大构成”课程群教学方法的建设
1.组建线上+线下教研组
组织线下与线上课程教研组,在授课之前,针对线下与线上授课内容,课程组进行研讨分析,确定教学线下与线上教学内容章节的安排。统一教学考核线下与线上的具体要求。并且在过程中,授课教师之间相互进行听课,定期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回顾分析教学不足,并进一步完善。
2.线下+线上结合,合理分配教学内容、时间
线下+线上结合,合理分配教学内容、时间。课程组教师相互讨论、商议课程具体的内容时长分配,将课程线下与线上不同知识点的授课时间进行细化分配。充分利用好线下与线上学习平台的特点,分析哪些知识点及任务、考核适合线下进行,哪些适合线上平台开展。加强上课节奏,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
3.线下+线上结合,设置科学的教学手段
将线下与线上的教学的内容配合科学的教学手段调动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运用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如设计色彩,在上课前网上发布预习或设计调研任务,学生提前完成网络线上课堂任务点,在授课时通过审核学生线上完成任务点预习情况,再进一步进行评讲,开展线下教学。
4.线下+线上结合,设置学生考核任务
将线下与线上教学考核方式进行优化。将线下考核面对面的教学模式与线上学生远程互动,主动完成任务点学习,并在课后复习,完成课后作业结合。将线下与线上的教学优势发挥好,并相互补短,弥补相互的教学劣势。
5.线下+线上结合,针对不同专业设置合理教学内容
学院在过去“三大构成”课程群教学中,同一专业方向同一门构成课,不同教师教授内容安排不同,这种方式是存在问题的,是不合理的。但是不同专业方向,同一门构成课,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根据专业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有所区分。具体应将线下与线上的内容,依据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的专业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的同一门构成课教师之间,建立完善的课程团队,进行讨论确定设置合理的对应本专业的教学内容。
6.线下+线上结合,三大构成课之间加强知识递进关系
学院在过去三大构成教学过程中,三门课程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并没有注意到三门构成课之间的交融和知识点递进的关系。三门课教师团队之间应注意结合线下与线上的平台优势,设置三门构成课之间的知识点递进的章节单元以及课程练习。让学生在平面、色彩、立体结构等方面,一步步理解构成艺术规律以及构成设计方法。逐步建立完整地构成艺术的知识体系。课程与课程之间教学团队应及时沟通上课情况,并不断完善教学。
(四)“三大构成”课程群教学过程管理
传统的单一线下课程教学管理,基本是经验管理。比如出勤,依据教师点名完成,对学习情况的判断基本以课堂提问、测验、设计作品为主。但这样的方式往往尤其局限性,耗费时间较长、甚至需要教师花很多大量课余时间。线上的平台如学习通、腾讯课堂等,可以发挥网络数据分析,分析学生对知识任务点的完成效率,如一个班级学生观看线上视频资料的整体平均时长、完成任务点练习的时间、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及复习的进度等,依据准确直观的数据的形式,更准确地展示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而帮助教师,更有效的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管理,遇到数据不合理时,可及时分析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轨迹,更准确地引导学生开展学习。
(五)“三大构成”课程群教学反思
学院“三大构成”课程群的“线下+线上”教学模式改革,其本质主要是围绕国家新文科建设方向,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能力的设计人才。结合本校艺术与学院的专业特色,优化培养模式,做好线下与线上教学改革工作。重点为以下两方面。
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在“新文科”建设中需要加强“线下与线上”相结合课程的建设,从而真正实现高质量艺术人才的培养。该“三大构成”课程群“线上+线下”教学改革,也为其他高校该课程群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2.“三大构成”课程群的“线下+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是从设计专业学科基础课方面进行的改革探索,后续还应该从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逐步推进“线下+线上”教学改革,这是一个学院课程改革逐步完善的过程。
总之,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的改革完善,应依据新时代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有计划、有目标的建立最优质的培养、教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