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
2022-07-27奚临临
奚临临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想要将课程教育当中融入思政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对于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学科来讲更是有着极强的挑战。为了使思政教育完美融合在教学中,高校教师应详细了解两门课程的特点,结合课程的特点将二者融合起来,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意义。
一、思政教育概述
所有的思政教育就是指对人的各方面思想观点产生的教育,指一切能够形成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这也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当中,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这是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认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基础认识能力,对世界有了认识,学生才能有自己的想法,正确的去看待世界与认知世界。
为了更好地培养这一素质,思政教育主要是从学生掌握人生观世界观的概念及其有关的系统知识,以及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获得经验体验并使之转化为观念和信念,在指导信念的思想下,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形成具体的生活态度这几个方面和进行培养的。
既然要达到这些方面的培养,我们就必须对其进行相对应措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采取内外兼修的方式,不仅从外部传递与灌输知识,还要去探索学生的内在,引导学生去发现人的本质,并将人的善性发挥出来,摒弃不良的习惯,使社会个体获得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的提升。二是在日常的教学中给学生传递生活常识,让学生学会感受世界的同时也能辨别是非,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人格。通过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以此形成人的个性习惯。每个人的思想政治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上层建筑方面,还应当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于生活。例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曾经对儿童进行了"洒扫、应对、进退"方面的教育,儿童从小就学习这些礼仪,深深印刻在脑子里,培养人格自觉性。此外,在西方社会为了培养健全的公民,也常常对儿童进行相关的教育,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做事的能力,我们应当强调诱导式的教育方法。每一个人都存在着逆反心理,如果教育过于强制,就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在人格形成过程当中,我们应当对其进行诱导。并且根据相关教育家的结论,我们也可以发现人的形成是自然的,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而强制要求学生达到某一程度的品德。在教学过程当中还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道德教育,激发受教育者探索的热情和思考习惯。最后,道德教育最好的方式应当是润物细无声的。因此在进行教育时,我们应当从日常的言行,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影响受教育者,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不良生活的人或者品质不健康人的影响,就会影响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他们会觉得自己周围的人都是那样做的,自己那样做也是没错的,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二、音乐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原因
近年来,各大学院高度重视音乐学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工作的顶层设计,重视音乐教育中强大的艺术育人作用。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不少学院都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强化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目标有机融入专业育人目标之中。为了更好地讲两者结合起来,在音乐教学之中还十分重视课程体系内容的设计,深度挖掘歌曲中的思政元素,通过合适的方式将其融入声乐课程教学。例如,在我党百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各个时期都会涌现一批向上、向善、向美的红色经典歌曲、红色歌剧,这些音乐积蓄着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课程设计充分挖掘红歌中的思政内涵,让学生在歌声中感悟民族和时代的精神,在回顾历史时牢记使命,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声乐课堂融入红歌内容,对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确实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在教育实践当中我们发现思想教育即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状态,在当前的社会,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西方世界的拜金主义以及其他思想的冲击,这种冲击影响了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在这些思想文化受到影响的情况之下,人们的思想大多比较混乱,而从现在教学情况来看,当前思政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不太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不仅如此,在当前的教育当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并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以及人格教育的培养。而对于这种教育的不重视,就使得人的思想如无根的浮萍,即使进行了大量演讲强调以及诸多讲座的开设。但是这些思想总是浮于人的思想表面,不能深入下去,无法给人充足的指导力量。
三、音乐教学的现状
在这种社会形态之下,高校的音乐教学也受到了一些影响,虽然不少高校开设了音乐欣赏课程,并且也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欣赏的品位以及学生个人的情操,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全面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当然之所以要开设这些课程,主要是看到了过去教育的不足。因此,当前高校音乐教学想要利用思政教育融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思政教育与音乐素养的培养,但是当前的音乐现状,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
1.学生主动性较低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其他高校的学生,在现阶段的学习中都具有极强的功利主义。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用考试,如果对自己之后的职业生涯没有较大的帮助,那么这门课程学生是很少会听的。因此大部分的非音乐专业学生就会将音乐课程看作是一种主课课程的娱乐消遣,将音乐欣赏简单的看作为听歌。这一种思想不仅仅只是存在于一两个学生当中,这是极为普遍的极为常见的。因此基于这种思想,就会使大部分的学生缺乏音乐的主动性,不会去主动的欣赏,除自己专业课程以外的学习,所以在音乐欣赏课程上,学生很难欣赏音乐的内在表现。不仅如此,通过调查发现即使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在音乐线上课程当中的表现也并不理想。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对音乐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音乐鉴赏的能力。
2.音乐教学素材选取具有盲目性
在教学过程当中,音乐教材素养选取的盲目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想要在课堂当中更好地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育进行完美的融合。如何融合是一个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选择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音乐素材来达到这一目标,而当前在音乐课程当中或者说是在音乐市场里音乐素材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各种特色,所以教师在选择素材时难免就会挑花了眼睛,部分高校教师对于音乐思想政治融合的优势以及价值认识程度并不深,或者存在着自身缺乏良好音乐素养的原因,使得部分教师在进行音乐素材选取时过于随意,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大多数新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品味,常常会选取一些流行音乐作为音乐鉴赏课程的素材,而这些流行音乐大部分是口水歌,思想空洞,内容浮浅,无法真正讨厌到学生,甚至还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而这就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3.教师认识不到位
如今高校学生以及学校的部分管理层面,对于音乐与思政教育的认识并不到位。因此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受到长期惯性思维的影响,部分思政教师对于音乐作品及其价值的认识程度也并不深,导致片面讲解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片面讲解音乐知识的现象普遍。没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学两者之间的整合 没有树立起全过程的全方位的育人理念,不符合当前新时代之下音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整合的要求。
4.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当前音乐教学当中还存在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进入新时代,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创新,然而有些时候教师的思想还未完全转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也不了解,学生会觉得老师有代沟,在上课的时候也就会注意力不集中,不知道老师在讲些什么。不仅如此,在音乐教学中,有的老师还会将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分开,没有将二者真正的融合在一起,教音乐就只管传输音乐知识,教思政,就传递有关思想品德的知识,促使学生不能够深刻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无法真正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学的相连性就被彻底的切断了,课程思政的价值也被弱化了,事实上,音乐教育中融合思政是十分有意义的,教师应该熟练地掌握科目的知识内容,将二者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探索二者知识的共性,利用有趣的教学方式传递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不仅仅是在学习,而是在探索,发挥教育的真正意义。
四、思想教育与音乐教学的融合具体策略
1.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引导
当前的大学生都过分地注重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审美能力。以及思想道德建设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让其明白无论是音乐欣赏能力还是思想政治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是学生需要关注的重点,都是学生需要建设的人文素质这是现阶段学习的要求也是之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及生活的需求。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以越来越高,人文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了当前时代的大势所趋,也是群众的心之所向。我们不可能违背大潮流而逆行因此在这种环境之下,大学生应当改变自己存在的思想误差。
2.丰富音乐欣赏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形式
当今的社会是多元的,课程的开展方式也是多元的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顺应这种多元的发展来丰富音乐欣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形式。注重在教学教育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静态知识的动态化,抽象知识的具体化,枯燥知识的生动化。因此多媒体设备应当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音乐教育融合工作必不可少的辅助性工具和重要的载体。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一化说教的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深入性,丰富性。另一方面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出生动的音乐情景,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在欣赏歌曲《黄河大合唱》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力量。教师就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感受经典歌曲的魅力,体会作品的状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教师还可以采取合唱的形式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在实现艺术感受的同时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满足了现代社会对高校人才的要求。
3.规范选取音乐教学元素
音乐教材的选择也是音乐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重要方面之一,作为传承人类智慧结晶与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音乐中富含了大量的文化内涵以及德育内涵。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各个高校教师应当转变自己当前的教学模式,在德育教育中广泛融入音乐教学的元素,利用音乐教育丰富性和优势性,提高思政教育的趣味性。想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在选取音乐教学素材时,就需要考虑音乐作品的思想性,选择具有高洁思想精神,具有正确价值观的音乐素材。
4.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而当前的社会对于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不言而喻,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就必须改变以师为主的状况,强调以生为本,这是素质教育重要的教学理念,也是思政教育与音乐教学融合的必要途径。在新教育改革的社会环境之下,教师必须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感受音乐内涵,取消满堂灌的课程模式,以启发性的教育为主,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自我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提高学生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结合实践,开拓课程思政的新途径
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途径,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这不论是对音乐教育,还是课程思政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院应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强化实践教学的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这样一来,学校方面不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之后的学生培养积累了经验,并且还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素养。并且这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音乐教学长期以来的弊端,也加强了音乐教学与思政元素的紧密融合。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校以社会为重要的载体将思政教育贯穿始终,定期的红歌音乐会交流感受会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同时学校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回馈社会,到医院,社区,养老院场所进行表演,这能够发挥音乐的社会功能,体现了音乐教学音乐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既提高了认知能力和辨析事物的能力,又树立了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树立了远大的抱负和科学的价值观,增强了综合素质能力。
结语
当前音乐欣赏课程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工作的融合,已经成了整个时代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不能逆着时代潮流而行进,应当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找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欣赏课程融合的办法。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学生以及高校教师都树立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意识,清楚的了解好课程思政的概念以及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好学生音乐欣赏能力,还应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虽然当前的音乐教学工作开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思政教育工作展开的质量和效率。但是未来当学生和教师思想上发生改变,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音乐教学与思政教学应当会得到很好的融合与应用,思政教育也会成为音乐教学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