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托、四维并举”促进高职学生团队就业模式创新研究
2022-07-26王振龙
王 述,王振龙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同时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正不断催生新经济、新业态,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的不利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复杂严峻。[1]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固然与扩招带来的绝对数量上的就业难有关,更突出表现为“结构性”就业难,而这种“结构性”就业难,除了宏观层面因供需错位、脱节形成“就业难”“招工难”两难困境之外,也与微观层面毕业生及群体自身就业能力不强、人力资本结构性就业难有密切关联。[2]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高职院校以此为目标,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就业工作是系统工程,仅靠广大一线就业指导服务人员决战毕业季、聚焦“就业出口关”是远远不够的,而应持续聚焦人才培养质量,瞄定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持续提升,主动赋能人力资本增值,并以此为前提和必要保障,才能有效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本文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视角,围绕破解毕业生人力资本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探索构建“二元一托,四维并举”促进高职学生团队就业新模式,对于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做好就业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与成因
由于毕业生规模扩大、新业态和社会基层用人需求迫切、岗位任职标准不断提高、毕业生自身就业诉求更加个性、多元化等多重因素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就业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两大方面问题:一是就业质量总体不高,离职率高,灵活就业持续攀升;二是部分毕业生择业主观随意、岗位适应力不强、服务基层意愿不强,存在“有业不就”和“慢就业、缓就业”现象。分析成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就业环境不理想。高职毕业生选择民营中小微企业就业占比较高。因受规模和实力的影响,这些用人单位对新入职高职毕业生的基础薪资定级较低(大多数企业以学历高低确定基础薪级)、总体薪资水平不高;部分企业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或工作地点比较偏远,入职试用考察期和日工作时间相对较长;部分企业管理不正规,对员工的职业发展关注不够,对新入职毕业生培养的投入存有现实顾虑;部分企业从控制经营成本考虑,采取“广纳精留”的用人政策,主观上存在阶段性用人情况,并且基于项目研发与经营需要从不同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专项小组,高效完成工作任务,但客观上造成原有岗位出现劳动力闲置,导致非专项小组的员工绩效工资不高。上述情况与毕业生内心期待形成较大反差,成为毕业生离职的诱因之一。
二是部分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积极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变化的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缺乏经营意识、开放办学力度不够,优质合作企业数量少;专业调整不及时、不科学,专业群建设推进缓慢或主观随意决策;育人过程监控不到位,人才培养质量总体不高、提升慢,导致毕业生与人才需求、岗位要求匹配性不强、后熟期长。此外,学校就业教育未贯穿全学程,就业指导服务传统、不专业,不排除部分毕业生“假就业真失业”。
三是部分毕业生职业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强。主要表现: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目标定位与职业期待过高,职业决策主观、盲目、理想化;择业就业以兴趣、爱好为导向,追求个人内心体验,看重物质利益;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和价值观,自我意识强,功利心重,人格不健全,缺少家国情怀和报效祖国的决心,求职与从业表现出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和情绪化,缺乏定力、恒心、感恩心和责任心,抗压能力弱,竞争意识差,对企业忠诚度不高;放大知识教育重要度、沿袭标准化考试、先出范围后考核的结果,导致培养出的高分低能毕业生不懂职场规矩、不懂得或主动放弃推销自己、不适应岗位工作需要而失去发展先机,久而久之丧失了求成求胜的自信心。上述种种表现,归结为毕业生职业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强,而由此带来的工作挫败感,加之非理想就业环境的双重影响,结果导致高职毕业生离职率偏高。家长“保护伞”、佛性心态和人生目标的缺失,助长了“有业不就”和“慢就业、缓就业”;缺乏自我认知的跟风式灵活就业,折射出部分高职院校生涯教育、就业教育的缺失或不到位。
二、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现代劳动关系词典》对就业能力解释为“要求就业的人自身的素质与社会劳动力需求相适应的程度”。有研究者指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包括身体素质、思想品质和文化科技素质三个方面[2]。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应包含在个体的就业能力中,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由充分的知识技能、积极的综合素质和持续发展的机会构成的三维结构。这种三维结构需要高职院校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专业能力、实干与执行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自学能力等一系列教育投资[3-5],必须为受教育者提供数量足够、质量足够的人力资本增值,以保证学生毕业时所持有的人力资本满足就业的需要,并有利于其今后可持续就业和发展。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就是在为学生人力资本增值和促进学生就业、可持续发展。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说就是提高就业能力。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与改革创新,都要服从和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项目教学助力就业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项目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师生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以多样化的解决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6]。项目教学现已成为高职院校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最重要、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及知识学用结合上发挥重要作用。纵观当下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实践,存在以下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教学应用的教育价值发挥。
一是项目选取与设计比较随意,职业岗位针对性不强。二是实施主体单一(专任教师),实施形式局限于线下,惯常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完成项目实践的部分环节任务,至于课前实践方案的制定、必要的信息搜集与分析处理、实践结束后的成果展示、考核评价与反思总结环节大多缺失或一带而过。还有部分专业项目设计不合理,但因课时限制,课上仅实施几个环节,后续观察、持续操作与总结环节不了了之,相当于学生只完成了一次验证性的操作,严重违背了项目教学的初衷,导致学习效果与质量大打折扣。此外,专业课项目缺少育人节点设计,过分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客观上忽视了人格塑造、“三观”和职业道德教育,造成课程思政育人的事实性缺失。总体来看,基于就业导向和就业能力提升的项目教学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深化双创教育改革,促进就业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国家要求高校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并以此为抓手,系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7]。传统就业能力三维结构中包括创新能力,新时代背景下创业能力也理应纳入就业能力三维结构之中。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已成为提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应然之举和必选动作。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对双创教育存有认知偏见、不重视双创教育改革,双创教育更多体现在开设通识课、组织活动和举办双创大赛,第二课堂依托专业的创业孵化与实战项目占比不高,与第一课堂缺乏有效协同与衔接,不同程度地存在“专创融合”不深不紧、脱节和错位的“两张皮”现象,结果导致师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谈不上创业能力,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助力不强。
三、创新“二元一托,四维并举”促进高职学生团队就业新模式
针对就业现状及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协同论、系统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借鉴企业项目小组的工作组织模式,统筹项目教学、思政教育、双创教育和育人的时空间,构建“二元一托,四维并举”促进高职学生团队就业新模式。“二元一托”是指引进产业项目,并以此为依托,校企二元协同育人。“四维并举”是以产业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小组或项目团队为实施主体,专业项目教学、大赛模拟、创业孵化、创业实战四维推进、有机衔接、协同组织、多育融合实施。“二元一托,四维并举”既是育人模式,也可以说是就业的新模式、新策略。该模式以开发、引进的产业项目为载体,第一、二课堂有效衔接,“专思创”三育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出项目教学的作用价值和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同时深化了双创教育实践的产教融合,形成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双创能力的育人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并以人力资本增值和素质优势为支撑,对接产业用人需求,促进项目团队整建制就业。
(一)项目来源与团队组建
1.项目来源
专业教学项目来源有两种选择:一是校企共同开发产业特征和属性较强的项目,重构为教学项目;二是行业协会或企业主导型地方创业孵化基地等第三方搭台,引进产业项目直接作为教学项目。无论哪种项目来源,都要求要具备专业(群)和产业的双重属性,体现岗位针对性;要适合在校学生的能力水平,一般以短、平、快的轻资产类项目为主,体现适宜性;要适合实施企业化项目小组的工作组织模式、运作流程和管控要求,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切忌开发、引进的产业项目大而空、华而不实,避免项目脱离学生、学校的现状与教学实际。
2.团队组建
团队组建要基于项目实施与演变区别对待。一种情况是针对开发、引进的产业项目直接作为专业实训项目,教师基于项目实施的岗位需要、学生的职业兴趣可以直接分组或自愿报名、自主组合,尽量避免同质化。第一课堂项目分组教学结束后基于各项目小组的考核成绩及个人意愿,重新组队,负责该项目转为第二课堂生产项目的日常运营管理。另一种情况是项目经过评估后直接作为“大创项目”,面向全校学生采取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素质测评和择优选拔的方式组建团队,要求团队合理分工、职责明晰、运营目标科学,团队成员最好异质化、才能互补,并且以项目运营需要为招募前提。
(二)项目开发与实施
专业(群)层面成立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项目开发小组,依托产业开发产业特征和属性突出的项目,或经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学院等职能部门牵线搭桥,与行业协会或企业主导型地方创业孵化基地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引进产业项目。开发、引进的产业项目经评估、重构为第一、二课堂衔接、分阶段实施的专业(群)教学项目(如农产品电子商务项目)或第二课堂的“大创项目”。项目教学以校内专业教师为主、外聘企业兼职教师为辅,基于市场导向、成果导向和行动导向教学法集中、企业班组式组织实施。项目教学设计与实施要积极推进和持续强化以项目为载体的“专思创”融合式教育,以准企业团队的标准指导和规范各项目小组的组织管理行为;倡导非标准答案考核、成长性考核,做到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知识与素质能力考核的“双结合”;以考促训,学创结合,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及项目小组的主观能动性。“大创项目”依托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和社团协会平台,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项目团队独立运营,采用企业化、市场化绩效考核制度动态考核评价项目运营成效,并以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是否批准注册企业、进入创业实战阶段的主要依据。基于项目运营进展和实践表现建立项目团队及成员成长档案,并在项目结束后出具团队及成员的素质成绩单,作为双创学分认定、双创奖学金评选和推荐团队及个体就业的重要依据。项目(模拟)运营所得可实行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按比例分配。学校设立创业基金,鼓励和支持孵化运营成效突出的项目团队注册企业、进行创业实战。教学项目演变为第二课堂的生产项目通过校级评估后可转为“大创项目”进行“承包式”“认领式”创业孵化。对于协同开发、组织开展项目教学、创业项目孵化与实战的合作企业,可按约定直接安排项目团队或成员到该企业实习或就业。对于一次性招聘岗位较多、用人需求较大的用人单位,学校可主动沟通、重点推荐项目团队就业,并加强后期跟踪指导服务,助力项目团队所有成员尽早适应职场、发挥作用,做实以就业能力为主要支撑的团队就业新路径,并推动形成产业项目教学与创业实践——团队就业的良性循环(如图1)。
推荐基地生产项目、创业孵化与实战项目参加双创大赛。基于项目设计,部分引企入校的产业项目根据项目进展和需要可允许在学校、企业两个场域交替实施。以就业创业通识课程教学和实践为载体,培养和强化学生创新思维,教育引导学生依据职业测评结果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并灵活运用商业画布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遇到的问题。以企业项目小组为蓝本,“课思创”三育融合,“课项赛”一体化多元协同育人,全面培养学生“三观”、职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形成教育溢出效应。
(三)择优推荐团队就业
图1 项目开发与实施流程示意图
高职院校基于应届毕业生在学期间参加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实践获得的素质成绩单,建立“优生优推”机制,并以项目团队的成长档案、素质成绩单为依据,借鉴国外企业“整厂输出”战略,择优推荐项目团队整建制就业。这是对高职院校传统就业推荐形式的创新和有益补充,同时给用人单位校园招聘提供了全新选择。
(四)强化机制保障
为保障“二元一托,四维并举”促进团队就业模式的有效实施,切实促进以就业能力提升为支撑的团队就业,高职院校应完善协同机制,健全保障体系。一是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以开发、引进产业项目为主要支撑的校企深度协同育人,使之成为深化产教融合的创新举措和有效抓手。二是深化项目教学改革,并以此为依托,建立第一、二课堂协同、“专思创”融通并施机制,实现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除专业能力之外、对个体发展有重要影响和支撑的能力)的同步培养。三是推行双导师制,切实发挥企业兼职教师、双创导师的专家作用,同时校内导师的培训、选拔与使用,并对表现突出者予以评优选先、职称评聘的政策倾斜与激励。四是建立和完善“优生优推”机制,以优秀团队、优秀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路径创新营造出“创新争先、敢为有位、赋能成长向未来”的校园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自我赋能成长的文化氛围,助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整体提升。
四、结语
促进毕业生就业,一直是高职院校办学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围绕破解毕业生自身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开发、引进产业项目,组织开展项目教学、创业孵化与创业实践,并以此为依托创新基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二元一托,四维并举”促进学生团队就业新模式,既是深化“专创融合”、产教融合和课程思政改革的有益探索,也是对传统就业形式的创新和有益补充,为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全新思维逻辑和促进团队就业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