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适切”理念助推学校特色建设
——湖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的实践探索
2022-07-26张胜利
□张胜利
适切就是适合、贴切[1]。“适切”育人生态是与学校实际高度吻合的教育生态,具有合乎教育规律和办学规律、顺合时代精神、符合社会和国家需要、切合本校师生自身状况和发展需要、契合学校的定位和条件等特点。[2]湖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湖南师大二附中)始终关注育人目标、育人过程和育人方法的适切性,通过理念更新、制度创新及平台出新,不断探索构建良性、理性、适性的育人生态。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营造良性育人生态
(一)紧跟时代步伐,构建“适切”理念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全球化的时代呼唤全球化的心态,更需要具备合作共赢的精神。学校承担着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的使命,为此,育人理念应当紧跟时代步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所说的“不跟风,不盲从,按科学规律办事”的办学价值观,实质就是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要实事求是,适切实际。新学校在构建办学理念时,除了要体现时代特征外,还应当考虑师资、生源的基础水平,以及学校的现实基础和实现学校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内外条件。
湖南师大二附中将“携手做最好的自己”作为办学理念,其中,“携手”彰显的是对团结合作精神的呼唤和对同伴教育积极意义的倡导;“做最好的自己”强调学校和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努力在各方面做到自己当下能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学校号召全体教师以学生入学基础为起点,以人生规划为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身,因材施教,导师团队跟踪指导,培养学生为实现人生梦想所必备的核心素养,使每位学生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二)紧盯目标方向,确定校训校风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治校精神的集中表现。湖南师大二附中号召师生员工践行的“仁诚恒真”校训精神,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做人要仁、要诚:仁爱、仁义,诚信、诚朴。二是做事要恒、要真:勤奋比聪明更重要、坚持比梦想更重要,成功做事必须持之以恒;做真事、真做事才能成事。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是学校个性特征、精神风貌的体现,是全体师生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所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学校育人生态中具有强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的精神尺度。湖南师大二附中明确以“敬(敬能生德)、静(静能生慧)、竞(竞能生优)、净(净能生美)”作为校风,将学生学习力筑成、劳动习惯养成、合作探究意识生成与品德形成寓于学生行为规范中,在不断进步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紧贴过程方法,打造教风学风
良好的教风是形成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基础。湖南师大二附中以“严肃、严格、严谨”为教风,希望教师拥有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达到严格科学的教学要求,形成严谨细致的教学风格。彰显了以“严”为核心的教学行为规范,引导教师自觉提升教育教学标准。
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差距越大越需自信,习惯越差越需自律,能力越弱越需自强,故提出了建设“自信、自律、自强”学风的期望。
二、打造以效为本的制度文化,构建理性育人生态
(一)营造“人人都是制度建设者”的制度文化
共识度越高的制度,实施效率越高、实施效果越好,而制度共识需要一定程度的民主才能真正达成。湖南师大二附中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发布过程中,将“自上而下”的单向模式变为“自下而上,民主集中”的双向模式。例如,让所有教职员工自拟岗位说明书,增强普通员工对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感,加深对自身工作职责的认知和理解,增强主人翁意识。又如,与学生有关的制度,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代表座谈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学生意见,以期最大程度地达成制度共识。
(二)营造“人人都是制度维护者”的制度文化
学校依据上级部门工作考核的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质量标准推动制度落实,营造“人人都是制度维护者”的制度文化。第一,形成规范各岗位的质量标准,使各岗位行为与活动处于受控状态。第二,各部门向学校报送“质量管理周报”,将每周的主办类工作、交办类工作、协办类工作的完成情况,对照标准分别进行评价。第三,建立预防和纠正程序,对在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形成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工作闭环。
(三)营造“管理者都是制度先行者”的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体现的是以管理者为核心的全校师生员工在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共同价值观。学校管理体制应尽可能以信息传递精准、指挥便捷高效为原则,促使工作整体效能提高。湖南师大二附中实行条块结合的扁平化管理,拉近了管理者与一线师生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了管理者的制度示范功能。
(四)营造“制度制定者先做制度遵循者”的制度文化
如果制度本身在代表性、完整性、规范性、严谨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缺陷,那么,制度运行的效率、效能、效果和效益势必会受到影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需要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制度制定的原则、格式、起草、初审、试行、反馈、修订、审定、发布等进行明确的规定。比如,制度制定要遵循“以需要为依据”“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制度内在一致”“让当事人参与”“表述简明扼要”“操作方法明确”等原则,让制度制定者“有章可循”。[3]
三、搭建以育为本特色平台,构建适性育人生态
(一)立足适性培养,开发特色课程
学生内驱力不足直接影响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学生内驱力的缺失,本质上是缺乏自我成长意识的唤醒。湖南师大二附中在育人实践中,围绕学生成长意识唤醒,开发并实施了相应的特色课程。比如,设置贯穿高中三年的“心育—生涯规划”课程激活学生成长愿望,以“心理探索—职业探索—生涯探索—学业规划”为主线,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性格、职业潜能,了解高校专业和社会职业需求,从专业所需和社会需要的角度,选择适合自己的选考科目和职业方向,为终身发展奠基。每年,学校运用智能生涯测评系统的大数据对新生进行性格测评,开设生涯和学业规划课,建立生涯体验实验室开展虚拟职业体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在假期开展岗位职业体验,举行“职业面对面·家长职业进课堂”等活动,使生涯规划不陌生、不遥远,使学业规划更现实、更有效。
(二)搭建适性载体,设置特色班型
班级是师生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满足不同发展需求的特色班型正成为学校新的探索方向。湖南师大二附中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发展需要,搭建了国防教育特色班、美术特色班、音乐特色班、外语特色班等特色班型,从办班目的、育人特色、平台资源等方面对每种班型进行顶层设计,以坚持特色班型办班初衷并保持其发展后劲和活力。
(三)探索适性激励,推行特色管理
兼顾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习惯等因素,在班级建设规范化的成长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制订目标、组名、组训、组规和分工,以集体成长带动个体进步,用成长小组的共同目标来激励学生个体目标的达成。
为促进成长小组成员间互帮互督、互学互促,湖南师大二附中将银行运作理念引入学校管理和学生成长教育之中,成立了“携手成长银行”,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程、全时和全员可视化评价标准,“储户”是成长小组,流通的是以分数为单位的“成长币”,兑付的是“明码标价”的各种奖励,“业务范围”覆盖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具体体现在对学生生活自理、言行自律、活动自信、学习自强等的期待上,成长小组人人都可以扬长避短、扬长补短、争优得分,为小组作贡献。
(四)打造适性课堂,促进特色教研
2019 年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湖南师大二附中结合校情开展了以“乐学善说,跟踪达标”为宗旨的“三说三清”课堂教学提质方略(见图1)。方略不拘泥于形式,不僵化于流程,顺应各类课型变化的需要,分别明确了师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同时,方略与学生成长小组建设、“成长币”积分激励相结合,强化作业公示与时间管理,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图1 “三说三清”课堂教学提质方略
随着学生对教育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强,时代对教育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实推动着育人生态从“适合”向“适切”水平演进,“适切”的育人生态有利于师生的发展、有助于学校的特色建设和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