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典籍里的中国》看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承传播

2022-07-26李松吉杨殚

声屏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典籍里的中国典籍文化

□李松吉 杨殚

《典籍里的中国》于2021 年10 月10 日完美收官,自播出以来带动了社会上有关中华典籍传承与解读的热潮,被《新闻联播》播报16 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中央媒体刊文报道近100 次。从话题热度看,截至目前该节目共收获全网近200 条相关热搜热榜,节目全网话题阅读量及播放量总计近60 亿次。在抖音,“典籍里的中国”主话题播放量13.8 亿次,更有两条视频斩获近500 万次点赞量。

如今,各类娱乐节目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节目创意形式另辟蹊径,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讲述中国特有的文化故事,回顾悠久的历史文化,汲取深厚的中国智慧。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与实践为国内同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并实现了强势破圈。

电视传播:严选典籍,深塑人物角色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及渠道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等已经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应运而生的是一系列冲击人们眼球的新兴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传统媒体要想在各类形式下获得“突围”,就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优势来改进自身,以独特性、创新型、差异性赢得受众关注及喜爱。

选材独特严谨。“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不绝如缕”。《典籍里的中国》于2021 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八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作为总台重点文化类创新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从中甄选最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典籍里的中国》中所呈现的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都是悠悠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其中包括《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徐霞客游记》《道德经》《周易》《传习录》。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为了保证节目的严谨性,节目组在服化方面精心准备,服装、头饰均邀请历史学家、礼仪专家、服饰顾问等专业人士根据人物自身特点、环境场景及节目内容订制,力求配合灯光、音乐等舞台效果,达到完美的展现。在《楚辞》中,据悉屈原所穿的浅色直裾袍,单从白色到灰色的过渡色节目组就准备了8 款不同明度的灰色,并逐一在镜头前进行比对,正是对细节的严格把控才打造出了《典籍里的中国》这档品质与气质俱佳的综艺。

在舞台方面,一般以一号台为主舞台,设计主要任务活动场景,二号、三号台都是辅助活动场景,如《天工开物》里的一号台主要是稻田、明朝街坊和书坊;二号台是清朝康熙年间老年宋应星的书斋;三号台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明朝万历年间年轻宋应星的家,上层是明朝的码头、军器局和蚕房。主舞台和分舞台同样作为戏剧的表演区域,它们之间用通道连接,营造出古今对话和时空交错的舞台效果,带领观众沉浸式的体验戏剧故事。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更曾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古代典籍正是伴随着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重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这些典籍在央视平台展现出全新的活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塑人物角色。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们一直在记录着我们的历史,讲述着我们的故事。这里展现的一部部典籍,全都凝聚着先人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告诉后人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

《典籍里的中国》用多舞台、多空间沉浸式戏剧和古今对话的方式,讲述典籍故事,对话华夏先贤。如何能在复杂的舞台环境里表现人物特色,传达人物情感,这就对演员的演技有极高的要求。对此,节目组严格挑选角色及演员,不仅仅主角是实至名归的“老戏骨”,配角也是当之无愧的“老戏骨”,这些优秀演员的相互碰撞,擦出全新的火花,形成了完美的舞台,使枯燥的历史在这些人的演绎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倪大红饰演的老年伏生仿佛是从《伏生授经图》中走出来的人物;李光洁就是自我性情豁达和具有时代思辨的科学家宋应星;王学圻是司马迁最合适的人选——坚忍,终成就《史记》并流传千年;锲而不舍的李时珍是王劲松真情的演绎;王绘春不同于往常的孔子;吴镇宇与吴樾扮演的孙武与伍子胥超越了生死的兄弟情感动众人;屈原的饰演者王洛勇把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及炙热的家国情怀、求索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徐霞客与贾一平形象高度吻合;王庆祥饰演的老年老子和张桐扮演的中青年老子相得益彰;辛柏青塑造的王阳明可谓是栩栩如生……不得不说,节目组在选择演员时独到的眼光,不仅仅是以演技为标准,还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典籍里的人物形象。这些也正是观众对它的“放鸽子”而无限包容的原因。

文化传承:穿越时空,富于创新

传统文化逐渐进入大众文化领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近些年来大众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国学”的复兴,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浓厚兴趣,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典籍里的中国》这档综艺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中国典籍的字句中讲述着先人们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篇目里记录着祖先们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而这些宝贵的文化密码告诉每一个中国人:我们从何而来,为何而生,而又该去向何方。

创新的文化体验。策划伊始,在节目组总导演的带领下就确立了每期一部典籍,一个人,讲述一个跨越时空的大故事的创作思路。现代读书人撒贝宁身着中山装坐在灯下诵读着这些典籍,游历于时间的长河中,镜头随之切换,典籍里的人物缓缓向观众走来,仿佛跨越了时空,超越了一切,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沉浸式文化体验。一、精心策划。客观来讲,我国当前的文化类节目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照搬”“模仿”已经成为“常态”,基本上没有“创新”。面对现实,国内综艺节目应该明确的是,尽管“模仿”和“照搬”的行为模式是一条发展捷径,但对于有艺术价值又具有特殊艺术功能的电视节目形态而言,一味的“抄袭”将造成文化类节目失去生机,阻碍文化传承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引进国外先进优秀电视节目的同时,立足国情,加强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综艺类节目,势在必行。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综合了专家访谈、主创人员点读会、戏剧演绎等多种表现手法。在文化采访环节中,各位权威和专家通过专业的阐释,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加深了观众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引人入胜。在阅读会上,该节目的艺术总监兼中国国家话剧院田沁鑫院长带领主创人员品读典籍,与观众分享主创的初衷和表演感悟。每一期节目,演员都会大声诵读典籍中的经典台词,起到点题的作用。如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徐爱录》)。这些具有永恒价值、时代意义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通过演员饱含激情的点读,使得观众获得启发性的自我思考与情感体悟。点读会后,身着现代装的演员在服装间与镜中自己的古装扮相互视对望、行礼作揖,营造出古今交错的神奇视觉盛宴。

二、跨越时空。《典籍里的中国》主创充分运用古今对话的形式,展现独特的戏剧效果,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综艺方式。现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典籍里的人物置身同一舞台,以独特的视角演绎各个经典故事。

伏生,就是《尚书》流转数千年的历史当中一个特别富有传奇性的核心人物。在《尚书》中,撒贝宁不仅重温了《尚书》里的重要篇章《禹贡》《牧誓》,再现了“大禹定九州”“牧野宣誓”等史诗场景,更见证了伏生颠沛流离,倾尽一生护书、讲书、传书,这才换来28 篇《尚书》的后世流传。

在《天工开物》中,宋应星科考六次不第,凭借兄长宋应昇和好友涂绍煃的全力支持,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撒贝宁与之跨时空对话,介绍电脑、高铁、卫星等高科技成果,宋应星跟随撒贝宁跨越300 多年来到现代,与“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在稻田相见,两代科学家跨越时空的握手,正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让人吃上更多的米饭”,天下富足,如今,这“禾下乘凉梦”早已实现。

在《史记》中,司马家两代太史令,呕心沥血,历经波折,终于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后被人们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当两千多年后的读书人撒贝宁在司马迁面前流利地吟诵出《史记·五帝本纪》文章时,司马迁连连赞叹。撒贝宁与司马先生对拜,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感激与敬佩,感人至深。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家世代行医,历经几十年,查阅无数前人医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首次用纲目体例分类药物,被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在历史上,李时珍的巨大遗憾是并未亲眼看到《本草纲目》被刊刻成书;在戏剧演绎中,撒贝宁助他“圆梦”,亲眼见证《本草纲目》成书,他早已泪流满面。演员张力十足的表现令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沉浸于极富感染力的表演中,更加深刻体会到此书来之不易。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一生命运多舛,历经磨难,被贬后悟出“知行合一”及“致良知”等思想,终成为后世最尊崇的圣贤。这些多种形式的穿越,在细节处体现历史的精髓,拓宽了观众的视野,成功地将两个时代连接起来,更富感染力。

文化精神的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典籍里的中国》讲述的是中国故事,是一个把传统文化和传承精神融合为一,相辅相成的经典之作。从典籍到人物,再从人物到传承,丝丝入扣,动人心弦。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讲述了一个个极致的中国文化传承的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共十一集,每集讲述一个经典故事。典籍如灯,照亮了世人。在《尚书》中,伏生对它的守护也是中华儿女对《尚书》的热爱。在《天工开物》中,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了300 多年的握手,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梦想成真。在《史记》中,司马迁呕心沥血书写传世巨著,为后代子孙留下无数文字瑰宝。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和繁荣昌盛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论语》中,孔子不畏艰险,周游列国,传道授业解惑,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孙子兵法》中,伍子胥和孙武的惺惺相惜,展现了兄弟情义的可贵。在《天问》中,屈原的求索精神和对宇宙的叩问,是中国人对宇宙的不断探索以及轰轰烈烈的航天事业。在《徐霞客游记》中,徐霞客跋山涉水,不畏艰险,寻求长江源头的精神何尝不是我们该有的坚持?在《道德经》中,老子爱书成痴,护书如命,为后世留下宝贵典籍。在《周易》中,《易传》的出现促使它从占筮之书转向义理之学,从趋向巫术、占卜功用,转向探讨伦理教化功能。《易传》是代表先秦时代中国人哲学思维的最高境界,它站在人文的角度上,对此前的《易经》进行了一种创造性的、提升性的转化。在《传习录》中,穿越近五百年的时光,“阳明学”历经跌宕起伏,仍散发着睿智的光辉。王阳明的思想学说、处世之道,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再现,是文化传承新的传播方式,是对当代综艺形式的新的尝试。理清文化脉络,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每一期节目都尝试挖掘人物、典籍和观众之间的精神与价值层面的连接,使观众在沉浸中生成独特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目前,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及号召力不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典籍里的中国》是对全世界讲述新的中国故事,不仅使每一个中华儿女重新了解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继承者,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助力者和推动者。任重而道远,吾辈当自强。

猜你喜欢

典籍里的中国典籍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评论
《典籍里的中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央视“神仙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带你“穿越”华夏文明之美
《典籍里的中国》被赞“神仙”综艺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谁远谁近?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