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落点”
2022-07-26金石明
□金石明
因为传播方式的颠覆性变化,我们曾经说的新闻时效性已经不是当年的时效性了,现在的时效性当然更多的是指移动端谁最先发布。
现在,也许谁也抢不赢每个人手里的手机,因为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
那么,一个好的职业记者,除了会“抢”,更要会“挖”。
挖什么?当然是“挖”新闻背后的新闻,它可能比新闻本身更有吸引力,更有新闻价值。这就涉及到记者最重要的素质:你有没有替别人探究的好奇心,你会不会不断地问“为什么”?
这也就是所谓的新闻的“第二落点”“第三落点”,甚至第三、第四落点的问题。
同事告诉我江西景德镇那个参加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女孩,我们在想方设法联系采访她时,央媒已经发布出来了。这好像是江西唯一一个参加冬残奥会的运动员,我好奇这样一个孩子为什么上肢残疾了,她又是在怎样的艰辛中成为一个冬残奥运动员的,这背后的故事一定比赛事本身更打动人。那你可以去他家采访他的父母呀。
前几天,“大国工匠人物”发布,每位大国工匠都让人感佩,他们精湛的“手艺”令人惊叹,他们的成就后面到底有怎样的意志支撑?
我总是希望记者真正理解“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这句话的含义。不要轻易放过这种理解,你才明白一个职业记者最应该干的事情。
能成为“历史”的新闻,其新闻价值不言而喻,而能够成为“历史”的新闻,新闻的背后一定有让你不断探究的魅力。但我们不少从业者永远都浮在事实的表面,所以永远都是记者队伍中最差的记者。
2021 年,记者去做“等待红军哥哥89 年的百岁老人”,一共去做了5 次采访。我和记者说,我更关注的是这位红军遗孀百岁老人89 年的等待,是什么支撑着她坚信她的红军哥哥一定会回来?如果我们的讲述能“诗意地”同时是“自然地”表达出这一点,这个片子就成功了。因为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表达得不好,就可能是刻意拔高了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人物。做这样一个新闻人物的“落脚点”放在哪里最合适呢?说心里话,最终,我们并没有找到。
2017 年,我们的记者报道了一个人物:一个好人,一个农民,一个21 年一直在为别人修路的人。今年中秋前,他又为别人修了一条本是烂泥巴的路,这个村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还不算什么,因为修路的钱是他今年一年好不容易打工赚的七、八万块钱,全部帮别人修路去了,但他家里的房子还是破旧的老房子,屋里除了挂满的锦旗,基本是家徒四壁,儿子30 多岁尚未成家……然后是被修路的村民夸他是好人,仅此。
我签完字,叹了口气,走到外面抽烟去了。记者跟出来,怯怯地说,我的稿子有什么问题吗?我说,没有问题,又有好大的问题。
我说,这个朴实(或者说土得掉渣)的农民让我吃惊,21 年至少为十个村子修了路,第一次是1996 年,辛辛苦苦,好不容易赚了一万多块钱,全拿去替别人修路了,然后,又以同样的方式为别的村子修了十几条这样的水泥路。
我满脑子都是“为什么?”这个“好奇”在整个稿子中我没得到一点“满足”。
我说,我只看到了“身边好人榜”中的一个“榜样”,而没看到“人”。
我问记者,是你,你做得到吗?她说,做不到。我说,我也做不到。那他怎么就做得到呢?而且21 年。他如果是个发了财的农民企业家,做善事,积善德,我完全能够理解。但这个叫李义华的农民一年赚不了多少钱,他却做到了。你不想探究一下他的“内心”吗?
她说:“可能是他家满墙的锦旗和一堆的荣誉证书吧,我不好质疑他。”我说,这怎么叫质疑呢?即使是对荣誉的坚守,同样值得赞赏啊?他难道不可以“对荣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吗?
就算是一种“质疑”,那也仅仅是采访的手段,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个朴实的农民更加有血有肉,更能直击他的内心。我们为什么非要把他直接做成贴在墙上的英雄人物?而不是我们身边一个普通又可亲可敬的农民大叔呢?
有人骂他是“傻子”吗?他的家人理解他吗?
记者告诉我,他的老婆到现在其实也不理解他,但面对镜头却说现在慢慢理解了。那为什么不说,他老婆其实现在也不理解呢?记者害怕损害了他的“形象”。那你认为这个内容写上去会损他的形象吗?
我不想说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