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4期神经母细胞瘤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7-25梁伟玲叶小帆钟共陈建军戴康临卓家良莫姝王博深李春雨蒋轩竹徐志渊周黎陈秀慧陈健良朱知梅李珮华陈志峰
梁伟玲 叶小帆 钟共 陈建军 戴康临 卓家良 莫姝 王博深 李春雨蒋轩竹 徐志渊 周黎 陈秀慧 陈健良 朱知梅 李珮华, 陈志峰,
(1.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儿科,广东深圳 518000;2.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深圳 518000;3.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小儿外科,广东深圳 518000;4.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香港;5.香港儿童医院,香港;6.香港大学大学深圳医院放疗科,广东深圳 518000;7.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移植科,广东深圳 518000)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发病率为(3~10)/100万,占儿童恶性肿瘤的8%[1]。肿瘤发病部位隐匿,早期诊断难,预后差,病死率高,占因血液肿瘤死亡儿童的15%[2]。目前4 期高危NB 治疗分为诱导治疗(强化疗及手术切除)、巩固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放疗)和维持治疗(维甲酸和免疫抗体)。单纯的化疗、手术和/或放疗难以控制4 期NB 的进展。如何解决肿瘤耐药及复发的问题,提高患儿生存率、改善预后成为现时研究的热点。对NB进行个体化分层,选择多学科联合全程治疗方案,尤其是后期进行免疫治疗,有望提高4期NB的生存率及改善预后[3-4]。在美国,免疫治疗已成为4 期NB 的一线治疗[5]。2021 年来国内亦有部分中心开展抗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抗原GD2 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治疗4 期NB 的临床试验,但目前关于其疗效与预后的报道相对少。国内有文献报道37例4期NB使用抗GD2单抗治疗情况,其总体耐受性好,6例预后良好,但随访时间相对短[6]。本研究旨在汇总多学科联合治疗14例4 期高危NB 患儿疗效及预后情况,随访时间最长61个月,希望可为NB 多学科联合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治疗及随访的14例4期高危NB(MS期)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根据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 期 系 统 (International Neuroblastoma Staging System,INSS)的诊断和分期标准确诊为4 期:(1)符合NB 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发现肿瘤病灶;(2)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尿香草扁桃酸(vanillylmandelic acid,VMA)和/或尿高香草酸增高;(3)肿瘤穿刺或手术获取肿瘤组织或骨髓组织提示NB 细胞;(4)转移到远处淋巴结、骨、骨髓、肝、肺、颅脑、皮肤和/或其他器官。MS期是指类似于INSS分期的4S 期(确诊时年龄≤18 月龄),但转移局限于皮肤、肝、骨髓,无骨骼转移[1,7-8]。
1.2 资料收集
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NSE、铁蛋白、乳酸脱氢酶及VMA)、骨髓检查(骨髓检查阳性定义为在骨髓涂片或活检样本中发现NB 细胞)及病理结果。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扫 描 、 骨 扫 描 、 间 位 碘 代 苄 胍(metaiodobenzylguanidine,MIBG)或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1,4,7,10‐tricarboxymethyl‐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1‐yl Dotatate, 简 称Dotatate)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转移情况。诊断明确后采取多学科联合治疗方案。
化疗方案包括N7和Rapid COJEC方案(共8个周期,每10 d为1个周期),第1和5周期采用方案A(化疗持续2 d,第1 天:长春新碱+卡铂,第2天:依托泊苷)。第2、4、6 和8 周期采用方案B,(化疗1 d,长春新碱+顺铂)。第3 和7 周期采用方案C(化疗持续2 d,第1 天:长春新碱,第2 天:依托泊苷+环磷酰胺)。完成化疗后评估骨髓情况,如未缓解,选择TVD(托泊替康+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方案2个周期。骨髓缓解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动员方案选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如动员失败选择环磷酰胺+G‐CSF)]。采集成功后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恢复后通过MIBG 或Dotatate 检查来评估缓解情况,再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2个月进行放疗。移植后3个月进行免疫抗体Chimeric14.18/CHO(简称Ch14.18/CHO)治疗[共5个周期,每个周期维持5 周。每个免疫治疗周期第1 和2 周口服维甲酸160 mg/(m2·d),分别在第4周及第5周的第1~5天使用Ch14.18/CHO 10 mg/(m2·d)]。免疫治疗后口服维甲酸6个周期[160 mg/(m2·d)],每个周期持续4 周,口服2 周停2周]。
1.3 随访方式
随访时间截至2021 年6 月。每3个月进行1 次NSE、VMA、胸部CT、颅脑及脊柱MRI 和骨扫描检查。如果影像学发现新发病变,NSE 和VMA 同时增高,诊断为复发。统计复发、死亡、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期(指确诊至因各种原因死亡之间的月数)及无病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期(指确诊至疾病进展、复发、放弃治疗或因各种原因导致死亡的时间)情况。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4 例患儿,男8 例,女6 例,中位发病年龄3岁7.5个月(范围:5个月至14岁3个月),见表1。
表1 14例4期NB患儿临床资料
2.2 实验室检查
4 例N‐Myc基因扩增;13 例NSE 增高,1 例未测。7 例VMA 增高,5 例正常,2 例未测。其中5例NSE 增高,但VMA 在正常范围。病理结果分化型6 例,混合型1 例,分化差型6 例,未分化型1例。见表1。
2.3 治疗情况
化疗:10 例患儿在外院选择N7 方案进行化疗,其中2例选择N7+三氧化二砷方案。平均感染次数为3.7 次/人。4 例患儿选择Rapid COJEC 方案进行化疗,平均感染次数2.0次/人。
手术:14 例患儿除1 例化疗后肿瘤消失未手术,其余13 例均进行完整切除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确诊后3.7个月(范围:13 d至7个月)。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4 例患儿全部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N7 方案化疗的患儿采集干细胞平均数为5.21×106/kg。Rapid COJEC方案患儿采集干细胞平均数为6.20×106/kg。2例N7+三氧化二砷方案化疗的患儿,采集干细胞数分别为:3.9×106/kg 和2.04×106/kg。4 例患儿(3 例Rapid COJEC,1例N7+三氧化二砷)诱导化疗后未缓解,再进行2个周期TVD方案化疗,缓解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14 例患儿移植平均时间为诊断后8.8(范围:4.0~13.0)个月。回输CD34+干细胞数平均为4.66×106/kg(范围:2.04×106/kg~8.59×106/kg)。
放疗:10 例患儿进行放疗,中位时间为诊断后12(范围:9~17)个月,均为原发部位。1例拒绝放疗,3例因年龄<3岁未行放疗。
免疫治疗:8例患儿移植后3个月行免疫治疗,采用Ch14.18/CHO单抗。除1例出现过敏,未能完成免疫抗体治疗外,其余7例顺利完成免疫抗体治疗,随后续用维甲酸口服维持治疗。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8)。6 例患儿移植后未行免疫治疗,仅口服维甲酸维持。
2.4 随访
14 例患儿中位随访时间为45(范围:21~61)个月。完成免疫治疗的7 例患儿中,1 例复发后进行3 次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177Lu1,4,7,10‐tricarboxymethyl‐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1‐yl Dotatate,Lu177Dotatate) 治 疗,目前仍在化疗;1例复发死亡;其余5例无病存活。6 例随访满2 年,1 例确诊后17个月复发。2 年OS率为100%(6/6),EFS 率为92%±12%(5/6,标准误:8)。5 例 随访满3 年,3 年OS 率 为100%(5/5),EFS 率为80%±28%(3/5,标准误:20)。1例患儿未完成免疫治疗,确诊后45个月复发,目前仍在化疗中。未行免疫治疗的6 例,1 例复发死亡,1例确诊19个月后颅内复发后失访,其余4例无病生存。6例随访满2年,2年OS率为100%(6/6),EFS 率86%±20%(5/7,包含1 例失访患儿在随访19个月已复发,标准误:14)。4 例随访满3年,3年OS率为90%±14%(4/5,包含1例随访34个月死亡,标准误:10),EFS率83%±24%(4/6,包含1 例随访19 月复发及1 例随访34个月死亡,标准误:17)。
3 讨论
NB是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恶性度极高的肿瘤,发生于交感神经节细胞分布的区域,可转移至骨髓、骨、淋巴结、肝、肾、胃肠、胰、脾、肺、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9]。研究显示,肿瘤侵犯骨髓、肺、胸膜,以及N‐Myc基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扩增是影响NB预后的重要因素[10-11]。NSE和VMA升高常提示预后不佳[12]。确诊时年龄<18 月龄的患儿预后较好[13]。目前NB常见诱导化疗方案包括N7和Rapid COJEC方案,国内亦有中心使用N7+三氧化二砷方案。有研究显示Rapid COJEC 短程化疗可提高4 期NB缓解率,但是无论选择N7或Rapid COJEC 化疗方案,患儿的OS率并无显著差异[14]。多项研究表明,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原发部位及转移灶放疗能提高患儿OS率及EFS率[15-18]。
既往报道,NB 患儿肺转移仅占4%。本研究14 例患儿,3 例(3/14,21%)出现肺转移,考虑可能与4 期NB 肺转移概率高或病例数少有关。患儿5和13均为N‐Myc基因扩增,同时伴有肝、骨髓转移。患儿13 还有肺转移,但由于确诊时年龄小于18个月,治疗后随访目前仍存活,与文献[13]报道符合。5 例患儿NSE 增高但VMA 正常,虽然VMA比NSE特异度高,但NSE增高较单纯VMA增高更加灵敏[19-20]。因此建议在诊断及随访中同时进行血NSE、尿VMA 和高香草扁桃酸检测。本研究发现在诱导化疗时,Rapid COJEC 方案比N7 方案发生感染次数相对少。2例采用N7+三氧化二砷方案化疗的患儿,在诱导化疗后早期复发,CD34+细胞采集数目相对少。14 例患儿均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全部植活,在移植期间未出现严重感染及肝静脉闭塞综合征。4例患儿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未行放疗,目前仍无病存活,但后期是否会复发或者OS 率低于接受放疗的患儿,仍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和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单纯的化疗、手术和/或放疗并不能改善NB预后[21]。因此移植后免疫、核医学治疗及基因治疗成为NB治疗的热点[22]。GD2在NB细胞中100%高表达,因此,以GD2 为靶点的免疫单抗治疗成为治疗新方向[23]。目前有3 株GD2 单抗(Ch14.18、Ch14.18/CHO 和3F8)开展了临床试验。Ch14.18/CHO可与NB细胞表面的GD2特异性结合,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作用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以抗GD2 单抗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可降低4 期NB 的复发风险并改善其长期预后[24]。儿童肿瘤协作组数据显示,使用抗GD2 抗体治疗后2 年EFS 率由46%提高至66%,OS 率由75%提高至86%;5 年EFS 率达到53%,5年OS率达到63%[25]。Ch14.18/CHO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疼痛、过敏、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本研究中有8 例患儿在行化疗、手术、放疗后,前往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进行免疫治疗。1例在第1次免疫治疗时出现过敏性休克,停止抗体输注后症状缓解。其余7例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抗体治疗。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8)。但因研究病例偏少,需要进一步观察。完成免疫治疗的患儿,最长随访至61个月,除1例死亡外,其余6例全部存活。
经过诱导及巩固治疗后复查MIBG在原发部位或骨骼仍存在病灶的患儿,也可接受免疫治疗。但其EFS 率相对免疫治疗前缓解的患儿低[26]。本研究有3 例MIBG 阴性但Dotatate 阳性(1 例原发部位,1 例足背,1 例胸膜)的患儿同样接受了免疫治疗,耐受性良好,截至随访时间仍存活。鉴于本研究病例数少,随访时间长短不一致,无法从统计学上证实接受免疫治疗的优势。但从接受免疫治疗7例患儿的病理类型及N-Myc基因扩增情况来看,免疫治疗对伴N-Myc基因扩增、肺及骨骼转移、年龄小于18 月龄的患儿,相对安全,有效,且能改善远期生存及预后。
国外报道4 期NB 在完成多学科联合治疗后5年OS 率 为60%[27], 高 于 国 内5 年OS 率(<30%)[28-29]。国内各中心4期NB预后情况数据不一致[27,30-31]。但总体看来,4 期NB 的预后仍然不理想。国内各中心之间应加强多学科协作,积极开展基于个体化的精准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尤其是推进免疫治疗在4 期NB(特别是伴N‐Myc基因扩增、病理类型差、多处转移)患儿中的应用,有希望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