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2022-07-24史远刘嘉琪王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增效减负课后服务校本课程

史远 刘嘉琪 王军

【摘 要】“双减”政策强调要提升学校的课后服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玉泉学校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在课后服务中开设了“童心编程”校本课程,成为学生自主选课的热点。本研究落实当前“双减”政策要求,目标重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编程思维,并以小学六年级编程课程主题模块“打败新冠”作为教学实践案例加以说明,对课程实践应用进行总结,力求为课后服务开展编程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童心编程;课后服务;校本课程;增效减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7-064-03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双减”的相关政策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1]。同时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减轻学生的作业以及校外培训负担,强调学校要将“双减”政策融入课后服务所开展的延时活动中[2]。小学信息科技是一门素质类技术教育课程,因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编程教育已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内容纳入信息科技课程体系中。与此同时,编程教育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学校在“童心教育”理念下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为学生提供了编程课程。编程课程内容的设置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关注,报名选课的学生非常多,这为编程教育课程实施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但也给学校课程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学校以此作为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的发展机遇,设计与实施“童心编程”课程。

“童心编程”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是通过项目式及情景式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确立编程前进行程序梳理、规划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图形化编程方法以及各类编程模块的使用,培养其计算思维能力;提供不同的开放式学习主题,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及创新能力;打造信息科技课程的健康发展生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编程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童心编程”校本课程内容构建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课程内容的设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本陆教授将其按照低中高三个学段进行划分,分别是基础体验、兴趣培养、自主探究三个阶段[3]。本研究以此为课程设置依据,主要面向三至六年级学生开设,依据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与学习倾向进行课程构建,如图1所示。

基礎编程讲解:由于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编程,因此教学任务主要是熟悉编程内容和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课程内容以基础模块为主,并通过趣味活动初步教会学生编程的基础知识和简单使用。

进阶编程运用:针对四年级学生,基于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编程知识及简单使用,该年级的课程任务主要以学科应用为主,通过将计算思维与创造相结合,将编程技术应用于学科项目,帮助学生攻克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知识难点,培养其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力。

高阶编程拓展:针对五年级学生,课程内容融入与编程相关的数学与逻辑概念,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与数学应用能力,最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技能。

项目编程创新:六年级的学生编程思维已经基本形成,并且可以通过编程软件自主完成一些相对复杂的编程任务。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教师创设真实的项目主题,完成具有自主、个性且创新的编程作品。

“童心编程”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为了确保“童心编程”课程的实施,学校采取了前置学习→设计及探究→展示与总结的课程实施策略,如图2所示。

在前置学习阶段,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以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或者有趣的游戏体验的形式,来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提出任务要求,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指明方向。学生则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要求进行梳理,了解完成任务必备的核心知识与内容,熟悉有关的操作方法与流程。

在设计及探究阶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同时提供学生需要的相关资源,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及评价。在这个阶段,学生在开始任务之前进行问题分析,以自主或者合作的形式完成;然后针对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完成本次任务的具体方案;随后根据拟定的方案设计程序;最后测试与修订,完成任务。

在展示与总结阶段,教师需要发布整体的终结性评价方案,帮助学生检验本次学习任务中完成的学习目标。学生展示交流本次任务的成果,并总结本次任务的分工方式、创意来源、流程步骤、作品结构及亮点,与此同时进行学习心得分享,也可以提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者困难,与教师和同学互动解决。教师最后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以及知识技能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童心编程”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案例

本研究选取了六年级的项目编程创新课程主题模块的教学案例,并以其中一个项目编程主题“打败新冠”为例进行教学实施说明。

1.选题来源

该项目编程课程主题模块的选题背景来源于当下新冠疫情的时代背景,虽然我国总体上已经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但是我们每个人仍然存在被感染的可能性。该项目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在疫情期间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以及预防病毒的渠道,提高学生对新冠病毒的认知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2.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编程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有了熟练掌握,并且在作品创作上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设计。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采取了学生自主完成项目任务的形式来开展本项目编程主题的教学活动。

3.前置学习

教师布置项目编程主题“打败新冠”的任务,要求学生利用Mind+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编程作品。学生在接到这个项目编程主题时,利用课后时间先对如何打败新冠进行了解学习,并梳理从哪个角度切入来设计作品。

4.设计及探究

首先,课堂中学生需要对主题任务“打败新冠”进行问题分析:如何打败新冠?从哪些方面可以实施?作品设计的立足点有哪些?基于此,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例如通过消毒水、勤洗手勤通风、保持一米距离、不聚集、主动注射新冠疫苗等,其中每一个方案都可以利用Mind+来设计成一个完整的编程作品。

以某位同学的注射新冠疫苗消灭新冠病毒游戏为例,学生在分析如何打败新冠的问题后,开始设计相应的作品方案,如医生利用注射器注射疫苗来对抗新冠病毒,而新冠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因此针对不同的病毒设计不同的注射器。然后,学生利用Mind+先添加该作品所需要的角色和场景:两名医生、两种病毒和两种注射器。接着,针对作品中需要的角色,设计相应的编程程序,在如图3所示完成程序设计后,进行实践测试与调试,实现作品的顺利演示。

5.展示与总结

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交流,如图4所示,完成个人的自我评价、同伴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通过这个评价学习单,学生可以对项目学习的收获进行总结,还可以对项目进展过程中的困惑进行及时反馈解决。同时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势和劣势,进而不断完善,实现创造、创新。

“童心编程”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总结

“童心编程”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面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所处的生活环境出发,把信息科技学科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具体落实到课后服务的教学中。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编程课程的校本化实践探索,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1.重新定义课堂:构建多向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课后服务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师讲解完编程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后,学生就可以独立分析问题、设计编程方案、进行编程实施、按规范记录过程并完成成果内容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传授与接收知识,而是多向互动式的,实现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谐的人际交互环境,同时加强了人机之间的有效互动。

2.重新定义学习: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课后服务的学习时间充足,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与合作探索的余地。教师创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或者设计有趣的游戏主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课堂的参与度。同时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智慧引导下,真正成為课堂的主人。

3.重新发现学生:着眼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首先,基于模块化的编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编程学习的兴趣;其次,编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助推剂,在课程的主题模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探究精神;最后,项目编程的主题设置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培养信息意识,实现自我反思。

参考文献

伍强,曹瑞.“双减”政策下,在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中开展兴趣课程建设初探[J]. 新课程,2022(17):120.

王本陆,千京龙,卢亿雷,张春莉. 简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建构[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4): 37-43.

猜你喜欢

增效减负课后服务校本课程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