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回顾
2022-07-24刘向永赵大威
刘向永 赵大威
【摘 要】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从小规模实验到国家课程。当站在课程从“信息技术”更名为“信息科技”的历史时刻,回顾我国40年间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我们梳理了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等,试图挖掘影响课程发展的深层次因素。通过对历史的回溯与反思, 将有助于我们把握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来龙去脉,以期为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螺旋式上升;教材;学科发展历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7-005-03
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正在面临着一次空前的转折发展期,一是正式成为了国家课程;二是从信息技术更名为信息科技。每次课程的变革与转折都有其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考虑。著名历史学家庞朴曾经说过:“我们想知道一个东西的性质和未来,有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要知道它的过去。知道它从哪儿来,我们就会知道它往哪儿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对历史的继承与批判,才能够有所发展。当站在智能化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回顾4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史,梳理总结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征,挖掘深层次影响因素,必将有助于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回溯与反思, 把握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发展的来龙去脉,以期为课程未来改革与发展提供相应思考与启示。
不同发展阶段: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概述
通过回顾大量的课程大纲及研究论文等相关资料,我们试图梳理和总结40年来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历史,相比于语文、数学等课程,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40年的发展历史称不上长久。但由于秉持视角的不同,人们对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阶段的划分维度不尽相同。例如,2003年笔者参与并发表在本刊上的《信息技术教育风雨20年》一文,按时间顺序整理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从小规模实验到全面普及的历程,梳理出了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实践、经验和思考[1]。自从1982年开始至今,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曾经先后发布了不少课程内容指导性文件。根据不同指导理论,再结合具体课程指导性文件,我们将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如表1所示。
从“计算机”到“信息科技”:课程名称变化背后的课程价值选择
从最初的“计算机”课程开始,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曾经在2000年更名为“信息技术”,如今又更名为“信息科技”。课程名称的变化不只是简单改了一个名称,而是人们在社会变化背景下对于课程价值的重新理解和认识,反应了人们对信息技术课程到底对社会、对学生个人有哪些方面价值的选择。
最早的“计算机”课程将课程内容着眼在程序设计和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上,突出了计算机文化论价值和计算机工具论价值。信息素养理论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和反思计算机工具论,信息技术课程必须要脱离操作技术训练的桎梏,指向信息处理能力培养。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将课程名称从原来的“计算机”改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关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虽然我们有了很好的课程价值预设,但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更倾向于采用工具论视角来实施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认识到由于信息素养偏重于信息处理,侧重于方法层面,只是计算机工具论的延展和深化而已。信息素养理论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还不能够支撑学生的未来成长能力。于是,借鉴了国际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趋势,人们将理论视角投向了计算思维,重新认识到编程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关注学生个体的思维发展在课程价值体系中的重要性。正如华东师范大学任友群教授所言:“今天我们重视编程,已然不同于几十年前计算机教育初期的编程教育,而是在培养学生们一种‘计算思维+’的能力,让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思维活动和创造实践。”[2]正是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思维和信息科技手段解决真实问题的价值选择使得课程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又一次更名。
螺旋上升: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特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所有的事物发展都是一个螺旋式或者波浪式曲线运动的过程,就是回复曲折性和上升前进性的统一[3]。从最初的程序设计选修课一路走来,历经了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再到信息素养论,又到了计算思维理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地前进变化,呈现了螺旋上升发展特点,整体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虽然经历了黑暗和波折,但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整体趋势是螺旋上升的,主要体现在课程理念的进步、课程开设的普及和课程内容的丰富等方面。第一,从课程开设的普及来看,从最初只是几个学校的局部尝试,到成为国家规定的选修课程,再到作为国家课程中的独立科目,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从边缘逐渐走向了核心。地位的上升也带动了课程的全面发展。第二,从课程内容的丰富来看,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虽经历了许多次的更迭,表面上是不断地更换课程内容,实质上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每一次课程内容改变都不是彻底抛弃,而是扬弃,保留了前一阶段的合理部分。从最早的《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1984年),到《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994年),再到如今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课程指导性文件规定的课标从只有寥寥几句,到除了掌握基本操作,还规定了包括道德品质教育等,再到凝练了信息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更为丰富和立体化,从以往偏重操作技能到如今“科”“技”并重,实现了从技术类课程向素养类课程的转向。
摆脱技能倾向: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焦点
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周期呈现出了曲折回复性,即在课程发展中,经过了扬弃,吸收了前一阶段的优点,重复了再前一个阶段的某些特征,使事物发展道路呈现出曲折回复特征。反复体现在专业信息技术与大众信息技术统一处于动态发展中。正如李艺教授所言:“当前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专业信息技术和大众信息技术两个本体的不同映射。”[4]因此,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就存在着工具性与文化性的争论,存在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二律背反”现象,一直在二者之间摇摆。最初的程序设计教学偏重了个人价值,而后人们又开始强化计算机的工具性,认为应该偏重社会价值。但计算机工具论也受到了质疑,北京景山学校的郭善渡老师就说:“我们不敢苟同的是,那种试图把现在的教学内容同若干年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的实际需要简单地和直接地一一对应起来的主张。”[5]应该说,摆脱技能倾向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焦点,是信息技术课程专家和一线实践者一直努力的方向。“只见技术不见人”的技能倾向使得信息技术课程难以真正关注到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难以关照到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素养与技能。如今的信息科技课程正在纠正过分强化工具应用而着眼于培养学习者的内在品质与思维。正如熊璋教授所说:“这次将课程定名为“信息科技”,把“科学”放进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信息科技本身就是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操作,录入、办公软件操作和编程的熟练不能够培养出学生的信息素養,会打字、会操作、会编程不表示会利用信息科学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更无法上升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层面。”[6]
当然,摆脱技能倾向不是不要技能,也不是要空谈学科素养,而是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全面变革,要在学科素养导向下统筹内容和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要注重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和数字化素养等方面内容的平衡,信息技术使得学生能够做更多的事情,计算机科学使得学生能够看得更深,数字化素养使得学生能够做得更好。而只有学科核心素养是跟随学生一辈子的能力,所以要以学科核心目标为导向进行课程内容选择和教学策略制定。
结束语
从1982年国家决定在五所部属高校附属高中开设计算机选修课至今,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40年的艰辛探索和努力奋斗,经历了初创的欣喜、过程中的艰辛、前进中的反复等。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必须适应世界的趋势和时代的发展,只有持续地进化才能够生存[7]。信息技术课程不能停下发展的步伐,要努力在时代大潮中奋力前行,在变与不变中执着地探索。我们要从着眼当下的社会需要和未来的个人发展两方面综合地考虑,动态而又平衡地设计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让信息科技课程理念真正落地生根。诸多的问题仍需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面向未来,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始终在路上。
参考文献
李节. 信息技术教育风雨20年[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Z1):4.
任友群. 为数字中国培养“计算思维+”新一代[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5):19-23.
龚培河,赵海燕.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视角下历史规律的本质与生成逻辑解析[J]. 求实,2014(12): 30-35.
李艺,张义兵. 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分析[J]. 教育研究,2002(11): 70-73.
郭善渡. 温故知新 返璞归真[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2-14.
熊璋.“科”“技”并重: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解读—— 访义教信息科技课标组组长熊璋教授[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9): 4-7.
刘向永,郭鹏飞,张贵芹.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动力分析与可能路径[J]. 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