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导向的道德与法治学习重构理路①
——以“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一课为例

2022-07-23张育花

中小学德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预学素养评价

◎张育花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颁布后,设计与实践素养本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教师必要的追求和紧迫的任务。“核心素养具有复合性、持续性、内隐性等特征,与之相对应的学习过程需体现多维化、结构化、情境化等特点,强调建构一种真实而完整的学习。”这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审视原有的教学设计思路,关注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学习目标、情境与任务、学习资源与方法、学习评价等关键要素,重构素养导向的学习过程。在此,以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一课为例,作一探讨。

一、完整定位目标及达成方法,研制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

素养本位的学习目标是在明确定位核心素养育人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融合本班学生经验和需求,希望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后可以达到的素养状态。学习目标设计需指向课程核心素养,着眼“学科大观念”和学习全过程,让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行为实现统一,以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为主线,以问题或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统筹考虑,强调真实情境、真实任务,强调问题解决过程中渗透学科思维模式和探究模式,凸显学习过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第二课,本单元以历史和文化为学习主题,聚焦“我与国家、人类文明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和了解人类共同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一课在“探访古代文明”基础上,从世界历史转入世界多样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重要性,形成平等、包容的文化观。这一内容属新课标所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着重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家国情怀等,指向政治认同、道德修养等核心素养的形成,引导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做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

学生的经验基础和发展需求是学习目标设计的重要依据,我们通过课前观察和访谈发现:六年级学生对这一主题内容有一定经验,多数学生通过互联网、电视节目及书籍等渠道,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一些文化形式和特点,对当今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交融有一定感知,一些学生还学过欧美国家的舞蹈等。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较强,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但受年龄和阅历局限,他们对多样文化的了解仅停留在浅层次认识、感知层面。基于以上单元素养培育目标和学情分析,教师制订了如下学习目标:

通过课前调查、模拟演示、案例交流、合作探究、视频欣赏等方式,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了解不同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相互适应的关系,不同的文化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生活方式的反映。

通过课前调查、案例交流、视频欣赏等方式,感受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融,体会灿烂的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推广中国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一学习目标突出素养导向,针对学生经验基础和发展需求,选择促进思维发展和探究能力的学习方法,力求清晰定位本节课学生需要“学什么”“怎么学”。“课前调查”“模拟演示”“案例交流”等学习方法体现对学生原认知经验的唤醒和任务驱动后产生的新经验的展示。“交流互动”“合作探究”的形式体现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式学习。“视频欣赏”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后认知和情感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三类方法层层递进,凸显对学生经验、能力和需求的自主性唤醒,是本课素养目标的主要实现路径。“感受世界文化多样性”“了解文化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关系”“感受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体会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激发推广中国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在理性认识与情感发展方面要达到的素养状态。力求实现目标与手段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为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勾画清晰的蓝图。

二、提供预学情境与任务支架,开发来自学生的学习资源

新课标注重“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素养导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开发来自学生的学习资源。我们在实践中开发了预学单这一学习工具,注重引领学生开展课前预学,采用调查、采访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整理相关学习资源。预学单设计强调为学生提供预学情境和任务支架,使得预学过程本身就是唤醒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展开自主探究的过程,而预学成果将成为重要的课堂学习资源。

例如,“多彩的世界文化”教学前,教师设计了如下预学单:“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班即将开展一个‘世界文化交流微沙龙’活动,你想参加吗?参加本次活动,你将有一个很特别的身份——文化大使!请大家选择一个自己最想了解的国家,以本国文化大使的身份进行文化交流哦!”生动的导语将课堂情境前置,通过课前自主预学引导学生了解活动内容,赋予角色身份,激发参与学习的兴趣。预学单的主体部分设置三个驱动式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预学,充分开发来自学生的学习资源。

其中,任务一“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国家的礼仪文化”,以填空方式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国家的见面礼,并“学一学”,在课堂上通过模仿开展自主体验。任务二“了解几种典型的世界文化形式和特点”设计了“预学提示”,通过问题提供思维支架:

你想选择其中的哪种文化形式进行探究?(在对应的内容后面打√):舞蹈( )美食( )服饰( )建筑( ) (当然,除了以上四种,也可以选择其他文化形式进行探究哦)

预学提示:

(1)搜集相关资料后,思考以下问题:①这种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②这种文化形式与当地自然环境或人们生活习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将思考的结果填写在以下表格中。

文化名称具体形式特点我的发现

(2)你想采用什么方式来更具体生动地呈现你的学习结果呢?(如:动作模仿、PPT、手抄报、剪贴画、实物展示等)请动手试一试,期待你的精彩呈现哦!

任务三“了解世界文化交融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教师以本课学习的三个关键问题为线索,包括“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融合”“你知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吗”“如果现在或将来有机会,你愿意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些什么呢”,指引学生自主发现与整理相关事例,并写下自己的想法,以此帮助学生勾连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丰富、拓展其已有认知经验。

任务设计注重为学生提供思维与方法指引,提高预学质量。课前,教师收集与整理预学单,将其中的典型资源加以整合与优化,对存在明显偏差或针对性不强的资源进行二次指导与反馈,引导其进一步完善优化,以提升课堂学习资源的精确性和有效性。课堂上,这些学习资源将成为学生自主展示与分享、生生合作与探究、师生交流与对话的有效载体。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教师适时抓住课堂对话中生成的资源,补充自己课前预设的视频等资源,进一步提升与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注重价值引导与思维进阶,生成问题导向的学习过程

要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学什么”“用什么学”“怎么学”“学得怎么样”是教师设计教学必须要明确的四个关键问题。其中,“怎么学”即学习活动设计,其蕴含着丰富的活动育人、合作育人和综合育人价值,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路径。新课标提出,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坚持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以“教师的价值引导”为前提,但教师的价值引导并非空洞的说教,而是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以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体验与思考,通过思维的不断进阶,促进素养目标的落实。

在“多彩的世界文化”学习中,教师循着“唤醒-体验-反思-实践”的进阶思路设计学习活动。课堂伊始,创设“世界文化交流微沙龙”活动情境,请学生以“文化大使”的身份参与活动。首先通过“嘉宾见面问好”活动演示各国见面礼,引导学生积极互动,通过展示、交流“印象深刻的见面礼”,唤醒其对多样的礼仪文化的认识。之后进入“嘉宾舞蹈秀”环节,学生以“舞蹈串烧”的形式上台展示自己擅长的舞蹈并作介绍。通过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的舞蹈形式会如此不同”,引导学生从感性的视听体验转向理性思考,感悟世界文化多样性。

在此基础上,教师以核心问题“其他文化形式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关系”为牵引,借助“促学单”(见表1)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活动。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聚焦具体的文化形式及其代表例子,由表及里分析其文化特点,自主表达对不同文化形式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理解文化与环境及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表1 “世界文化嘉年华”活动促学单

“自主反思与实践”以第二课时“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内容依托,通过三个关键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融合?你知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吗?如果现在或将来有机会,你愿意为我们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走进社会生活,自主调查了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案例。在提升学生应用、迁移课堂所学能力的同时,也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更好地激发学生推广中国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多维评价嵌入学习全过程,促进知行合一的素养形成

“学得怎么样”是“完整的学习”不可或缺的一环。新课标提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评价要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功能。素养导向的学习评价设计应基于学习目标,着眼学生的全面学习,从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等多维度贯穿学习全过程。

通过“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一课学习,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文化自信等素养,隐含在其具体的学习行为表现之中。因此,本课适宜采用表现性评价。在课前预学阶段,我们通过“预学单”驱动式任务唤醒学生的原经验并丰富新经验,其预学效果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将预学过程嵌入评价设计,以前述三个学习任务为评价内容,从预学态度、行为表现和呈现效果三个维度,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了2-3个层级的评价指标(见表2)。

表2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学习评价表

这一学习评价突出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预学和课堂展示过程中解说、演示学习成果的表现,综合考查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运用等,力求全面关注其学习过程。在学生自评基础上,以老师和同伴评价为学生提供优化、改进方向,实现态度、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多维提升,促进知行合一。

同时,结合课堂学习进程中形成的预学单、主题小报、剪贴画册、小制作、活动照片等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师生总结学习与评价成果,一起制作“多彩的世界文化”主题展板,分板块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风貌。这一评价过程关注学生的认知、态度、情感、行为等多维表现,评价本身就是促进学生深化多元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猜你喜欢

预学素养评价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预学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有效预学,实现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