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某高校儿科医学生职业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2022-07-22蔚京京李岳龙张晓林马红梅阴怀清李亚蕊
蔚京京,李岳龙,刘 斌,张晓林,李 军,马红梅,阴怀清,李亚蕊,华 楠
(山西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系,山西 太原 030001)
随着我国近年来综合国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完善,医疗事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地区间和专业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2016 年我国“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儿科医生荒”现象越发严重[1]。造成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有很多,一是1998 年以后儿科学专业停招复招几次反复,造成儿科人才锐减;二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儿科医生严重流失。2016 年,为解决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国家卫计委协调教育部重新恢复儿科专业招生。山西某高校作为首批恢复招生的8 所院校之一,当年招生人数达到121 人。2021 年,儿科专业恢复招生后的第一批五年制本科生面临升学和就业的选择。目前关于国内儿科医学生职业意向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为了解儿科医学生的职业意向,我们通过电子问卷的形式对山西某高校儿科医学系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同时调查既往毕业的部分儿科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并作为参照,分析儿科医学生和儿科医生流失的原因,以便为政府和医院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减少儿科医生流失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山西某高校儿科医学系623名在读本科生和46 名在读研究生,共669 名,对其进行职业意向的问卷调查;另一部分是该校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方向)毕业的2004—2011 级本科生378 名和儿科学专业毕业的2005—2017 级研究生284 名,共662 名,回访调查其就业情况作为参照。调查时间为2021 年6 月。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本研究对在校儿科医学生职业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采用电子问卷的方法进行。电子问卷在参考同类问卷基础上设计,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职业意向及专业认知[2]。学生基本信息包括性别、生源地、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学历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等;专业认知包括对儿科各专业科室的认知、儿科未来发展、儿科医生流失情况及原因等;职业意向包括是否愿意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及原因、儿科就业前景、理想的工作单位、对未来工作最看重的因素等。调查前调查对象已清楚本次调查的目的并征得其配合,在填写问卷过程中调查对象所有疑问均由研究人员统一解答。对既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包括本科生毕业当年考取儿科专业研究生的人数和比例、毕业后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人数和比例及就业单位,研究生就业单位及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人数和比例。该调查由年级辅导员和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协助完成。
1.3 统计方法
电子问卷的调查对象中,不同特征下愿意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人数和比例为计数资料,使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下调查对象愿意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比例的差异,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发放问卷669 份,收回有效问卷652 份,有效回收率为97.5%。调查对象中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等见表1。
2.2 调查对象专业认知的基本情况
学生对儿科专业科室的认知普遍为收入低、医患矛盾严重、风险高、工作累;是否认为儿科未来会向好的方向发展,选择“大概率会”的比例为41.1%,“确信会”的占32.8%,“可能会”的占19.8%,“可能不会”的占6.3%;对儿科医生大量流失及流失的原因,选择“比较清楚”的比例为40.0%,“很清楚”的29.1%,“大概清楚”的24.5%,“不清楚”的6.3%;93.1%的学生认为儿科医生流失的原因为收入低、医患矛盾严重、风险高、工作累;学生对儿科专业相关的认知主要通过网络、医疗专业人士、专业书籍及专业期刊等途径。
2.3 调查对象职业意向情况
调查显示(见表1),将来愿意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学生有503 人(77.1%)。其中女生、非独生子女和高考志愿中主动报考儿科的学生将来愿意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比例更高(P<0.05)。高考志愿中学生主动报考儿科的比例为44.8%,他人推荐的占29.4%,服从调剂的占25.8%。主动报考儿科的原因中(多选),认为儿科就业前景好的比例最高,为55.1%,对儿科感兴趣的占36.0%,喜欢孩子的占29.5%,因国家对儿科重视程度提高的占29.1%,认为儿科竞争压力小的占15.8%,受家庭环境影响的占6.5%。入学后随着对儿科专业的认知逐渐加深,部分学生会考虑通过考研或转专业途径从事其他专业工作,其中主动报考的学生将来愿意继续从事儿科工作的比例为85.6%,高于他人推荐和服从调剂的比例。愿意从事儿科工作的原因和高考主动报考儿科的原因基本一致(多选),依次是儿科就业前景好(45.5%)、对儿科感兴趣(32.6%)、喜欢孩子(29.2%)、国家对儿科重视程度提高(27.8%)、儿科竞争压力小(20.1%)。不愿意从事儿科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收入低(36.8%)、医患矛盾严重(31.0%)、风险高(16.1%)、工作累(9.2%)。可见就业前景是影响高考志愿和未来职业意向的重要因素。
表1 不同特征调查对象职业意向比较[n(%)]
对就业前景的认知当中,学生普遍选择了“需要高学历才能留在一线城市”“需要高学历才能进‘三甲’医院”“需要高学历才能找到工作”。因此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的475 人(72.9%),选择从事临床工作的177 人(27.1%)。学生理想的工作单位首先是公立医院(88.8%),其次是私立医院(6.1%)。对未来工作主要看重的(可多选)依次是收入高低和福利好坏(66.4%)、是否实现自我价值(34.5%)、工作稳定性(30.4%)、风险高低(27.3%)、距家乡距离(12.9%)、工作强度(8.6%)和竞争压力大小(3.1%)。
2.4 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见表2~3)
表2 既往儿科毕业本科生就业情况[n(%)]
该校儿科专业研究生就业率100.0%,其中96.1%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就业单位多为“三甲”专科医院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或“三甲”综合医院儿科,少数继续考博深造或进入高校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本科生毕业后一部分继续深造,一部分进入临床工作或继续准备考研。2004—2011 级本科生(含考取儿科研究生后)目前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平均比例为30.7%,最低的是2009 级(12.3%),最高的是2011 级(46.9%);毕业当年考取儿科专业研究生的比例最高的是2008 级(29.8%)。2016 级本科生将于2021 年6 月毕业,其中93 人(76.9%)将来愿意从事儿科临床工作,46 人(38.0%)已考取儿科专业研究生。
表3 既往儿科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n(%)]
3 讨论
全日制本科儿科学专业自1999 年停招后,我国儿科医生的来源主要是儿科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或其他临床专业毕业生选择儿科就业,在此期间国内部分医学院校曾以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方向或儿科特长班)招生[3]。本次通过对学校部分儿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发现,本科生毕业后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平均比例(30.7%)远低于研究生(96.1%),流失率较高。电子问卷调查显示,该校目前在读儿科学的学生将来愿意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平均比例为77.1%,大五学生的比例是76.9%,提示2016 年以前儿科本科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意向并不高,而之后有了明显提升。调查发现,影响儿科专业学生职业意向的原因主要与儿科就业前景、专业特点和职业环境有关。
3.1 就业前景对儿科职业意向的影响最大
就业问题始终是大学生毕业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全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下,就业前景对于学生高考志愿和职业意向的选择影响很大[4]。从国家“二孩政策”放开后,儿科行业迅速发展,国家十分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因而政府不断加大对儿科的投入,加强对高校儿科专业的建设,更加重视儿科的发展和儿科医生的成长,同时儿科医生工作稳定,面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5]。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儿科良好的就业前景是学生高考报考儿科和愿意从事儿科工作的主要原因。但想要找到好工作、留在一线城市、留在“三甲”医院工作还是需要高学历,这点也与学生的认知相符。因此即使在就业前景相对良好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依旧选择继续深造,为将来就业提高竞争力,这也导致基层医院儿科人才短缺现象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善。
3.2 儿科专业特点和职业环境对职业意向的影响
因小儿自身发育和疾病的特点导致儿科专业较其他专业风险更高、工作强度更大、医患沟通更难。据调查,儿科医生严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职业环境较差,包括风险高、收入低、工作累、医患矛盾严重等[6-7]。本调查发现,儿科医学生对儿科医生严重流失的现象及原因也有一定的认知,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认知更深刻,如大一学生和大五学生对此“很清楚”的比例分别为21.9%和39.7%,说明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各种途径对儿科专业和职业的认知也在逐渐加深。这些认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职业意向,是学生不愿意从事儿科工作的主要原因。可见,即使就业前景为学生选择专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但若职业环境太差,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导致本专业人才流失。上述几点如得不到改善,职业环境持续恶化并超过就业前景的吸引力,儿科医学生和医生严重流失的情况将很难出现转机,极大地影响国内整体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从毕业生就业情况可以看出,2009 级和2010 级本科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比例为历年最低,这可能与暴力伤医事件的增多、职业环境的恶化、媒体舆论的导向、智能手机及社交程序的普及使用导致信息的快速传播、2012 年该专业再次停招等多种因素有关[8];而2011 级本科生(2016 年毕业)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比例最高,这与2016 年“二孩政策”施行后,各级政府部门和医院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儿科医生有很大关系。因此,政府和医院未来仍需继续改善职业环境,提高岗位吸引力,使儿科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减少顾虑,在职业过程中体现工作价值,提高社会认同感,才能在根源上解决好儿科医生短缺和流失的问题。
综上所述,良好的就业前景是吸引儿科医学生的重要因素,而儿科专业特点和职业环境是导致儿科专业学生和医生流失的主要原因。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改善儿科职业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儿科医学生的本科教育,不只提高儿科医生的数量,更要提高质量。从2016 年恢复儿科专业招生后,调查学校的儿科医学系在既往基础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学生对儿科专业的热爱,全面提高儿科专业学生知识技能、科研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以便为社会输送更多高水平的儿科医学人才。2016 级本科生中愿意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和考取儿科专业研究生的比例提高就是各项利好儿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和该系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证明。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会有更多儿科医生加入保护儿童健康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