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2-07-22孙联伟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卫生养老护理

林 杰,孙联伟,朱 波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2018—2020 年“双高”建设期间,我校进入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行列,护理专业获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双高”建设使护理专业步入专业群建设发展阶段,为学校的提质培优、专业的增值赋能、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奠定了重要基础。

1 护理专业群组群

1.1 护理专业群组群逻辑

为适应“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基于卫生健康服务的岗位链,以护理优势专业为核心,以康养康育为重点,组建由护理、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组成的康养康育专业群,形成从母婴护理到老年护理、从孕妇保健到老年健康管理,覆盖生命全周期,服务康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值赋能护理品牌,发挥护理集群优势,全面提升服务“大健康”的能力。

1.1.1 专业群对应产业链 随着卫生健康服务新需求、新模式、新业态的变化,卫生健康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供给矛盾日益加剧。2020 年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三位,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使原有短缺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更加紧迫。《黑龙江省“十四五”促进养老托幼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预测,到2025 年,我省养老服务人才需达10 万以上,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康养康育人才需求巨大。我省千人口护士数与全国相差0.5 个百分点,距离2030 年国家4.7 目标值相差0.85 个百分点,专科以上学历相差10 个百分点。护士数量不足与学历结构不合理成为我省卫生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在实施“三孩”政策,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质量健康服务需求,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常态卫生服务需求激增的态势下,需要大量护理、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人才充实到卫生健康服务队伍,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

1.1.2 人才培养定位 服务面向:坚持“扎根龙江、面向基层、聚焦康养、服务健康、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以康养康育为重点,人才服务面向卫生健康全领域,职业类别为医疗卫生服务,岗位是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重点是基层卫生机构、康养康育机构的一线服务岗位,为我省卫生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供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与技能支撑。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掌握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实践技能以及康养康育核心技能,面向卫生健康服务的一线岗位,从事预防保健、护理、助产、康复、健康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具有适应卫生健康技术技能人才岗位需要的同质化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岗位所需的个性化的专业素质,体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复合型的特点。

1.2 群内专业构成

按照“服务领域相同、专业基础相通、岗位能力互补”的原则组建护理专业群[1]。

1.2.1 服务领域相同 群内护理、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服务均为卫生健康领域,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职责。

1.2.2 专业基础相通 群内3 个专业都属于医药卫生大类,护理和助产属于护理类,老年保健与管理属于健康管理与促进类,课程设置都需要医学基础课程,具有相通的专业基础。

1.2.3 岗位能力互补 3 个专业均需要专业照护与预防保健的岗位核心能力,护理和助产专业人才具备老年照护与保健的能力,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具备专业照护能力,3 个专业的岗位能力互补,打通专业间的壁垒,将学生培养成集3 个专业核心能力于一身的综合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从生命起点到生命终点,达到贯穿生命全周期、康养全过程的健康服务,促进就业岗位之间灵活迁移,满足卫生健康领域人才的多样化、全面化需求[2]。

2 护理专业群建设路径

2.1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探索构建阶梯式“校企命运共同体”,即实习医院—教学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直属附属医院,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创建专业群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形成“五共”治理机制,即“共情、共建、共研、共享、共赢”。建立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校内专家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6 个,教师工作站6 个,师生工作坊4 个,“站室坊”结合的校企合作平台1 个,形成“站室坊”产教融合纽带。校企共建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省级老年护理和母婴护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消毒与医院感染教育教学培训中心,建立并运行多站式考核系统、3D 解剖系统及老年康复训练系统,使黑龙江现代护理实训中心提档升级,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创造优质条件。

2.2 创新“三导三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新时期医学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内涵及新要求,创新“三导三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三导”即以“职业精神”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以“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三进”即完成一年级校内教学后,二年级进医院床边教学、进社区实践教学、进养老机构体验教学;“三融”即深化校院(校企)融合、推进专业融合以及“1+X”证书制度与教学融合。通过“三导三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建立线上线下双课堂,使学生能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能够从职业体验和实践中成长,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实现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三导三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

图1 “三导三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2.3 构建“3+XY”专业群课程体系

构建“3+XY”整合分立、甄选互通的护理专业群课程体系,X 指横向素质拓展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Y 指纵向中高职衔接、高本衔接课程模块,形成基于市场动态、开放的共享课程体系[3]。建设7 门优质课程的课程标准以及资源库、案例库及题库。建设专业群共享专业技术课程,建立“双一”技能第三方评价标准,开展多站式考核,将大赛选拔机制融入课堂教学,建立课堂教学考核、选拔推荐选手制度,建立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大赛机制。完善体验式教学、标准化病人教学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完善晨晚间护理。开展“1+X”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母婴护理、幼儿照护、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5 个证书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学历教育,进一步完善“3+XY”专业群课程体系,促进书证融通。

2.4 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天使名师”建设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用“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标准建设师资团队。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培力度,建立引培稳用的激励机制,坚持教师成长“四阶梯”培养(教学新秀—教学能手—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技术服务能力培养培训,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培养省级名师2 人、省中青年专家1 人、校级名师10 人、学科带头人10人、教学能手20 人、教学新秀10 人,“双师”比例90%以上。19人到国外研修、培训,76 人参加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培训,50 人参加青年教师国培、省培、国访、省访项目,20 人参加省级以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 项、二等奖2 项,教育部行指委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获国家专利11 项,省级以上科研立项25 项,省级技术推广项目5 项,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44 部,两部教材荣获省级优秀教材。

2.5 以“1+X”证书试点为突破口,打造老年护理人才高地

2.5.1 优化专业结构,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与证书结合 2019 年“1+X”证书试点以后,我校增设了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招生51 人,全部参加老年照护、失智老年照护证书的试点。同时,将原来老年护理专业方向与“1+X”老年照护证书结合,面向全体护理专业学生开展“1+X”老年照护证书试点,使原有150 人的老年护理方向培养规模扩大到1 000 人以上,扩大了老年护理教育的覆盖面,引导更多学生走向老年护理岗位,培养和储备了一批养老护理人才。

2.5.2 将专业群产教融合从黑龙江向其他省市延伸 基于黑龙江省老年人候鸟式养老方式,与哈医大三亚鸿森医院开展合作,共同培养适合候鸟式养老模式的护理人才。基于黑龙江省与广东省的对口合作,与广东美好家园养老集团开展校企东西协作。

2.5.3 开展老年护理人才“联盟制”培养 针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需求,开展养老护理人才的“联盟制”培养,即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我校与省内外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联盟进行合作,共同实施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是专业对接产业、深化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形式。通过发挥黑龙江护理职教联盟集团化优势,使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直接对接企业岗位群,形成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的新机制,以及职教联盟与养老联盟合作的新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在联盟内共育共享,为健康老龄化发展及医养结合的实践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2.6 建立护理专业群人文关怀教育标准

针对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以课题为先导,构建“五位一体”人文关怀培养标准:建立教师关怀行为规范及评价制度;重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立课程人文关怀教育标准;建立学生人文关怀活动教育标准,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创设充满人文关怀的育人环境,强化文化育人的作用,服务“三全育人”;建立院校融合实习指导人文关怀教育标准,促进职业精神与职业能力的提升,形成“五位一体”、贯穿人才培养全程的人文关怀培养体系,为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

2.7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完善国际化工作管理制度。我校开展中澳合作联合培养学生166 人,37 名学生到国外留学就业;引进健康评估和精神护理全英课程及美国心脏协会BLS 证书项目;开展老年护理及医患沟通口腔临床英语课程双语教学,开展TOPIC PRACTICE 全英教学;澳大利亚ACU 大学专家来校培训175 人;两位教师参加利比里亚援助医疗队工作,为“一带一路”做出贡献。

3 护理专业群建设成效

3.1 服务《“健康龙江2030”规划》,提供卫生健康人力支撑

近3 年培养毕业生4 668 人,培养“卓越天使”人才30 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70%毕业生扎根黑龙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卫生健康人才支撑,为“健康龙江”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广大师生用爱心和智慧帮助贫困地区近3 000 名孩子接受教育,作为成效最为明显的教育扶贫方式,为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 年,新老毕业生白衣披甲,逆行出征,为抗疫阻击战贡献了力量。学生获得2018、2019、2020 年省级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4 项,2018、2019 国赛及2020 国家试点赛三等奖4 项,获得2020 年省级英语写作大赛特等奖3 项,获得医药卫生类行业—专业—就业分析大赛一等奖2 项,获得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青少年健身操舞技能大赛特等奖5 项。

3.2 服务卫生健康发展,构建服务能力体系

依托8 个基地,即国家级卫生健康类“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老年护理实训中心、省级优质教师培训基地、省级老年护理技术服务中心、省级护理科普教育基地、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省级技能大赛基地开展社会服务,构建学历教育、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成立黑龙江省卫生职业教育与健康发展促进会、黑龙江护理职教联盟、黑龙江省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为黑龙江卫生健康职教发展搭建了产教融合的平台。开展养老护工、基层护士、乡镇卫生管理、育婴师、美容师等社会培训26 779 人次,承担国家执业医师等各级各类考试47 891 人次。培养在职基层卫生健康技术人员383 人,拟定《黑龙江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为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社区健康服务,为全省中小学学生进行CPR(心肺复苏)培训,为哈尔滨市地铁员工进行CPR 培训,社区教育受众达6 115 人。因“白衣天使战地救护”项目成功,连续两届获全省青少年国防体育比赛先进单位。

3.3 服务卫生职业教育,开展老年护理师资培训

依托教师培训基地,开展3 期全省中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骨干教师养老护理专题培训,2019 年承担国培项目,共培训养老护理骨干教师252 人;承担山东省优秀青年跟岗访学国培项目任务,培训教师50 人;参与《黑龙江省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文件起草及论证,与省护理学会联合开发《辅助医疗护理员岗前培训手册》,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作为黑龙江省中高职五年贯通“3+2”护理人才培养试点院校,培养五年贯通“3+2”中高职衔接护理人才1 714 人。2020 年成为全省首批护理专业高本贯通试点院校,招生60 人,为构建中高、高本现代护理职教体系做出了贡献。我校与新疆阿勒泰地区卫校联合办学,2020 年对接24 人。1 人代表黑龙江省护理专家支援新疆阿勒泰地区卫校升格,被省教育厅援疆办评为优秀专家。

4 护理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护理专业群建设尽管成效显著,但距离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标准仍然有差距,实践中遇到以下主要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并在实践中解决。

4.1 专业群课程体系需要完善

在“3+XY”整合分离、甄选互通专业群体系实践运行中,公共基础平台课程的共享度最好,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需要坚持医学基础为专业服务,以及“必须、够用”的原则进行整合优化。专业技术模块中的共享课程老年护理技术需要进一步与“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开发母婴护理融合课程,使专业群课程与岗位群紧密接轨。

4.2 专业群体制机制需要创新

专业群建设时间短,其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深化内部机构改革,优化系部结构,实施以群建院、强强组合、优势互补的跨专业组队,激发教师的潜能,凝聚专业群力量。

4.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推进

“三导三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但在实际实施中,因为疫情等原因,“三进”双课堂建设还需要在质量标准、教材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有效提升双导师的教学能力,深化“三教”改革,全面提升人才质量。医养结合“联盟制”培养的体制机制需要完善,课程建设需要加强,联盟内的共育共享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制定切实有效的共享保障制度,使老年护理人才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 对护理专业群建设的未来思考

“十四五”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职业教育步入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总结护理专业群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卫生健康服务新需求,对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建设思考如下。

5.1 专业群重构和定位

聚焦康养康育,服务“一老一小”,基于卫生健康服务的岗位链,以护理优势专业为核心,以康养康育为重点,打造黑龙江康养康育人才高地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组建由护理及其专业方向、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组成的康养康育专业群,形成从母婴护理到老年护理、从孕妇保健到老年健康管理、覆盖生命全周期、服务康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值赋能护理品牌,发挥护理集群优势,全面提升服务“大健康”的能力。

5.2 专业群招生制度改革

为充分发挥集群优势,提升人才质量,需要从生源入手,改革医药卫生大类专业招生制度,实行大类招生,入学先进行公共基础平台、医学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培养医学精神、综合素质,二年级开始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专长选择专业技术方向,让学生的发展有更多选择,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5.3 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建设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提供帮助。开展校企双向实践活动,提升“双师”水平。引培高层次专业带头人,打造名师领衔、骨干支撑、新秀助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组建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

5.4 完善“三导三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卫生健康领域新技术、新业态的变化,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对接健康服务产业链和职业岗位群,完善“三导三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站室坊”联动的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完善阶梯式“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及管理机制,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完善课程建设,深化“三教”改革,深入探索“1+X”与学分制管理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实现“X”证书及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融合。

5.5 打造高水平养老护理人才高地和技术创新服务高地

建设高水平康养产教融合实训中心,成立康养研究院,建立养老护理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省健康促进会、护理职教联盟、卫生健康行指委平台,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猜你喜欢

卫生养老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养老生活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智取红领巾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卫生歌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