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真实与信念感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以话剧《赵一曼》中赵一曼角色为例

2022-07-22张赛丹

河北画报 2022年20期
关键词:赵一曼人物形象信念

张赛丹

(天津音乐学院)

作为一名专业演员应该重视真实与信念感在塑造人物中发挥的重要性,把真实与信念感的建立当作塑造人物的第一步,也是打牢表演基础的关键步骤。并且找到帮助演员正确建立真实与信念感的方法途径。从而加以运用在创作出的人物角色身上,由此使人物形象真实准确。

一、真实与信念感的内涵

真实与信念感就是指演员对剧情所虚构的一切持有真情实感并真诚相信的技术。而在本人看来表演中的真实感不仅是演员所扮演的角色人物极度的贴合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并且是能够把在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当作真实的。信念感则是人物真实感塑造的基础,意思是指演员在表演的时候,有能力去相信眼前的一切事物是真实发生的,是一种相信和信任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如果信念感不够强大那么真实感也相对会减弱,因此真实与信念感对人物形象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演员应该提高对真实与信念感的重视。

二、真实与信念感的关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阐述真实和信念感时曾说:“舞台上的真实是指我们在自己心里以及在我们对手心里所真诚相信的东西。”

真实是信念感的保障。首先,一般来说艺术作品选取的故事题材内容大都是源自当时社会的真实生活中的人、事、以及情感。而在舞台上这种艺术的真实性又不能是完全复制生活中的客观现实,而是需要对客观真实的生活场景进行艺术的加工和提炼,应具有审美价值。而演员本人首先应该去相信剧本所虚构的一切是真实存在的,演员可以通过自己所经历过的相似的情境或情感体验代入到剧本中演员所扮演的人物身上,使“第一自我”和角色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用情绪记忆去帮助演员激发出相应场景下所应该产生的真实体会,这样演员所塑造出来的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就会更加饱满丰富,更加贴近生活中的真实。所以演员首先得拥有真实感,随之才能产生出“第一重信念”,也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时所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信念。

信念是真实感的基础。真实与信念感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前提,与此同时信念感的强度又决定了演员能否在表演过程中时刻保持人物的真实体验。这就需要演员从人物身上找到“第二重信念”。例如在话剧《赵一曼》中王团长带着腿部负伤的赵一曼在战争中躲避追击时,首先演员本身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信念去克服舞台上的真与假,第一自我先建立信念去相信自己眼前就是那个正在弥漫着硝烟的战场。这是演员所需要的第一重信念,而若要保证表演真正意义上的完整,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人物本身所拥有的强大精神信念。例如,赵一曼与王团长在部队即将陷入围困之际,选择独自一人掩护了部队突围,而最后不幸被捕获。赵一曼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她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如果换作今天的我们又能否有决心做出如此决断呢?这就是人物自身的信念,而演员在表演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演员在做到拥有第一重信念之后再找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精神信念,达到双重信念。在这种戏剧情节下如果演员没有双重信念的支撑,那么就无法产生与场景相匹配的动作、情感和语言的产生。掌握了双重信念,然后把真实的体验准确地体现出来,才能达到人物塑造的真实感。所以在表演过程中我们要拿捏好真实与信念感的关系,不可将真实和信念分离。

三、真实与信念感的作用

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先生说过:“真实的体验不仅可以使演员建立起舞台信念,也是调动观众联想和积极性的前提”。而真实与信念感往往在得到观众的认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话剧表演是一种现场艺术,并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受。演员在登台表演时所采用的服装化妆道具往往都是尽最大可能去最贴合甚至还原剧本中的人物形象的,这实际上就是为了尽最大可能增添人物所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更加真实,能让观众先从视觉上代入进去从而通过演员真实的表演使观众能够主动地去想象剧情的变化,从而达到了调动观众积极性的作用。真实感应该是表演中的第一步,不仅能够帮助演员使自己更加信服自己所扮演的人物、还使对手信服,从而使观众一步步跟着剧情去相信去接受并激起观众产生相应的情感波动。只有人物行动足够真实情感足够细腻才能保证能牵引着观众和剧情同步感受,进而保证话剧舞台表演的有效性。

演员为什么总要不断地从各方面去追求舞台上的真实并且去强调演员真实与信念感的重要性呢?其实现实生活中观众往往察觉事物是十分敏锐、敏感的。有时候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非常投入专注,但观众却感受不到演员情感的传递,这就反映了演员的表演没有足够的感染力,没有与观众之间产生共鸣。真实感也是影响着现场观众与戏剧产生情感共鸣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演员充满真实与信念的表演作为前提,才能真诚地打动并感染着观众,激发起观众调动出自己与剧中人物相似的情绪记忆去与剧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与此同时演员越是充分的去流露出角色充沛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就越能强烈地直击到观众的内心深处,让观众融入到演员所塑造的人物角色中去,使每个观众都能产生共鸣。真实与信念感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演员与观众的“双赢”效果。

四、真实与信念感的重要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从表演艺术角度来说,这种真实主要表现在“演员心灵中所能产生的,是由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舞台虚构所激起的真实而正确的体验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切反应都是对所体验的事物的真实反应结果。而在表演中,演员在拿到剧本后为了能塑造出完整生动的人物形象,会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写人物小篆或者搜集大量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但人物角色与演员自身一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距离。可能是她们成长生活环境、人生经历、自身的性格特点或者是言谈举止。这时就需要演员对所扮演的角色产生真真切切的信念,也就是演员所要达到的“第一重信念”,而事实上只有信念足够强大,才能不断地保持人物的真实感。如果没有真实与信念感,在表演中演员很容易犯直接表演结果这个问题,为了表演剧本所要求的状态去直接表演,这样就没有了对人物的体验与创作过程。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并塑造出一个完整准确的人物形象,这时就需要演员寻找到来自人物自身所拥有的精神信念,本人称之为“第二重信念”。

例如《赵一曼》赵一曼在被审讯时整整被折磨了九个月,在手指里扎竹签,在伤口上撒盐,碎骨头都散乱在肉里,人不行了就治疗,保住了性命就继续折磨,在这样的人间炼狱里赵一曼却始终没有低头。而此种经历是演员本人今时今日所无法亲身体会的,如果演员只是一味地去表演用刑的疼痛那么这种表演是单一的是没有感染力的,而演员若想在这场戏中真实准确地体现出人物形象,就需要去探寻人物身上所存在的强大精神信念,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第二重信念”。

在那个时代,赵一曼在战争中,将满腔热血喷洒在了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上,演员要走进赵一曼的精神世界,穿透历史和当下的时空去寻找到信仰和根基的力量。去体会爱国救亡的精神、忠贞不渝的性格以及坚强刚毅的执着,不屈服不退缩。演员要学会汲取角色身上的强大精神信念,并且把它变成可以支撑演员本人在塑造人物过程中的第二重信念。最终演员把第一重信念和角色所给予的第二重信念相结合,做到双重信念。便能准确地去体现人物内心所具备的真正的精神力量,使人物有了灵魂也就是塑造了舞台上“活生生”的人。所以达到双重信念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人物在舞台上呈现出的是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躯壳。与此同时真实与信念感一定是人物塑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五、如何培养真实与信念感

真实与信念感只是表演技术诸元素中的其中一个,但演员在表演时,不仅仅只是对其中一个元素的单独运用而是对所有表演元素的综合运用,只有综合掌握运用表演元素,这样才能展现出真实有机的表演。

首先演员要获得真实与信念感,最简单最基础的前提就是专注也就是集中注意力。一个专注的表演者能给观众巨大的感染力。而同时专注是一种自发的吸引,而不是被动地提醒,演员应该做到专注、被吸引然后激发出表现力和冲动。

其次要想获得真实与信念感,当演员拿到剧本时,就应该去深度理解分析剧本和规定情境。只有演员自己对剧本思想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之后在舞台上的表达才是清晰地,因此观众的理解也是清晰的。而关于规定情境,每个戏都是根据当下时期的社会现状所创作出来的,如果演员不足够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就会盲目的开始进行表演,这样演员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便失去了真实可信度。社会环境深深地影响着角色,而只有充分了解社会环境才可以帮助演员进入更深的层次,同时也能帮助演员更好的寻找到人物自身所具有的“第二重信念”的产生源头。例如《赵一曼》中赵一曼当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她从小生活在四川宜宾的一个封建家庭,后通过大姐夫郑佑之介绍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而后“五四”时期赵一曼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从此走上了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每个角色都活在她自己特定的时代里,也可能同时活在那个时代的伦理道德环境的影响下,就像在思量赵一曼这个人物形象时,应该注意这个人物所独具的时代感并把她准确的体现出来,演员要表现出那个时代下的人物所具有的精神风貌。而正因为演员真正地相信规定情境,融入到规定情境中,所以才能在塑造人物时内心获得第一重信念,然后在去寻找人物本身所具有的精神信念由此获得第二重信念,当演员达到双重信念后塑造出来的人物才能鲜明、生动、准确。

与此同时也可以运用符合逻辑和顺序的形体任务和形体动作,在表演中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应该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符合人物性格和规定情境。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符合逻辑与顺序,但在舞台上演员因为种种原因所作出的种种动作有时并不是天性下的真实反应,所以经常会产生不符合逻辑顺序的反应与动作。因此演员应该经常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反复进行观察,注意平时生活经验并注意动作的各个构成细节以及其逻辑和顺序,并在平时排练时去真实的试验对错并通过实践去训练动作形成可靠牢固的记忆,这样在表演过程中就能按照有逻辑与顺序的小小动作形成一系列符合一定逻辑与顺序要求的大动作,最终形成一个行动线。如果在舞台表演时能时时刻刻具有一条符合逻辑与顺序的行动线,演员本人心中就能产生真实和信念感。

威廉姆·布莱克在《想象力的无畏的战士冠军》中写道:“只有曾被想象过的东西才会变成现实①。”合理运用想象可以帮助演员对角色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初步的思维形象,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演员可以根据剧本所提供的规定情境以及简单的人物基础,利用自己在生活中所储备的丰富经验和深度理解剧本后的独特感受来进行艺术构思的想象活动。演员要想获得真实与信念感就要学会运用“想象”,想象就是一座桥梁把剧本虚构的事件在舞台上再现的方法,并且使事件、人物等都变得具体而丰富,由此演员通过想象便可获得对人物的第一重信念感。例如:对《赵一曼》中赵一曼进行扮演的时候,剧本只有简单的人物信息,但演员完全可以去查有关她的资料记载和相关事迹,然后演员自然就要开始依靠想象力进行角色的二度创作,去体会剧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从而使角色的语言动作和情感都能在想象力的帮助下得到提高和深化。并且在想象力的推动下,按照剧情中的设定行动。而对于真实与信念感的培养又需要通过演员在不断地“假象”和“想象”过程中反复进行锤炼,这样才能最终使演员能在各种不同风格的情境中和角色设定中都能被迅速地融入。

最后,作为演员一定不能忽略对真实与信念感的建立,这需要演员通过各种方法去培养。迈克尔·契诃夫在“五个指导原则”的理论方法中曾提到“方法”就意味着“唤醒创造状态”。意思就是演员通过任意一个方法,就可以激活每个部分,因为他们不是毫无关联的,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能唤醒其他的部分。所以作为演员一定要注重表演诸元素的训练,并在人物形象创造中能够综合地运用各种表演元素。

六、结语

真实与信念感是演员最基础的素质条件,也是演员情感表达以及塑造人物的关键之处,是演员在表演时所应该具备的两个基本要素。因此演员应该意识到真实与信念感的重要性并时刻注重建立自身的真实与信念感,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并为创造出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和优秀的作品而不懈努力。

注释

①莱纳德·佩蒂特:《“迈克尔·契诃夫方法”演员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赵一曼人物形象信念
不灭的希望 永恒的信念——歌剧《徐福》一席谈
有一种信念,叫“中国红”
赵一曼:用“红枪白马”书写抗日传奇
推荐书目《家书里的百年信仰》
致敬钢铁女战士:赵一曼鲜为人知的原名曝光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围墙的信念
民族英雄赵一曼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