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运河江苏段考古遗址公园的数字化应用分析

2022-07-22韩涛张曦之

河北画报 2022年20期
关键词:大运河遗产遗址

韩涛 张曦之

(1.江苏大学艺术学院;2.澳门科技大学)

一、现代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中的研究现状及实践意义

人类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在这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大量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也随之沉淀流传了下来[1]。中国的大运河当前从里程与工程量都包含在世界之最中,鉴于此,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中国的黄金水道,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廊道。为了能够对大运河进行更好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我国正在逐步推进大运河立法项目,同时还通过建设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国家文化公园以及专题博物馆这些方式来进一步宣扬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而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展示方式则被广泛运用到这些景观设计中,同时它对于这些景观设计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2]。就现代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实践意义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大运河江苏段考古遗址公园中数字化应用的研究现状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一项名为“世界的记忆”的项目,该项目启动的目的就是要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手段运用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使得文化遗产能够在被保护的同时得以最大限度的对其进行共享利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也先后开始开展了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VR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对大型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各项工作。比如就遗产廊道来说,它是一种将遗产保护和绿色廊道两种形式综合形成的一种全新的遗产保护形式。比如伊利诺伊州和密歇根州的运河遗产廊道,以及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这些都属于运河引产廊道,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运河生态的回复及两岸旅游经济的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国内的关于大运河的遗产识别以及一些基础的保护工作做得十分缺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并未将大运河相关遗产列为文物保护的内容。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一部分大运河遗产已遭受到严重的破坏[3]。但是由于资金短缺等客观条件,对于大型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和一些抢救修复措施远远解决不了大运河文化遗产当前面临的状态。而且传统的博物馆展出形式一方面无法满足大众的游览需求,另一方面固有的一些技术和手段也无法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保护。国家为了加大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2006年对大运河进行了申遗诉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对大运河的人文价值、生态发展及遗产保护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在2018年期间,又建立了大运河苏州段国际设计工作坊,建立该工作坊的主要作用在于在技术层面上对大运河苏州段考古遗址公园进行创新性的建设研究[4]。目前,随着国内数字化技术相继成熟,就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和VR体验的研究项目来说,也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二)将数字化技术运用于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中的意义

大运河将自然资源和人类智慧很好的结合起来,是一项伟大的联合性工程,运河两岸及河道周边的人文景观以及居民的生活场景打造出了一个独特的运河文化景观。俗话说:“前年运河始于江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运河江苏段将大运河多元化、遗产多样性以及数量丰富的这些显著特点都能够体现出来。而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大运河江苏段考古遗址公园中,无论是从科学研究性还是美学欣赏、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另外,通过数字虚拟技术的应用,将大运河不同时代下所具有的文化多样性向大众更加立体的呈现出来,让大众能够更加多元化的体会和认知到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知识。

数字信息可视化将时间和空间这两个传统的概念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将数字信息化技术和文化遗产两种不同的学科进行创造性的协同整合,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体验,不仅实现了对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最大限度的保护,更在于能够多角度、多维度将这种历史文化遗产最大范围的传承下去。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加入,打破了原有的文化呈现和保护的壁垒,大大增强了游客的信息体验感,通过VR虚拟技术,让游客犹如跨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历史时期,无论是从感官上还是从认知理解上都有了全新的体验。总之,数字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为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的传播管理方式[5]。

二、文化遗产中数字化应用的具体概念及方法

(一)文化遗产中数字化应用的概念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主要涵盖了遗产展示和遗产修复两个部分,也就是需要对一些受到损害的遗产进行恰当的修复之后并在合理范围之内对大众进行展示,大众在参观欣赏的过程增加对历史遗产文化价值的认知,进一步促进大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欣赏和理解。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数字化信息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也提供了创新性的发展模式。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发展,具体包括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以及扩增实镜(AR)等这些全新技术的运用,历史文化遗产的修复和展示通过更加立体化和更直观视觉体验的方式呈现到大众面前。

(二)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的具体方法

前期主要出于各个项目的筹备阶段,具体包括大运河江苏段考古遗址公园的初步建设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配置和利用。具体工作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对已有的空间布局和现状进行优劣分析,同时还需要对大运河文化以及周边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目的在于能够获得关于大运河沿岸产业发展规划的最新动态信息,并将其作为计划实施的重要理论基础[6]。

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将步入后期数据系统的建立工作,数据系统方案主要包括空间优化和功能分区这两大模块的内容,另外在三维模型和虚拟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对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进行可视化设计,利用这些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场景搭建和渲染的方式将设计方案立体化的展示出来,可以更好的把设计者的想法最大程度的运用到现实中,从而实现对大运河遗址公园空间布局的最优化。

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大运河遗产保护和展示中具体的运用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文化解读、场景应用等,除了以上的应用研究之外,重点和难点还在于要加强数字化网络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其开发与应用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IP资源合理的运用到商业开发运作中,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能合理利用其价值。另外,为了进一步扩大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对大众的影响力,后期还应着力于提升其软实力,可以从公众号的开发和维护、智能景区以及综合服务中心等内容入手,逐渐进行体系模式完善。

三、遗产数字化在遗址公园中景观设计的具体创新应用形势

(一)遗产数字化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遗产数字化技术在景观设计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遗产服务的可视化、信息管理的可视化以及宣传旅游的可视化。就遗产数字化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遗产服务可视化是通过将景观艺术、工程技术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协同整合,对大运河江苏段考古遗址公园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最大程度的修复、还原和展示,这一举措不仅为教学科研和遗产保护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资料,也为政府的行政管理提供更为直观的参照内容[7]。

信息管理的可视化是指将数字化复原技术运用到大运河江苏段的遗产保护和展示中,同时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对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数字化展示,这种全新的多元化展示手段不仅大幅提高了展示的信息量,同时又让单纯的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变得更加充满趣味性。

宣传旅游的可视化也就是通过开发一些文创产品或者网络虚拟4D旅游等全新的虚拟体验技术,将大运河历史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数字虚拟技术呈现到大众眼前,开启了全新的虚拟旅游时代。

(二)遗产数字化技术的独特优势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大运河文化遗产在展陈方式、内容表述、情景还原以及传播途径上有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也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还能够将数字化的信息技术融入其他的项目内容中,在其他项目的实践中突出数字化的优势,为数字化的推广奠定基础[8]。例如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打造全新的视听综合呈现模式,再比如通过三维立体技术对历史空间进行重构,还有诸如立体动态效果展示、线下线上融合传播等全新的互动体验模式。

这些全新的互动体验模式打破了传统静态的参观方式,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所特有的交互属性为信息传输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其不再局限于单向信息传输模式,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也将面向大众征集合理化建议,让更多的人们能够参与到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中。例如,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较强的互联网游戏,通过数字化展示的方式将使用者和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更紧密的关联互动,构建良好的用户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去[9]。

(三)遗产数字化对大运河文化遗产所起的保护作用

北京在2020年召开的熟悉大运河专题论坛活动中就深入探索了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的深远内涵。参与论坛的嘉宾们认为在对大运河这个独一无二的“活”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保护和利用的时候,要从多角度和多维度出发,要在遗产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方面,数字化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对大运河进行保护与利用。那么,以大运河苏州段为例,通过对其进行数字化分析,将长江下游水网的治水、理水历史更加具体形象的呈现到大众面前,让人们详尽的了解到大运河的文化发展脉络。另外,科技的不断发展也为数字化的传播应用提供的更多的可能性,人们在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将大运河这一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历史价值通过全新的方式展示给人们。而且通过数字化技术分析出的结果也为大运河国家苏州段文化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10]。

另一方面,鉴于数字化技术和交互媒体所具有的高体验的显著特点,能够让人们通过3D、4D这些全新的数字化技术,从多维度和全新的视角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进行沉浸式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让人们在获得全新感受的同时,还能够对大运河的文化遗产知识进行归纳,从内心对其文化有情感认同,这样的模式也方便对大运河今后的文化遗产推广奠定扎实的基础,更好地保证其传承与发展。

四、结语

大运河历经千年的历史洗礼,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积累了数以万计的文化宝藏,而且形成了具有丰富研究价值的历史遗迹,这些遗址不仅承载着浪漫的大运河故事,同样还书写着江苏发展的优美史诗。但是,在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一些抑制性的因素,比如相对落后的文化展示和讲解系统,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使得游客的体验感得不到很好的满足。而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得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了更好的持续发展空间,也得到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而对大运河江苏段考古遗址的数字化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也会更有利于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猜你喜欢

大运河遗产遗址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行走山东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遗产怎么分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千万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