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盘水海坪彝族文化小镇旅游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2-07-22夏洪燕彭珍桃

当代旅游 2022年14期
关键词:彝族景区小镇

夏洪燕 刘 颖 彭珍桃 王 龙

六盘水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易地扶贫搬迁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都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贫困程度严重却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尤为重要。在政策制度和效益追求的双重耦合下,将居住在“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旅游景区的内部或周围,尝试通过发展社区旅游来实现扶贫搬迁居民的生活富裕、收入提高等发展目标,景区安置型旅游社区在脱贫实干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然而在搬迁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居民原文化的缺失、社会关联的断裂、社区治理制度的缺位以及对新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适应,部分搬迁社区并没有像计划的一样让居民过上好日子,反而使他们陷入景区管理者、原住民和搬迁居民的各种矛盾张力之中。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为了能促进景区安置型社区旅游的快速发展,实现贫困人口增收、民族文化传承、生态可持续等多维目标,全面了解搬迁社区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困境,探究搬迁社区旅游发展的提升对策,对于农民、农村乃至全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选择扶贫搬迁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践较为突出的地区—贵州六盘水海坪彝族文化小镇为调研点,从游客满意度视角来探讨景区安置型社区旅游发展困境及解决对策,为“后脱贫时代”的乡村发展和搬迁居民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利用提供更多的选择,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

一 六盘水海坪彝族文化小镇旅游发展现状

海坪彝族文化小镇于2015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占地总面积21平方公里,距六盘水市区约28公里,有良好的客源基础。2016年8月18日正式启动迁入贫困户,首批搬迁入住的搬迁农户65户286人。截至2018年11月,已迁入679户2782人。安置点融入景区,让搬迁群众吃上“旅游饭”。2018年春节,野玉海景区共接待游客48.49万人次,同比增长59.5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72.17%。海坪彝族文化小镇从2018年以来旅游接待总人数呈现上升趋势。直到2020年疫情的发生,严重影响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才导致游客接待量有所下降(见表1)。2019年的暑假以来,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已超过10万人次,特别是“世界第一高桥”和玻璃栈道投入运营后进一步丰富了景区的业态,为景区带来了大量的游客。初步统计,两个项目消费游客是75000人次;共提供就业岗位95个,其中贫困家庭人员有22人。2020年,六盘水市水城县海坪村“六业并举”开创扶贫搬迁海坪模式,成功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名单,海坪民族文化旅游促进搬迁居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表1 野玉海2018—2020年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统计表

二 海坪彝族文化小镇游客满意度调查分析

(一)受调查游客基本情况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扩展和旅游地之间竞争态势的升级,游客满意度引起了旅游企业和旅游学者的高度重视。景区游客满意度的最终结果体现在游客的游后评价中,游客往往会对本次出游与期望的差异进行比较,游后评价将影响特定旅游者未来旅游的期望,同时也会反映出旅游目的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景区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没有满意的游客就没有稳定的规模化客流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基于此,2020年5月1日至2日,笔者到海坪彝族小镇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2份,经对152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整理(见表2)发现,到海坪彝族小镇旅游的游客有54.17%来自六盘水市内,90后游客占51.39%,学生占40.28%。有47.22%的游客是通过朋友了解到该景区的,有55.56%的游客是与家人或亲戚一同出游,停留的天数集中在1天左右,有66.67%的游客是通过自驾游的方式到海坪彝族小镇。

表2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游客对海坪彝族文化小镇旅游满意度较高

调查数据显示,游客对该景区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见表3),海坪彝族小镇千户彝寨内的彝心彝意民宿、海坪红色藏品馆、艺术家之村民宿、彝族篝火晚会、火把广场、彝族风情街、彝族三道酒、彝家竹竿舞、九重宫殿、祭火台等是最吸引游客的地方,部分游客表示海坪彝族风情淳朴、民族特色强。

表3 景区各要素游客满意度评价结果

三 海坪彝族文化小镇旅游发展困境

(一)公共交通不便捷

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时,占比59.72%的游客表示对海坪交通不满意或一般。大部分游客表示最主要的问题是公共交通不便利,通往景区的交通工具较少,很多人都是自驾游,到达景区只有两班农村客运车,有时还需提前打电话预约。公共交通的便捷性是游客进入景区的基础,缺乏和景区配套的公共交通设施将会制约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体验产品匮乏

一些游乐设施及店铺门口的扶手围栏已经出现晃动的情况,小孩很容易因晃动的扶手导致摔倒。厕所分布少且不合理,彝族风情街右边的厕所常常排队。公共休息区域座椅少,游客很难找到座椅休息。一些摊位摆放杂乱,彝族风情街很多散乱的随时移动的零食摊,甚至有的玩具摊摆放到了草坪上,影响了景区的观赏性。有游客表示民宿或酒店的卫生欠缺,垃圾箱数量比较少。风景区较多,景区旅游产品较少。缺乏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娱乐、餐饮、住宿及各种特产的开发,游客满意度较差。当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游览消费后仍然具有较强的重游意愿,说明该旅游目的地对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游客的口碑又会持续不断地给旅游地带来新的客源,从而促进该旅游地健康持续发展。

(三)社区治理能力不足

海坪彝族文化小镇本质上是一个搬迁安置的社区,居民是在传统的社区无法满足生活需要并有一定的生存危机的情况下转移到海坪安置居住的,居民从之前熟悉的社会关系中经过社区搬迁的过程被拆散,原来的传统社区依靠农业生产技能以维持生计,这种生产模式在以旅游发展模式为主的新社区里已经没有用武之地,在新的景区安置型社区里面,居民只有靠发展旅游维持生计。由于是后期搬迁进入社区生活,居民缺乏共同的社区意识,社区关联及社区自治组织能力也比较弱,使得海坪彝族文化小镇的社区能力要弱于传统的农村社区。

四 海坪彝族文化小镇旅游发展提升对策

(一)加强旅游交通的投入与建设

加强旅游交通投入与建设,解决旅游交通运力不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交通硬件设施的建设。交通管理部门要提前做好预案,尤其是节假日期间,要根据往年出行情况,多增加旅游专列、旅游大巴、旅游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提升游客可进入性,增加游客流量,从而扩大景区的知名度。

(二)完善基础设施,开发特色体验旅游产品

及时检查维修游乐设施及扶梯围栏,避免出现游客受伤等情况,或在危险处增加提示牌。合理规划厕所分布的位置,多建设公共休息区域,即设置凉亭座椅。规范一些散乱摊点的摆放位置,并加强改善民宿或酒店卫生情况。每个区域适量增加垃圾箱,可对垃圾箱进行美化,既美观又实用。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体验产品,推出一些套餐购买或配套服务体验,并增加指示牌,让客人更清晰自己所处的位置及目标地所在位置。增加特色美食的种类以及民族特色服饰或产品体验,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

(三)推动搬迁社区能力建设

社区能力是包括社区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以及居民的共同体意识,还包括社区居民对资源的利用能力等一系列的集合。海坪彝族文化小镇虽然在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下实现了一定的经济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及文化的发展,但是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想使海坪彝族文化小镇得到更进一步全面的发展,就离不开社区的能力建设。加强社区能力建设就离不开对社区资源的整合,现在的社区除了能保障居民的生活以外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娱乐活动都是针对游客而展开的,但是对于社区内的居民而言,离开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又没有新的生活方式来替代,所以需要开发或建设融合旅游的相关活动,使居民在日常生产活动的同时,还能加入旅游活动中,增强整个社区关联,从而促进社区能力的增长。

五 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景区安置型社区旅游的发展是一个新的脱贫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被带动起来,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六盘水海坪彝族文化小镇就是一个以彝族文化为主线,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建设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打造的旅游景区。2018年以来通过旅游发展增加了居民收入,推动了乡村振兴,成果显著。但在这一模式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应的困境。本文从游客视角出发,通过对游客发放问卷得出影响当地旅游发展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公共交通不便捷;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体验产品匮乏;社区治理能力不足三个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区旅游的发展。根据以上问题分别提出了加强旅游交通投入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体验产品;推动搬迁社区能力建设三个对策供海坪彝族文化小镇参考,以此推动旅游发展,同时也为其他景区安置型社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彝族景区小镇
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CK小镇”的美好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摘牌”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什么也没有小镇(1)
小镇小镇真热闹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