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洋非遗空间格局与非遗文化旅游区建设
2022-07-22梁天祺
胡 方 梁天祺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 517000
引言
海洋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利用海洋的过程中,缘于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文明生活内涵。千百年来,沿海居民伴海而居,向海而生。在他们生活、劳动、开拓的历程中,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富于海洋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是海洋大省,全省海域面积41.93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3368.1千米,岛屿岸线2414.4千米,沿海岛屿1431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759个,海岛总面积0.16万平方千米。广东濒临南海,与东南亚乃至印度洋沿岸有着悠久的海上交通贸易史,广州、徐闻、潮州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海洋自然条件、源远流长的海洋文化历史、勤劳智慧的沿海人家,使广东拥有丰富多彩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洋非遗依托海洋空间环境而形成,具有有别于陆地的空间属性与特征。对广东省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可以为广东省海洋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利用ArcGIS10.5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广东省海洋非遗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结构特征进行定量研究,以期为广东省海洋非遗的传承、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一 广东省海洋非遗的空间格局和类型特征
根据从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采集的数据,截至2021年,广东省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项目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项目165项、省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816项。其中与海洋密切相关的,或与沿海近海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非遗项目196项(世界级2项、国家级39项、省级155项)。
广东省海洋非遗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沿海各市均有非遗项目分布(见图1)。其中,汕头市(32项)和湛江市(32项)非遗项目数量最多,呈现出集聚分布的空间格局。在国家非遗名录公布的十种类型中,广东省海洋非遗项目拥有其中的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民俗、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美术、曲艺等九大类。其中以民俗类项目数量最多,有60项,占总数的30.61%(见图2);其次是传统技艺类项目,有46项,占23.47%(见图3);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戏剧、曲艺类项目分别为 31项、28项、15项、6项、4项、4项、2项,分别占 15.82%、14.29%、7.65%、3.06%、2.04%、2.04%、1.02%。广东省海洋非遗种类齐全,呈现出以民俗、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类非遗为主体的类型结构特征。
图1 广东省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
图2 广东省民俗类海洋非遗的空间分布
图3 广东省传统技艺类海洋非遗的空间分布
民俗类海洋非遗是沿海居民在与海洋朝夕相处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世代相传的风尚习俗,主要包括各类祭典、庙会、时岁节日、人生礼仪等民俗活动。其中民俗信仰及相关节庆仪式,尤其是海神信仰及祭祀活动比重较大。广东民众在航海生活中形成了南海神信俗、妈祖信俗、龙王信俗、谭公信俗等各具特色的海神信俗,以及由此生成的综合性民俗节事活动,如广州“波罗诞”“辞沙”祭妈祖大典、惠东九龙峰谭公庙醮会。海神信仰的多元性和祭祀活动的多样性,生动反映出广东沿海民众对海洋的想象和祈愿,同时也体现出广东海洋文化的绚丽多彩。
传统技艺类海洋非遗主要是沿海居民在利用海洋资源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各种制作技艺。陆丰海马酒、汕头鱼丸、湛江干鱼等制作技艺都是广东沿海地区居民在捕捞养殖实践中发明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制作技艺,体现出沿海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匠心匠艺。
传统音乐和舞蹈在广东海洋非遗中占有很大比重。咸水歌、渔歌、鱼灯舞、草龙舞等传统歌舞真实反映了广东沿海居民航海、捕捞、造船、织网的劳动生活。汕尾渔歌、惠东渔歌、中山咸水歌等渔歌多用当地方言即兴而唱,语言真率,感情真挚,或反映劈波斩浪的艰险,或反映织网捕鱼的辛劳,或歌咏青年男女真挚浪漫的爱情,是渔民文化生活和审美情操的艺术折射。
海洋民间文学是沿海居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作与流传的口头文学,主要包括海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这些民间文学在广东沿海居民中世代相传,折射出他们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如崖门海战传说故事,取材于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宋朝军民在崖山抵御元军而进行的水战。宋朝军民蹈海殉国的壮烈事迹在当地百姓中世代传颂,表达出广东沿海百姓对家国的热爱,对气节的崇尚。
广东省海洋非遗呈现集聚性分布的空间结构,以珠江三角洲和东西两翼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等地分布最为集中。珠三角地区海洋非遗数量众多,只是由于本次分析是以省辖市为统计单位的,珠三角城市数量较多,单个城市非遗数量分散,但总体数量规模较大,分布也较为集中。广东海洋非遗的集聚分布,与珠三角、潮汕、雷州半岛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密不可分的。广东海洋非遗以民俗、传统技艺、传统音乐和舞蹈类占主体的类型结构,与广东沿海居民依海而居的生活环境、向海谋生的生产方式息息相关,也体现出广东沿海居民勤奋勇敢的传统美德和朴实无华的文化气质。
二 基于非遗文化旅游区建设的非遗活态传承与文旅融合开发
非遗作为活态的文化呈现与传承,能唤起人们的认同和接受,是有内涵、有灵魂的旅游资源。文旅融合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推动非遗从单纯保护走向深度利用。广东省海洋非遗集聚性分布的空间格局,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地理基础;数量众多的民俗、传统技艺、舞蹈、音乐等类型的海洋非遗项目则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在非遗资源集中的地区,可以依托文化生态保护区或海洋名胜古迹,建立融合海洋非遗和海洋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的海洋非遗文化旅游区。在文化旅游区内,设立非遗活态展演和传承基地,充分挖掘民俗、传统技艺、舞蹈、音乐等非遗项目富于展示性、参与性、体验性的特点,在原生态文化资源地通过展演、体验等方式,使游客在身临其境的情景中感受非遗的文化内涵,建成展现海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整体风貌的海洋文化主题旅游目的地。
(一)以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依托的非遗文化旅游区
潮州、汕头、湛江等地海洋非遗资源丰富,分布集中,已经建起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珠海市斗门区也正在创建以疍民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依托这些文化生态保护区,在非遗原真性、完整性传承的基础上,建设非遗文化旅游区,将非遗与历史人文景观、海洋自然风光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性规划开发,打造出富于文化感受和体验的旅游目的地。以斗门为例,这里地处西江入海水道磨刀门和崖门之间,江海相拥,水网密布,历史上是疍家人(东南沿海一带以船为家、依水而生的渔民)聚居之地,民俗民风极具海洋风情。斗门水上婚嫁习俗、装泥鱼习俗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斗门水上婚嫁与疍家人的水上生活方式相适应,以船为交通工具,串联起“坐高堂”“上头”“叹家姐”“花船迎亲”“拜堂”“回门”等整个流程,具有鲜明的水乡风情。装泥鱼是斗门区乾务镇渔民捕鱼的传统技艺。这里地处西江入海口,海水盐度低,滩涂面积大,盛产滩涂鱼(当地俗称泥鱼)。每当农历初一、十五前后泥鱼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渔民就会携带根据泥鱼特性而制作的泥鱼笼和鱼篓,脚踏便于滩涂行走的泥板,到滩涂上捕捉泥鱼。以花船迎亲、渔歌对唱为特色的水上婚嫁活动,以守株待兔式捕捉方式为特色的装泥鱼活动,都具有可参与度高、可体验性强的特点,可以整合设计成以疍家生活习俗、婚庆礼俗、捕鱼捉虾、餐饮文化体验为特色的沉浸式旅游项目,推动当地非遗活态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的相互赋能。
(二)以名胜古迹为依托的非遗文化旅游区
广东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博大厚重。沿海的许多名胜古迹,都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甚或本身就是海洋非遗的原生地,如广州南海神庙、深圳赤湾天后宫等。可以依托这些海洋名胜古迹,融合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非遗文化旅游区。南海神庙是纪念南海神生日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波罗诞”的产生地。南海神庙始建于隋代。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诏“东海于会稽县界,南海于南海镇南,并近海立祠。”唐宋两朝都由朝廷派遣使节或由地方长官到南海神庙主持祭祀活动。南海神祭祀由国家祀典影响到民间,逐渐形成“波罗诞”这一民俗活动。如今,“波罗诞”已成为岭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庙会活动。同样,深圳赤湾天后宫与省级非遗“辞沙”祭妈祖大典密切相关。可以依托这些海洋名胜古迹,借助南海神庙与“波罗诞”、赤湾天后宫与“辞沙”祭妈祖等文化场景,融入渔歌、咸水歌、鱼灯舞、草龙舞等表演性非遗项目,通过静态展示与动态展演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民俗风采和文化魅力。以名胜古迹与非遗的相互辉映,彰显广东海洋文化的整体风貌。
三 结语
旅游能推动非遗的文化传播,非遗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广东省海洋非遗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挖掘潜力和提升空间大。藉以广东省海洋非遗集聚分布的空间格局和富于展示性、参与性、体验性的类型特征,依托文化生态保护区或海洋名胜古迹,建设彰显广东海洋文化和风情的海洋非遗文化旅游区,在维护非遗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打造出更富于文化体验的非遗旅游精品,科学合理地推动文旅融合,使非遗资源有机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非遗活态传承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实现广东省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